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800字
精准扶贫志比金坚,相信通过我们共同努力,久富村的明天会越来越好!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800字,欢迎阅读参考。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 一
“谢谢你们!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的同志们!”这是__镇__村低保贫困户__在收到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送去的解困金后的由衷谢意。一句朴实的感谢语,道出了老年丧子的心声。
2018年,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由县扶贫指挥部统一调整,抽调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5名同志跨战区到__镇最边远、经济基础最为薄弱、扶贫攻坚任务最艰巨村之一的__村对口包保扶贫。该局没有推脱责任,及时选派5名政治合格、业务熟练的工作人员深入该村开展包保5户/人的扶贫攻坚任务。
我作为跨战区扶贫联络员,主动与镇、村扶贫工作队取得联系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该村距镇政府17.5公里,仅有一条通村水泥路,全村8个村民小组,127户297人,共有贫困户64户124人。该村不通手机信号、无村委会办公场所、无村卫生室,无干群活动中心、无村小学,大部分年轻人、条件较好的村民均在__集镇或其他交通方便的地方租房,解决小孩上学、老人就医等问题。该村无集体经济收入,存在上学难、就医难、信息难、交通难,发展脱贫产业举步维艰。
针对此情况,组织扶贫队员及时走村入户,深入到各自帮扶贫困户家中,严格按照“十访十看”和结对帮扶“八大行动”内容,进一步密切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我们从易地搬迁、子女上学、就医、发展种植、禽畜养殖、政策兜底等入手,分步使策。在帮扶的25户中20户均已在该村安置房或__镇安置房安置,其他几户在集镇自建或购买有住房;
鼓励有能力的贫困户率先发展禽畜养殖,如:该村贫困户__,妻子长期身患重病,自己一人不等不靠,发展养猪12头,养鸡50只,种粮、割草发展养殖;
__居住在一条深山沟里,方圆五里没有人烟,一个人养牛10头,种田、养鸡、放牛,过上“世外__”生活;
__依靠自己木工技术,努力务工在镇上建起了新房,二层小洋楼窗明几净,18岁儿子正学习木工技术,妻子在家持家,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__等已搬入集中安置房,安心带着儿女,在外打工挣钱;
__均已70多岁,为低保贫困户,政策兜底、分到安置房后,到子女家带孙子,一家人祖孙三代,其乐融融。
通过安置房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经建起了100多平米的卫生室,目前房屋维修完毕,正在培训村医近期可开展卫生服务。协调镇村,尽快启动村委会、干群活动中心建设,发展“食用菌”等见效快的产业,通过“能人”带动养殖业,发展农村“产业合作社”,针对信息闭塞,协调电信、移动等部门,尽快建起信号塔,解决村里“通讯难”。一个个扶贫项目,我们正在逐步落实。
6月初,我了解到该村低保贫困户__的41岁且还未成家的儿子黎华明因病去世,家庭经济困难,没有能力对其进行安葬时,及时与村委会联系,协调民政部门解决4000元、我局从单位办公经费中拿出1000元、我从工资中拿出200元作为解困金。当解困金送到__手中时,她泪流满面的说道:“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县卫生计生综合执法局的同志们!”一句句朴实的感谢语,道出了__真诚的感恩之情,扶贫队员也暗自欣慰。6月16-17日,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像是上天也对此事伤心流泪,由村委会、扶贫工作组共同为黎华明举行葬礼,让逝者入土为安。
“一点一滴见真情”,扶贫工作需要的是真抓实干,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与农民交朋友,点滴关心农民实际困难,定能取得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 二
转眼间,在__村驻村已有一年之余。300 余个日日夜夜,驻扎在村里,与村民同吃同住,走过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攀爬过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深入走访过一个个村民之家,聆听过每一个贫困户的故事,我认识到,精准扶贫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项任务,不是一个秀场,而是需要静下心来、深入村户、驻足脚步,了解贫困户内心的声音,从小事做起,真真实实的帮他们解决点实际问题。
扶贫日志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刚驻村时遇到的一个人一件事了。郭可均,一个老实的庄稼汉,享受低保政策的同时,靠在附近打零工维持生计,住在精准扶贫搬迁新房里。第一次走访他家时,我们热情询问他家里生活情况时,他却冷冷地道:“都说国家政策这么好,我咋啥也没享受到?”我竟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不明白为什么他享受着低保,住着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还会有这样的想法。转念一想,他既然这么说,是不是真的事出有因呢。后来经过多次的走访与耐心地询问,我知道他对自己未享受到“双女户”惠民政策感到不满,认为我们驻村工作队没有帮他落实到位。
