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动态战略管理模型
若水分享
1147
[摘要]公司治理通过战略管理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战略管理是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关键中间变量,管理者的战略选择行为受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约束。文章认为,需要从公司治理的层面对企业的战略管理进行审视,注重企业文化环境的营造和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公司治理;战略管理;企业绩效
企业理论在研究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联性时,忽视了各种治理因素对公司绩效的中间变量的影响,无法分析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作用机理。基于这样一个重要的假设:经营者的目标与股东的目标之间并不存在冲突,经理人员在制定战略时,总是试图通过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来提升公司的长期经济价值,战略管理领域在研究企业绩效时更多关注的是企业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战略选择及其实施效果。因而,很少考虑公司治理因素、管理者的行为动机对战略及其绩效的影响。
事实上,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使经营者存在机会主义倾向,企业管理理论却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战略既定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战略的执行与控制,而忽视了其它因素。因此,有必要将公司治理、战略管理、公司管理和企业绩效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通过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为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寻找中间变量,从公司治理的层面,对公司战略以及其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较为系统的探究,以增强战略管理的有效性。
一、对企业本质的再认识
在研究“公司治理—战略管理—企业绩效”时,有必要深入分析企业本质的内核,这有助于明晰“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战略管理与绩效”等问题。
(一)新古典企业理论
新古典企业理论基于理性人的假设,企业被看作是单一的代理人,被视为一个“黑匣子”。在这样的企业中,管理者就是所有者,拥有产品和要素的市场供求以及各种要素边际产出的完全信息,他们关注的只是要素的投入和产出。尽管这种简化在很多时候可以为我们理解企业提供一定的方便,但却忽略了人的有限理性以及企业的生产结构和利益结构。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Berle和Means(1932)认为,公司控制权与财产所有权分离,经理在股权极为分散的情况下掌握了企业的实质控制权。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观察成本的存在,经理人员的行为不能被所有者完全地、直接地观察,因而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科斯(coase,1937)则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一组契约的组合,是市场里节约交易费用的制度组织,资源的配置由价格机制决定,并依赖于作为协调者的企业家。
Alchian、Jensen和Williamson等学者在科斯交易费用理论的基础上,将企业理论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有三个重要的分支。
1 Alchian和Demsetz(1972)认为,之所以产生对经济组织的需求,是因为要素的所有者通过专业化协作能够提高生产率,但对每个成员努力程度的监督和报酬的计量是困难的。在团队中,由某人专门作为监督者检查团队成员投入的绩效,是减少偷懒行为的一种方式。而监督者必须能够获得超过规定额度以上的任何产出作为监督的激励措施,如果监督者不具有剩余索取权,仅仅存在监督专业化不足以降低组织内的偷懒行为。
2 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合约关系,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点。不管是否存在阿尔钦(Alchian)和德姆塞茨(Demsetz)意义上的团队生产,所有这些契约都存在代理成本和监督问题。Grossman和Hart(1986)提出有成本的契约理论则强调控制权的一方在购入剩余权利的同时,另一方必然失去这些权利,一体化有助于减轻对机会主义行为和扭曲性行为的激励,但并不能消除这些激励。
3 Williamson(1988)在“人的有限理性”和存在“机会主义”假定的前提下,从交易发生率、交易非确定性的程度和种类以及资产专用性的条件等三个维度来解释交易,并认为特定的交易要以特定的规则结构来进行组织,以节约交易费用。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在对生产函数企业理论修正和拓展的同时,却忽略了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知识积累和生产能力提升等更为重要、更为本质的东西。
(三)管理学的企业能力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的重点包括竞争优势、企业边界、企业存在及内部组织,最早可溯源至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马歇尔(1925)提出了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和产业之间的“差异分工”,并指出这种分工直接与各自的技能和知识相关。由于专业化分工导致技能、知识和协调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企业不断进化。这又需要产生全新的内部专门职能来对原有的和新的专业职能进行协调与整合。Prahalad和Hammer(1990)认为,企业在本质上是各种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企业的绩效源于培育、开发、扩散、整合、发挥和更新企业特有的、难以模拟的资源、能力与知识。企业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性质和边界,并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租金或超额利润,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企业能力理论虽然撇开经济关系来认识企业的本质有失偏颇,但它从管理的角度,侧重于从资源和能力等生产力的方面来分析企业的本质又有其合理的一面。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与通过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市场不同,企业作为一组契约的联结点,依赖特定的权威,运用自身的能力,对各种资源进行二次配置,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协调配置资源的过程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也正基于此,在研究公司治理与绩效相关性时,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之间关系才得到真正的重视。
二、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联结点:战略管理
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离不开公司管理这个中间变量,它们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在公司价值或财富创造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对企业进行系统的考察。因此,对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联性研究的意义远超过了研究它们之间的区别。企业管理从广义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战略管理、职能管理和作业管理,其中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的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战略管理立足于整个公司的发展,为整个公司利益相关者服务,从而实现价值创造过程中长期与短期利益的均衡以及不同利害相关者之间利益的均衡。
钱德勒(1962)最早从组织结构的角度,讨论了战略如何影响组织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上也就是一种组织安排,是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Tricker(1984)把公司治理归纳为四种主要行为:战略、重大决策的参与、监督以及会计责任,并形象地勾勒了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见图-1)。通过战略管理,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实现了对接。
