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优秀说明文作文1200字以上5篇
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高三优秀说明文作文1200字以上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欢迎阅读参考!
高三优秀说明文作文1200字以上(一):清香宜人的富硒茶
中国,历来是产茶的文明古国。早在18世纪中期,茶叶就成为清王朝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富硒茶虽没有龙井茶有名,但也是出口茶叶中重要的一种,这都是因为富硒茶与众不同的清香宜人。
富硒茶盛产于恩施自治州,那里山奇水秀,云雾缭绕,气候温和,有适合茶树生长的环境,而恩施地区又是我国惟一的高硒区,凡是这里出产的茶叶都含有丰富的硒,故美其名曰“富硒茶”。富硒茶种类很多,根据茶树生长地区不同而各异。富硒茶以宜红茶、贡茶最为有名,也有一些厂家在富硒茶中掺加茉莉花、菊花等,出产花茶。恩施州宜恩县的伍家台产茶历史最为悠久。历史上曾因给乾隆皇帝进贡此地富硒茶而得宠,并因御赐“皇恩宠赐”金匾而负盛名。
富硒茶的制作与普通茶叶一样,先得采集枝头嫩叶。每年三月初,采茶姑娘就挎着篓箕忙碌在茶园中,她们小心地摘下枝芽,枝芽顺势缓缓落人篓箕。待到茶叶采集完后,再经过一系列烘干、炒制、包装等工序,富硒茶就可出产了。
一年一般采茶三次,分别在早春、中春、晚春时节。由于早茶泡出的汁水更香,不怎么涩口,茶渣也易清理,因此早茶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下面我就为大家泡制一杯富硒茶,享受一下富硒茶的美味。取出一个茶杯,装人少量茶叶,顿时你觉得一股茶叶所特有的香味串上心头。看看杯底一小撮儿富硒茶,颜色比普通茶叶略深,形状差不多,只是在大小上,富硒茶更为小巧些。倒入沸水,这时你会觉得香味更浓;瞧一瞧,茶水色泽略带黄色;端起来尝一尝,滋味浓厚鲜爽,口感宜人,有一点茶叶特有的涩味,倒还让我回味无穷。
富硒茶除了其普通的使用方法外,还有其特殊的土家族茶道。准备一个瓷杯,生一盆炭火,把富硒茶倒人瓷杯,既然是地道的土家民茶,可得多倒些。然后把装有富硒茶的瓷杯放在炭火旁烤一烤,还得时不时地用手颠一颠,翻一翻,待到香味一阵阵地不断散发出,就沏上开水,这时你会发现汁水颜色更深,品尝起来,味道更鲜更浓更清香,是饭后饮用的佳品。
富硒茶的“清香”显而易见,其“宜人”更是全国闻名。富硒茶含有丰富的硒,硒是人体内四十种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美国从1972年开始,要求在饮料中添加硒,联合国卫生组织多年发现贫血、冠心病、癌症等23种疾病均与缺硒有关之后,于1973年宣布:硒是人体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富硒茶,天然含硒量0.305PPM左右,在人体需要量的最适宜范围内。长期饮用,可以提神明目,止渴生津,防暑消炎,有利于你的健康。
朋友,欢迎你到我的故乡来做客。当你留恋于这里的风土人情,忘返于这里的山川小溪时,可别忘了亲口尝一尝地道的土家民茶——富硒茶。
简评:
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本文就是抓住了富硒茶“清香宜人”的特点,按育茶、采茶、制茶、品茶的顺序逐一道来。首先说育茶。,恩施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这一特有的茶种,并且在历史上这一茶种还获过皇帝赐匾的殊荣,人们在了解了育茶环境的同时也不禁对这种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真有想品尝一番的冲动。
其次说采茶和制茶。茶叶虽好,但采、制起来还真麻烦,经过许多人一系列的劳作之后,富硒茶就出产了。最后详写品茶。普通泡制法,特殊的土家族茶道,都细细写来,我们仿佛闻到了那阵阵的香味,喝到了那浓厚鲜爽的富硒茶了。富硒茶不仅口感宜人,而且还有利于身体健康,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全文说明顺序合理,条理清晰,读后使人们对这种土家民茶富硒茶产生了难忘的印象。
高三优秀说明文作文1200字以上(二):七夕节的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一: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7月7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七夕节的习俗二: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的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节“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七夕节的习俗三: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七夕节的习俗四: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七夕节的习俗五: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就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六: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有乖乖的遵命回朝。
还有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都会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
