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管理系统在高职院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若水分享
1147
论文关键词:教学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 运行流程改造
论文摘 要:数据库技术中数据集中管理,任务分散处理的方法符合科学管理的理念。教务管理系统改造了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逐渐推进了高职院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实践中发现,教学管理工作与系统的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预期的管理目标。因此,如何解决好这类问题是当前各类职业院校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教学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的主要应用
教学管理系统以教学管理的实体模式为设计依据,管理学校日常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教务管理系统的构成,狭定义为计算机软件按照学校实体模式虚拟构建,实现对教学环节的运行管理;教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1.1基础资源管理。学校资源管理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硬件设施:校区信息,楼房信息,教学场地信息;第二部分是组织机构:院系、教研室等教学承担单位,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等教学管理组织;第三部分是教学过程相关要素:如专业信息,课程信息库,教师教辅人员信息;这三部分,形成教学管理的基本数据结构和逻辑关系,构成学校组织的基本框架。资源管理模块是教务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负责动态监控资源利用的状态,评价资源使用效率。
1.2学生与学籍管理。学籍管理系统负责建立和管理学生学籍信息和异动情况。学生学籍数据是教学管理其它模块的基本数据源之一,也是高基报表、高校教育数据平台的数据来源。学籍管理的工作流程是:
(1)入学报到和学生学藉建立。把高校招生录取系统的新生数据,直接导入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形成预报到学生信息库。管理系统以录取专业进行预分专业、安排宿舍等工作,形成新生报到的各类表格(包括录取通知书);各系通过管理系统终端进行新生报到注册工作,高效准确地建立起报到新生的学藉信息。
(2)学生档案管理。学生学籍系统动态维护学生基础信息、上传照片、打印学籍卡、考试证、学生证和毕业档案(带照片);统计分析在校在籍学生的情况,上报包括高基报表在内的各类学籍数据。
(3)学籍异动管理。记录学生在学籍有效期内的所有学习活动变动情况,包括专业分流、休学/复学、奖惩、参军、转学、延长学习年限等的具体处理和信息记录。
(4)毕业审核。对照毕业标准设定模版对系统内学生的毕业资格进行审查和确认。
1.3专业与培养方案的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的学习项目,作为教学管理的指导性文件,系统对此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系统首先形成课程资源库然后构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自动生成各专业学期教学任务,形成课务安排、考务管理和教材管理等的基础信息。
1.4课务管理。课务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下达准确完整的开课任务、提供便利的选课机制和形成灵活多样的课表编排是课务管理的主要目标。
(1)开课管理。管理系统读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生成各专业的学期教学任务。管理人员在构建课程资源库和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进行反复审核,确保课程信息准确无误,达到准确完整下达课程任务的目标;管理系统在课务环节,提供了便利的选课机制,保障了学分制教育制度的实施。
(2)排课管理。管理系统智能排课功能遵循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则(如根据课时隔天错节,一周内均匀安排课时、1、2节避免体育课)进行智能排课,提供辅助停课/调课方案的选择。完美解决了教学管理工作的难题;系统网站提供查询班级课表,个人课表,周日次节课表、总课表和停课/调课等信息的功能,通过短信方式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
课表系统具备多角度信息查询和分析功能:第一,查看空闲教室、无课学生,提供临时活动的场地和学生信息;第二,分析课表编排质量,如课表均衡性、场地利用率等;第三,统计任课教师情况和工作量的统计;第四,系统输出课表、成绩登记表等各类教学用表。显示出手工作业不能比较的效率和准确率。
(3)实习实训环节的管理。以项目的形式对实习(实训)任务和毕业设计(实习)环节进行管理。系统提供了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竞赛等的管理,加强了校企业合作项目的过程管理,对学分制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1.5成绩管理(重修)管理。对学生在校期间各学习项目考核结果的记录与管理。这块工作包括了课程免修、重修处理,等级考试报名及成绩管理。
任课教师通过校园网录入承担课程的学生成绩;系统向学生和教师提供多种成绩查询方式和成绩统计图表,生成各类成绩报表,为评定奖学金、三好学生、重修、补考和学分清理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6考务管理。考务活动为教学运行的重要环节。管理系统根据课务信息进行考务安排,完成考试和试卷两项管理任务。第一,排考。根据课程结束时间决定班级和考试课程、安排监考教师、考试场地时间;自动编排考试安排表,生成各类报表通知到相关人员;考试管理人员能在考试过程中进行考场情况登记和发布考试情况通报。第二,试卷管理。清楚地记录试题库和试卷库信息,通过智能和辅助方式为课程选择试卷或试题;能按照考试安排按课程生成相应的试卷速印单(自动计算试卷速印份数),按考场打印试卷袋标签、考场学生名册(含照片)、考场记录表等。
1.7教师工作量统计和教学质量评估。第一,根据课程任务和排课记录,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均如实地记录在数据库中,可以按不同的范围和要求进行查询和呈现,准确方便地进行年终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和结算。其二,通过批量选课功能,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与每位学生的信息关联,实现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绩效评价;系统提供了学生、同行、督导、领导等网上评教功能,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
