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的七年级作文
我的家乡在浙江金华,它位于浙江省中部,金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它还是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呢!家乡金华还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家乡的七年级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于家乡的七年级作文1
童年不知该从何时追溯了,或许该从家乡说起,毕竟,那是我心底最深处的回忆。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大概是4、5岁。正值夏季,妈妈把我送去了陕北外婆家,那时,外婆还未从旧居窑洞中搬出,在那个山坡上,有了我童年关于家乡的第一道回忆——窑洞。
土黄色的窑壁,墙角衍生出的杂草,院里的菜圃,树下大片大片的阴凉地儿……似乎记忆定格在了初去外婆家的情景,再继续往前,便就是窑洞了,一共有三个窑,窑里,炕和锅灶台都是连着的。经常,小时贪睡快正午时分才闻着外婆蒸的油糕、黄米馍、烩菜的香味儿醒的。当那股夹杂着徐徐粗粮味儿钻进我的鼻子时,我便顿时睁大了眼睛,从炕边上跳下来,蹬蹬蹬地往外婆那儿跑,跑到锅灶边,踮起脚尖,仰着脖子往锅里张望,恨不得把整个头都塞进去。外婆见了我着急的模样,便一边嗔怪地说一边点了点我的鼻子:“你呀,我拉都拉不起,一做饭,你倒自动过来了。”我对着外婆撒娇一笑,一边眼睛贼咪咪的往锅里瞅了瞅,她便利马懂了我的意思,给了我一片油糕。那油糕很烫,我便左右捯饬着,一会儿便狼吞虎咽的吃了下去,兴许是饿了,便觉得那油糕是在美味无比,外面是酥的,里面是糯的,一咬,那股只属于家乡的粗粮味儿便钻进了口中每个角落,黄米的味儿就这样印在我的心中,香在嘴里,甜在心中。但外婆不许我多吃,因为常常吃许多后,便不吃菜了,就这样,那味儿又加深了几分在我心中的印迹。
那些天,我有时自个儿在院儿里玩,远远变听见信天游的声音。每当这时,我便停下了手中的自娱自乐,跑到门边,趴在门上,竖着耳朵,只露出半截头,好奇地向外张望着,似乎在寻觅美好的事物。偶尔晚上,外婆哄我睡觉时,便唱着《兰花花》——“金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盈盈的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得爱死人……”那是外婆最擅长唱的歌,也是我童年对于家乡的第二道回忆——民歌。
夜色愈浓,周围十分静谧,脱离了城市的喧嚣和聒噪,只有偶尔行人吹着哨儿从坡前经过。我躺在炕上,静静地盯着窑顶,顶儿似乎又高了几分,那时还没有电灯,只有一根钢丝挂着灯泡当电灯使,昏黄色的灯光零零星星地洒落在周围,一片祥和。每每我难以入眠时,外婆便唱着一首又一首的歌,外婆的声音,悠扬而清越,只是年至古稀,声音有些沙哑罢了,可传入我耳中的,却依旧是无比动听。
哪里的民风想必是我的第三道回忆了吧——邻居间有时摆一桌饭,大家都来吃,那些人们端着一碗饭,圪蹴到地面上,时不时传来豪爽的笑声,说话声响彻半边云霄,那样红火,那样热闹,久久不能散去……那的确是江南所不能比拟的。
前几年,听说那里要拆了,某个暑假我便又回去了一趟,连一向待在咸阳的外婆也固执要来,那里似乎变老了些,变旧了些,土黄的窑壁爬上了灰尘,少了些热闹,少了些活力。我抚摸着墙面,一分分、一寸寸,旧时的回忆又涌上心头……
是的,我想记住它,记住那关于家乡的回忆,那心底最深处的记忆……脑海中,那个山坡上的那三个窑洞,正在夕阳光辉的照耀下,披上了一层柔光,柔软了我的心底,朝我招招手,它便远去了……
关于家乡的七年级作文2
我的家乡河南南部驻马店地区,那里有一处在当地很有名的风景区,它的名字叫“铜山”,那里虽然没有耸立着的高楼大厦,但是,那里上清水秀非常的美丽迷人!
