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高三海淀二模作文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那么关于北京高三海淀二模作文我们要怎么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2021北京高三海淀二模作文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2021北京高三海淀二模作文1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到岛屿与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这样那样的缺陷会时时阻碍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们只有不断地弥补缺陷、克服缺陷、超越缺陷,在逆境中崛起与奋斗,才能实现美好的人生。
一个人如果没有尝过饥渴的滋味,终究不能真切体会食物和水的甘甜。同样,如果没有真正经受过缺陷的困扰、挫折与失败的磨练,就不能真正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人生犹如曲线,永远不会笔直地前进。古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今天呢?今天也一样。
张海迪的名字在我们青年学生当中可谓尽人皆知。正是幼年便成残疾的缺陷,催使她怀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去拼搏去进取,决不放弃,决不消沉。终于,她成为了一名作家,并取得了文学硕士学位。她的成功是她用无数个日日夜夜奋斗的泪与汗换来的,是她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获得的。她的身体是有缺陷,但她的人生是丰硕的、充实的,她的精神是闪光的,完美的。
再回到现实中的我。面对过种种缺陷,经历过重重挫折,我已不再是狂妄不羁,而是变得沉默,变得更是成熟。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只要我对生活中的缺陷有正确的认识,只要我怀着一颗永不言弃的心,即使面临更多的失利和打击,我也会看到风雨后的阳光、失败后的胜利。
世界总会有缺陷,而正因为有了缺陷,才更有了美:维纳斯正是因为失去了双臂,才更加体现出美的象征;史铁生正是因为失去了双腿,才使他更加懂得人生的真谛,更加焕发出生命的光芒;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千手观音》的表演者,正是因为她们都是聋哑人,才更以一种精神的力量体现出艺术的美……喜欢寻找完美的我,终于相信:生命是一只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古今中外,大凡成绩卓越者,谁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呢?而谁又不是缺陷的超越者呢?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面临生活的窘迫和资本主义的排斥,仍继续潜心研究革命理论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司马迁面临着灵与肉的双重摧残,毅然决然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最终写成了千古名书《史记》;
我们应当明白:缺陷永远是前进与创造的动因。奔流正是遭遇暗礁才会绽放出美丽的浪花,而生命最美丽的姿态便是那浪尖上的奋力一跃。
让我们超越缺陷!
2021北京高三海淀二模作文2
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且只生长于热带。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由于本土无法种植橡胶只能依赖进口,于是爱迪生提出:“能否从植物中提取类似的成分?”在这一设想提出后,美国研发出了人工合成橡胶。
《大学》云:“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在当下,创新应被大力提倡。
创新往往源于现实的挫折与对未来的希冀。正如大树有对远方的向往但又无法移动,这一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其以新办法实现愿望。对国家强大的希望与邦联现实的混乱使美国弃邦联而采联邦。同样,有着对人民更好生活的向往,让中国选择改革开放而非固步自封。
所以欲先创新,要打破固有的“差不多”这类得过且过的思想,更要打破旧有的温床。人是有惰性的,而国人思维体系中又有保守、谨慎的一面。正如鲁迅先生所叹,“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身上,中国人自己是不肯动弹的。”创新的思想保证应是对更幸福生活的追求,有了对未来的追求才会有对现实的不满,才会产生创新的动力以跳出旧生活。而仅是主张有口饭吃,也就无从创新了。
创新以自我革命形式实现。大树的新办法并非仙人传授,果实也不是上帝为其所挂,而是自出心裁。当代社会竞争加剧,时代飞速发展,只有能创新者可以胜出。反观百年老店柯达,虽率先研发数码相机,但死守胶卷不放,最终黯然破产。究其根源,在于其公司以其成熟胶卷技术为傲,而不愿轻易改变。
这说明创新需要一个自我革新机制。这种机制外在动力是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内在动力是体制内部具备的发展认知,而后者更重要。要实现对旧有的突破和否定绝非易事,虽有外来压力,人们也可选择逃避,只有内在对发展趋势的认识,才可以促使人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推动革新,又反作用于这种创新思维。今日无数大型企业秉承创新理念,斥巨资于研发,而创新带来的成果又使企业焕发新生。
创新最终引向成功。大树以果实让鸟兽将种子带向远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在现实中,创新作用远不止此。创新一方面给创新者带来了物质效益,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努力后精神上的力量的增强。此外,一人的创新起到的带动作用可以激发全社会对创新的兴趣,从而引发万众创新,极大地带动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进步。
“日新之谓盛德。”大树用新办法实现了对远方的探索,而智力足备的人类更有理由去开拓创新,打开新未来。
2021北京高三海淀二模作文3
那片海,深深地凝望着那片天,那片天却没有凝望那片海。他们相望,却不会相通。海,天,注定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孰又知,另一双始终注视着海的眼睛,单纯而略带着忧愁。
“依,你为什这么喜欢海呢?”好友问道。
“因为海很美呀!”她随意地回答道,并在悄然间躲开了好友那有点点灼人的眼光,是好友的坚定和自信使她努力地想要躲避吗?