为了化解他的苦恼,__年 8 月 29 日,我驾车专程和他一起到镇计生办咨询政策,镇计生办告诉我们他除了两个女儿还有一个儿子(判给了前妻),按规定不符合享受政策的条件,但老郭并不认可,我又带着他到市法院查阅他的离婚判决书,并专程前往市卫计局了解相关政策,最终的结果是老郭的情况不符合享受相关政策的条件。回来的路上,老郭默默不语,我心里也很担心,不知道他是什么想法。“谢谢小何,害得你为了我的事,忙了这么多天,还开车跑来跑去,现在知道为啥不能享受,我谁也不怨,国家政策就是这么规定的,大家都要遵守”,说完,老郭长舒了一口气,第一次在我面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件事后,我和老郭的关系变得亲近起来,他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来找我,还拉着我自豪的对邻居们说:“现在我有什么事,我都找小何,我相信他。”
这只是我们驻村工作的一件小事,是我们驻村工作队的日常工作的一个小小镜头。年过半百、患有高血压的陈书记常常翻山越岭去看望大山里的贫困户,回来后整理扶贫档案到半夜;儿子结婚的闻科长每天奔波在村前村后,无暇顾及孩子的婚礼。为了催促教育扶贫补助资金迅速到位,我们连打了十几个电话,先后联系了四家单位,最终在过年前让贫困户顺利拿到了扶贫补助资金,让他们过了一个放心年。小到帮助打印、复印材料,助力低
保金发放,组织贫困户免费体检、协助村“两委”工作,大到协调相关部门修建防洪坝,修建水库,修通村公路,我们一直在行动。我们下田里打过农药、我们去家里教过孩子写作业……我们用爱心、诚心、耐心去想方设法帮助困难群体,让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虽然辛苦,但正是靠着这些行动,我们成为了群众心里的“便民联系人”,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做一名新时代的奋斗者!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 三
初到__村,为了尽快熟悉情况,我首先召集村组干部开了一个简单的情况介绍会,从精准扶贫、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综治信访等各个方面听取大家的看法,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村里近五年来的发展情况。光听取村干部的介绍还远远不够,老百姓怎么说、怎么看、怎么想,这是最直接、最真实的。
我给自己定下要求,在完成党委、政府的工作后,只要有时间就到村里去,走访群众,收集民情民意,研究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着手谋划脱贫攻坚“作战图”。
__村地处远安县北部,是一个传统的平原农业小村,一无自然资源,二无特色主导产业,仍然是以水稻、牲猪等传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全村342户1176人,贫困人口44户118人,贫困人口不多,但却主要以病、残、老、弱为主,自身发展基础条件差,稳定增收路径窄,脱贫难度大。不解决发展的问题,一切想法都将是纸上谈兵。
在组织部的工作经历让我知道,干部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我盘算着选拔一名熟悉农村工作、甘于奉献的优秀党员作为后备干部充实到村级班子。班子队伍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战斗力和凝聚力了。我跟村党支部书记邹洪明深入交换意见,决定充分发挥“三会一课”和“支部主题党日”作用,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增强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去年9月,借助支部主题党日,我讲了一堂题为《加强党员意识坚定发展信心》的党课。我把__村比喻成一个大家庭,大家是一家人,各位党员干部是接受党的教育、熏陶的先进家庭成员,要在村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我们的兄弟姐妹们都团结到村级发展上来。会后不少老党员找到我,主动跟我聊起__的发展现状以及看法,我觉得这就起到效果了,也相信这个队伍能够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堡垒。
“输血式”扶贫终究不可持续,“造血式”扶贫才是长久之计。利用驻村办公时间,对于全村所有贫困户,我做到了家家落、户户到,在分析了每户的致贫原因后,我发现近一半贫困户都是因病、因残致贫,用政策兜底一兜了之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是要发展产业,要有增收渠道才行。
去年4月,我召集所有帮扶人在村里开了产业扶贫启动会,跟大家讲了产业扶贫的思路,明确了分两条线来实施,一条线是贫困户依据自身基础发展一到两个产业,另一条线是村集体加快发展主导产业。第一条线可以较快地增加家庭收入,为年底顺利脱贫打下基础,第二条线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事关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实现稳定脱贫增收的长久之计。
说干就干,我一边组织帮扶干部入户商讨制定产业发展计划,签订产业发展协议,一边开始谋划主导产业发展。三组低保贫困户__一家3口人,妻子__高位截瘫,系一级肢体残疾,生活自理困难,女儿在读小学三年级,尽管享受低保,但入不敷出,家庭困难。我跟他商量制定了两项产业发展计划,一个是养殖牲猪,一个是张定容绣“十字绣”出售。依托产业扶贫资金,__养殖了3头母猪、2头肉猪,全年养殖毛收入达7000元。张定容下肢瘫痪,但有一双会刺绣的巧手,她怕 “十字绣”卖不出去,每次走访我都鼓励她只管绣,销路的问题我来解决。一次我把她绣的一副八骏图发到我的微信群里,好几个朋友都表示绣得好,想买,最后帮她卖了2000元。我把钱送去她家时,张定容一开始还不相信,最后才露出了惊喜的笑容,眼中流下感激的泪水。