春天来了,那里风景如画,那里一道道山就像一条条巨龙,山里的道路弯弯曲曲就像一条条小蛇四处寻找食物,漫山遍野到处都开满了野花,嫩嫩的小草发芽了,就像是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山上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果树,来到这里就有一种不想离开的感觉。
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嫩嫩的小草也变成了碧绿碧绿的颜色,许多的各种树木也越来越茂盛,树上的叶子遮住了阳光的笑脸,山沟里还有很多小小的瀑布,那里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是一个游山玩水的好去处。
秋天到了,山上的野果也都慢慢的成熟,树上的叶子也都从青色的变金黄色,还有一片片的红叶树的叶子也非常好看,当秋风刮过来的时候一片片落叶到处飞舞,就像是蝴蝶在寻找野花采花蜜一样。
冬天的风景更是美丽,特别是在下雪的时候,哪里的山川、河流、树木……全都笼罩着一层厚厚的雪,雪花满天飞舞,就像一只只蝴蝶在天上飞来飞去,还有树杆上挂满的了毛茸茸的,就像狗尾巴草一样,当大风刮过的时候,树上咯咯吱吱的声音就像百灵鸟在唱歌。
家乡的风景真美丽,我爱我的家乡。
关于家乡的七年级作文3
经过一学期的劳碌与奔波,我又回到家乡的怀抱——舒洪。
依水而行,走进一条静谧的小巷,双脚踏着凹凸不平的青石板,几乎没有什么声音。在斑驳腐朽的木门两侧,贴的是黑字红纸的对联,散发着淡淡墨香。身旁石粒可见的粗糙的土墙,仿佛在诉说着时代的记忆。几只麻雀在铺满砖瓦的屋顶上嬉戏打闹,不时传来叽叽喳喳的欢笑声。巷子里,一位老奶奶手拿扫帚,慢慢地在地面上扫动,发出轻微缓慢而有节奏的“刷刷”声。经过几个院子的门口时,长木凳上也偶尔坐着几个老人,他们大多头发花白、腿脚不便,而他们脸上挂的笑容,则是对当今生活的最好显露。在这只够两人并肩行走的小巷中漫步,也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走到小巷尽头,不知眼前迎来的竟是一片空旷的场地。平整光滑的水泥地一尘不染,中间放置着用青石块做成的长凳,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最远处还有一座铜像。那是两个身着布衣布鞋的男子,一个担着一筐沉甸甸的盐,另一个则拿着杆秤称量。那段担盐养家糊口的时代已经过去,永远成为历史的独特印记。沿矮小的房屋走,土墙上断断续续地挂着一些黑白照片,尽管图像模糊不清,但依稀能看到家乡的绝世美景和浓浓的风土人情。附近的大妈、大婶们在空地上晒着笋干,或者聚在一起聊聊家长里短,遇上村里的人总要唠一唠,一下子还真让人走不开身呢。
阳光慢慢地洒满大地,暖意不由地布满全身。我知道了,家乡固美,更美的是家乡人的心。
关于家乡的七年级作文4
不知道是否有人肯去相信桃源般乐土的存在,也不知是否有人永远漂泊无定,只知有突然掀起巨浪的汪洋,和片刻安宁的栖息地,但它们都不是“旅人”们的目的地——那个起于开始,归于结束的地方。
人啊,总要选择开始一切。而家乡,就是心灵开始行走的地方。
比如《假如明天来临》的主人公特蕾西,在“看见”了自杀、被判、诬告和女子监狱的黑暗后,在被动中选择了抗争,用双手赢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切。但是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地去选择开始自己的路,她已告别了从前的自己,告别了自己的家乡,成了一个望不见归途的孤魂。
假如明天来临,你是否还在一片希望中彷徨?
