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加缪局外人巨作读后感

若水分享 0

法国作家加缪凭借《鼠疫》这篇文章,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收到了极大的赞扬。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加缪局外人豆瓣读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加缪局外人豆瓣读后感1

1、加缪生于1913年,法国人,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1957年也就是他44岁的时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迄今为止法国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般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头子得奖,有的快要入土了,有的卧病在床,只能请人代领奖金,这是我见到的唯一一位在四十多岁就问鼎这个重奖的作家。可惜,得奖三年后也就是1960年,加缪就死于车祸。加缪说过:在我看来,没什么比死在路上更蠢了。结果他自己死在了路上,这里面有这命运的玩笑,有着荒诞的气息,然而对这个以研究和表现荒诞成名的存在主义作家来说,倒是死得其所。

2、加缪还说:最好的作品是没有完成的作品。乍听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举出一些例子后,会让人觉得这个人的思想真是具有穿透力,直贯古今,精准无比。断臂的维纳斯和无头的胜利女神雕像,从完整到残缺,相当于没有完成,然而都是杰作。卡夫卡的小说,三个长篇《美国》《审判》《城堡》,都是没有完成的作品,然而都是杰作。我国的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也是没有完成的作品,曹雪芹只写了八十回,后来高鹗狗尾续貂了四十回。老子说:大成若缺。哲人们的思想是相通的。加缪的遗作《第一个人》在车祸现场他的提包里面找到,已经以手稿的形式出版,这部没有完成的小说也是杰作。

3、在一百多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中,其中有不少是不配得奖的,属于二三流的作家,然而评委们也不都是瞎子,得奖者里面也有不少天才,给我印象深刻的两个天才是法国的加缪和苏联的肖洛霍夫。加缪在29岁的时候完成了《局外人》和《西西弗斯神话》,同时在文学和哲学两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肖洛霍夫更厉害,在22岁的时候就开始写他的传世名作《静静的顿河》。除了年纪轻轻就写出经典,这两个天才还有一个共同点:作品不多,然而几乎篇篇都是精品。

4、《局外人》和《西西弗斯神话》,我喜欢前者的开头和后者的结尾。《局外人》的开头:“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一句话,十五个字,突兀,冷漠,奠定了整部小说冷峻平实的基调。这个开头可以和《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场相媲美。《西西弗斯神话》的结尾:“登上顶峰的斗争足以充实一个人的心灵,应该设想,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其实这部哲学随笔的开头可能更出名一些:“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5、加缪是个帅哥,照片上看,有一种硬汉派明星的风采,比天生斜视的老怪物萨特顺眼多了。

6、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汉姆雷特,这一千个人是幸福的,对经典他们有了自己的把握和理解,经典进入了他们的语言或文章,经典成为了他们的一部分。对经典的作品的解读,很多人会面临语言的贫困,把握不住其神髓,表达不出自己真实独到的见解,往往有入宝山而空回的遗憾,经典中蕴含的诸多的意义、诸多思想犹如练习过神行百变一样,难以抓住,真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乎焉在后”。对经典的重读,就是那些失败的寻宝者再次的挣扎努力。最近重读加缪的成名作《局外人》,仍然不得要领,“阐释的深渊旁,我被罚站。”

7、《局外人》的主人公莫尔索是一个对什么都很无所谓的人,有一种发克一切的态度,最常说的两句话是“怎么样都行”和“出路是没有的”。在情感方面,这个人很冷漠。

亲情,母亲在养老院死了,他去奔丧,没有哭泣,在守灵的时候还抽烟喝咖啡,参加完葬礼感觉到“能够连睡十二个小时的喜悦”,葬礼第二天就勾搭女人上床并一起看滑稽电影,后来还告诉律师所有健康正常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曾经希望过他们所爱的人死去(王朔的小说中也说到父亲在孩子还没长大的时候适时死去可以保持孩子对他们的敬仰),庄子死了妻子鼓盆而歌,是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这个人则是忠实于自我的感觉和思想。

友情,莫尔索的邻居莱蒙是个混混,请莫尔索帮忙写信羞辱前女友,莫尔索答应了,莱蒙很高兴问是否可以和他做朋友,他说怎么样都行,对友情,这个人也是漫不经心的,不把世人重视的三大情感之一作为什么重大事情对待。

