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歌为话题的作文赏析
诗歌的眼睛,何其敏锐,何其犀利,何其痴情……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歌为话题的作文,希望能帮助大家!
歌为话题的作文1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没有永远的一马平川,途中总会有一些高山流水阻碍了你前进的脚步。当你越过一座座高山,跨过一条条溪流时,为自己高歌一曲,你就会发现,其实战胜困难,走向成功一点也不难。
绿茵场上,无数双眼睛正紧盯足球场上一个个跃动的身影。今天可是足球联赛的第一场比赛,老师却义无反顾的让我上场。没有多少参赛经验的我,望着对方那些如狼似虎的球员,心中暗暗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队友又一次把球传给了我,我手忙脚乱地接住球,一旁防守队员步步紧逼。这时,我环顾四周,发现队友已经跑到对方禁区,只等我的传球了。场上形势逼人,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我左突右闪凭着身高的优势突出了重重包围,当机立断一脚远射,传给前锋。球进了!那一刻,我为自己的突破而歌!
一千五百米的跑道上,动员们争先恐后,互不相让,就剩下最后100米了,我紧咬牙关,向终点冲刺去。可沉重的双腿却像灌了铅一样,豆大的汗粒从脸庞滑落,只感觉自己处于一个巨大的火炉中,眼前的一切都变得火红,还有那阵阵的呼喊声不时地刺痛着我的耳膜。但我知道我还不能放弃,因为我身上还肩负着班级的荣耀。50米,20米,5米,1米……我终于坚持到了终点,无论结果如何,重要的是我在这个赛道上拼搏过、奋斗过、坚持过,我没留下过遗憾。那一刻,我为自己的坚持而歌。
坐在教室里,窗外传来的阵阵蝉鸣不时扰乱着我的心弦,让我烦躁不已。讲台上,老师正为我们讲解一道难题,可我却一点也听不懂,看着同学们积极讨论的场面,我心中十分着急,听着周围不时传来“哦,我懂了”“呀,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的声音,我终于坐不住了。我拿着习题慢慢靠近学霸,向他请教。在他细心加耐心的分析讲解下,我终于听明白了。那种突破重围,豁然开朗的感觉真让人难忘,正应了那句“虚心使人进步”。那一刻,我为自己的努力而歌。
在人生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只要你勇敢地面对它、战胜它,并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便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所以,让我们都勇敢地为自己而歌!
歌为话题的作文2
如果你站在极佳的位置上,你能一次性看完西湖十景吗?
我是说,如果视野里能一览这十景的话,可以吗?
不行!
答案是肯定的。断桥残雪,那是来自记忆深处的冰凉,美得彻骨;拂堤春晓,又是一日慵懒的韶光,随风轻飘。它们都是独属于一个季节的珍藏,薰染着那一段时光的味道。所以每一次去西湖,都会迫不及待地期待下一次。虽从未也不可能连贯地一览西湖风光,却不曾有人质疑过她的美。十景未现,一景却足以惊艳。太多的冗杂蔽了初心,其实每一个破碎的音符,都美似一首连贯的歌。
他们都说:“叶落,知秋。”
因秋而叶落,以叶而知秋。并非是清晨瓦上厚厚的霜才宣告了这个秋节。每一片枯黄,都用它嶙峋的筋骨,担起了信使的重任。风乍起,漫开一片金黄,带着疲累的轻喘奔波着,飘曳于高楼之间,轻伏于行人肩上,把秋的讯息带到。它们没有方向,若说有,也是四面八方。在这个被楼房生硬划分的城市,我也曾臆想:“这是不是自然留下的,一曲无声无序,却美不胜收的乐章?”