1.8教材管理。教务系统中的教材管理模块,相当于一个小型的进销存系统。对教材信息、教材计划、教材采购、教材发放和教材评价的管理,达到教材和款额结算到学生的细化程度。可实现向每个学生提供应领教材、已领教材和对应款额的明细结算单,具有校园网查询功能。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管理系统的功能十分完备,其流程具有优质高效的基本品质。存在的问题是管理系统的功能在实践中没有高效地发挥,主要原因有四点:其一,教务管理系统软件对高等教育管理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没有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殊需要;第二,使用部门没有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功能开发、技术维护、版本升级和应用培训等足够的保障机制,导致系统功能更新缓慢跟不上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需求;第三,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运行流程与教学管理系统不匹配的地方,没有及时进行对接,导致系统作业程序与实际业务流程的背离;第四,教学管理人员不稳定,业务生疏不能充分应用系统功能到实际工作。所以,建立一套基于信息化的教学管理运行制度,促进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提高高职院教学质量,是当前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针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2.1充分重视管理信息化工作,对管理系统本身要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开发。管理软件是针对教学管理的业务流程开发设计,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完善改进,与实体流程相互磨合,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才能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多层次需要。所以,管理人员要参与系统的开发、扩展和模块设计,要根据应用的需要,向软件开发公司提出应用需求,经常性的完善功能,升级版本,使管理系统和实际教学管理工作充分配合。
2.2稳定教学管理队伍,加强人员培训。认真做好学校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管理部门必须制订出详细的培训计划;经常性地组织各类人员认真学习软件的操作方法,功能应用范围,如何应用系统完成本职工作等一系列培训并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核;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性,以确保应用系统的熟练程度。
2.3改进教学管理的作业流程,适应信息系统自动化作业的要求。管理系统作用于教学管理工作,在客观上具有改善优化管理流程和管理组织的作用。管理系统的权限收放自如,依实际需要,可把教学管理工作下放到各二级部门,也能方便地把二级部门的某些功能收摄到一级部门加强统一管理,以适应职业学院管理创新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叶志雁,基于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的构建和发展分析;教学求索,2011年第二期;
2.田洁,提高教学管理有效性的思考,教学与管理,2011年第三期。
3.杨兵,刘敬,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发展,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4月,第14卷第7期。
论文摘 要:数据库技术中数据集中管理,任务分散处理的方法符合科学管理的理念。教务管理系统改造了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逐渐推进了高职院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实践中发现,教学管理工作与系统的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预期的管理目标。因此,如何解决好这类问题是当前各类职业院校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教学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的主要应用
教学管理系统以教学管理的实体模式为设计依据,管理学校日常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教务管理系统的构成,狭定义为计算机软件按照学校实体模式虚拟构建,实现对教学环节的运行管理;教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1.1基础资源管理。学校资源管理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硬件设施:校区信息,楼房信息,教学场地信息;第二部分是组织机构:院系、教研室等教学承担单位,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等教学管理组织;第三部分是教学过程相关要素:如专业信息,课程信息库,教师教辅人员信息;这三部分,形成教学管理的基本数据结构和逻辑关系,构成学校组织的基本框架。资源管理模块是教务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负责动态监控资源利用的状态,评价资源使用效率。
1.2学生与学籍管理。学籍管理系统负责建立和管理学生学籍信息和异动情况。学生学籍数据是教学管理其它模块的基本数据源之一,也是高基报表、高校教育数据平台的数据来源。学籍管理的工作流程是:
(1)入学报到和学生学藉建立。把高校招生录取系统的新生数据,直接导入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形成预报到学生信息库。管理系统以录取专业进行预分专业、安排宿舍等工作,形成新生报到的各类表格(包括录取通知书);各系通过管理系统终端进行新生报到注册工作,高效准确地建立起报到新生的学藉信息。
(2)学生档案管理。学生学籍系统动态维护学生基础信息、上传照片、打印学籍卡、考试证、学生证和毕业档案(带照片);统计分析在校在籍学生的情况,上报包括高基报表在内的各类学籍数据。
(3)学籍异动管理。记录学生在学籍有效期内的所有学习活动变动情况,包括专业分流、休学/复学、奖惩、参军、转学、延长学习年限等的具体处理和信息记录。
(4)毕业审核。对照毕业标准设定模版对系统内学生的毕业资格进行审查和确认。
1.3专业与培养方案的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的学习项目,作为教学管理的指导性文件,系统对此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系统首先形成课程资源库然后构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自动生成各专业学期教学任务,形成课务安排、考务管理和教材管理等的基础信息。
1.4课务管理。课务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下达准确完整的开课任务、提供便利的选课机制和形成灵活多样的课表编排是课务管理的主要目标。
