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控制血液标本留取错误的对策
若水分享
1147
血液标本留取的准确性是保证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的关键控制点,笔者按照卫生部一法两规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创新改进的血液标本留取步骤,可有效预防控制血液标本留取错误和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害。为改革血液标本留取的传统模式,确保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防范职业暴露风险,采血一线工作人员经过多年工作实践探索出与传统血液标本留取程序有别,符合“一法两规”要求和血站工作实际的有效预防控制血液标本留取错误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 一般措施
1.1 加强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增强职工在采供血工作中的法律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
1.2 加强业务培训,使全体员工切实履行好自身工作职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 技术措施
2.1 为保证标本不被污染,保证检测质量,血液标本留取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2 标本管消毒。:胶头处自内向外搽拭二次进行消毒;消毒作用时间按消毒液使用说明,消毒后的标本管放置于试管架备用。
2.3 标签准备:血液初始条形码标签存放在采血桌抽箱内,每采集1位献血者取出与献血者献血登记表血型记录相同的标签1份,采血桌面不能留有多余标签。避免标签交叉粘贴错误。
2.4 标本留样:建立和实施血液标本留取程序,保证标本应来源于相对应的血液。采血完毕,将采血针头平行插入标本管橡胶塞头至针尖穿透胶塞,立即松开止血钳或管路夹,当血液升至标示刻度时避免血液回流,关闭止血钳或管路夹,标本管倒转5~6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1]。
2.5 标签粘贴:采血者核查,确保标本管准备粘贴的标签与献血者的献血记录、血袋、的唯一性准确无误后,将标签粘贴在对应的标本管上。
2.6 标本与血袋分离:分离前再次核查,确保标本管粘贴的标签与血袋标签的唯一性,于针柄后2~3 cm处热合,断开采血袋与针头;这时针头擦在标本管橡胶塞上与标本一体。此步骤与传统的先拨出采血针头后进行热合有别,可有效预防工作者被刺伤和血液热合时飞溅污染等职业暴露,这是多年精心探索研究的技巧和经验。
2.7 针头与标本管分离:由于针头擦在标本管橡胶塞上,因此,既可将标本管移至污染区进行与针头分离,由于针头与血袋已经断开,针柄处没有重力,针头较易拨出,工作者戴上较厚的防护手套即可完成,不易刺伤工作人员手指。分离后立即将采血标本竖立擦放在试管架上。
2.8 采血针头处理:工作人员从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内拔出采血针头后立即进行毁型,毁型后的针头放入医疗废物利器收集盒内,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行移交。
2.9 标本保存:将盛装有采血标本的试管架放入温控适用范围在2℃~6℃的血液贮存运输箱内存放;
2.10 标本运输:建立和实施标本运送程序,确保标本运送安全和运送质量[2]。在有温度监控的血液贮存运输箱内冷链运输。
2.11 标本送检:实施标本送检程序,进入血站计算机标本交接系统,通过逐一扫描标本,此步骤可再次核对检查标本有无标签缺失,重复留取、漏留。打印标本送检清单,实施送检。
3 讨论
血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社会安定和谐。血液标本留取的准确性是保证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的关键控制点,标本留取错误直接影响血液的检测结果和血液的可追溯性。虽然各地血站都建立了相应的质量守则,程序文件、制度规程,但由于采血车或采血屋工作环境较拥挤,气候等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在团体献血等大批量采血时,工作时间相对集中,任务较重,1个采血护士同时采集2位献血者血液,同时观察2位献血者献血情况进行情感交流等,稍有不慎,难免出现标本留取错误,标本出现重复留取、漏留、标签缺失、异型交叉时,在核对、交接和血型复查环节容易发现,可及时纠正;如果出现相同血型标本交叉错误,其它工作环节难以发现,对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种下隐患。还可造成不合格血液放行发至医院输注给病人,合格血液宝贵资源的报废,不合格献血者再次献血,合格献血者永久淘汰等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采血工作实践中探索出预防控制血液标本留取错误的对策,改进创新了血液标本留取程序的步骤,改进前标本留样错误时有发生,改进后的血液标本留取步骤从源头确保血液标本留取的准确性,改进后未出现标本留样错误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和保障安全输血的有效措施,值得采供血机构大力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卫医发〔2006〕167号,血站质量管理规范.
