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毕业论文 > 哲学 > 科技哲学 >

浅谈关于科学发展观时代内涵和现实定位述要(3)

若水分享 1147

  四、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和战略地位
  
  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地位重要。基本要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它把历史主体论、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论与执政为民的共产党执政理念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高扬了社会发展中人的价值思想,突出了发展的主体问题,是人本主义发展观的体现。全面发展的思想深化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思想,突破了唯经济主义的发展观,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内涵,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执政能力问题。协调发展的思想丰富了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和谐性、平衡论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筹兼顾、互动互促、良性循环的和谐发展机制,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助推发展中的体制性建设路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时代性把握,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认识,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所担负的深远历史责任。另一些人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运用唯物史观研究、总结和指导党的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光辉典范,它的科学性、现实性和深刻性,不仅在于准确地把握住当今我们党所处时代的脉搏,而且还在于它立足历史唯物论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开辟了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新视角:社会发展评价尺度应是以生产力尺度、制度尺度和人的全面发展尺度为主要内容的三维发展尺度体系。新发展观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了一个完整严密的评价尺度。它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如果变换视角,从社会文明演变和人类文明的拓宽来说,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从两个文明、三个文明到四个文明的飞跃。邓小平的文明观重点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他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系统地阐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江泽民的文明观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认为社会主义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内在地包含了四个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对传统发展观彻底颠覆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理论产物。生态文明倡导整体性、持续性、公平性的原则,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勾画了人类未来文明的发展蓝图。
  
  参考文献:
  [1]王健,等.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比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6).
  [2]阎钢.试论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主义精神[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3).
  [3]孙国相.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思考[J].党建研究,2004,(8).
  [4]郑永廷.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6).
  [5]张雷声.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2).
  [6]吕东升.论树立和落实新的科学发展观[J].理论月刊,2004,(6).
  [7]闫书忠.关于科学发展观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6).
  [8]高德步.科学发展观的人文意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6).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3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