浅谈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2)
若水分享
1147
二、对文化基础课程要有务实的结构创新
纵观当前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程,大致可分为工具类、艺体类、道德类、心理类、专业准备类等,并以分科的课程形态出现在中等职校的各个年级段。其特点是以学科内容为中心设计课程,并按照学科的独立性、依据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关性按一定的先后顺序开设课程。其最大优点是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学习费时费力、缺少兴趣,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定向性、应用性以及专业知识间的相关性、综合性的要求相距甚远。正是从这些问题出发,许多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笔者认为,我们不妨从课程结构维度进行文化基础课程改革与创新。下文以中等职校语文学科为例加以阐述。
基于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我们可以将中等职校语文课程分为学科基础、专业拓展、综合实践三大模块课程,并将这些模块课程分设在相应的年级段。比如,三年制职业高中语文课程共开设五学期,第一至第三学期主要进行学科基础模块课程的教学,第四学期主要进行专业拓展模块课程教学,第五学期进行综合实践模块课程教学。
学科基础模块。这一模块的设计沿袭学科课程的编制思想,突出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以培养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为主旨,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这一模块各专业的公共课程由若干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括听说、阅读和写作三个部分,并按照要求进行能力分级,逐层递进。这一模块教学突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和核心任务。
专业拓展模块。这一模块的设计应体现任务驱动课程编制思想,从专业课程的角度出发,以职业为导向,设计若干“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学习任务,有效实现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沟通与联系,强化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该模块课程属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范畴,语文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编制课程计划,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突出语文学科为专业课服务的宗旨。例如,文秘专业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商务专业开设商务文书写作课程等。
综合实践模块。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所列的三类模块课程的学习中,均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子模块的要求。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更是集中第五学期时间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模块课程学习。综合实践模块课程遵循项目课程、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理念,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应用性和探究性,一方面注重中职阶段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另一方面注重专业学习与语文学科有机融合,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在知识的运用中领悟、掌握课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科素养。在进行这一模块课程开发时,应坚持从相关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研究课题,选取活动内容,模拟职业情境,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比如:烹饪专业语文综合实践模块,让学生开展《南黄海海鲜饮食文化研究》《南通市餐饮店铺名的特征研究》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