好友静静地看着她,不语。她懂她,只是不明白她对那片海的深情。
明朗的午后,依又来到了海边,那片她熟悉的,依旧是那么蔚蓝的海。她如同往日一般静静坐在陪伴了她多年的礁石上,深深凝望,凝望着眼前那片蓝汪汪的海。
海之所以湛蓝,只是因为有天的存在吗?仅仅是天的明朗才向我们展示了海的蓝吗?
依的心中渐渐为这片海而忧愁,如果问是在担忧什么,她自己也说不明白。心中,似乎有一种害怕被遗弃的感觉。
“海的那边,有你怎样的期待?”依心中一怔,是好友那般坚定的声音。依并没有回答,视线依然停留在那片海,只是多了与海相望的那片天。
在曾经的那个午后,妈妈带着依来到这片海的边岸,弯下腰,指着那似海天相接的地方,轻轻地告诉她说:“在这片海的那里,有你所期待的,应努力去寻找,知道吗?”依疑惑地望着妈妈,似乎想要努力地懂得妈心,妈妈微笑却不语。
“海的那边,是妈妈所说的期待吗?”思绪重新回到眼前,依在心中轻轻地问自己。
“你说,海和天会永远这样分离吗?”依调整了一下情绪,用手肘轻轻碰了碰身旁沉默的友。
“虽然它们始终相隔着我们这个世界,但是,依,越过了这片海,海天不就相融了吗?”好友的语气明显加重了许多。
依,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那个人给了依生命,却又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那一抹伤痕。
她在那个明媚的清晨,独留依一个人在那房子里,静静的,没有依靠,被遗弃。
那时,周围一片冰凉……
“有心就可以了吗?”依轻轻摇头,似乎想要丢掉脑海深处的那小小角落。
“或许吧!依,其实,海与天的距离并不遥远,只是一颗心的距离。而且,我相信,天里面会有一片海!”友平静地对依说得。她知道她是明白的,她也是明白她对海天的疑惑,只是,始终无法了解她对那片海的期待。
“天,里面真的会有片海吗?”依在心里问道,却没有问出来,似乎已经习惯用沉默来面对那片海。
依,一直期待着海的那边,却从未想过要去寻找。或许,她明白,心中不是妈妈曾说的那份期待,而是妈期待。
而她,不愿去越过这片海,亦不愿去寻找,只为这片海深深凝望。
海深深地凝望着天,期待着天的凝望,依深深地凝望着海,期待着海的彼岸彼人。
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为了心中的那份期待深深凝望。
2021北京高三海淀二模作文4
平日考满分的孩子,若是考了一次98分,家长就可能暴怒;平日里不及格的孩子,若是某一次超过60分,家长就有可能喜极而泣。说到底,不过是平常表现给人带来的心理预期不同。或许,这是人的某种劣根性。
我们生活中常常看到一种情况:每天任劳任怨干活的人,某一天闲了下来,旁人就无法忍受;习惯懒散度日的人,某一天突然勤快起来,大家就会对他的表现喜出望外。若是两者的突然变化发生在同一天,就很可能出现人们对后者的好评率大幅上升,对前者的印象分迅速降低——甚至,前者会招致一个响亮的耳光,后者却得到一个甜美的亲吻……
你可以说这是人之常情,但是结果未免会使勤于做事的人感到心凉。做事的人容易被挑剔,即便成果累累,也会招人指指点点甚至责骂;付出少的人因为什么都没做,反而无处可挑。我们常说日久见人心,可人心多变。有心的人,能时刻记着别人的好,若能遇见,实属难得。所以,我们才需要来自朋友、家人、爱人的信任,并回报以同等的理解和信任。成绩的变动,原因是复杂的,谁都不该因为一时的状态变化去伤害另一个人。毕竟,人不是只存在于某个时间点的平面形象。每个人都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一点点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话说回来,人生原本不该局限于别人眼里的优秀。不禁想到《伤仲永》一文,神童仲永最后会“泯然众人”,是其父母急功近利,过于压榨孩子的天性所致。孩子不该是父母用来炫耀的工具。