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远方为话题的初一作文精选5篇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顾风雨兼程;既然树立了目标,就全力以赴向它奔去。这就是生命最美的姿态。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几篇关于以远方为话题的初中作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远方作文一:
记得一位名人曾讲过:“没有梦的人,他的夜晚是黑暗的。”不错,太阳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月亮也在有梦的地方才发出皎洁的光芒。
自古以来,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林则徐的梦是使鸦片永永远远离开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牛顿的梦是超越他的老师;陈景润的梦是“1+1”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解读……
而我呢?一个在风中奔跑的少年,是想做一只鹰与天比高,还是想做一条壮阔的长河为大地抒怀?都不是,我的梦是要用心倾听,用双目凝视,与感慨着古老传言的颢气一起,天地同游,回到历史的远方。
汨罗江畔,是谁高歌着“青支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又是谁满怀抱负无法施展?涕如雨下,悲愤交加,是自己生不逢时,还是被命运捉弄?他找不到答案,只好在孤寂中彷徨,随着那悲伤的风,还有那逝去的阵阵涛声……我真想飞越历史的长河,告诉他,有梦才有远方。
乌江亭前,一身文韬武略而又无法施展的他,大吼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波涛汹涌,浪花滔天,一生的事业难道就注定要葬送在这里?他不甘,不甘就这样地功败垂成,不甘自己精心营造的数载霸业就这样地随江水而逝!“四面楚歌连角起”,他迷惘了,心中的万般沸腾慢慢化作了悲哀,划过了他所有的伤口。其实他不必如此,“卧薪尝胆”“东山再起”不是没有可能的。但可惜的是,他没有一个梦想,而没有梦想,远方也就成为了一个永恒的梦——可望而不可及。
雪野茫茫中,一棵孤寂的小草怀抱着一个信念取暖。等到春归大地时,它以两片绿叶问候春天,而那两片绿叶,就是它曾经藏在雪地下的梦呓。
就像二千一百年前身为汉使的他,披着单薄的衣裳,在寒冷的苍穹下望着遥远的他乡。身边的羊群不能带给他温暖,万物的滋长不能带给他惬意,唯有早已光秃的使节杖,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无穷的安慰。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他的心早已飞向长安城,飞向他那梦的远方。
候鸟南飞,征途迢迢。它的梦在远方湛蓝的大海。它很累很累,但依然往前奋飞,因为,梦还另外赐给它一对无形的翅膀,一对充满着希望的翅膀。
月华如水,涟漪荡漾。世事在人们心中从容淡去,唯有深海、冷涛、磐石、高崖,百年不断的大雪,万载永傲的骄阳――这一切生命的主宰――让我的心灵永远充满激情,让我的双眼永远澄澈明亮。
有梦才有成功,有梦才有最美丽的远方。
远方作文二: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顾风雨兼程;既然树立了目标,就全力以赴向它奔去。这就是生命最美的姿态。
“如果你真的想做什么事,那么全宇宙都会来帮助你的。”保罗.戈埃罗在《炼金术士》中以牧羊少年为达成“天命”卖掉所有的羊,付出一切,又拒绝一路诱惑,克服一路艰难,最后找到自己人生的宝藏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为了目标,奋力拼搏的信念。的确,每一人的都有自己的“天命”,每一人都应拒绝诱惑,克服艰难,不顾一切,亦不做片刻停留地向心中的大海奔去。
奔向目标,拒绝诱惑,不做片刻停留。欧文.伯林于乔治.格希文都是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当欧文已声名卓著时格希文还默默无闻。欧文欣赏格希文的才华,欲聘其作为自己的 音乐秘书,但同时也警告他:如果你答应,那么充其量不过成为欧文第二,但如果你不答应,那么,终有一天你会成为世界的格希文第一。正如其所言,拒绝了这个“万人欲求之职”的黄金诱惑的格希文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作曲家。
泉水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一定曾见过许多美景,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但它的目的地是大海啊。又怎能接受诱惑而做片刻停留?
我又想起了卧轨的诗人海子,那么爱海的他却没有参悟海的真谛。与海联系最密切的本就不应是“春暖花开”。如果面朝大海是你选择,那么惊涛骇浪,狂风暴雨才是生命应面对的事实!
奔向目标,克服艰难,不断迈出前行的脚步。“吾志所向,一往直前,俞挫俞勇,俞闯俞奋。”国父孙中山在外漂泊流浪十年,终缔造中华民国。在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又倡“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二次革命”…….力图开启民智,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呼号:“敌人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可是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所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与此相似的还有华盛顿,甘地,马丁.路德.金,曼德拉……一如《云图》中那些为“人,决不屈服于非法的虐待!”一次次轮回,一次次抗争的主角们,为了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燃烧自我的生命。不断奋斗,为追求真理的人们点燃了一盏永恒的灯!
说白了,梦想也好,挑战也罢,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需要有那样一个狂热的目标来激励自己,演绎一段无悔的人生。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顾风雨兼程。
远方作文三:
“那儿就是远方吗?”我常常一个人呆在阳台上静静地想。
在家中时,我脑海中经常浮现出远方繁花似锦的景象。我对远方有着无限的遐想与憧憬。白天的街道应该是熙熙攘攘的,每条大街上都有各种行人。那醒目的广告牌吸引了许多的游人。晚上的景色是最迷人的。黑暗渐渐织上天空,大街上的路灯也亮了起来,到处灯火通明。五彩斑斓的霓虹灯为这漆黑的夜晚增添了一处色彩。路上的车子川流不息,来来往往的人群使得街上有些拥挤。这就是我脑海中的远方,这美丽的远方怎么能不让人向往呢?
