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疫情病毒无情袭击人类。面对疫情,有多少人舍小家、为大家,他们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今天小编整理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观后感心得体会1
为疫情坚守的卢抗抗
虽然未能从军,作为军人的后代,卢抗抗心里一直藏着一种无法磨灭的“军人情结”。战“疫”打响后,在“请战书”上庄重地按下红手印的那一刻,他知道,这种“情结”被点燃了……
闻令而动,“我要上!”
“转运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这是卢抗抗请战执行的任务。65岁的卢科事后才知道,“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作为父亲,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卢科了解儿子的脾气,拦不住,他也不想拦,“家国有难,热血男儿理应挺身而出。”
“我要上!”
2月2日上午10时,接到河东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胡军的电话时,卢抗抗几乎是脱口而出。当时,他正和同事们例行道路巡查。疫情警报拉响后,从1月27日大年初三起,他们已“连轴转”了整一周。
其实,胡军起初只是试探着询问:“河东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有转运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任务,你能承担吗?说实话,虽然做了科学严格的防护和消杀,但还是有危险的……”
“我请战!我要上!”卢抗抗没有半分犹豫。见胡军没有当场“拍板”,情急之下,他又给自己加了三个“非我莫属”的理由:一,我是年轻党员干部;二,我身体素质好;三,我开车技术熟练。
“就让我来吧!保证完成任务!”直到胡军挂断电话很久,卢抗抗坦言,因为太过激动,依然能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心跳。
“隔离工作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保障,身为党员干部,我有责任顶上去……”为了向组织表达自己承接任务的坚定决心,一回到单位,卢抗抗就迫不及待地写了一份“请战书”,按下红手印的那一刻,这个在军队家属院长大的“85后”知道,这回终于轮到他了──“为国为民”扛起使命,他会像爷爷和父亲两辈军人一样去战斗。
“未从军旅,以此报国!”
勇于担当,“我能行!”
卢抗抗执行第一次“转运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任务是在2月6日下午,天阴冷,津城刚刚下过一场雪。
根据指令,他驾车先来到津塘路上的一个隔离点。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鞋套……全副武装后,卢抗抗出发了。
从隔离点到密切接触者的住所,开车仅需一刻钟。卢抗抗突然有些紧张了,“他会不会是潜在感染者?”“这么近的距离会不会传染?”“未知”总是让人莫名担心。
担心归担心,车还是准时抵达。此时,属地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者已在指定地点等候。不久,密切接触者在两名医务人员的陪同下走了出来。
“这是一位50多岁的男子,出门前,医务人员已为其进行了全方位的消杀和防护。”男子独自上车,坐在后排座,与卢抗抗的驾驶座隔着一道透明的安全防护板。
通过后视镜,卢抗抗看了对方一眼,“他比我还紧张,直挺挺地僵坐着。”本想着安慰几句,但又不知从何说起,一路上二人都沉默着。为了不加重紧张情绪,卢抗抗在心里默默提醒自己:开稳些,再稳些。
隔离点的院区内有残雪。男子下车时,卢抗抗善意提醒:“地上有雪,您慢点走!”对方轻点了下头,回了句:“谢谢师傅!”
“第一次任务圆满完成!”卢抗抗长出了一口气,紧张感一扫而空,心里既踏实又满足。
车辆消杀,向指挥部复命,原地在车里等待下一个指令。其间,卢抗抗用手机自拍了一张照片,特别纪念这个“第一次”。
接到第二个转运任务指令是晚上6点多,这次目的地是红星路,密切接触者是一位二三十岁的年轻男子。因为有了上一次执行任务的经历,卢抗抗不那么紧张了。
“他问去哪儿?我说隔离点!”路不算太远,任务完成,向指挥部复命时才刚过晚上7点。指挥部告知,当天不再有任务,卢抗抗下车脱掉防护装备,消杀后进入休息室待命。
持续应战,“顶得住!”
接下来,是一段忙碌的日子。
几乎每天都有转运任务。有时转运工作要持续进行五六个小时,晚上十点以后“收工”成了常态。指令不停,防护装备就要一直穿着。为了不上厕所,卢抗抗最高纪录是10个小时没有喝一口水。
2月11日,是最忙碌的一天。仅卢抗抗一个人就承接了10次转运任务。从下午两点一直干到次日凌晨。
“第95例、101例病例确诊后,需要隔离一批密切接触者,涉及住得比较近的邻居,有70多岁的老人,还有四五岁的孩子。”在转运这些密切接触者的过程中,一对70岁左右的老夫妇引起了他的注意。
“因为过于担心,老两口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为缓解老人的紧张,一路上,卢抗抗努力让老人宽心,“大爷大娘,别担心,嘛事没有,就是换个地儿歇着。过些日子,我一准给您二老送回去!”