爱情,玛丽喜欢莫尔索,希望和他结婚,她问莫尔索是否爱她,莫尔索说这无关紧要如果真要说那大概是不爱,但是答应结婚,世人津津乐道的爱情,被他当垃圾一样对待。在事业方面,这个人也没有什么上进心,主管要提拔他,让他到巴黎任经理,问他是否愿意,他说怎么样都行,玛丽很高兴,要和他同去巴黎,问他巴黎是怎样的,对人人向往的香水之都浪漫之都,他是这样评价的:鸽子很多,很脏,人的皮肤是白的。

莫尔索和莱蒙去海边度假,遇到莱蒙前女友弟弟一伙,发生冲突,打架,莫尔索开枪杀了人,开始了牢狱生活。法庭审判的时候,是一个荒诞剧,检查官、律师都是围绕他在母亲死的那天的表现在辩论,根本不涉及他杀人的事实,检查官说他“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母亲”,他的辩护律师说“他到底是被控埋了母亲还是杀了人”,但是不管用,最后,在一个法理社会,一个人由于伦理的原因被判了死刑。莫尔索拒绝上诉,拒绝忏悔,平静的等待他的死亡到来。

“对于世界,我永远是个陌生人,我不懂它的语言,它不懂我的沉默,我们交换的只是一点轻蔑,如同相逢在镜子中”,这是北岛一首《无题》的上半部分,很好的概括了莫尔索和这个世界的疏离和脱节。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也是一个高度剧场化的社会,人人粉墨登场,遵循着规则和秩序,进行着程式化的表演,母亲死了要哭得死去活来,情人节要按时发春,要坚信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等等。如果有人拒绝这样的表演,那他就是社会公敌,是所有人必欲杀之而后快的。莫尔索的死,不是因为杀了人,而是挑战了整个社会的伪善矫情,挑战了谎言堆砌的现代文明,戳穿了皇帝的新衣。这个什么都不爱什么都不在乎的人,在这一点上是激情澎湃的。总是这样,小说中的人物代替我们说出真相,代替我们勇敢。

加缪局外人豆瓣读后感2

重读加缪的《局外人》,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默尔索的这一句:「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可以说这正是他人生哲学的根基,也是他的悲剧根源。

《局外人》的情节很简单,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对生活各方面都抱有「无所谓」态度的人,一次无意的杀人让他上了法庭,最终被判斩首示众,但这一重刑却不完全是针对他杀人的罪行,而是针对他「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这一行为。这一略带荒诞性的判决却正反映了我们社会的现实。

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准则,但准则是怎么来的呢?是从人性深处自发的需求而来,还是从根本的自然之法而来?道德准则和价值观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吗?信仰是个人的事还是社会的事?《局外人》里这场道德审判就抛出了这诸多的问题。当默尔索的律师质问检察官「究竟是在控告他埋了母亲,还是在控告他杀了一个人」时,检察官正色道:「我控告这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依据道德动机而不是犯罪事实来定罪看上去荒诞,但却迎合了法庭里看戏的人和陪审员的情绪,群情激奋中,默尔索自己却没有权利辩白,稀里糊涂被送上了断头台。

为人民代言的法官认为:「一个在精神心理上杀死了自己母亲的人,与一个谋害了自己父亲的人,都是以同样的罪名自绝于人类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前一种罪行是后一种罪行的准备,它以某种方式预示着后一种罪行的发生,并使之合法化。」

默尔索是真的不爱他母亲吗?非也。默尔索有一个天性,就是「生理上的需要常常干扰我的感情」。他之所以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悲伤,是因为安葬母亲的那天,他又疲劳又发困。而他并不喜欢演戏作假,不懂人情世故,不会迎合他人,于是他就被「法兰西人民」定义为「自绝于人类社会」了。

加缪描述的法庭审判虽然夸张,但深刻地表明了默尔索死于社会的精神暴虐这个事实。其实想想历史上的残酷私刑,群众运动,以及现在网络暴民们肆意对别人口诛笔伐的场景,便可察觉到加缪这部小说的深远社会意义。在社会这个法庭上,检察官极力煽动围观群众的情绪,律师代表被告发言,法官做出「公正」的裁决,神甫则强迫罪犯信教和忏悔,唯独被告默尔索本身被剥夺了发言的权利,他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被卷入审判的漩涡中,何其荒诞,又何其现实!