文章亦是最重“惊艳”二字,一字一句美得摄人心魄,便足以令人为之倾倒。单叙一个“湄”字。那是湖面之上水与草交界之处,水波粼粼,弱草微倾,几尾鱼儿从容游过,岸旁又几声蛙鸣。是不是因为女子楚楚的眉眼,才让一字含在嘴中,竟忍不住反复咀嚼?于是就顺理成章地因为一字爱上一文,因为一文爱上整一部诗经。幻想着有幸活在《国风》之中,纵然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一幅精美的刺绣,一处不慎便成败笔。一首歌,却只要哪怕一个音,足够动人,足够让全场为你起立,让世界为你鼓掌,就够了。那是女子日日不舍得用,攒起置于瓶中的香膏,忽觉其已满,便猛地迸出想一掷为快的念头。一刹那,香溢四方,乘着风的翅膀去往远方。或许本就不必有完整的冗长,不成曲调的单个音符,亦是一席华章!
而我,在北地或南方,又有什么两样?虽不曾一掷香瓶,亦并不在水一方。西湖是梦里的`渺远,叶轻轻落于脚下,时光静好。每一个片段都无关,却又何尝不勾勒出年华最美的模样?
歌为话题的作文3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清晨五点,万里晴空一览无遗,脑海中忽然便蹦出了这句诗。自然,我所思所想不过是眼前景物,并没有诗句那么深入的涵义。天空真的是一朵云也没有,一轮银月还在眼前,似乎在凝视着这片大地,又似乎不是。安静、娴雅,如母亲慈祥的脸庞,没有任何情绪波动的脸上似乎也有一种深蕴的柔和,唤起心底最深的柔软。
天际有朦胧的金光,许是太阳的彩衣不经意间掠起的光芒。或许,它还在地平线上活动筋骨,以驱散一身的睡意。便如我此刻犹带惺忪的睡眼,朦胧得见晨曦娇柔的容颜,一霎惊艳。那样清丽的容颜柔柔地拂过双眼,如清风拂过山岗,逶迤出一片温软。没有车马喧嚣,没有人语嘈杂,只有一天一地的静谧。听,鸟儿的呢喃,叶儿的低诉,竹林的轻语,溪水的浅唱,一声一声拂过心弦,凑出一曲晨歌。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一时之间竟然忘却跋涉的辛劳,那些山水田园一遍一遍地在心里滑过,悠悠地荡出一些清新的句子,是“空山新雨后”,也是“清泉石上流”;是“采菊东篱下”,也是“飞鸟相与还”。偶一抬头,见明月在前,红日在后,俩人一般的温和,如佛祖脸上潋滟而圣洁的光辉。那是参透一切的了然,也是堪破世事的超然。那样的柔和,让人心中忍不住想去膜拜,希望就此匍匐于他们脚下,得聆生命的真谛。
群峦偎依在他们脚下,绿裳上浮出淡淡的松柏香。微微的起伏,是他们绵长而均匀的呼吸,那样的韵律,一起一伏都带起心底最深的震颤。这一刻,所有关于生命的阐释都显得空洞无力,所有关于生命的呐喊都哑然失声,因那裙裾上翩飞的绿色。那一袭绿,郁郁葱葱出一片繁华世界,多少人忘了那竹林轻音,辗转于红尘的一曲流觞。
白墙青瓦,高楼栏杆,谁独倚危楼风细细?谁拍遍栏杆?那些宛转的心事于高楼上抛洒,换日光万丈,化月华千尺。月华如瀑,骄阳似火,于其中徘徊挣扎终换得一个晨曦的安然。月光极柔,阳光极淡,极清亮,极通透,极明澈。这一刻,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月光似美人如玉,阳光似剑气如虹。纵横绵密的剑光里,不见了红颜,只有那晨歌嘹亮而清越,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在心底激荡,永不止歇。
歌为话题的作文4
追溯千年之久,是否有人与我举杯,赏这踏破红尘的质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阴暗的舞台上终于打起绿光,窸窸窣窣,帘幕微动,台上人儿抬袖,半遮着面容。她们舞动着水袖,轻轻一沉邀,一颦,再一笑,演出的不是那繁华宫廷的绚烂妩媚,她们用繁华演出了本真,演出了真正的“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
