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的发展路径
若水分享
1147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文化 问题 路径
论文摘要: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其具有的乡土性、归属性、直观性等特点决定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助推器。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尚存在部分农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文化市场发育不足的弱点,因此,树立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共生的理念,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开展形式多样、健康的农村文化活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背景和战略意义。
一、农村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农村文化的内涵
农村文化作为与城市文化相对应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从广义上讲,农村文化是指农村人口在农村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而言,农村文化则仅指农村的精神文明活动,它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程度,是农民精神状态的反应,也是农村社会进步的标志。
(二)农村文化的特征
1.乡土性。费孝通提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2。在这里“乡土”包含两层含义,即农村固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乡”指农民聚村而居的生活方式,“土”则指农民以土为生的生产方式。中国农村的单位是村落,从几家的小村落到上千家的大村落,这其中包含信任、认同等文化资源和合作交往的社会功能。
2.归属性和直观性。农村文化的主体是共同劳动和生活的乡村农民,具有主动性和自发性,由于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因而农民群众对文化形式和内容的接受,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理解、消化和认同的过程。而且由于农民单纯朴实的小农意识,一旦接受某种思想、文化,就会积极参与并融入自己的生活。
3.季节性和多样性。由于与农业生产劳动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物质生活的季节性,决定了农民群众在文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安排上,具有类似耕作、收获等的季节性。农村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
论文摘要: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其具有的乡土性、归属性、直观性等特点决定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助推器。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尚存在部分农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文化市场发育不足的弱点,因此,树立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共生的理念,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开展形式多样、健康的农村文化活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背景和战略意义。
一、农村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农村文化的内涵
农村文化作为与城市文化相对应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从广义上讲,农村文化是指农村人口在农村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而言,农村文化则仅指农村的精神文明活动,它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程度,是农民精神状态的反应,也是农村社会进步的标志。
(二)农村文化的特征
1.乡土性。费孝通提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2。在这里“乡土”包含两层含义,即农村固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乡”指农民聚村而居的生活方式,“土”则指农民以土为生的生产方式。中国农村的单位是村落,从几家的小村落到上千家的大村落,这其中包含信任、认同等文化资源和合作交往的社会功能。
2.归属性和直观性。农村文化的主体是共同劳动和生活的乡村农民,具有主动性和自发性,由于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因而农民群众对文化形式和内容的接受,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理解、消化和认同的过程。而且由于农民单纯朴实的小农意识,一旦接受某种思想、文化,就会积极参与并融入自己的生活。
3.季节性和多样性。由于与农业生产劳动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物质生活的季节性,决定了农民群众在文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安排上,具有类似耕作、收获等的季节性。农村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