再说回默尔索这个人,他在法庭上是一个「局外人」,在生活中同样如此。他对一切都觉得无所谓,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对命运也毫无怨言,仿佛这个世界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相比于维护社会道德的法官和维护信仰的神甫,默尔索似乎是一个空虚的生命,但实际上他才是这些人中真正为自己而活的,正如他最后的激动言辞:

「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我对自己很有把握,对我所有的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得多,对我的生命,对我即将来到的死亡,都有把握。是的,我只有这份把握,但至少我掌握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我以前有理,现在有理,将来永远有理。」

《局外人》出版的第二年,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西西弗的神话》出版。如果把默尔索这个人物放到《西西弗的神话》的哲理思辨中来看,就更能窥见加缪对这个人物的态度。

在《西西弗的神话》中,加缪摆出了他的「荒谬」哲学:「当人对世界的理性和幸福的热望,却碰到了这个非人的毫无意义杂乱无章的世界,荒谬就产生了。」

身处荒谬世界中的西西弗和默尔索,都选择用激情和勇气拥抱这个世界。面对日复一日推石头上山的命运,西西弗蔑视诸神,用默默承受来抗争;面对群众的愤怒和神甫的喋喋不休,默尔索不为所动,坚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世界的热爱。

「西西弗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此。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 《西西弗的神话》

「现在我面对着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融洽,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局外人》

这样看来,《局外人》未必是一出悲剧,在小说中的众多人物中,也许只有默尔索是真正幸福的。在社会的大剧场里,逢场作戏,逃避,愤怒,抱怨的人比比皆是,生活已成了他们的重负。而只有那些直面荒谬,抛弃所谓希望而奋力反抗的人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也即加缪所谓「荒谬的英雄」。

加缪局外人豆瓣读后感3

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要遵循各种各样的规则,这些规则一是来自法律的约束,其次是来自道德的制约,在明文规定和约定俗成的律例之外,还有一种更加隐秘的用以衡量人的行为是否正常的标准,即他人通常的行为模式。

“正常”是个带有朦胧感的词汇,并没有人在这一词汇上有过特别的定义,其衡量标准是他人的行为。而他人是谁?多数人。然而这一点上也无法量化。

亲人离世要哭泣,朋友聚会要高兴,收到礼物要表现出惊喜的神情,别人伤心时要去安慰……是谁规定了这些场景下必须体现的情绪,假如不表现出适合的情绪,就会被视为另类或怪胎,会被谴责和质疑,你为什么不和别人一样?

《局外人》里的主人公就是个怪胎,默而索是个普普通通的职员,某天,他妈妈死了。默而索既没有哭,也没有伤心,而是无动于衷地抽烟,埋葬了妈妈后照常和女人做爱,照常上班,交朋友,生活。

加缪被视作是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而存在主义的中心思想是认知自我的存在,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在加缪看来,世界仅仅是一片荒原,人类是被无意中抛洒到荒原上的种子,每一粒种子之间都没有具体的关联,有些被黄沙掩盖,有些自顾自生长,而生存的意义便是在这荒原上尽可能地存活,再尽可能顺利地死去。存活过程中的孤独、黑暗、绝望和被抛弃,便是整个生命中的大本真,一切条条框框的规则都是无意义不重要的。

默而索并非没有情感,并非是冷血动物。可以说,正是因为他完全遵循了情感的痕迹,才脱离了社会属性对他的制约,对妈妈的感情始终潜伏在他内心深处,但另外有一种力量,更加深沉的激情和信仰,让默而索直面死亡所带来的缺失。默而索心中的信仰正是虚无。因为认识到生命的无可选择,生命本身便成了一场虚无,虚无引导默而索走向另一条更加坚定的道路——真实。

萨特曾经讲过很有名的一句话:“他人即地狱”,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来自对他人的投射,主体意识基于客体而诞生,从而自我的“存在”时刻都会与他人的“存在”产生剧烈的冲突,这一冲突正是地狱的来源。

加缪早年和萨特是好友,两人都被誉为是存在主义的哲学大师,但在后期,加缪公开发表声明与萨特决裂,继而和萨特站在了不同的阵营。(顺便八卦一下,加缪本人比萨特帅,萨特又矮又不好看,但是抢女人的时候却比加缪在行,这点上加缪对萨特也相当不爽。)加缪和萨特最大的分歧在于,加缪更坚持个人行为的徒劳和无意义,在《局外人》中可以看出,加缪将默而索塑造成了一个对生活全然无作为的角色,默而索对生活的麻木和冷静近乎冷血,并且充满了孩童式的任性和天真。加缪对客观世界的反抗是以纯意识上的抗争进行的,在行为上体现出的仅仅是虚无。而萨特的反抗是针对他人的,与他人意识抗争从而确立自我意识的存在。