而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七夕节的习俗七: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在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七夕节的习俗八: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七夕节的习俗九:拜魁星
民间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七夕节的习俗十: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 巧果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七夕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
七夕节的习俗十一:七姐诞
广州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人们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晚(广州人多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连指甲也涂上了红色,然后把早已准备好的各式物品,如古董珍玩、鲜花、时果以及脂粉等摆放在厅堂的八仙台上,还要有一盏油灯放置在“仙禾”或“仙菜”中间。此时,有钱人家的厅堂布置得锦屏绣椅、富丽堂皇,一般人家尽量把厅堂摆设井然。一切都安排停当以后,姑娘们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此时,除了邀请亲戚朋友前来作客以外,还要请邻里中相识与不相识的姑娘们一起拜神,观尝巧艺与玩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如巧艺与玩具受到越多人的称赞,主家姑娘就越高兴,越感到荣耀。广州的姑娘们说,像这样能在众人面前展示手艺,一生是投有多少回的。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古称金针度人),如一口气能穿过七枚针孔者被称为巧手(得巧),穿不到七孔
七夕节的习俗十二:针者则“输巧”
正如唐代诗人所描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看寻。”再后便焚烧纸制的圆盒(梳妆盒),盒里装有纸制的衣服、鞋、脂粉、梳妆镜、梳子等,每样一式七份。祭拜仪式结束后,八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待翌日(初七)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观、评议。据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些书籍所载,广州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巧艺,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珑轻飘的小罗帐,还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洒杯大小,盆内描有两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难以区别。到了初七晚,继续如昨晚一样祀神,称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七夕过后,姑娘们所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等
七夕节的习俗十三: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石门浦水质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最的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很是热闹,也成了一个节日的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十四: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七夕节的习俗十五:妇女洗发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七夕节的习俗十六: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七夕节的习俗十七:拜“七娘妈”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
高三优秀说明文作文1200字以上(三):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这个节在老百姓中还有几种不同的叫法——“七月半”、“鬼节”。在这一天,老北京有中元法会、拜三官、盂兰盆会、烧法船、祭祖、放河灯、点莲花灯、送面羊等民俗。其实,民间之所以叫“鬼节”,无非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七月十五的习俗,剔除掉其中的迷信色彩,会发现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爱心的体现,无论是对尚健在的长辈,还是已逝的亲人,不忘孝道,这才是“中元节”的现实意义。