谁都知道这是宽慰人心的话,但疫情之下,贴心话总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力量。
“让咱去哪儿咱去哪儿,为自己好,也为大家好,咱可不给国家添麻烦……”下车时,老两口的情绪明显缓和了很多。
老人得哄,孩子更得哄。虽然自己没有小孩,但卢抗抗总能把上车时怯生生的孩子,哄得下车时开开心心的。“有时话本身可能没有什么意义,就是发自内心地想给他们一些宽慰。”
“党旗下的誓言,用行动证明”──这是卢抗抗写在朋友圈的一句话。
自参加转运任务以来,卢抗抗出车64次,行驶800多公里,向7个隔离点转运密切接触者80余人。
坚守,还在继续!
疫情还在,“我不撤!”
3月1日,是个好天气。湛蓝的天,飘浮着朵朵白云。当天,卢抗抗没有转运任务,在隔离点待命。
这天还是卢抗抗34岁的生日,不过,他谁都没告诉。父母和他通了一个视频电话,值守社区的妻子也给他发来微信,祝他生日快乐。自战“疫”打响后,这对结婚刚一年多的小夫妻各自坚守抗“疫”一线,见面次数屈指可数。
“这是个特别的生日,没有蛋糕、没有礼物,甚至没有家人的陪伴,但是一辈子不会忘记。”很多人也用“逆行者”称呼卢抗抗,但他觉得与舍生忘死的“白衣战士”相比,自己只是尽了本分。
疫情期间,为了有效隔离和防护,河东区共设置了14个隔离点,选派了包括卢抗抗在内的14人负责转运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工作。
转运指令随时可能下达,需要24小时待命。反应快、转运隔离及时是必需的,转运过程中更是不能有一丝纰漏。一天下来,只要指令不停,大家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考虑到抗抗坚守的时间较长,上级领导本打算找人替换下他,让他好好休整一下,但被他拒绝了。”河东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直属一大队大队长高强与卢抗抗同事多年,深知他的“考量”,“我们单位人手少,一上一下两人,抗抗是怕自己撤下来后,还要隔离一段时间,无法回归正常工作,势必造成单位整体人员力量的减少。”
“疫情还在,我不撤!”卢抗抗下定决心,要坚守到最后一刻。
有人说过,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哪怕有的笑容背后是咬紧牙关的坚守。
卢抗抗爱笑,隔着口罩,也能感受到他暖暖的笑容。“温和平易”是卢抗抗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但随着采访的深入,汩汩而出的还有他骨子里的坚韧。
“高高低低的肩膀在撑着城,我只是其中之一。”卢抗抗说,在执行转运任务的过程中,他其实是被很多人温暖着的。这温暖来自医护人员,来自身边的战友,来自隔离者,也来自街边义务为他补车胎、说什么也不肯收钱的修车师傅,“我不知道您具体是干什么的,但我知道是为抗‘疫’服务的,我也要出一份力!”修车师傅的话真挚而淳朴。
没有指令,在隔离点待命的日子,卢抗抗喜欢望着窗外的天空发呆,“天空一无所有,为何能给我安慰。”卢抗抗感慨,胜利的日子不远了,因为待命的时间长了,执行任务的次数少了,解除隔离的人多了,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希望。
春天来了,万物萌动,经历过“疫魔”的磨炼,新的生活也正在生根发芽,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生长出来。
“人的强大不是征服了什么,而是承受了什么。”是这样的。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观后感心得体会2
20__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而来。国事家事天下事,因与自身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自上而下,没有人敢无动于衷。
追根溯源,痛定思痛。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不能不引以为戒。温疫,战争,地震,旱、涝洪荒,龙卷台风,凶杀惨案,或天灾,或人祸;要想太平无事,悲剧不再重演,且行且珍惜,血的教训,当牢记!回顾十多年前的非典事实,与此次冠状疫情,是“本家”,异曲同工,有着相互相通的关联,何其相似!敬畏生灵,与生物界和谐共处,何错之有?
正确认识,迫在眉睫。武汉始作俑的肇事者,愧对天下,无颜见人!既成事实,难挽回,声讨归声讨,激愤憎恨之余,不妨试想:那人(制造麻烦者)是自己,是与你我沾亲带故,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亲属,又当如何?