(1)开课管理。管理系统读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生成各专业的学期教学任务。管理人员在构建课程资源库和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进行反复审核,确保课程信息准确无误,达到准确完整下达课程任务的目标;管理系统在课务环节,提供了便利的选课机制,保障了学分制教育制度的实施。
(2)排课管理。管理系统智能排课功能遵循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则(如根据课时隔天错节,一周内均匀安排课时、1、2节避免体育课)进行智能排课,提供辅助停课/调课方案的选择。完美解决了教学管理工作的难题;系统网站提供查询班级课表,个人课表,周日次节课表、总课表和停课/调课等信息的功能,通过短信方式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
课表系统具备多角度信息查询和分析功能:第一,查看空闲教室、无课学生,提供临时活动的场地和学生信息;第二,分析课表编排质量,如课表均衡性、场地利用率等;第三,统计任课教师情况和工作量的统计;第四,系统输出课表、成绩登记表等各类教学用表。显示出手工作业不能比较的效率和准确率。
(3)实习实训环节的管理。以项目的形式对实习(实训)任务和毕业设计(实习)环节进行管理。系统提供了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竞赛等的管理,加强了校企业合作项目的过程管理,对学分制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1.5成绩管理(重修)管理。对学生在校期间各学习项目考核结果的记录与管理。这块工作包括了课程免修、重修处理,等级考试报名及成绩管理。
任课教师通过校园网录入承担课程的学生成绩;系统向学生和教师提供多种成绩查询方式和成绩统计图表,生成各类成绩报表,为评定奖学金、三好学生、重修、补考和学分清理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6考务管理。考务活动为教学运行的重要环节。管理系统根据课务信息进行考务安排,完成考试和试卷两项管理任务。第一,排考。根据课程结束时间决定班级和考试课程、安排监考教师、考试场地时间;自动编排考试安排表,生成各类报表通知到相关人员;考试管理人员能在考试过程中进行考场情况登记和发布考试情况通报。第二,试卷管理。清楚地记录试题库和试卷库信息,通过智能和辅助方式为课程选择试卷或试题;能按照考试安排按课程生成相应的试卷速印单(自动计算试卷速印份数),按考场打印试卷袋标签、考场学生名册(含照片)、考场记录表等。
1.7教师工作量统计和教学质量评估。第一,根据课程任务和排课记录,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均如实地记录在数据库中,可以按不同的范围和要求进行查询和呈现,准确方便地进行年终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和结算。其二,通过批量选课功能,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与每位学生的信息关联,实现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绩效评价;系统提供了学生、同行、督导、领导等网上评教功能,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
1.8教材管理。教务系统中的教材管理模块,相当于一个小型的进销存系统。对教材信息、教材计划、教材采购、教材发放和教材评价的管理,达到教材和款额结算到学生的细化程度。可实现向每个学生提供应领教材、已领教材和对应款额的明细结算单,具有校园网查询功能。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管理系统的功能十分完备,其流程具有优质高效的基本品质。存在的问题是管理系统的功能在实践中没有高效地发挥,主要原因有四点:其一,教务管理系统软件对高等教育管理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没有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殊需要;第二,使用部门没有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功能开发、技术维护、版本升级和应用培训等足够的保障机制,导致系统功能更新缓慢跟不上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需求;第三,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运行流程与教学管理系统不匹配的地方,没有及时进行对接,导致系统作业程序与实际业务流程的背离;第四,教学管理人员不稳定,业务生疏不能充分应用系统功能到实际工作。所以,建立一套基于信息化的教学管理运行制度,促进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提高高职院教学质量,是当前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针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2.1充分重视管理信息化工作,对管理系统本身要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开发。管理软件是针对教学管理的业务流程开发设计,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完善改进,与实体流程相互磨合,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才能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多层次需要。所以,管理人员要参与系统的开发、扩展和模块设计,要根据应用的需要,向软件开发公司提出应用需求,经常性的完善功能,升级版本,使管理系统和实际教学管理工作充分配合。
2.2稳定教学管理队伍,加强人员培训。认真做好学校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管理部门必须制订出详细的培训计划;经常性地组织各类人员认真学习软件的操作方法,功能应用范围,如何应用系统完成本职工作等一系列培训并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核;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性,以确保应用系统的熟练程度。
2.3改进教学管理的作业流程,适应信息系统自动化作业的要求。管理系统作用于教学管理工作,在客观上具有改善优化管理流程和管理组织的作用。管理系统的权限收放自如,依实际需要,可把教学管理工作下放到各二级部门,也能方便地把二级部门的某些功能收摄到一级部门加强统一管理,以适应职业学院管理创新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叶志雁,基于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的构建和发展分析;教学求索,2011年第二期;
2.田洁,提高教学管理有效性的思考,教学与管理,2011年第三期。
3.杨兵,刘敬,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发展,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4月,第14卷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