农历七月十五与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和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并称中国岁时节令中的“三元”。这“三元”都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中元节原本是道教节日。据《唐六典》称,道士有“三元斋”:“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的三神,三元节乃是道教节日。按照道教的说法,由于地官要过生日,大赦孤魂游鬼,人间为免受鬼神干扰,便在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烧冥纸、法船,希望孤魂游鬼收到礼物后升到极乐世界去。老北京的道观在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一天,都要举行“祈福吉祥道场”,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盂兰盆会,也称盂兰盆斋、盂兰盆供。这是来源于佛教的习俗,比道教的中元活动要早,我国从南北朝时期的梁代开始仿行。“盂兰”是梵语音译,意为倒悬,“盆”是汉语,是盛供品的器皿,言此器皿可以解先亡倒悬之苦,因此,盂兰盆会实际是个“孝亲节”。依据《盂兰盆经》而举行仪式,始于梁武帝。自此以后,成为风俗,历代帝王以及民间无不举行盂兰盆会,以报祖德。
盂兰盆斋也与《目莲救母》的传说有关。
据佛经中的《盂兰盆经》记载:“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据说当时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想用钵盆装饭菜给她吃,饭菜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并要他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斋,备百味饮食以及桃、李、杏、栗、枣五果,供养十方僧众。按照盂兰盆经的指示,目莲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目莲感激佛祖,并向佛祖进言,年年举办施食会,以解那些孤魂饿鬼倒悬之厄运。佛祖便将七月十五的施食会命名为“盂兰盆会”,令各佛寺进行佛事活动。寺庙里的僧人和善男信女们在这一天举行佛事,不仅仅是祭祀死去的亲人,也是纪念目莲,藉以表彰他对母亲之孝道,并劝人尽孝。
当时人们把此节作为追念祖先以及已故亲友的节日,老北京的各个戏园子每到这个日子,都要连演数日《目莲救母》的京剧应景戏。这戏虽说是个“鬼戏”,但也宣扬了自古以来的孝道美德。
这一天,老北京的皇宫内及一些大的寺庙,也有“烧法船”之俗,也称“烧活”。法船是一种大型冥器,由旧时的冥衣铺用木条或秫秸及彩纸糊制而成。法船上舱、橹、桨、舵齐全,大的可糊几层数节,抱到法会之处再拼接而成。
高三优秀说明文作文1200字以上(四):又到重阳节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遍地黄花盛开。农历九月初九,又到重阳节。
九九重阳,最早见于《易经》。《易经》认为天地万物虽繁杂无序,但莫不有阴阳之理,都有类可取。数字也不例外,《易经》曰:“以阳爻为九。”也就是说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称“重阳”。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九九重阳”还暗含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深意。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重阳节也不例外。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一带瘟疫横行,汝南人桓景的父母不幸死于瘟疫。桓景为了除瘟疫,决心访仙求道,制服瘟魔。他历尽艰险入山,拜方士费长房为师,随其游学,学习消灾救人之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快去搭救你的乡亲,让他们身上佩插茱萸,登高,喝菊花酒,即可消灾。”桓景回乡,遍告乡亲,于九月九日这天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登高。傍晚归来,发现饲养的鸡犬牛羊死光了,大家躲过了一场灾难。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灾的风俗就流传了下来。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是登高、佩插茱萸和饮菊花酒。吃重阳糕、赏菊花是后来衍生的。
重阳节登高,不仅有避祸消灾的传统意义,而且符合时令。农历九月秋高气爽,正是登高的好季节。重阳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重阳登高秋游又称“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一样,都是富有诗意的称呼。
登高还有步步高升的含意,“高”又有高寿之义,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所以老人们特别重视这个日子。1989年,我国专门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居住在平原地区的百姓,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用粳米做花糕,再在糕点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以示登高(糕)辟灾之意,这种做法在古代叫做“食饵”,“饵”即今天的糕点、米果之类。不能登高就吃点“糕”,祖宗们确实很有法子!
