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修炼甘守清贫的意识。基层党员干部活跃在党的一线,涉及到道路出行、用水用电、房屋办证等基层矛盾纠纷相对具体,建设发展形势也因各种具体问题导致相对复杂,坚守一阵子很容易,坚守一辈子很难,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调纠纷、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党员干部必须要做好长期吃苦的思想准备和能力储备,与群众同甘共苦,在苦中作乐、苦中修身、苦中为民。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善于吃苦、坚持吃苦,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群众就会少吃苦、多受益,少忧虑、多福祉。
二要激发攻坚克难的勇气。敢闯是一种勇敢者的气质,更是一种探索者的气质。基层党员干部更应具有这种气质,具有闯劲,要坚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思想观念、发展措施、方式方法上探索开拓,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努力使自己成为干事业的行家里手,做联系服务群众的多面手,做好工作的“内行人”。我们在机关干部中开展“比学习创新、比工作落实、比纪律作风”,在村(社区)干部中开展“比发展、比服务、比环境、比稳定”,在驻镇单位党员干部中开展“比作风、比服务、比效率”,通过定措施、明责任、树典型、严评比,激励全镇党员干部以争当工作“内行人”,面对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始终保持一种如牛负重的使命感、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一种寝食难安的责任感,为建设“清新小镇·美丽古楼”贡献力量。
三要磨砺坚持不懈的韧劲。所谓“韧”就是咬定目标不放松的劲头,有了韧劲才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宠辱不惊。无论在改善民生还是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上都需要我们的基层党员干部具备“坚韧不拔、攻坚克难”的品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热情,以水滴石穿的精神去完成各项任务。党员干部干事业、抓工作就要像“愚公移山”那样,不能打“运动战”、“游击战”,打打停停、打了就跑,而是要打“阵地战”、“持久战”,把打下的阵地守住、守牢,做到一以贯之、常抓不懈,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四要养成服务群众的自觉。“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事实证明,对群众是亲还是疏,是近还是远,是衡量一名合格党员的分水岭。党员干部要养成服务群众的自觉,真正了解和掌握群众想法,做到问计于民,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善于把群众的建议化为决策的依据,把群众的智慧运用于实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眼前碰到的困难,正确处理利益得失问题,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决策水平。立足古楼发展实际,基层党员干部积极开展网格化走访,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以“下访入户、约访见人、回访见事”为总要求,重点做好“富民、安民、便民、惠民、康民、乐民”六项工程。以严谨严肃严厉之风,以扎实务实求实之行,“盯紧每件事,干好每一天”,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任务,把成效落实到推动项目建设上、落实到民生改善上、落实到化解发展难题上、落实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磨练党员干部的率先行动和模范行为,建设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真正释放党员干部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