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毕业论文 > 医药 > 临床医学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的疗

若水分享 1147
【摘要】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 54例十二指肠溃Hp阳性的患者分为三组:A、B、C组,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结果 48例完成全部治疗方案,6例失访。三组Hp根除率86.88%~93.9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溃疡愈合率82.33%~88.7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三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三组方案均能有效地根除Hp和促进溃疡的愈合。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三联疗法 奥美拉唑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最为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近二十多年来的研究证明,根除Hp可使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的复发率降至5%以下[1]。本研究拟在不同抗酸疗程下,观察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54例观察对象均取自本院门诊病例,男34例,女20例,年龄18~72岁,平均36.7岁;全部观察病例为用药前1周经内镜证实的Hp阳性的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溃疡数量≤2个,大小<1.5cm;1周内未使用过其他H2受体拮抗剂、抗胆碱药、解痉药等其他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无明显的心、肺、肾功能障碍。
1.2 治疗方案
入选者按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A组(18例):一周疗法,雷贝拉唑 20mg qd,阿莫西林1.0g bid,克拉霉素0.5g bid,口服1周,后3周不服药;B组(18例):二周疗法,雷贝拉唑20mg qd,阿莫西林1.0g bid,克拉霉素0.5g,bid,口服1周,再继续雷贝拉唑20mg qd维持1周;C组(18例):四周疗法,雷贝拉唑 20mg qd,阿莫西林1.0g bid,克拉霉素0.5g bid,口服1周,再继续雷贝拉唑 20mg qd维持3周。于全部治疗结束后第28天复查内镜和检测Hp,观察溃疡愈合和Hp根除的情况。
1.3 症状疗效评估
症状严重程度分级评分标准:疼痛0~3级分别计0、2、4、6分,其他症状0~3级各记0、1、2、3分。治疗前对患者症状积分进行评估,疗程结束后再次评估,比较三组症状积分的改变情况。得分改善=用药前得分-评估时得分。
1.4 统计学方法
各组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均用按意愿治疗(ITT)分析和按方案治疗(PP)分析进行评价。各组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症状积分改变用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所有统计分析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

2 结果
三组受试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及临床基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中A组4例失访,B组1例失访,C组1例失访,实际完成48例。三组的Hp根除率、溃疡的愈合率组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症状积分改善状况组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雷贝拉唑比其他质子泵抑制剂维持胃内pH>4.0时间更长[2]。本研究三组方案根据正常人的胃酸分泌特点,采用雷贝拉唑 20mg第1周早1次口服,然后10mg qd再继续维持1周或者3周的方法,可以达到持久而强大的抑酸效果,而溃疡的愈合与抗酸治疗强度和时间成正比,治疗方案疗效高而溃疡面积又不很大时,单一抗Hp治疗1~2周就可以使活动性溃疡有效愈合。三组方案的三联治疗在第1周内都能提供强大的抗酸治疗,以及高效率的杀菌治疗,因此,三组的溃疡愈合率均在A组82.33%以上,且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其结果和相关报道的奥美拉唑的愈合率相似,优于H2受体阻滞剂[2]。三组治疗方案均能提供强大的抑酸治疗,均能有效缓解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症状。A、B、C三方案的症状积分改善的渐次增加,临床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雷贝拉唑根除Hp的作用,诸多的临床研究已证实其对Hp有抑制作用。原因可能是雷贝拉唑起效快,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胃内pH,可以迅速稳定酸敏感抗生素,从而加强了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的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为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提供理想的pH作用环境。根除Hp单用抗生素根除率较低,联合用药则有协同作用。目前推荐的根除Hp有效的三联疗法以PPI为中心加上2种抗菌药,疗程7d,根除率可达80%~90%。本实验的结果三组根除率均在86.88%以上,与文献报道相符,并且三种方法Hp根除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本实验充分证明,应用三种不同方案均取得较高的根除率,是比较可靠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2):126
[2] 李晓宇,胡伏莲.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2,11(6):443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