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合格”党员,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孙中山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说:“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他总是以“爱国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国”等鞭策自己。孙中山先生具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不泥古、不守旧,不崇洋、不媚外,强调“中国的社会既然是和欧美的不同,所以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是和欧美不同”;“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个中国人的努力,作为共产党员更要扛起“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基础,着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做“合格”党员,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孙中山先生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一生坚持以“天下为公”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于“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深知人民是最伟大的力量,强调要实现革命的目的,必须唤起民众。他关心民众疾苦,强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民生为社会进化的重心”,“人民所做不到的,我们要替他们去做;人民没有权利的,我们要替他们去争”。他谆谆告诫大家,“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孙中山先生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是他追求真理、矢志革命的力量源泉,是他奋斗不息、永不言弃的深厚基础。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违背人民意愿,脱离人民支持,任何事业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不能成功的。作为共产党员要通过“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将“学”“做”结合,筑牢为民服务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群众观,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做“合格”党员,要学习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孙中山先生眼界宽广、胸襟开阔,一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世界上没有先知先觉的人物。孙中山先生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座右铭,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包括从失败的教训中学习,因而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他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他从不停止探索前进的步伐,从不拒绝修正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他总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努力赶上时代潮流。无论是从社会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民主革命者,还是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都体现了他敢于突破局限、不断自我革新的可贵精神。作为共产党员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切实做到与时俱进,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做“合格”党员,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切实增强担当意识。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一生坚持“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说:“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屡经挫折、备尝艰辛,但为了“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以拥护国家及民众之利益”,他从不因失败而灰心,也从不因困难而退缩,坚信“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坚信只要“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作为共产党员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将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生活落到实处,敢于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敢于同歪风邪气坚决斗争,切实增强担当意识,把党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