正是由于加缪对于生命态度的超脱,死亡作为生的对立面和延续面,成为了他看待生活的重要渠道。《局外人》以一句经典的“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作为开头,开篇便点亮了死亡的主题。故事中有三段死亡,妈妈的死,阿拉伯人的死,默而索的死,从前到后依次表明了加缪三个核心的观念,自然,荒诞,真理。

默而索对妈妈之死的麻木,源于对自然的全盘接受。妈妈是荒原上的另一粒种子,枯萎是必经的过程,像咖啡的香气,夜晚及鲜花的气味一样自然。是事物存在和流逝的状态,无从更改和控制,只能以旁观者的面目看待。

阿拉伯人的死,则是加缪对“偶然”的讽刺,是荒诞式的处理后果,默而索枪杀阿拉伯人,仅仅因为他挡住了阳光,而阳光和大海是默而索最热爱的事物。默而索对生命是漠然的,他也不存在道德的自我审判,因此这一杀人事件对他而言,就如同拨开遮住阳光的叶子。

之后的审讯中,默而索依旧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他人对自己的指控,审讯过程,默而索在妈妈死后的表现成为了人们指责他的重要判断标准,在他人眼中,一个没有在妈妈葬礼上哭泣的人,毫无疑问是个冷血动物,残忍的杀人犯。检察官甚至说了这么一句:“我控告这个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也就是说,在一桩刑事案件中,道德标尺成为了重要指标,成了人们排除异己的工具。

尼采作为典型的无神论存在主义者,一直都强调道德是群居社会的产物,是维持群体利益的工具,是扼杀个性和个人意识的,是会限制人的自由并抹杀人的本性的。加缪显然继承了尼采这一思想,将默而索置于集体审判的平台上,一方面激化了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对立冲突,另一方面又使默而索以局外人的冷静视角看待全部的冲突过程,依旧是以“无作为”对抗激烈的道德抨击。

默而索被判死刑是种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默而索的“存在”遭受了毁灭。事实上,在对抗中,默而索获得了胜利。社会意识的目的从来不是毁灭异己,而是同化异己,《1984》中的温斯顿,从一开始的激烈反抗,到最后的全盘投降归顺社会,才是社会意识的最大成功。只有在同化遭遇失败的时候,毁灭才必须成为唯一的没得选的途径。

讽刺的是,对默而索而言,毁灭他的生命恰恰使得他走向了幸福之路。正是在自我的存在面临死亡的时刻,默而索找到了真理,而真理是,他存在过,他对此有绝对的把握,至于其他,皆是无意义的虚无。刽子手的刀锋自以为划开了他的喉咙,实际上划开的,确是默而索通向真理的大门。

默而索以局外人的身份活着,依旧以局外人的身份幸福地死去。套用很流行的一句话,他高高兴兴提着酱油瓶来了这世界,打满了酱油就走了。——你们是死是活,与我有什么相干?我心中的火焰自我内心燃起,也将自我内心熄灭,我的爱从我意识里而生,也可以随时不见。所有的规则皆是跳房子的格子线,我只需蹦着跳着越过去,有什么不可以。

加缪曾经说过:“幸福和荒诞是同一块土地上的两个儿子。”对于默而索而言,生命的本身是荒诞的,但存在的幸福感是真实的。《局外人》的结尾,默而索有这么一段独白:

“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但是我对我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是的,我只有这么一点儿把握。但是至少,我抓住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我从前有理,我现在还有理,我永远有理。我曾以某种方式生活过,我也可能以另一种方式生活。我做过这件事,没有做过那件事。我干了某一件事而没有干另一件事……面对着充满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善,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我认为这是我读过的最美好的结尾。不是俗套的happy ending,不是悬而未决的谜题,也不是痛彻心扉的大悲剧,就是一个人,一个真实的人,活过了真实的一生,终于在真实的死亡面前发现了真实的真理。一切都如此完美。

