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习两学一做心得体会第一篇
激发动力——爱学。爱好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但作为党员干部,最不能少的就是学习的兴趣,这是构建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没有学习兴趣和健康的情趣,总觉得“差不多”、“无所谓”、“吃不消”,或是工作忙“顾不上”、敷衍了事,都是极其浮躁的心态。只有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在学习中领悟科学理论的真谛,接受美好事物的熏陶,思想境界才会提高,生活情趣才会健康,精神追求才会高尚。因此,要把学习“两学一做”当作一种兴趣来培养,当作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来对待,通过兴趣的提高,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阶段性的学习变成终身学习,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普及规范常识、树立正面典范、指引行动方向,为“两学”建设好底线根基。
端正态度——真学。学风端正,事业兴旺;学风不正,事业衰败。目前,我国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高素质从哪里来?只能从学习中来。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解决“为谁而学”的问题,懂得学习是事业和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来对待,自觉从各种应酬和羁绊中解脱出来,做“两学一做”学习的表率,当“两学一做”学习的楷模,不断提高知识涵养和卓越见识。
坚持不懈——勤学。《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意思是说,孔子晚年的时候特别喜欢研究《易经》。众所周知,《易经》是极难读懂的,他一遍读不懂就两遍三遍……直到弄懂为止。由于孔子勤于展卷,时间长了竟使串书用的皮条断了三次。这个故事对于党员干部有着很深的教益。也就是说,吃不了“板凳能坐十年冷”的寂寞之苦,就不会挖得深井饮甘泉;吃不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韧之苦,就不会水滴石穿成深潭;吃不了“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就不会千锤百炼终有成。党员干部应大力弘扬““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风气,少应酬、去惰性。
改进方法——善学。善于学习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世界上许多名人之所以成功,与他们善于学习有关。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在学习方法上,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鲁迅的“跳读”法也好、余秋雨的“畏友”法也好,都贯穿了“学而不思则罔”的道理。在“两学一做”中,要掌握学习的方法,积极学习借鉴有关单位在推进“两学一做”落地生根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在学习实践中加以改进,就一定会收到“人力胜天工”的学习功效。
怎么学习两学一做心得体会第二篇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把解决问题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才能学到精髓、做到实处,让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让党的根基更加坚实牢固。
重理论学习。注重区分党员情况,充分利用共产党员网、手机报、电视栏目、微信易信和远程教育平台等多种手段,切实把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深学透、学以致用。将学习放在第一位,引导党员熟读党章党规,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而把握共产党员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引导党员理解掌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服务群众,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夯实基础。
重教育实践。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信仰信念和政治方向、坚守党性原则,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自觉在贯彻执行各项决策部署上主动作为、奋发有为,真正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诠释信仰信念的精髓。
重问题整改。突出问题导向,抓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个根本,建立经常性的提醒和批评制度,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不严不实问题。通过基层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切实为群众谋利益,提升党建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重组织领导。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注重典型引领、分类指导。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分层次指导各级党组织学习教育开展情况,注重抓在平常、融入经常,推动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怎么学习两学一做心得体会第三篇
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由此揭开了“两学一做”的序幕。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之后,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开展的一次大规模学习教育,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抓好“两学一做”,不能局限于党章党规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不能成为广大党员的自我行动,而是要按照从严治党要求,将“四严”贯穿到学习教育始终,方能取得更实的成效。
一要在“严”中锻造学习自觉。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唯有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代保持同步才能保持进步,不被社会淘汰。“两学一做”的基础在学,出发点在学,学得好不好,认真与否,直接影响到“做合格党员”目标的实现。广大党员要坚持常态化学习,更要从严要求自己,通过集中学习、专题教育、个人自觉等多种方式,学理论、学榜样、学时事,通过不断深入学习,打破浅尝则止,真正将各项“必修课”内容铭记于心,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做了解时政的明白人,紧跟党中央的脚步大胆前进。
二要在“严”中形成监督常态。事实早就证明,没有监管的自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更可能成为一种形式。一方面“两学一做”的学习内容略显枯燥,全是党的制度章程以及各项时事政治,如果没有强行的要求和监督,难免有的党员不想学、不愿学,甚至敷衍了事,把学习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而且,凡事贵在坚持方能见成效,“两学一做”坚持一两天或许并不难,但要长期坚持如一日,则难上加难。如果没有外在的约束与管控,很难保证有的党员半途而废,令学习教育夭折。唯有通过监督与引导,适时进行提醒,方能让广大党员继续坚持,将学习教育活动践行下去,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必修课”。