疫情紧迫,宣传,报道,鼓呼,传递正能量,力挺支持!而不分青红皂白,传播消极负面消息,荒诞讹谬,就不看好了。不准确的、未经官方核实认可发布的讯息,务必坚决杜绝。对灾难疫情,无能为力,没人怪罪。只要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捕风捉影盲目跟风,自律自觉,就是对国家的支持,是做贡献。
非常时期,国人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并没有因疫病而被打乱。只是,议事日程和长远计划有所调整,变动。
做为普通公民,在特定环境,面对此情此景,我也发了些许言论,转发了别人的视频及文字链接于群里。激浊扬清,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观后感心得体会3
2020年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年。腊月的时候,因为家庭问题,我一个人跑到山上,大年三十一个人在山上,心情难免郁抑。看头条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刷着头条,我看到了一个让我震惊的消息——新型冠状肺炎侵犯我们人类,全民恐慌,从武汉,到全国各地。从长城内外到黄河两岸,每个角落都有感染的民众。
灾难面前,哪有什么个人情怀。初一开始,我就抛开小我,每天看新闻,关注疫情发展。
看着一天天叠加的数字,心情沉重又无奈,让人唯一感到欣喜的是,治愈人数也在慢慢增加。
今天,在头条刷新闻的时候又看到一则新闻:说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名医生在接受采访时泪流满面。“他流泪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精神崩溃,也不是因为身体劳累,更不是因为畏惧疫情。而是因为他看到自己的同事们一刻不停的工作,没有时间上厕所,没有时间吃东西,没有时间喝水。他瞬间觉得他们已经奉献了一个医务工作者所能奉献的一切!”
看到这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十四亿的中国人民!
战胜疫情的路,艰辛又漫长,这是一场无声的战役,战疫中最值得讴歌的就是我们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一袭白衣,一份汗水,是他们,用无畏的精神,让一个个病患褪去疼痛,让一个个生命恢复生机。是他们,默默的肩负起责任与希望!是他们,用温暖的故事,书写出大爱的诗章,让温暖的阳光永远普照!
战胜疫情的路,艰辛又漫长,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心中的诗,来为他们讴歌吧!最后,我想用一首诗来赞美他们!他们是最美的天使!
赞天使
一片真心不染尘,
慈航有愿渡凡人。
悬壶济世清平乐,
普渡苍生福与春。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观后感心得体会4
2020年,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奋斗的一年。
上半年,面对突入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一群又一群白衣战士,舍小家顾大家,英勇无畏地投入到与病毒作战的第一线。“最美逆行者”感动了亿万中国人,鼓舞着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白衣天使们谱写出了一曲曲大爱之歌。
刚刚进入下半年,无情的洪水肆虐中国,长江告急,淮河告急,鄱阳湖、洞庭湖、太湖超警戒水位,淮河流域也不断发生险情,一场堪比98年的大洪水,揪紧了中国人的心。
天灾无情人有情,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武警官兵来了,消防官兵来了,解放军战士来了,沿线的老百姓纷纷行动,大家一起加入到了抗洪抢险的第一线。
我们相信,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可以战胜各种困难。
作为简书人,我们不能亲临抗洪抢险一线,但是,我们可以拿起手中的笔,给抗洪抢险的英雄们写一封信,也可以简单地写几句寄话,向英雄们致敬,学习他们英勇无畏的抗洪精神。
英雄前线拼搏,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来吧,让我们用真情实感温暖抗洪抢险英雄们的心,一起为中国加油,一起向英雄致敬!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观后感心得体会5
天津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王一颖,是天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领队助理、天津市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院感负责人。在武汉抗“疫”前线的一个多月里,他先后在江汉、江岸两家方舱医院和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重症病区负责院感工作,他和他的院感团队没给病毒留下丝毫钻空子的机会。
3月8日16时,位于武汉市全民健身中心广场的江岸方舱医院宣布休舱。
这一天,王一颖特意在防护服上写下了妻子和女儿的名字,和心爱的人一起见证这个特别的节日。看着病人手持鲜花向战友们深深鞠躬告别,王一颖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此刻他没有时间回顾、没有时间告别,甚至没有时间和队友们留下一张纪念休舱的照片,作为天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领队助理、天津市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院感负责人,他还要继续留在方舱里,部署休舱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方舱医院的终末消毒。
夜幕降临,王一颖最后一个离开方舱。28天,从开舱前布局斟酌和工人们摸爬滚打,到关闭舱门送走所有消毒作业者;从迎进第一个病人,到送走最后一个患者,王一颖在江岸方舱医院经历了一个完美的闭环,他和他的院感团队没给病毒留下丝毫钻空子的机会,为队友保驾护航实现了医护“零感染”,无愧于江岸方舱医院“医护守护人”的称号。