关于怎么发展村主导产业,去年8月和10月,我和村里组织了两次全户大走访活动,征集了大量的村主导产业发展意见建议,然后分小组开了十几场屋场会,我在屋场会上反复跟村民们讲解产业强村的构想,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产业发展上来。另外,我带领我们的干部外出武汉农科院蔬菜所参观学习,又邀请专家到村实地考察,最终确定发展莲藕及茭白产业,并套养鱼、鳖、土泥鳅等,提高农业附加值。定下了产业发展蓝图,我马不停蹄的找到绿大公司,跟他们洽谈__百亩茭白发展计划,最后选址一组发展了100亩茭白。去年12月迎来丰收季,一片繁忙景象让我深受鼓舞。村书记老邹跟我反馈说,村民不仅有流转费,在茭白田的务工收入累计就达到10余万元。
今年,我们正式启动了__-九里岗300亩莲藕基地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我抽出了一切能抽出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基地建设中。从跟老百姓做工作同意流转土地,到基地挖土、筑堤、打田、施肥、修沟渠等等,每一个环节我都亲自抓,每一项任务都倒排工期,每天都制定施工清单和进度完成表。工程建设的紧迫期,我把政府办公点直接搬到了村里。我深知,发展产业是多么不容易,发展好了将对村级发展起多么大的作用。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建设,目前已全部完成了莲藕种植及鱼苗投放工作。对于后期维护管理,我也明确了专班负责,确保产业健康高质推进。我为__设想的目标就是建成以莲藕为主导产业,打造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为一体的付家河荷花湿地公园,走农旅结合、农商结合的绿色产业富民强村之路,逐步助推乡村振兴。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老百姓的反映是最真实、最直观的。去年暴风雪后,我连夜走访住在三组大堰冲里的老徐,他的一席话让我倍感欣慰,“现在门前的泥巴路硬化了,冲里的两口堰塘整修了,也建了提水站,你们还搞了那么大的产业,这是__几十年来不曾有过的大变化,我们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认同是我坚定产业发展的信心。
精准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尽管贫困户们都脱了贫,但要巩固脱贫成效,确保稳定脱贫一同迈入小康,依然任重道远,只有坚定不移地抓好产业发展,以产业红利带动村民们稳定增收致富,才能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路上,逐步消除贫困,共同走向富裕。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 四
2015年初,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县如火如荼的开展开来,“单位包村、党员干部包户”在我校也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党员,我接到学校安排的对口帮扶__镇__村二组贫困户__的任务后,二话没说,抽没课的时候就迅速到__家“认亲”。
我初次来到__大哥家,询问情况后,被他的家境情况所困惑。目前家里仍然住在土墙房子里,从他那里了解到他出生于农历1960年7月,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在小的儿子两岁的时候,妻子因病逝世,自己一人带大两个小孩。为了生存,孩子大点了,他就叫大点的女儿照顾小点的儿子在家里读书,自己出门打工。真是祸不单行,__在__高速隧道内打工时,隧道顶上掉下一块石头,正砸中他的脑袋,造成重伤,经过几个月的抢救总算捡回一条命,但落下了终生残疾,家里也因此欠了许多外债。现在女儿出嫁了,家里只有儿子和他相依为命,儿子从小也跟随别人在本县打工,学了油漆工,常年打零工,维持着家里的生活。
回校的时候,我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了许多关于__的情况,心里也由此产生了怎样帮扶他的一些想法。看到__厨房里没有一样成样的炊具时,又专程为他购置了厨房用品5件套;
霜降的头一天,考虑到__过冬有问题,我又买了棉袄、被子等用品。这年年底,为了让__能过一个好年,我为他送去了慰问金。一有时间我就去探望他,和他一起研究和探讨脱贫的计划。一年来,我先后花了2000元来帮助__,一份份爱心,一份关怀,拉拢了我们之间的感情,激发了__一家人的奋起直追摆脱贫困的勇气。
扶贫要扶真贫。__和儿子相依为命,为了生计,儿子长年在外打工;
__身体不好,还有头痛的病时不时的发作,病发时一睡就是一两天。__家里的困难和身体的“痛”,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他明白,每欢送去的这一点钱和东西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通过分析发现,扶贫要做好,不能光给资金和把资金一发了事,一方面给__宣讲党的扶贫政策,另一方面帮助__设计致富思路,选好致富项目,这样才能挖掉“穷根”。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办法总比困难多。针对__的家庭脱贫情况,我与__“策划”,在充分尊重其意愿后,达成切合实际的脱贫计划:发挥父子俩的技术所长,郭大哥我给他联系到河北井径县隧道当监工的活,儿子郭胜南我给他联系到__进场打工,实现年纯均收于20000元以上。经过连续两年的努力现在,__家的日子终于有了起色。
对于自居土坯房、门前不通水泥路情况,我和__商量,选择了进城安置扶贫迁移项目等,2017年冬郭大哥父子俩回到老屋,和我一起策划了购买新房的事,我给他写好了购房合同,房子就定在了长安小学旁边,首付了10万元,欠的房款郭大哥说和儿子一起努力,争取两年还清。