于是,我带着无限美好的遐想与憧憬上路了。一路上,我看见了各种美丽的景物,却看不到路尽头的风景,看不到未来。我来到了一个对于我来说完全陌生的地方,这应该就是远方了吧?为什么我完全失去了刚来时的兴奋与欢笑?这现实中的风景山清水秀,比我想象中的还要胜出千倍,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它还在想着那个曾经属于它的地方——故乡,虽然不及这儿的万分之一,可它独特的美却是什么都比不上的。我怅望灰天,心里思念着故乡、朋友、亲人。在母亲的抚慰下,我渐渐忘记了思念,进入了梦乡。
在家乡时,我常常想着远方;而真正到了远方,心里想的却只有故乡。或许人就是这样,拥有时并不懂的珍惜,而失去时就会后悔不已。
我又回到了家乡,继续憧憬这美好的远方。
我闭上眼睛,慢慢想象着远方景象……
远方作文四:
上次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远方的文章,颇有感触。虽然那篇散文写得实在不怎样,主题和内容牵强得一塌糊涂,但读完后却让我有一种提笔地冲动。
远方,从字面上看很直白,指距离很远的地方。但现在偏偏有许多人,喜欢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去,还字字有理地称之为“奔向远方”,哪怕这之间的路程只要花上一元的公交车费。所以听起来有些可笑。
我一直认为,远方之所以吸引人,完全是因为它的距离。就像着名诗人汪国真说的那样: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每个人都向往着那存储着自己人生理想和希翼的远方。只不过对于远方,有人向而往,有人却向而不往。
我向来欣赏那些背着包,义无反顾地奔向远方的人。称自己为“世上的流浪者”的三毛,曾经不辞辛劳,奔赴遥远的沙漠。这个与世俗的一切显得格格不入的女子,在无际的荒凉,在漫天的黄沙中,获得对生命新的感悟。她的一段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只有在深入大漠里,看日出日落时一群群飞奔的羚羊的美景时,我的心才能忘记现实的枯燥与艰苦。”她到达了属于她的远方,找到了她落寞的心中美好的寄托。
前些日子我读了林徽因的成名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是我打小以来唯一一篇读了超过五遍的现代诗。小泽喜欢林徽因,国庆假回来后被我说得心痒难耐,于是他想去林徽因的出生地——杭州看看。小泽想坐火车去,便上网查查票价。但是一看这价格,小泽摸了摸自己略显单薄的口袋,就知道自己有去无回,便随即打着哈哈说等有钱再去。我一听他的借口,立马制止了他,说钱可以向我借,去一定要去。但小泽听完后硬生生拉着我,让我陪他去,否则自己就不去了。我知道他已经在为自己的事情开脱,便索性错开话题,不知道还有没有下文。所以小泽的心理倒是符合了大多数人的实际,不管远方有多远,就是去不了。
我不禁思索,远方究竟有多远?有人说远方之远即是永远,双足无法丈量,目力无法企及。但其实不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相信通向远方的路一直在我们脚下。所以请相信自己,拿起信念的拐杖,一路高歌而行。
最终你会发现,其实远方并不遥远。
远方作文五:
小时候,总在想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呢?痴想山的那头是汪洋大海,是高楼耸翠,是梯田横埠,其实是对远方的渴望。
“翅膀硬了就想飞”,长大后的我们不再被糖泥人,棉花糖所诱惑,儿时宝贝的布娃娃也抛在了一边。从书籍,电视各种媒体中介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血气方刚的我们,总象揣着背包,穿着帆布鞋,一把伞,一个人,来一场所走就走的旅行。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时,享受一切自然之美。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第一站就想去省会杭州。那是一个灵杰地灵的地方,无数才子赞颂她的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爸妈度蜜月也是去哪儿的,最有意思的是爸妈口中描绘的水帘洞。想象一下,自己坐在秋千上一群猴儿猴孙围着你,大吃大喝的。在做一叶小舟,西湖上游荡一圈。遇上大雾天气就更好了,在这种朦胧雾下,走一走断桥,幻想许仙与白娘子的情缘。岳飞墓,灵隐寺也要去拜拜,虔诚的祝愿家人一生平安。在美好的记忆也需要食物保存,用相机记录点点滴滴。
下一站,桂林。小学学过一篇课文叫桂林山水,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对山水由衷的热爱。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踏着晨曦,身披晚霞,陶醉于美景之中。岂不妙哉,妙哉。许多地方在人类涉足下变了味儿,水不再清,山不再绿,让人痛心疾首,因此对桂林仍然保持向往。
远方不仅仅是旅行的意义,而是一种对生命的向往。内心渴望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金庸下的唯美桃花岛。那些桃花遍地,洋溢着的春风,二月暖人心脾。最后一站想去北海道。绵延笔直的公路,看似无穷无尽,树木茂盛,有一个目的地在等着我。
远方即是梦想,面对梦想除了渴望,还有一份将她兑现的心。老一辈的人已经在远方,那么,你呢,是否踏出自己的路。
相关文章:
4.高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