铁面教官
要把所有队员平安带回
2月3日,设在天津市人民医院的天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接到命令,要求立即驰援武汉。出发前,院长朱思伟特意叮嘱王一颖,“这一次你的任务是做好整支队伍的院感工作,这45名队员,你要把他们平平安安地带回来,不能有一个人感染。”王一颖把这句话用“同去同归”四个字刻在了心里。
2月5日下午两点,救援队抵达武汉后要求立即进入方舱医院开展工作。稍作休整,王一颖第一时间来到江汉方舱医院,第一个进入“红区”,熟悉里面的工作环境,回到驻地后立即开始给队员一对一培训。“当时防护装备还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都来了。没有靴套,我们跑遍驻地周边的超市,买来大塑料兜套在脚上;为了保障队员的安全,我们让队员贴身加穿一件隔离衣;没有面屏,我们就多戴一层外科口罩;队员们在方舱内工作6个小时,护目镜容易起雾,我们试着用洗洁精涂抹……”说起队员们刚进入方舱时的情景,王一颖感慨良多。来武汉30多天,无论是在江汉方舱医院还是在江岸方舱医院,王一颖每天按标准和队友一起进“红区”,“初到武汉进‘红区’,大家都很紧张,总觉得穿得越多越安全,我们院感人员和队员们一起进去就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这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我们的防护是安全的,如果队员对院感工作不满意,那一定是院感人离‘红区’太远了。”王一颖说。
正是有了江汉方舱医院丰富的实战经验,在江岸方舱医院开舱前,王一颖受医疗队指派对天津和河北的医疗队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中的王一颖铁面无私,要求苛刻,每个细节都力求万无一失,着急时也会冲着队员喊。一开始有队员不理解,等到进舱工作不知所措的时候,耳边却会响起王一颖的声音:“戴好口罩最重要,当你忘了下一步的时候,那就做手消。”
先遣队员
48小时建成三区两通道
2月10日,正在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工作的天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接到新任务,要求前往江岸方舱医院开展筹备工作。救援队领队、天津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伟华带领王一颖、丁亚兴两名先遣队员立即前往筹备现场。当天,救援队医护人员正式并入天津市第五批医疗队,王一颖和丁亚兴负责江岸方舱医院的院感工作。
2月10日当晚,王一颖和丁亚兴进入施工现场考察,提出江岸方舱医院布局需要重新设计,在有限的条件下可以尽量改造出符合传染病防控要求的“三区两通道”布局,从环境上确保医护人员不被感染。他们的建议得到了各级专家的支持,而此时距离江岸方舱医院收治病人不到48小时。“按我们的设计,诊区划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要分开。这个设计最大限度做到了洁污分开、人流物流分开、不交叉不逆行,基本是一个完整的防感染闭环,能最大限度减少医患交叉,减少人员、物流和物品之间的洁污交叉。”王一颖有随身携带笔记本的习惯,考察之后,一幅完整的设计图跃然纸上。对照武汉市全民健身中心广场原有的布局图,他开始给工人师傅解释设计思路,施工连夜展开。
2月12日下午,“三区两通道”的格局已经基本完成,130位新冠疫情病人从患者通道进入方舱,睡了二三个小时的王一颖和天津第五批医疗队30名医护人员经医生通道首批进入方舱,医疗物资、餐食陆续从所属通道送入方舱。
江岸方舱的设计布局为以后各方舱医院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天津第五批医疗队“零感染”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国家方舱医院院感督导组检查完江岸方舱医院以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纠察队长
对方舱医院无死角巡查
从2月13日开始,王一颖每天和大家一起到达江岸方舱医院。进舱检查、出舱监督,这只是王一颖在方舱院感工作的两头工作,中间的“大头”全在每天微信运动记录的1万多步里。
王一颖对方舱角角落落了如指掌,尽管如此,他仍常常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的疏忽。“方舱医院24小时都有院感人员巡查,我们好比一支纠察队伍。舱内1000多个病人、200多个医生护士,还有成百的警务人员、志愿者和保洁人员,查房、送水、送药、量体温、分发三餐、发放物资、送检标本、垃圾处理转运,可能造成病毒交叉感染的任何人任何事都是院感纠察的目标,目的只有一个,确保每个医护人员不被感染。”王一颖说,“我的电话号码就写在医生办公室的墙上,有问题随时打。曾经有一位河北医疗队的年轻护士凌晨时最外层手套破了,哽咽着打电话询问,我一边向她解释这种情况感染的几率极小,一边让她进入护士站简单消毒再戴上新手套。”
“医护保护患者,我们保护他们,这是院感人对生命的承诺。”王一颖这样理解他的院感事业。在抗疫前线,王一颖光荣地火线入党,他在思想汇报中写道:“我们救援队45名队员中,党员有18名,医生使命、党员信念,他们在临时党组织的率领下都是战‘疫’中的急先锋,成为先锋队中的一员是党组织对我最大的信任和鼓励。”日前,王一颖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休舱后,稍稍放松的王一颖有些惦念父母,老人从山东来天津过年,仅仅在大年三十见了儿子一面。原以为可以休整一段时间,然而,3月9日,王一颖和天津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已经转战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监护病房,开启了新的战斗历程,这也是他来到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的第三个战场。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