踏歌者,连手而歌,蹋地以为节。一曲踏歌,流传千年。它伊始于汉,辉煌于唐,不朽于今。女子们挽起手,绿袖水杉,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她们踩着歌,踏在地上,踏出春的生机,踏出神的赞誉。白朴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
身在无间,心在桃园。我的思绪随着他们的手飞舞着,顷刻间已然分毫不剩,只余下对眼前踏春的憧憬,对汉代朴素民风的感叹。她们告尽我们世间真实,踏破虚无,引我们去那桃花源。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舞渐渐进入高潮了,台上的碧绿们一揽肩,一含颏,一掩臂,她们围成一圈,水袖漫舞,舞成花,舞成蝶,舞成诗,舞成画,烟霄脉脉停机杼,双鹊飞来语,踏歌声转玉钩斜。突然,所有的光消失了,舞台上看不见人影,我身子微微向前倾,正想起身,灯光乍现!自然的小女儿携手踏着步,变换着步子。她们是普通的农家女,她们淳朴、真诚、善良,她们调笑着,溜着轻快的步伐。
春江花月夜,武陵桃花源。回神之时,舞曲已然步入尾声,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她们向舞台边走来,脚下踏着轻曼的舞步,执子之手,与子同游。我们离了那桃花源,重回现世,美人为伴,观那皎皎明月,体会那自然韵律,体验那人间真实,体恤那纷纷扰扰的现世众生。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歌为话题的作文5
诗歌的眼睛,何其敏锐,何其犀利,何其痴情……
诗歌的目光,却总是在茫茫人寰中执着。流连,在时间的河流中采撷浪花,在大自然的风物中摄取美和精华,在动物和植物的成长中构思爱的故事,在生命和爱情的浪漫中放飞自己的理想。
诗歌的眼睛里,闪动着无尽的世事的沧桑和困惑,抖落一地苍凉,在那哀伤的月光曲里,晃动着一个修长而癫狂的身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代诗仙李白,他的思想境界是那样的圣洁和孤傲,他是在某一日看破了尘世的虚伪和冷酷,思绪便在虚幻的仙界里悠游,那是怎样一个干净而神圣的世界呀,可是,那样的世界,一个干干净净的血肉之躯又到哪儿去找哪?只能在想象里,幻境里,醉梦中……
美丽的夜巴黎,诗歌的眼睛,却看见了巴黎街头一具腐烂的女尸,一位几岁的孩童,骑在一具骷髅上面,他嬉笑着双手在骷髅上把玩……多么深刻的含义,多么露骨的暗示,世界是由恶和善构成的,在恶的尸身上,成长着善的苗圃,在恶的渊地,潜藏着获得爱的秘籍。
诗歌是一位虚拟的王,她统驭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却不能改变人们的物质世界。诗歌的眼睛,她穿越千古。纵横世界,她从古王宫的废墟上,从梁祝的坟台前,从被秋风所破的茅屋前……看到了什么?
太阳,被多少诗歌的眼睛看过。读过。探索过,对话过,太阳,她走过了几千年,走过了多少人的眼睛多少诗歌的眼睛,谁也说不清楚。当夕阳西落的时候,那深深的暮霭后面,像有许多痴情的仙女在哭泣。多么雄伟。壮观的落日场景啊,那幅画面凝结在人们的心头,被多少诗歌的眼睛阅读过,忧伤过。
四时的花草,溪流,树木……诗歌的眼睛,我是一片云,我在自己的天空飘,我是一朵花,我在自己的枝头绽放。
诗歌的眼睛,象夜空质朴的星光,他看着世界,看着天空,看着银河和仙女……诗歌的目光,亲切地爱抚着世人的心灵,世人的梦,世人思念,世人的感情……
诗歌的眼睛洞穿了世事,佛法和禅……洞穿了天空和海洋,鱼和飞鸟……
诗歌的眼睛,是心的最后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