加缪局外人豆瓣读后感4

我不是不知道30岁死或70岁死,区别不大,

因为不论是哪种情况,其他的男人与其他的女人就这么活着,

活法几千年来都是这个样子. ----加缪

我已好久不正经读正经书,我已好久不正经写正经读后感。不过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到着实需要也值得我拿出正经态度来。这书啊,三年前看大抵会看不下去讨厌得要命,两年前看估计会觉得沽名钓誉平淡无味,一年前看或许会懵懂难过掉下眼泪,还好我是现在看。短小简明,优雅冷静,值得我等。

《局外人》是我预谋了好久要送给自己的礼物,送给现如今犹豫在局内局外之间久久不能决断的我。

该书文字极简,多用短句。即便是酷爱复杂长句到迷恋程度的我也自打初看到就觉得真是别有一番魅力。“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令堂去世。明日葬礼,特致慰唁。’它说的不清楚。也许是昨天死的。”就是这样,全篇开始,从始至终都保持着这种冷静至极甚至有点过于明显在克制所有激动感情的风格。我喜欢长句,是因为形容词的铺叠有助于感情的立体表达,因为排比句确实气场强大到有时咄咄逼人的程度,所以我总被读得喘不过气的句子搞得神魂颠倒。但是加缪毕竟不是个年轻气盛易动感情的小姑娘,他的故事也并不是给这样的读者群写的。他更加神秘和克制,密不透风地压制着故事的进展,把每个细节都不动声色但是恰如其分地一个个扔出来,让读者在读到这些的时候毫不在意,但待到后文情节发展的时候一下子回想起来,然后一切顺理成章,自然又合理。我不太明白究竟什么是“存在主义”,但是他隐藏在冷酷文字后的一点都不少的对生命的热忱,对自由的渴慕,对道德的肯定,对死亡的思考,对人道的反省,我每每感受到的时候还是觉得这人的文字真是投契。

故事也并不复杂。主人公是默尔索,在人生在事业在感情在未来方面报着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冷淡孤僻,不懂得人情世故,作风散漫,交友不慎,无追求无激情无头脑。加缪本人对这种态度呈现一种不加掩饰的赞扬,他在某版的序言里夸赞默尔索“不耍花招,因而成了所处社会的局外人”,“他拒绝说谎,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于是社会就感受到了威胁”,“他是穷人,是坦诚的人,喜爱光明正大”,“一个无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我完全能理解加缪塑造这个形象的时候心里的亲切和喜欢,但是即使是他也知道这样的人的结局,因为他明白这世界上主流的文化无论如何也不能纵容这种态度的蔓延和壮大。正如我妈妈看完这书对他的态度一样,“他罪有应得。”

我知道妈妈为什么不喜欢他,我也知道这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喜欢。故事的开始就是默尔索去参加母亲的葬礼,他因为无力赡养母亲并且“和她没什么好说的”把她送进养老院,为母亲守灵时吸了一支烟,喝过一杯牛奶,说不上母亲确切的岁数,在葬礼第二天去见了女友看了喜剧。这些出于他性格似乎有些冷漠但并非毫无缘由的一件件“小事”默默横陈开来,成了把他送上绞刑架的阶梯。后来他带着女友和朋友去海滩,只是因为自保或者毫无缘由的只因为阳光暴晒而产生的焦灼与冲动,他开枪打死了朋友的仇人,被捕。正如他一向与世无争一样,他承认罪过态度良好,但却因为之前的种种行为被认为“毫无人性”“叛离社会”,被司法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处死刑。而默尔索无法动弹,性格的枷锁一直延续到最后选择服从命运不再申辩。

要我不被他打动简直是不可能的。我最初读完书的时候简直要说出“我就是默尔索”或者“我早晚要变成默尔索”或是“默尔索就活在我心底”的话,但是想一想还是没有。因为也不尽然是。默尔索的消极来自于绝望,默尔索的绝望来自于看透(或者是他所谓的“看透”),他到最后一刻面对神父以上帝为名的要求妥协,仍是拒绝忏悔。他几乎是平静地不带任何呼号性质地喊出“既然注定只有一种命运选中了我,而成千上万的生活幸运儿都像他这位神父一样跟我称兄道弟,那么他们所选择的生活,他们确定的命运,他们所尊奉的上帝,对我又有什么重要?大家都是幸运者,世界上只有幸运者。有朝一日,所有的其他人无一例外,都会判死刑,他自己也会被判死刑,幸免不了。”