[2]卫医发〔2006〕183号,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1 一般措施
1.1 加强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增强职工在采供血工作中的法律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
1.2 加强业务培训,使全体员工切实履行好自身工作职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 技术措施
2.1 为保证标本不被污染,保证检测质量,血液标本留取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2 标本管消毒。:胶头处自内向外搽拭二次进行消毒;消毒作用时间按消毒液使用说明,消毒后的标本管放置于试管架备用。
2.3 标签准备:血液初始条形码标签存放在采血桌抽箱内,每采集1位献血者取出与献血者献血登记表血型记录相同的标签1份,采血桌面不能留有多余标签。避免标签交叉粘贴错误。
2.4 标本留样:建立和实施血液标本留取程序,保证标本应来源于相对应的血液。采血完毕,将采血针头平行插入标本管橡胶塞头至针尖穿透胶塞,立即松开止血钳或管路夹,当血液升至标示刻度时避免血液回流,关闭止血钳或管路夹,标本管倒转5~6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1]。
2.5 标签粘贴:采血者核查,确保标本管准备粘贴的标签与献血者的献血记录、血袋、的唯一性准确无误后,将标签粘贴在对应的标本管上。
2.6 标本与血袋分离:分离前再次核查,确保标本管粘贴的标签与血袋标签的唯一性,于针柄后2~3 cm处热合,断开采血袋与针头;这时针头擦在标本管橡胶塞上与标本一体。此步骤与传统的先拨出采血针头后进行热合有别,可有效预防工作者被刺伤和血液热合时飞溅污染等职业暴露,这是多年精心探索研究的技巧和经验。
2.7 针头与标本管分离:由于针头擦在标本管橡胶塞上,因此,既可将标本管移至污染区进行与针头分离,由于针头与血袋已经断开,针柄处没有重力,针头较易拨出,工作者戴上较厚的防护手套即可完成,不易刺伤工作人员手指。分离后立即将采血标本竖立擦放在试管架上。
2.8 采血针头处理:工作人员从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内拔出采血针头后立即进行毁型,毁型后的针头放入医疗废物利器收集盒内,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行移交。
2.9 标本保存:将盛装有采血标本的试管架放入温控适用范围在2℃~6℃的血液贮存运输箱内存放;
2.10 标本运输:建立和实施标本运送程序,确保标本运送安全和运送质量[2]。在有温度监控的血液贮存运输箱内冷链运输。
2.11 标本送检:实施标本送检程序,进入血站计算机标本交接系统,通过逐一扫描标本,此步骤可再次核对检查标本有无标签缺失,重复留取、漏留。打印标本送检清单,实施送检。
3 讨论
血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社会安定和谐。血液标本留取的准确性是保证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的关键控制点,标本留取错误直接影响血液的检测结果和血液的可追溯性。虽然各地血站都建立了相应的质量守则,程序文件、制度规程,但由于采血车或采血屋工作环境较拥挤,气候等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在团体献血等大批量采血时,工作时间相对集中,任务较重,1个采血护士同时采集2位献血者血液,同时观察2位献血者献血情况进行情感交流等,稍有不慎,难免出现标本留取错误,标本出现重复留取、漏留、标签缺失、异型交叉时,在核对、交接和血型复查环节容易发现,可及时纠正;如果出现相同血型标本交叉错误,其它工作环节难以发现,对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种下隐患。还可造成不合格血液放行发至医院输注给病人,合格血液宝贵资源的报废,不合格献血者再次献血,合格献血者永久淘汰等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采血工作实践中探索出预防控制血液标本留取错误的对策,改进创新了血液标本留取程序的步骤,改进前标本留样错误时有发生,改进后的血液标本留取步骤从源头确保血液标本留取的准确性,改进后未出现标本留样错误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和保障安全输血的有效措施,值得采供血机构大力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卫医发〔2006〕167号,血站质量管理规范.
[2]卫医发〔2006〕183号,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