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的元宵节作文六百字
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大家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七年级学生的元宵节作文六百字,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学生的元宵节作文六百字1
又到元宵佳节,妈妈今年买回了“思念”汤圆。吃着甜甜的汤圆,一缕缕思绪涌上我的心头,眼前又浮现出三年前太外婆教我包汤圆的情景……
当时太外婆已经90岁高龄了,但她老人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是我们家的老寿星。每年春节全家团聚时,她总要亲自包春卷、做汤团呢!三年前的元宵节,是我第一次跟着太外婆学做汤圆,那一幕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那天下午,全家老小都聚在外婆家里过元宵,大人们在屋里聊天,我们一群小孩在屋里屋外地奔来跑去,四世同堂,好不热闹!这时,我看见桌上已经放好了制作元宵的材料:糯米粉、黑洋酥、冰糖等。太外婆坐在轮椅上,和外婆、姨婆围在桌子旁忙乎开了。我看了也一下子来了兴致,没等大人同意,就已捋起袖子掺和进来了。
我兴奋地学着大人的样子,把已调好的原料均等地分成若干份馅心,随后开始号称自己“力大如牛”,抢着揉搓起糯米粉浆……外婆笑着说:“别闹了,快一边儿玩去!”我不理睬,继续用力。太婆看我小手这么有劲儿,露出慈祥的笑容,说道:“这孩子聪明。既然你这么想干活,太婆来教你包汤圆吧!”我一听,蹦得老高,开心地叫:“太好了!太好了!”于是,我看着太外婆在和好的面团条上先用皱巴巴的手缓缓挤出一小团,再把那小团面粉搓搓圆,接着就表演起了“绝活”:只见她拇指顶着小面团中间,食指贴着外皮,慢慢地边推边转。慢慢地,小面团中间竟出现了个“小坑”,变成了一个雪白的“小碗”!然后,太外婆把分好的黑洋酥馅儿填进了小坑,便开始封口了。她继续边转边捏,边转边捏,最后还在掌心里搓了搓,于是“小碗”又变成了一个“小乒乓球”!“太婆真棒!”我看得目瞪口呆,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于是我开是依样画葫芦地学了起来。做着做着,我有点熟练了,感觉这很像是在美术课上做橡皮泥呢!不一会儿就做了好几个,我把做好的汤圆整整齐齐地排成一排。一排雪白的汤圆,好像一群正待下河的“天鹅”呢!看着自己的“杰作”,我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
汤圆上桌啦!我连忙端起我亲手做的那碗,舀起一颗就往太外婆嘴边送。太外婆早就没牙了,但她还是用两片嘴唇用力抿下一口,用那满是皱纹的嘴慢慢蠕动着、品尝着,一边还喃喃道:“乖……乖!甜……甜!”在场所有的人都笑了!屋子里充满了幸福和甜蜜……
如今,太外婆已过世了。可每当元宵节吃汤圆时,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三年前的那一幕幕。“每逢佳节倍思亲”,太婆我好想念您!太婆,是您教会了我包汤圆,是您让我体会到了团圆的幸福和甜蜜。我永远难忘那年元宵节留给我的温暖回忆!
七年级学生的元宵节作文六百字2
中国具有传统美德的春节,是在每年最后的一个晚上开始的。而你知道吗?继新年之后的第二个节日是什么?那就是元宵节了。从正月十三这天起人们便开始闹元宵了,到十六这天基本结束,大红火三天。于是,各种娱乐的民俗活动就红火起来了,因此,人们也叫十五闹红火。诸如,我们当地的踩高跷,扭秧歌,舞龙灯,猜灯谜,二小拉车车……