“说话做事很实在,没有一点如识分子架子。”__在村里逢人就说。面对我对他的关心和帮助,精神面貌和家庭状况有所改观的__感激的说:“你这样待我好,我咋感谢得起你呢?”而我笑着说:“你客气个啥,你就是我的老哥子,我们一起努力,争取早日脱贫。”
要确保2018年__村如期脱贫摘帽,这是我校一份庄严的承诺也是我个人的承诺,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有我这样用心的指导他,有__这样勤劳的父子两,我深信他们到达幸福的小康之路不会遥远……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 五
__年 7 月,随着全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全面铺开,在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下,市文联组建派出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龙山镇龙山咀村,我有幸成为扶贫工作队的一员,是一名光荣的精准扶贫包户干部,我联系的贫困户共有六户,均在第二村民小组(小地名叫艾家沟)。
这个村民小组背靠高山,距通村路主干道 2 公里,距汉江边2 公里,靠着高山没钱花,望着汉江没水吃。没有水田,只有有限的坡地,山上唯一能换钱的是被荒芜了的尚不能养家糊口的老品种柑桔。基本生活设施,水、电、路、住房无不显示着农民朋友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进村入户,一定要把精准扶贫的扶持政策送到每位贫困农民朋友的心中,与农民朋友交朋友,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工作队长的话掷地有声。
六户贫困户,各有贫困的具体原因,其中一户是兄弟俩,哥
哥周鹏,1986 年 9 月出生,28 岁,弟弟周学兵,1989 年 3 月出生,25 岁。兄弟俩瘦瘦弱弱,一点儿也看不出新时代青年人的精气神。随着了解的逐步深入,我感受到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劲儿。村书记介绍说:“他们哥俩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原来由于其父母常年患病,虽然村里没少给予关心、照顾,但他们一家仍在极度贫困中挣扎。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屋漏偏遇连雨天。在哥哥 12 岁,弟弟 9 岁时,父母先后因病去世,幸亏有村委会和乡亲们鼓励、帮助,尚未成年的哥俩才生存了下来,并离开三间摇摇欲坠的土墙房,去外地找个挣钱的活干。
穷人的孩子早熟,充满磨难的生活也铸就了小哥俩坚强的性格。哥哥周鹏带着小自己三岁且有智力障碍的弟弟周学兵一起出去打工、生活。小小年龄哥俩的生活、成长时时牵动着村两委和扶贫干部的心,帮助联系打工地点、工种,保证兄弟俩的人生安全和生活安全。同时严格按照标准及时兑现各项政策补贴。从__年以来每年都有固定补贴直达个人账户。尤其是__年帮助哥俩改造了 15 亩的桔园,并及时兑现了 8000 元补贴等。
由于众所周知的贫困原因,加上村民们的朴实、善良的义举,在第一轮推荐中,全票通过推荐周家哥俩为贫困户。这是对周家小哥俩的同情、善举,更是给了小哥俩顽强生活,追求幸福的信心和决心。
__年 2 月,被列为集中建房安置的周鹏小哥俩高兴地搬进了新家。
哥俩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在柑桔收获的季节回到家乡收获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生活。__年经过测算,评审确认,哥俩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 5540 元,远远赶过了人均 4000 元的脱贫线,顺利实现了脱贫的目标,哥俩开心地笑了。
作为包户干部的我,能做什么?能做好什么?回想几年的扶贫工作,不外乎要做并一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要学懂扶贫政策,吃透精神,首先要做到自己肚子里“有货”;第二是对每个贫困户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从生活、生产上了解,更要从精神深处了解,要“扶志”,少讲大道理,多算小细账,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树立起尽快脱贫的信心,即要引导、帮助帮扶对象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第三是因户因人帮助制订切合实际、能见实效的年度增收计划和脱贫目标,坚持每月做一件具体管用的小事,诸如:给外出务工的农民朋友打一个电话,发一条微信,询问关心他们工作、生活状况,身体健康情况,有哪些需要帮助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小细节,送去党和政府
“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决心和家乡人民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坚定实现脱贫的信心和毅力;第四是做好见证人。见证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见证贫困户一步一个台阶完成发展计划的奋斗过程,见证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的喜悦与幸福。
__小哥俩不再孤独,与幸福结伴而行。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8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