菊花是长寿之花,又名“延寿客”。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种植菊花就很普遍。菊花凌霜不屈、富有生命力的品质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爱它、赞它,故常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此,重阳节又称菊花节,菊花又称九花,赏菊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雅号“辟邪翁”。重阳节这天除了佩带茱萸,也可以佩带菊花(曰“簪菊”)。重阳茱萸与端午节的雄黄、菖蒲的作用其实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消毒防疫,药用作用大于其象征意义(驱灾辟邪)。
自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少了。原因大概要从重阳节习俗重心的转移中去寻找。重阳在早期民众的实践生活中强调的是辟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眼前的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也有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的风头最终盖过了“辟邪翁”,人们似乎更爱菊花了!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屈原的《远游》里就提到:“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不过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有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名士陶渊明,一生爱诗、酒和菊花。他在《九日闲居》诗序中同时提到菊花和酒:“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世人崇拜陶渊明,争相效仿。有了名人的示范效应,重阳饮酒赏菊的做法在魏晋时期就更为普遍了。今天看来,如果要给重阳节找“代言人”,陶渊明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这样记载重阳:“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宴饮。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到隋朝,杜公瞻说:“九月九宴会不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近代皆宴设于台榭。”
杜公瞻所说的“北人”是相对于“南人”而言的。南人与北人,其实都是中国人,但是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了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即便是民族大融合的今天,说起“南方人”与“北方人”,给人的感觉还是差异比较大。隋朝当时的首都在长安(今西安),属于北方,北方人士是社会主流。所以杜公瞻说:“重阳节起于何时,不得而知,总之很早,从汉代以来一直有,今天我们隋朝的主流社会也很重视这个节气──每每设宴于楼台亭榭,佩茱萸、吃花糕、饮菊花酒,以求福寿长久。”
重阳被正式定为节日始于唐代。唐朝皇帝下旨,以中和(农历二月初二,又称龙抬头,传说这天是黄帝的诞辰)、上巳、重阳三天为三令节,这三天是法定节日,人们不上班是受法律保护的。
盛世唐朝是一个诗人扎堆的时代,重阳自然成为诗人们咏唱不倦的题材。
田园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山庄》写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享受着故人准备的美酒佳肴,开怀畅饮,把酒言欢。田园美景,丰收喜事,令诗人情不自禁地表示:“待到重阳节,我要再来喝酒赏菊啊。”边塞诗人岑参在赴安西行军途中,时值重阳,思想也开了小差:“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想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月思长安故园》)诗圣杜甫沉疴缠身,还在《九日》中强撑:“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重阳、菊花,一旦经过诗人们的品玩,就诗里酒外,再也分不开了。黄巢在《不第赋菊》诗中写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后来这首诗被大导演张艺谋拿去整出了一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咏唱重阳节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在王维这儿被贴上了“思念”的标签,与重阳一道传承着。诗人总是多情,重阳佳节,独在异乡,由此及彼,揣摩到山东诸兄弟乃至天下人共同的心态,写下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名句,传颂古今。
对诗人们来说,重阳思亲的主题是相同的,表达的方式却各有不同。相比男诗人的直抒胸臆,女词人的绵延婉约更让人伤感。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说的是独处闺中的少妇,日子过得无聊郁闷极了;情人远离,只有燃着瑞脑的金兽香炉和玉枕纱厨相伴;闺房一片沉寂,那断断续续的残烟,如同白昼一样悠长。突然意识到,重阳节又到了,“玉枕纱厨”在往昔是和夫婿共用的,而今独对,倍感孤零。夜幕四垂之际,对菊独饮,借酒遣愁;蓦地发现有秋菊暗香盈袖,正有“莫道不销魂”的暗喜,不料西风卷帘,不经意瞥见窗外黄花,大吃一惊!原来“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以萧瑟的秋菊,比闺中少妇独守空帷的清瘦与相思,凝炼真切,经典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
历代诗人对重阳节数不尽的咏唱诗词中,都离不开赏菊、插茱萸、登高等节俗,而且多为有感、伤别、思亲而发。诗人们重阳节登山不是兴之所至,而是必不可少的活动。事前相约结伴而行,彼此告诫“菊花天气莫蹉跎”,并且,“囊中归味添茱萸,里心赔有菊花”,早有周到的准备。诗人们乘着古来遗风,沿着桓景的足迹登山,只是没有意识到,桓景登山是为趋吉避凶,而自己是在寻找一片好心情。
当然,重阳也不尽是好心情,明末诗人冀景隽“无伴独登楼”(《九月登楼有怀》),看到的是:几株孑然屹立在相国荒冢前的孤柏和荒烟蔓草中废弃的玩河台,一眼望去处处都是萧瑟的秋色,令人哀伤。国破家衰,诗人眼里哪有风景?