元宵节这一天早晨,我们一家人早早起了床,准备出去看大街上的扭秧歌,猜灯谜等节目。二姐想在城里看,而我呢?却想回村看。经过我们的一番讨论后,决定先回村看再回城看,这样乡下城镇两不误。这可把我高兴坏了。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哼着小曲,坐着小车回到了奶奶家。一进村口,我就看见了一排扭秧歌的人从车子旁扭过来。我们把车停回奶奶院里,便来到了大街上。
大街上,人山人海,人来人往,都站在四周看扭秧歌舞,中间空着一个大场子,扭秧歌舞的人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扭得非常带劲。音乐也是现代歌曲,那些扭的人踏着节拍,翩翩起舞。音乐不仅陶醉了扭秧歌舞的,就连旁观的人沉浸在其中。秧歌扭完之后,接着便是舞龙灯,你应该知道舞龙灯是怎么表演吧,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就由我来和你解释吧!舞龙灯表演的是一个人在前面撑着龙头,一个人在后面撑着尾巴,两个人在许多柱子之间灵活的跳来跳去,穿来穿去,真如游龙,舞龙的人还不时做出高难度动作,看得人心惊胆战的,不过还是很刺激。
而我还是喜欢猜谜灯,说句实话,我想表现表现我的小聪明。来到灯迷场地,哇,各种各样的灯笼上面都挂着字条谜语。这里聚集着不少的人,好多人在猜字迷,吵吵闹闹,大人小孩激动不已。有的人在查手机,有的人在翻书,有的人紧锁着眉头在思考,他们想出来之后蹬蹦蹦跳跳的来到了领奖台,换奖之后就继续高高兴兴的猜下一个字谜。而没有猜出来的人,也不灰心,也不失望,跑过去高高兴兴的继续去猜下一个。我和姐姐猜了几个,也没去领奖台领奖,只是姐弟俩互相逗着乐。
当然,关于元宵节有趣的事情在农村还有很多很多,这里我就不一一细说了。但我感觉到农村人享受着元宵节的欢乐、温馨与祝福。
我们还是按照约定,赶着回了城里。
七年级学生的元宵节作文六百字3
我今年10岁,算来已过了10次元宵节了,但是最让我难忘的还是今年这个元宵节。
一贯注重传统节日的奶奶一大早就去买回了三大袋元宵。妈妈知道我最喜欢吃元宵,也去买了四袋。爸爸工作忙,下班时想起今天是元宵节,也匆匆带回两袋。这样一来,我家就有九袋元宵了!怎么消灭这一堆东西呢?大厨妈妈前思后想,终于果断下令:“吃!”于是,傍晚时,我、爸爸和爷爷早早坐在桌前,物尽其用地等待大厨们的“虐待”。
“上菜喽!”妈妈殷勤地大呼小叫着,端出了三碗元宵。唉!我们三人同时叹了口气。没办法,军令如山,吃呗!我安慰着自己,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率先端过一碗,大吃起来。爸爸、爷爷对视一眼,也无可奈何地各端一碗。“一个、两个、三个……”我吃了一个数一个,一会功夫便吃下十四个。我忙对爸爸说:“我吃完了!”爸爸却皱着眉头说:“我这一碗里起码有二十个,是不是多了点?”爷爷含糊不清地说:“嗝!我这一碗最少有三十个!”唉!我正准备开溜,却被从厨房里出来的奶奶逮住了,说:“乖,再吃一碗!”转眼间,我们三人面前又各多了一碗。“妈,我吃不下了!”没用,老妈正忙着煮第四锅。时间一点点流逝,等到八点元宵节晚会开始时,我们终于撑不住了,一个个东倒西歪,成了残兵败将。算算,我总共吃了三小碗,爸爸吃了四小碗,爷爷最惨,吃得最多!正说着,我的肚子一阵翻江倒海,哇,好疼呀!看来是吃坏了肚子。可卫生间还有人,不用说,当然是爷爷或爸爸占着喽!
在三位食客的强烈抗议下,大厨们终于收兵了。当大伙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老妈突然及温柔地问:“今晚吃的还行吧?”“行!行!”我们小鸡啄米般答道。“那一定很难忘吧?”“难忘极了!”我苦笑着,心中却想:“废话,这么吃能忘得了吗?”最后,老妈甩出一句石破天惊的话:“要不,我再去煮点元宵当宵夜吧!”
哇!我们三人同时昏厥。此时大家心中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有没有搞错啊!
有没有搞错啊!元宵买多了。可以放到第二天吃啊,为什么一定要一天吃完呢?