三要在“严”中开展政治生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不仅再次强调了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也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一项基本内容。按照“三会一课”基本要求,参加党内政治生活,是每名党员的权力和义务。党内政治生活既是党员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场所,也是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更是传达党中央各项政策制度的重要时机,加强对党员规范管理的形式之一。唯有从严要求,让每名党员必须认真参加政治生活,接受思想上的洗礼,才能提高广大党员的认识,真正把政治生活当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门,成为精神上的“粮食”。否则,政治生活就可能成为可有可无的活动,更可能被流于形式,而功能报废。
四要在“严”中检验思想作风。作风不牢,地动山摇。干部的作风好不好,直接与党风政风密切相连,思想作风牢不牢,在实践中一切见分晓。一直以来,党内或多或少存在着一种作风轻浮,宗旨意识不强,为民办事不力的不良思绪,以致于滋生出“四风”现象、腐败问题,而“两学一做”恰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药”。学习的成果是否入脑入心,是否形成了思想、行动的自觉,只需在“严”中检验便知。把党员干部的作风表现与标准要求一一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通过学党章党规、系列重要讲话,是每名党员明白党纪“红线”所在,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前提,唯有一切从严将“两学一做”深入下去,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从严治党的主调,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怎么学习两学一做心得体会第四篇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确保各专项活动实施开展有节奏、有实效,就必须要将活动相互融入,实现各专项活动之间的同频共振、互促互进。
分类指导融入集中学习。依托三会一课制度、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会等组织生活载体,党支部每月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不少于1次的集中学习。上级党组织安排的学习教育指导员要全程参与党支部集体学习活动,积极发挥监督指导作用。每位党员都要结合自身所处支部的工作实际,对下一步学习工作开展方面进行集体交流探讨,形成具有建设性的下步工作指导意见。同时,利用支部全体党员集中学习的有利时机,按照上级党组织规定,由党支部的学习教育指导员对“两学一做”近期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确保各项规定动作落实到位。
典型宣讲融入创新党课。把“党的声音进万家,总书记话儿记心上”活动有机结合,组织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开展党课集中宣讲,用身边人、身边事带动广大党员群众自觉向典型看齐,积极践行“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象”的活动要求,为社会发展汇聚正能量。
查摆问题融入专题研讨。以党支部为单位,把三次专题研讨与支部整体和党员个人问题查摆整改相融合,坚持边查边学、立行立改。以“自己讲、党员帮、集体议”等多种形式为抓手,在每次专题研讨过程中,要求全体党员按照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精神要求,结合“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深入查摆分析支部整体和党员个人存在的问题,形成问题查摆台账。同时,党支部书记和党员个人分别对支部整体和党员自身的前期问题查摆整改落实情况向全体党员进行公开说明。
怎么学习两学一做心得体会第五篇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夯实“学”的基础,抓牢“做”的关键,突出“改”的重点,迅速将学习教育引向深入,在全国上下形成了声势和氛围,对广大党员产生了影响和触动,学习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和成果。然而,从各地学习教育开展的情况来看,一些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突出的表现就是部分党员重“学”轻“做”甚至是“学”而不“做”。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各地对于“学”理解的很透彻,“学”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除了通过读原著、学原文的方式原原本本地学,有的地方利用微信建起了“网上课堂”,有的地方制作了课件刻录了光盘,有的地方以考促学用竞赛检验了学习效果,各地的“学”可以说是既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也做到了“自选动作”有特色。这些形式多样的学的举措,丰富了学的内涵,强化了学的效果,促进了内容的消化吸收,应该说是牢牢打下了基础。
可是,“两学一做”,关键在做。“做”相对于“学”更为重要,“学”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做”,以学促做、知行合一这才是最佳的状态。一些地方和党员在“学”上用的心思多,在“做”上下的功夫少,这就有一点“本末倒置”了,就是打好了基础却没有抓住关键。重“学”轻“做”甚至是“学”而不“做”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对学习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二是“学”易“做”难所以避难就易。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具体要求,是坚定理想信念和凝聚全党力量的重大举措,是理论武装头脑和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障,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彻底搞清楚,只是按部就班地为学而学、为做而做,“学”就可能浮于表面、敷衍跑皮儿,“做”就容易目标不明、没有方向。因此,“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效果如何,至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认清学习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不匆匆忙忙风风火火地走过场,而是要由心而发地去真学真做真改。
相对于“做”而言,“学”无疑更容易量化,抄了多少党章,记了多少笔记,组织了几次宣讲,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的成果,而且这样的成果是可以速成的。“做”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见效相对来说要慢一点,正因为这样的缘故,一些地方难免就会求速而轻质,“学”搞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做”却是强拉硬扯、牵强附会。这样重“学”轻“做”甚至是“学”而不“做”,很容易就让学习教育“悬了空”,学习教育的成果也会大打折扣。
避免重“学”轻“做”和“学”而不“做”的问题,有三剂药方可以一用:第一是强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性的宣传,让广大党员知道为什么学、怎么做,而不是机械被动地去学和做,从而强化学的成效和做的效果。第二是要让“做”有载体,将“做”落到具体工作当中,以能否推动工作来检验“做”得合不合格,不要让“做”成为空对空的承诺。第三是要适时回头看推动常学常做,“学”的深不深,“做”的好不好,存在的问题改没改,回头看看才能发现问题,哪里是短板就补哪里,学习教育结束之后,“学”和“做”也不能终止,这样才是“学”到了精髓“做”到了实处。
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是中央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每一名党员只有从自我做起,既用心去“学”也真心去“做”,而且“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样才能凝聚起全体党员的磅礴之力,才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加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