而清代诗人李士英眼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千秋落叶随风走,万里长江贴地流,村圃雨余鸦噪晚,关山霜冷雁鸣秋”。(《重阳偕友登玩河楼》)诗人们满怀雅兴,结队登上冈山的玩河楼,放眼四望,落叶随风、江流贴地,雨余鸦噪晚、霜冷雁鸣秋,伴着结队登山、兴高采烈的诗人,大好秋色,无限生机勃勃。
同样的重阳秋色,在不同人眼里,却是不同的景色与心情;但你也不必为此不解,因为佛教早有云:心中有何物,眼中就有何物。
高三优秀说明文作文1200字以上(五):高考为了让梦与现实不对调,让我们奋力前冲
不知道高中生涯会发生什么事情,有许多的疑惑,还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久久的不能忘记。只是觉得有事前途应该有点的光亮。
有些事情铭记在心的时候,直觉就会告诉我:“高处不胜寒。”这根本不是事实,是自己的懦弱罢。
漆黑的夜空混合着未来的迷茫,漆黑的大陆交织着自己的愚痴,笨拙给自己下了脚铐,愚弄,只是在搞无所谓的编织的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压力却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我无法逃脱梦与现实的对交,现实是人生的最大的剧场,它有可能预言着你的将来,也需你会勇敢的面对梦与现实。
班主任讲的一番话我会铭记在心,知道了什么是冲刺高考。
每个人拼命的时候,也许你只会看到他很傻,但,你却不知背后的秘密。那是一个沉闷的秘密。如果你不知道那个人为什么这么拼命的话,你也可以去试试看,到时,你应该会感觉到什么是用心。什么是潜力的挖掘,什么毅力。
主任念女生的高考经历后,我才了解到,什么是梦与现实对调。高考时最后的冲刺啊,谁不会在这一刻开始,奋力一战,准备最后一刻的到来。里面的内容,让班里的每一个人都惊愕,谁都不会想像,本来一个爱美的女孩会变成那样……没有谁会为这一次而去哭泣,脸上带着的只有坦然的现实。虽说这样,但那脸上的惊鄂,静悄悄的,好久没有这么清静过了。寂静了很久,当知道那女生的高考前经历后……
没空洗头,没空洗澡,几乎一年来就是这样,纤细手变的比大人的还要难看,为了自己的出路。这就是暂时性的梦与现实对调,暂且不说她考了什么大学,就说这个拼命,用一种夸张的说法来说,她几乎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将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只是拼命地学习,冲冠。
自己的样子早已不像以前那样的美丽,乱蓬蓬的头发,不会像以前那样修长。奋战!
高考,最后的一次,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高中生,在次起航。
没有一个人会忘记高考的存在,只会忘记自己的存在而已。而更多的,却源于自己炙热的一颗心,奋斗的快感,早已不是感觉了,有可能,已变的麻木。
连接你我心扉的是,比起暧昧的友情更加赤红满溢的力量,we’llberunningon……
嘴唇上的感觉炙热的发疼,心里所想的,只有永不言败。拼命地高喊,即便是声音沙哑,也要去说出来,拼命的说,不要放弃。
勇敢地去冲锋,勇敢地去面对高考,总有一天我会告诉你最棒的传说。
没有彩虹的阳光,孤单时也要坚强也要坚强……
总会有一次不经意的梦。不管你是干什么的
,总有一天你哦会明白你的梦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梦有时会与现实对调,这就是你人生的一大挫折,上帝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关键是看你怎样走,没有人会说你,也没有人会议论你。因为他们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梦与现实对调,你会怎么办,根本没法办,所以,你只有一条路可循,那就是拼战高考。高考就是你的梦,你没有任何理由去拒绝,这就是高考。高考才是你人生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这关过了,那么,下一步,将更不会轻松,人生之路不会让你轻松走过的,只有你自己去拼搏,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一条属于自己可寻的道路。
总而言之,拼战高考,是走下一条路的唯一方式,没有捷径,没有近道,只有拼战高考,没有什么别的路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