七年级学生的元宵节作文六百字4
我的家乡在湖北荆山山麓,地属襄樊管辖,是个版土面积三千八百五十七平方公里,总人口六十万人的小县城。原名思安,因境内有漳河,故改思安县为南漳县。
小学时有篇课文叫《西门豹》,讲的是西门豹治河投巫的故事。课文里西门豹治的那河叫漳河,那时年纪小,以为这漳河便是这打从家乡门前流过的小河,竟高兴得手舞足蹈。后来才晓得此漳河非彼漳河,那漳河在河南安阳,比南漳县城都有名。
南漳这小县也终于没负了“思安”这名讳,绝不树大招风,恐怕出了湖北就再没人知晓襄樊有个南漳了。但又何必天下皆知呢?这毕竟丝毫不影响这小县城的与乐。淳朴的家乡人,就如此安定地在这块山清水秀的土地上,一代一代生活着。老人们三两聚在树下闲聊,大人们起着自行车在不太宽敞的马路上来回穿梭,孩子们专心地坐在讲堂听老师讲解。街道或许并不繁华,没有繁弦急管,也没有火树银花与灯红酒绿,却安详而端庄。岁月就在小巷厚厚的落叶上慢慢流淌。
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正月十五之夜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自然被这个一心祈求平安的小县所看重。
提起元宵佳节,除了汤圆,我想更多人会想起赏灯。而在我地家乡,正月十五上午地游街“闹元宵”却更被人们看重。
清早五点多钟,便有大批人马在水镜广场聚集。老人,小孩,还有其他各式各样地人都在队伍里满面春风。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无人不迫切地表达着自己地欢喜。游行队伍从大街小巷走过,路边观看地人摩肩接踵。调皮地小孩,拿出过年没放完地鞭炮,“刺啦”一声擦燃往人群里一丢,吐吐舌头跑掉了。只剩下母亲无奈地苦笑、抱歉地赔罪及众人宽容地笑声。狮子在街上上蹿下跳,长龙在人海中上下翻腾。夹杂着震天撼地地锣鼓声,欢乐地气氛沸腾到了极点。
元宵是团圆地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地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万家鞭炮齐鸣,当满城地地面都被喜庆地红色铺满时,人们便开始吃饭了。汤圆当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地汤圆最令我挂念——奶奶不会夹馅,所以总是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团。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地味道:煮好后盛起来,一人面前一碗汤,加上白糖与炒好地芝麻,绝不亚于蒋雯丽代言地那“味美香甜甜”地“三全凌汤圆”。
南漳不是个富裕的小城,没有太多的财力来举办灯会。可这并不影响家乡人赏灯的情趣。小巷里,小贩摆弄着各式各样的花灯,牢牢拽着妈妈衣角的孩子睁大眼睛望着花花绿绿的闪光物,央求着。大人无奈地望着孩子,掏出钱交给满脸笑容的小贩。孩子得了心爱的玩具,高兴得手舞足蹈。
每看到这些,我都会想起自己那如梦般干净淳朴的童年——
提着哥哥的旧灯笼,在家里各个角落晃悠,唱着奶奶教的童谣:
“照啥子啊?照虫蝇儿蚂蚁。照死老(了)吧?照死老(了)……”
七年级学生的元宵节作文六百字5
元宵圆圆,家家团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晚饭过后,我们全家一起到沁水河公园看花灯。
今天的大街格外热闹,人们都络绎不绝地向沁水河公园走去。道路两旁的树上挂满了灯笼,月亮也掀开遮住自己的“面纱”,露出它那一张又大又圆的脸,笑了。
沁水河公园的道路两旁热闹极了!卖棉花糖的、烤肉的、闪光玩具的、小灯笼的,应有尽有,时不时听见一声叫卖声。我们来到一位老爷爷摆的摊点前,看着那些又大又圆的棉花糖,我垂涎三尺,老妈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拿出两元钱给我买了一个棉花糖。爷爷拿出一根细木棍,在喷糖丝的机器上空不停地旋转着,只见那些糖丝像着了魔一样,乖乖吸在了细木根上,不一会儿,一个又大又圆的棉花糖就做好了,真是太神奇了!
到了沁水河公园一看,呀,入口由大大小小的灯笼组成了一条灯的长廊!灯笼的下边都挂着风铃,风一吹,风铃就发出“叮叮咚咚”清脆的响声,为沁水河公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走过灯的长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可爱的龙气球,它有一身漂亮的红衣裳,一张金黄的脸,旁边留着两条黑胡须。它的手恭恭敬敬地放在胸前,像在祝全区人民新年快乐。
龙气球的右边是双龙戏珠的气球,那两条浑身金黄的龙的前爪抬着,仿佛要抢先争到中间那个镶着金边的大红球。它们的嘴张的大大的,露出里面锋锐的牙齿,似乎在比谁更威武。微风一吹,它们的头就轻轻摇摆,好像活了一样,马上就要腾云驾雾。瞧!观水镇为了突出自己的苹果特色,在灯上也放了一个大大的、红红的苹果,馋的我直流口水。
龙气球的左边是牟平一中做的灯:鲤鱼跳龙门。在那个大大的门上面挂着一个蓝色的牌子,上面用彩灯围成了“龙门”两个字,龙门上还挂着许多小灯笼,让龙门变得更加耀眼。在龙门的上面有一条跃得高高的红鲤鱼,我仿佛看到了那条红鲤鱼使出浑身的力气,纵身一跃,跃过龙门,变成了一条真正的龙。它也寓意着牟平一中的学生,在高考的时候也能像鲤鱼一样,跃过“考试龙门”,考上一个好大学,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灯的后面是牟平一中的哥哥姐姐们自己做的花灯。有的是用废旧的矿泉水瓶做的,有的是用印制板叠起来的,有的是用一个个长方体拼起来的……他们做的花灯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远处龙泉镇做的花灯就像一幅展开的画卷,每一页上都写着龙泉发展的特色。
各个单位做的花灯把沁水河公园装扮的绚丽多彩,让沁水河公园焕然一新。我爱这样的沁水河公园,更爱那些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