我已经思考了很久。但是似乎仍是在矛盾的最中心,随着漩涡一圈一圈绕下去,一会似乎明白了什么,一会又陷入重重迷雾。我究竟要站在哪里。我究竟走向哪里。我从前攥在手里珍之爱之的东西,大多数人拼命去够取的东西,那些能够助我走向坦途的东西,父母朋友恳切要求我追求别放弃的东西,我只觉它们渐渐滑落而我似乎懒得弯腰去捡拾。我不是不难过不是不因为别人失望而自责,可是我一旦开始拥有自由哪怕只有一点一滴都要随着自由的驱使。我好像真的开始能看清一些人隐藏下的嘴脸,即便是好像说懂得我和我站在一条阵营的人一边和我说“我不在乎”一边在背后拼了命的争取还要继而在我面前掩饰的模样。我不怪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个人追求,我并不会因为你和我不同而不喜欢你更说不上瞧不起你,反而看着这种善意的隐藏和欺瞒倍感凄凉,我并不是要拉帮结伙,也并不想要人假意支持,我自己走得已然步履维艰也并不想把我珍惜的人带进来。但是我并不想被欺骗,尤其是这种我看得清清楚楚的欺骗。这种欺骗在某种程度上压根就是同情,或者是对我所选择的一种贬低。

我仍没完全走到局外。我也不可能走到局外。我不被允许我有我的拘束和牵绊。我说不定有一天会走回我的老路。我现在的生活也不完全快乐。因为凡是选择,就有放弃,又放弃必然会伤心会舍不得。只不过是我现在暂时舍弃的是对于现在的我容易舍弃的也是乐意舍弃的。但势必会有那么一天,我现在舍弃的成为生活的重量,我也势必转过身走向大多数人走的目的地。

我尚存理智,而且不少。所以我明白我无论如何也不能一辈子在各种荫蔽下迈着大步走的轻巧。所以我明白我现在这种散漫的生活是寄生在青春和学校和家庭的保护之下的。所以我明白我的任性我的凭喜好从事把自由看得至高无上都是因为有很多很多爱我的人在纵容着的。

我尚存感情,而且汹涌。所以我明白我有要保护的要负责的要珍惜的要深爱的人要我许他们一个踏实的未来。所以我明白我不能一味真诚因为很多时候真诚比虚伪更锋利更容易划破当下人不堪一击的感情。所以我明白有的人我不能爱有些人我不能恨有些人我不能忘记有些人我不能靠近。

所以我明白我不能永远做局外人。因为终有一天你要被曝晒在烈烈阳光下,阳光如锋芒催逼着你,你如若不开枪打破这平静,就要被打死直至永远平静。而我一定要避免这种两败俱伤的选择。所以我得回来。

赫芫在那个晚上直视我的眼睛,说,“我等着看你妥协的那一天。”

亲爱的我不会生气的,因为我也同样知道那一天或早或晚迟早会来。而那一天来的时候我说不定会更开心更幸福,因为我就能重新地坦诚地面对这个世界了。

不逃避不否认不隐藏,因为不管这世界有多肮脏多阴险或是多温暖多美丽。我都一样。

加缪局外人豆瓣读后感5

在我阅读完《局外人》之后,我至今还无法弄明白默尔索在开了第一枪致人死亡后又开了四枪的意义何在?虽然我不清楚答案,但我清楚地知道我追索的是默尔索这一行为本身的意义,与书中世人所讨伐他道德与灵魂上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加缪的小说《局外人》讲了一个看似荒诞却又无比真实的故事。小职员默尔索莫名其妙的犯下命案,法庭在审判他时不是诉诸于客观的事实真相,反而从道德、灵魂及宗教上判决他有罪,并处以死刑。这个故事体现的荒诞或者说默尔索的悲剧在于,人们普遍追求或渴望的实质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真实存在,但现实里发生的一切又看似符合人们内心渴求的意义,无论是情感上还是道德上都被充斥得形形色色,以至于这种渴求变得无比的正义,有如神明,甚至强于客观现实。

意义是什么,如何去理解?