因为已经不能重来的出发,所以更加迫切地想要回到家乡。流浪的旅人,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迷茫悲伤,有“断肠人在天涯”的失魂落魄,也有“谁言天地宽”的无限山河之悲哀,他们或许不再眷恋自己走着的路,心中却有一个愈发浓烈的念想。
所以贺知章回到了家乡。
所以木心回到了家乡。
可是,他们真的回去了吗,回到了真正的家乡吗?
“儿童相见不相识”,两鬓斑白的贺知章在乡音中听出了陌生,在孩童的嬉闹中看出了孤寂,在他心中,故乡已不在。
“而目前我只知地名,对的,方言,没变,此外,一无是处……永别了,我不会再来。”木心终于从美国回到家乡,但又成了一个“没有乡愿的流亡者”,只能淡下笔墨中熟悉而又陌生的留影。
一别经年,太多的物是人非。
突然有人问起,蒲公英将飞向何方?那记忆中河边的“文字屋”是否依然存在?
露珠滴入大地,升入天空,它回不到原来的树叶。
黑白相片旁,也曾看到黯淡中一抹透明的灵魂蒸发。
北京的夜晚,地铁过去了,余光之中两道虚幻的人影,沿着铁路,慢慢向未知的黑暗行去……
每个人都有流浪的灵魂,回不去叫家乡。
关于家乡的七年级作文5
银杏洒落一地芬芳,老屋失去了踪迹,人群散也,留下几缕记忆的清香。
面对着物是人非的景象,我努力地填补着对于家乡记忆的空缺。春日的柳枝在河岸边,似一位伊人对镜梳妆,让阳光都忍不住为它驻足。燕巢又在屋角搭起,几位调皮的孩子静静地窥视生命的的奥秘。当一声破壳的翠音传来,总要兴奋许久,带上一天的好心情,感受着春日给予我们最纯真的礼物。
可如今,燕儿你又在何方了?老屋坍塌了,只留得一片残砖败瓦。我依稀可以从废墟中瞧见去年春季你们的家——在层层灰烬之下。柳条已经消了色彩,光秃的树杆使内心泛起几阵波澜,总有欲语泪先流的悲伤。那年的家乡,不再了。
蝉儿上了槎桠,唱着动人的歌谣,来骄傲地宣布夏的来临。家乡的夏天,是属于爷爷辈的。清晨,几缕炊烟从屋顶袅袅升起,出炉的热粥让整一天开始舒朗起来。爷爷早早地来到厅堂,井井有条地摆弄着早餐。记忆里爷爷总是细嚼慢咽,喝粥前呼着一股冷气,让表层的白米晶莹的跳动一阵,再慢慢吸到嘴中。早餐罢,还只是上午7、8点,反手拿着茶杯,去邻里街房那串门。不一会儿,我准能看到,几位“好哥们”围在八仙桌旁打着纸牌。于是,自己也会在一旁傻呵呵地笑,询问着爷爷奇奇怪怪的想法,而爷爷的回答总弄得我更加糊里糊涂。
时光荏苒,转眼十年就逝。早年聚在一起打牌的“好哥们”,再也凑不起了;坐在爷爷身旁闲聊的时光少之又少了;八仙桌被散了“骨架”,堆在了车库的一角,它不再被“宠幸”了。爷爷的两鬓早有了白发,留下岁月的痕迹。我在菜场口,远远望着一位老人倚着半蹲的姿态,夹着香烟,呼着一阵冷气。夕阳映射,他格外苍老。爷爷回不去了,家乡也不再为家乡了。
慢慢地,慢慢地,我认识到我与家乡的缘份,不过是回忆里呈现的零零碎碎的片段。可是我仍然如此动容,或许是家乡的景不再充满视野了,或许是家乡的人情不再温暖我心了。
可孩子总是要远行的,家乡是我们的起点,也注定着永远回不去。在《天堂电影院》中,主人公不也一样眼睁睁看着电影院倒塌在自己眼前吗?在我决定选择前方的一瞬起,我所付出的代价就是触动着我内心最深处的“家乡”。
拾起银杏叶,细致地描摹它的轮廓,构起一段往事的记忆。家乡出现在梦里,这样也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