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不应该忘记抗美援朝战争,更不应忘记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最可爱的人——志愿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希望你喜欢。
更多抗美援朝方面的相关内容推荐↓↓↓
2021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篇一
在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志愿军英雄榜上,镌刻着一位英雄战士许家朋的英名。他是一位黄继光式的英雄,然而,他留给我们的就只有这一张不太清晰的小照片。
许家朋,1931年生,安徽绩溪县人。1951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4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许家朋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的又一个黄继光式的英雄人物。1953年7月6日,在朝鲜铁原以西、石砚洞北山反击美军第7师战斗中,许家朋报名参加了突击排。他在向连长、团支部递交的决心书中写道:“在一旦需要我的情况下,就像黄继光同志那样,为了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而牺牲自己。”他对战友说:“我要接受这次战斗的考验,一定像黄继光那样勇敢地消灭敌人。”夜色中,许家朋随着突击排冒着大雨沿侧翼向美军主峰阵地发起攻击。接近主峰时,美军一暗堡突然开火,将部队压制在山腰间。当执行爆破任务的战友牺牲后,许家朋没等到排长的命令,就主动抱起炸药包,冲向敌暗堡。他在前进中绕暗堡爬行,寻找暗堡入口。在找不到入口的情况下,许家朋为争取时间,毅然挺身扑向暗堡射击孔,用胸膛堵住美军正在射击的枪口,以自己22岁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进攻道路。战友们在他的英雄行为激励下,奋勇作战,迅速攻占了北山主峰。
战后,许家朋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10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1954年2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英雄”称号。5月24日,团中央追授他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模范团员”称号。
许家朋是在朝鲜停战前夕的最后一场大战中献身的。在他牺牲后仅十几天,即1953年7月27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终于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实现了全线停火。朝鲜、中国和全世界人民日夜期盼祈求的和平,终于来到充满血与火的朝鲜战场上。许家朋和成千上万名英雄战士,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极其珍贵的和平。在和平生活中的中朝人民,永远忘不了他们!
2021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篇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强调,“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穿越时空看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事迹,不禁为之感动,他们为了一个“最初的梦想”,穷尽一生为国拼搏奉献,面对亲人和伟大事业一次次坚毅的“抉择”,始终不变初心做党和人民最忠诚的“战士”,在拼搏奋斗中谱写无悔人生。
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读懂回信中殷切希望,感悟人生成长之道,勤奋学习、奋力拼搏、坚定信仰,为了伟大梦想砥砺前行,慎终如始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
一生拼搏、无悔青春,踏上新征程,在人生道路上勇做不负春光的“赶路人”。“爱拼才会赢”,奋斗的人生最精彩。老一辈的革命家为了伟大事业,为了中国人民能在世界上挺起胸膛,奉献青春,有的甚至付出宝贵生命。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当有这股“拼”劲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不断筑牢思想根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学理论、学技能、学服务,在学习中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以实践为书、以百姓为本,学好服务的“无字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实践中不断升华思想,在行动中不断淬炼服务。无论前方荆棘密布、道路坎坷,都保持一颗拼搏向上的心,在黑夜中迎接曙光的到来,勇敢前行做不负时光的“赶路人”。
一次抉择、砥砺前行,坚定铁信仰,在攻坚克难中勇做不忘初心的“逐日者”。过去的峥嵘岁月里,一代代热血战士用牺牲奉献、智慧汗水浇灌信仰之花,让党旗在中华大地高高飘扬,抗美援朝、老山前线、抗洪抗震、防控疫情的战场上,英雄先烈为我们矗立了不朽的丰碑。他们面对人生的抉择时,在舍与得之间总是能做出伟大的选择,并义无反顾坚持心中梦想勇敢前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放眼天下,把国家的兴盛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心系民族,把民族独立不受外侮作为人生奋斗之目标。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当有崇高的“抉择”,把坚定信仰作为追求事业的第一条,无论任何时候都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心如磐石听党话、跟党走。在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中、在攻坚克难中坚定红色信仰,锤炼钢铁意志,练就过硬本领,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做不忘初心的“逐日者”。
一个梦想、奋斗一生,驰骋主战场,在践行使命中唱响美丽人生的“最强音”。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也曾经有优渥安逸的生活,但为自己心中的“梦想”、为了民族大业,放弃安逸选择“荒漠戈壁”。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凡成大事者,必有雄心壮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若没有梦想就不会成就历史伟业,中华民族若是没有梦想,就不会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的硝烟中站起来;中国人民若是没有梦想,就不会有现如今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当以梦为马,向着“伟大”梦想不断前进。把梦想注入勤政务实的实干中,走到田间地头、车间工厂,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用实际行动走进老百姓的心里;要把梦想付诸为民服务的实践中,深入一线做调查搞研究,坚决把为民服务的举措落到实处,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在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厘米”上体现初心使命,激发时代“最强音”。
感悟“回信”,从中体会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不断“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是为了理想信念的坚毅“抉择”,在追逐“伟大复兴”梦想的道路上,保持一颗赤诚之心,在为民服务中书写人生精彩华章,这就是新时代组工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成长的“密钥”。
2021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篇三