个人认为意义即是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强加在行为事物上的一种主观理由,让事物发生的一切包括个人的行为以及社会的运行都附有某种可以理解的含义,并让一切看似合理易于接受。简而言之,意义是人强加的,它不是客观的事实。

那么反观小说中的默尔索则是一个无意义的坚守者。正如小说中描写的那样,他并不期望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也不期望从任何人那里得到什么,他不刻意迎合大众,也不渲染自己的情感,所谓意义上的道德和情感在他身上都变得毫无意义。你可以说他不通人情世故,但他活得随心随性,一点也不苟且。纵观小说,你会对默尔索的所作所为极为不理解,因为他的行为完全不是按照符合自己切身利益而来的,如他不接受上司派他去巴黎上班的提议,不认同律师让他在法庭上作出悲痛母亲死去的有利证词,不愿意向预审法官低头痛苦忏悔等等。但他的所作所为都是遵从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意愿,只不过不被大众所接受罢了。每一个人怎么活都是自己的事。从这一点上看,他是真实的。

而在与默尔索对应的其他人物身上,你都能看到人们在生活上追求自身意义的同时又是多么的荒诞。邻居老人平时常常打骂自己患有皮肤病的狗,而老人在失去狗之后反而觉得自己的生活完全丧失了意义,变得焦虑、痛苦。女友玛莉问默尔索是否爱她,是否愿意娶她,而在得知默尔索不爱她后还是一如既往地爱她。好友雷蒙与情妇发生矛盾,实则是被情妇保养,偏偏要说自己保养别人,而且把打女人说得那么义正言辞,又既对情妇还存有感情还要对她加以羞辱。一切都是看似有意义,实则荒诞不堪;一切看似理性而为,实则是一场场无意义的闹剧。

在加缪的《局外人》中,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小说中描写的“怪怪的小个子女人”。全文对她描写得很少,最后还出现在默尔索的审判庭上。但她给人的印象是她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的举止忙碌、利索好像所有的行为背后都附有意义,这样的人是我们现实社会经常看到的忙碌者,然而她只不过是茫茫人海中追逐意义的一个。根据描写可以知道她是一名杂志编制或是记者,而她和其他记者一样只是关注默尔索案件有无挑起大众关注度,以此大加渲染和报道。有些人在忙碌中看似有意义,其实具体审视后你会发现,很多都是噱头,只不过被我们一点点放大了。

最后来看看法庭对默尔索的审判。开庭前庭长的发言多么的理性公正:“他声称,他的职责是引导辩论进行公平合理,以客观的精神来审视这个案件,陪审团的判决亦将根据公正的精神作出,不论发生什么情况,他将坚决排除对法庭秩序有任何干扰,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干扰。”然而他做到了吗?法庭做到了吗?事实是没有。

法庭的审判根本没有关注于客观的事实真相,反而论证被告人的人品与道德的不洁净是案发的主要原因。当然,默尔索杀了人是有罪,完全可以回归客观事实去审判他的罪过。如果只诉诸于道德批判,人人高高站在道德意义的制高点去讨伐他人,那几乎是人人都有罪,人人都该得而诛之,谁能保证自己从生到死一辈子都是一个道德正直的人呢?谁没有犯过错呢?哪怕这种错不被世俗价值观所接受就一定得一棍子打死一辈子也翻不了身吗?如果回归客观事实,默尔索开了第一枪后又补了四枪,单看这样的行为他已然构成了犯罪,这样的事实更胜于道德上的批判。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能发现很多被道德捆绑的例子,如打着爱国名义进行打砸抢的爱国贼,强逼子女结婚生子的父母们,在网络上肆意宣泄情绪进行人身攻击的人。人们一方面固有自己的意义,保守抗新;一方面又把自己的意义强加给他人,划出自己的对立面来口诛笔伐。小说中养老院的门房和神甫就是这样的例子。门房大爷自己已然是一个老者,只因为自己是门房管着一帮养老者就觉得与其他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反而不承认自己也是养老院的收容者;最后与默尔索对话的神甫,为了让默尔索理解神性的存在,让他从牢房黑乎乎的石块中看出一张神圣的面孔浮现出来,这真是胡扯!

回归小说,也许我永远不知道默尔索开那四枪的意义是什么,至少小说描写上不知道,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不在意义本身而在客观事实上。事实是,《局外人》是本好小说,加缪是位优秀的作家。好的小说就是好的材料,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就能燃烧出思想的火花,不贪求这火花能点燃多么伟大的意义与功利,至少在火光的照耀下去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不会觉得那么的陌生。


加缪局外人英文读后感相关文章:

加缪的《局外人》阅读感想6篇

加缪《局外人》读后感

最新加缪《局外人》感想

2021局外人读后感优秀作文

局外人读后感600字作文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

法国小说《局外人》笔记

法国小说《局外人》笔记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1128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