每个孩子是独立的个体,都应当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但是,便是仲永最后成为普通人,我以为,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未必就不幸福。文人墨客自然会为世间少了一个才子叹息,但是,也仅此而已。他们不会关注仲永内心的需求;在仲永儿时,他们也从未伸出帮助之手,给予他更好的学习环境。当然,这是我对古人的一种苛责。即便在今天,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幸获得超于常人的天赋,都有幸生活在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
只是希望,在每个孩子摔倒的时候,家长们至少不要选择上去补一巴掌,而是选择鼓励孩子站起来,继续勇敢地向前走。亲情,是孩子最好的后盾和港湾。人生有那么多条路可走,就不要让“恨铁不成钢”成为孩子沉重的枷锁;不要让孩子感觉,自己在这世上,竟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栖息地……
2021北京高三海淀二模作文5
阳光下,微风拂面。在花园里惬意地翻动那微微泛黄的老相册,慢慢重览照片中的人影风物,我不禁冥想过去,心潮翻涌。而当猛然意识到定格的点滴早已不复存在,不由得泪湿眼底……
这就是老照片带给我的无穷力量,它让我回想过去,咏叹今日。虽然相片已微微发黄,但泛黄的质地掩盖不住心灵上最珍贵的回忆:浓厚的亲情,多年的友情……当时光被定格,刹那即为永恒,它们随着岁月的积淀演化成了专属于自己的文物。“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照片中的主人公如今身在何方?岁月又将他们带到了哪里?每当重翻老相片,内心敏感的人总会有诸多感慨。
正如今年春晚上大萌子几十年来的照片温暖国人一样,当我们自己重读当年的自己也会心潮澎湃。照片中的大萌子从花季到而立,她的每一步成长都在胶片的神圣见证下被珍藏。单张照片看起来也许效果平平,可当点滴串联成成长历程时,照片就产生了一种魔力,它让人不禁发现:原来我经历了这么多而我却毫无察觉。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照片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属于奢侈品。“物以稀为贵”,因为奢侈,所以拥有照相机会的人们会倍加珍惜。那时的胶片中承载的不仅是最珍贵的回忆,也蕴含着当事人的苦辣心酸。相片,作为一张纸与普通物品别无二致,但当岁月将其沉淀为一段回忆,其价值不言而喻。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科技的日新月异促成了照相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相片永不褪色,像素无限清晰,分享随时随处,仅仅这些就已让我们欣喜若狂了。于是我们竭尽全力利用现有资源,在一切场合寻找拍照机会,渐渐地,一种“晒”文化在网络风行。无论是珍贵的点滴还是无聊的消遣,都在网络占据了半壁江山。“晒甜蜜”、“晒幸福”固然美好,但用“晒”来消遣着实是一种浪费。那些曾无聊“晒”过照片的作者们估计在几十年后忘记初衷,因为那照片毫无意义可言。更可怕的是,我们正走向“无聊晒”的深渊却自我陶醉,难以自拔。
像素的无限上涨却让心灵像素低到谷底;相片的“完美手术”却掩盖不住内心的浮躁与粗鄙。在照相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点滴的把握却急速退步。技术臻于完美并不是我们依赖它的借口。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有一双懂得捕捉珍贵的眼睛,保护内心的透明与对珍贵点滴的敏感,用眼睛这部天然相机去捕捉似于老照片的珍贵。
2021北京高三海淀二模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