不怕困难、拼搏攻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战胜种.种困难、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彭德怀元帅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说了一句极富有象征意义的话:帝国主义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上甘岭战士们一样的志愿军在为此奋斗。在志愿军中,正是因为自上而下都有着这样一种不惧困难、敢于牺牲、誓夺胜利的战斗精神,才在长津湖力挫美国陆战一师,彻底改变了朝鲜战场的态势,更改变了全世界对于中国以及中国军队的印象。
“改革关头勇者胜。”当前,我们的发展已经到了新的“娄山关”“腊子口”,改革攻坚的任务十分繁重,是顺利转型发展还是惯性下滑,关键因素就是党员干部是否具有“战斗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攻坚的重要指示,我们确定了明确的重点改革攻坚任务,每一项攻坚都是一场艰苦的战斗,都是真刀真枪冲着转型发展痛点难点问题去的,在改革道路上前进的每一步,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发扬敢拼敢冲的劲头和不怕牺牲的付出。
敢于胜利、誓夺胜利,坚定“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战斗意志。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当美军每秒钟有6发炮弹落在我军阵地,我军却岿然不动;而当志愿军每6分钟有1发炮弹落在美国阵地时,美军则落荒而逃、一败涂地。“唯武器论”的美军碰到了一支打不烂、拖不垮、誓夺胜利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这充分说明我们必胜的意志和精神弥补了武器装备的不足,从而取得了看似难以取得的胜利。
如今,我们的改革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在凤凰涅槃、加速崛起的关键节点上,稳定经济增长、扭转发展拐点、新旧动能转换、维护城市形象,哪一项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哪一项都必须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更需要我们坚定敢打的信心和真打的决心。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的工业体系完备、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大,又结合实际制定了招商引资、人才选拔、容错纠错等多项制度保障,可以说既有“阵地”又有“武器”。重塑发展优势、再造中华辉煌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有责任有义务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更有充分的理由坚信我们一定能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拼出一片新天地,以更大的作为演绎祖国发展新的精彩。
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保持“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战斗姿态。
长津湖战役小高岭战斗中,杨根思让重机排长和其他几个剩下的战士,将打完子弹的重机枪送回营部后,自己一个人抱着炸药包冲向了迎面而来的敌人……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视死如归的不只是杨根思一个人,还有千千万万个战士,为了最终的胜利舍身向前。
当前改革的战场虽没有硝烟,但依然形势严峻,不能抱有局外人和旁观者的态度,而是需要每名党员干部躬身入局,让每一项任务都有落实、有战果。坚持高标准对标、集优化布局、协调式发展,突出重点攻坚,搭建平台、完善机制。旗帜已亮、方位已定、目标已明,剩下的,就是“头拱地,向前冲”的加油干。不拼不抢,再好的机遇也只不过是抓不住的一把散沙;不担当不作为,再宏伟的蓝图也无法变现。要坚持深度思考,主动自我提标,强化“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三种理念,走出舒适区,在更高一个层次中寻找标杆,把高标准的要求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全领域,把高标准的思想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每一级每一人,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具有重大影响的改革品牌;要坚持有解思维,以问题为导向,提高学习能力,补齐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涵养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勇气;要坚持一线工作,顶格推进,既当“指挥员”又当“主攻手”,既当“施工队长”又做“拼命三郎”,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抓紧抓实抓细,说到做到、干就实干、干就干成,吹糠见米、落地见效;要坚持系统思维,以全局意识推动改革攻坚,在产业、科教创新、金融、改革开放、文化、生态等领域赋能,打造形成相对完善的制度生态链条,实现多点开花。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锤炼“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斗韧性。
我们都记得,抗美援朝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带领下,在缺水、缺粮、缺弹药的条件下丝毫不松劲,打退了数倍于自己、拥有飞机坦克汽车大炮的美国侵略者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像“一颗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了上甘岭上。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我们改革所对抗的是积累了数十年的产业结构问题、生态环保问题、城市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更不可急于求成、心浮气躁,因久攻不下就泄了干劲、乱了章法。在产业上要优存量、扩增量,强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注重推动“红海产业”向“蓝海格局”的过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科研平台建设,学习掌握运用金融知识扩大资本作用,做好产业链的“补、增、强”文章;倾力培养潜力企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在环境改善上要做到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加快问题整改,巩固现有成果,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改善。在民生工作上对贫困户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保障实现真脱贫;进一步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做好基础生活保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教育体系,推动扩容提质;深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推进医疗筑基工程,夯实医疗基础;探索社会治理路径,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向光明大道前进,艰苦奋斗,胜利是属于我们的。”让我们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态度,以“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的豪情,“以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闯劲和勇气,向一个个改革的目标发起冲锋,在改革攻坚中铿锵前进,最终赢取高质量发展的辉煌胜利!