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都可能对公司的运作过程产生影响,但在通常情况下,公司治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影响公司管理系统来达到间接影响公司运作,进而达到提高公司的效率与效益的目的。可见,提高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财富最大化是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最终归宿,这也是公司战略管理的目标。
[关键词]公司治理;战略管理;企业绩效
企业理论在研究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联性时,忽视了各种治理因素对公司绩效的中间变量的影响,无法分析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作用机理。基于这样一个重要的假设:经营者的目标与股东的目标之间并不存在冲突,经理人员在制定战略时,总是试图通过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来提升公司的长期经济价值,战略管理领域在研究企业绩效时更多关注的是企业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战略选择及其实施效果。因而,很少考虑公司治理因素、管理者的行为动机对战略及其绩效的影响。
事实上,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使经营者存在机会主义倾向,企业管理理论却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战略既定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战略的执行与控制,而忽视了其它因素。因此,有必要将公司治理、战略管理、公司管理和企业绩效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通过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为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寻找中间变量,从公司治理的层面,对公司战略以及其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较为系统的探究,以增强战略管理的有效性。
一、对企业本质的再认识
在研究“公司治理—战略管理—企业绩效”时,有必要深入分析企业本质的内核,这有助于明晰“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战略管理与绩效”等问题。
(一)新古典企业理论
新古典企业理论基于理性人的假设,企业被看作是单一的代理人,被视为一个“黑匣子”。在这样的企业中,管理者就是所有者,拥有产品和要素的市场供求以及各种要素边际产出的完全信息,他们关注的只是要素的投入和产出。尽管这种简化在很多时候可以为我们理解企业提供一定的方便,但却忽略了人的有限理性以及企业的生产结构和利益结构。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Berle和Means(1932)认为,公司控制权与财产所有权分离,经理在股权极为分散的情况下掌握了企业的实质控制权。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观察成本的存在,经理人员的行为不能被所有者完全地、直接地观察,因而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科斯(coase,1937)则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一组契约的组合,是市场里节约交易费用的制度组织,资源的配置由价格机制决定,并依赖于作为协调者的企业家。
Alchian、Jensen和Williamson等学者在科斯交易费用理论的基础上,将企业理论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有三个重要的分支。
1 Alchian和Demsetz(1972)认为,之所以产生对经济组织的需求,是因为要素的所有者通过专业化协作能够提高生产率,但对每个成员努力程度的监督和报酬的计量是困难的。在团队中,由某人专门作为监督者检查团队成员投入的绩效,是减少偷懒行为的一种方式。而监督者必须能够获得超过规定额度以上的任何产出作为监督的激励措施,如果监督者不具有剩余索取权,仅仅存在监督专业化不足以降低组织内的偷懒行为。
2 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合约关系,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点。不管是否存在阿尔钦(Alchian)和德姆塞茨(Demsetz)意义上的团队生产,所有这些契约都存在代理成本和监督问题。Grossman和Hart(1986)提出有成本的契约理论则强调控制权的一方在购入剩余权利的同时,另一方必然失去这些权利,一体化有助于减轻对机会主义行为和扭曲性行为的激励,但并不能消除这些激励。
3 Williamson(1988)在“人的有限理性”和存在“机会主义”假定的前提下,从交易发生率、交易非确定性的程度和种类以及资产专用性的条件等三个维度来解释交易,并认为特定的交易要以特定的规则结构来进行组织,以节约交易费用。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在对生产函数企业理论修正和拓展的同时,却忽略了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知识积累和生产能力提升等更为重要、更为本质的东西。
(三)管理学的企业能力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的重点包括竞争优势、企业边界、企业存在及内部组织,最早可溯源至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马歇尔(1925)提出了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和产业之间的“差异分工”,并指出这种分工直接与各自的技能和知识相关。由于专业化分工导致技能、知识和协调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企业不断进化。这又需要产生全新的内部专门职能来对原有的和新的专业职能进行协调与整合。Prahalad和Hammer(1990)认为,企业在本质上是各种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企业的绩效源于培育、开发、扩散、整合、发挥和更新企业特有的、难以模拟的资源、能力与知识。企业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性质和边界,并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租金或超额利润,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企业能力理论虽然撇开经济关系来认识企业的本质有失偏颇,但它从管理的角度,侧重于从资源和能力等生产力的方面来分析企业的本质又有其合理的一面。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与通过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市场不同,企业作为一组契约的联结点,依赖特定的权威,运用自身的能力,对各种资源进行二次配置,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协调配置资源的过程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也正基于此,在研究公司治理与绩效相关性时,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之间关系才得到真正的重视。
二、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联结点:战略管理
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离不开公司管理这个中间变量,它们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在公司价值或财富创造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对企业进行系统的考察。因此,对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联性研究的意义远超过了研究它们之间的区别。企业管理从广义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战略管理、职能管理和作业管理,其中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的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战略管理立足于整个公司的发展,为整个公司利益相关者服务,从而实现价值创造过程中长期与短期利益的均衡以及不同利害相关者之间利益的均衡。
钱德勒(1962)最早从组织结构的角度,讨论了战略如何影响组织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上也就是一种组织安排,是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Tricker(1984)把公司治理归纳为四种主要行为:战略、重大决策的参与、监督以及会计责任,并形象地勾勒了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见图-1)。通过战略管理,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实现了对接。
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都可能对公司的运作过程产生影响,但在通常情况下,公司治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影响公司管理系统来达到间接影响公司运作,进而达到提高公司的效率与效益的目的。可见,提高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财富最大化是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最终归宿,这也是公司战略管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