2021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篇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时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善于在忠言逆耳利于行中主动接受教育,学习新知识,领会新思想,才能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真情奉献、不懈奋斗,人生追求和事业成功才能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和追求。“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这首《五月的花海》唱出了广大青年的心声,也点燃了广大青年为党和国家事业真情奉献的激情。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不懈追求和奋斗的结果。而今,党和国家的事业正处在新时代发展最佳期,各类挑战也将迎面而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就要给广大青年作出榜样。特别是在面对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转型期中,要勇于扛起五四的火炬走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的前列,带领广大青年为民族的振兴、壮丽的事业发展付出我们这一代人梦想和追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目标和事业。习近平总书记给“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和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们回信,不仅是给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的褒奖,更是对广大青年们的鼓励,只要我们坚守初心不变,梦想一定能实现。鲁迅说:“人生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煤。”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正是干事创业的黄金年龄,我们要不惜青春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去拼一拼,把个人梦和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好好去血战一回,才不负青春韶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在解放战争年代,有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刘胡兰;有手托起炸药包,舍身炸毁碉堡的董存瑞;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有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罗盛教等,他们的事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奋勇前行。在和平年代,有守卫国土安全、献出宝贵生命的“海空卫士”王伟;有危急时刻挡开战友,被一颗加重手榴弹炸伤致残,失去双眼、双手的“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有深藏功名60多年,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的老英雄张富清等,都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党培养出来的青年干部,更要以英雄模范为榜样,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都干出个样子来,就一定能让青春出彩、让人生闪光。
2021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篇五
近日,重温了一部4年前的电影《我的战争》,评论区各式各样的发言让人心神澎湃。看着此时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内心五味陈杂,令人感动震撼。
再看《我的战争》,感受抗疫战贫力量,汲取“中国故事”中深厚文化底蕴。《我的战争》是一部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和中国价值高度融合的一部电影。在朝鲜战场上,英雄的志愿军战士,发扬“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把外国侵略者阻挡在阵地之外,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新冠疫情防控中无数的白衣天使、蓝色制服、红色袖套、黄色义工等群体奋战在抗疫一线,用“中国速度”“中国经验”“中国力量”向世界传递中国故事的能量。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无数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把汗水和智慧奉献给脱贫攻坚工作。刘智明、彭英华等牺牲在抗疫一线的烈士,黄文秀、彭午林等牺牲在脱贫攻坚路上的党员干部,他们的牺牲奉献不正是__年前上甘岭战场上英烈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吗?
静听“战斗动员”,再上“597.7”“537”的精神高地,感悟“中国精神”中的磅礴力量。五千年以来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英雄,一代代的中国人前赴后继、砥砺前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用苦难奋斗铸就了那个时代的辉煌,形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电影中抗美援朝战场上孙北川连长硬气的战斗动员,“597.7”“537”高地上的“血与火”把中国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形成的“羸弱”的形象甩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就了中国人的时代“集体自尊”,诠释中国精神的实质内涵。时至今日,这种“集体自尊”的中国力量,让我们在抗疫战贫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成就了伟大的“中国奇迹”。全球战疫中面对同一个地球村的兄弟,中国主动派出医疗团队,援助防疫物资,贡献“中国经验”。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抓好有序“复工复产”,千万共产党员奔赴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向着抗疫战贫的“2021”高地发起冲锋。这不正是冒着枪林弹雨向“597.7”“537”高地冲锋的中国精神的诠释吗?
感怀“英雄儿女”,再唱“红色战歌”,品味中国人民伟大的家国情怀。“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影片中前赴后继的“英雄儿女”,用牺牲和奉献在上甘岭的战场上把红色战歌唱响,他们并不是以一人之力拯救世界的“孤单英雄”,而是用集体的力量把使命和担当诠释,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先锋战士不断砥砺前行,向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今天,新时代的中国正在接受时代的考验,但是新时代的“英雄儿女”逆行而上,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伟大的家国情怀。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一批又一批的“战士”奔向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在脱贫攻坚最前沿、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在复工复产的工厂车间,都留下了他们坚定的脚印。正如《英雄赞歌》中唱的,“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正是千万像他们一样的“平凡人”传承英雄精神,才成就了不凡的事业。在攻坚克难中培塑家国情怀,放下“儿女情长”舍小家为大家,甘做“逆行儿女”,为了人民安危、祖国无恙,冒着危险勇敢前行,成为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这不正是中国人伟大家国情怀的最好展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