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 > 伦理道德 >

从环境保护的视角看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2)

若水分享 1147

  三、如何认识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生态与环境伦理观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由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不论是忽视生态系统生存发展的需要及其对人类的长远价值的“人类中心论”,还是过分强调人类的价值主体地位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人类中心论”都已逐渐失去社会思维主体地位。淡化人类价值主体地位,过于激进的“生物中心论”,虽有保护自然和环境的内容也难以让人接受。因此,构建适合当今时代的可持续的环境伦理体系是很必要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为人类重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平台。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首先必须对环境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自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以来,科技革命创造了人类引以自豪的工业文明,但在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不仅将人类引入“唯物主义”歧途,导致人性扭曲和社会变态,而且引发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方面的一系列生态、经济和社会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及其造成的影响,从地域上看,已带有全球性的特点,从时间上看,是长期的、不可逆的;从形成机理上看,已不仅仅是孤立的生态环境,或经济环境,或社会环境问题,而是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特点。可持续发展环境观的建立应立足于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两者之问的关系,着力于解决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以提高环境的纳污能力、自净能力、生产潜力和可持续能力为中心,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
  (二)科技理性与生态伦理
   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科技理性不断膨胀、价值理性与人文理性日益萎缩,科技理性的片面发展暴露出自身的合理性限度。因此,应当给予科技理性以必要的“生态”补充,寻求“生态理性”的道德合法性,使“科技理性”与“生态理性”在人的发展中、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中以及在真、善、美的生态伦理实践中保持适度的张力,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伦理道德作为人的文化系统的一部分,在走向自由存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每前进一步都彰显着人类本质的进一步完善。传统的科技理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仅仅体现出利己而不关心“它”的层次,这与人本质上应具备的道德层次是不相称的。生态伦理就是要彰显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既应利己,也应利它,从而更好地实现主体目的性的美德,是对原有道德伦理的超越,是道德进化的再完善。从这种意义上看,由科技理性到生态伦理不是自然的选择,而是人类在自主道德的进程中的一种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徐少锦:科技伦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2.
  [2]宋惠昌:应用伦理学[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234.
  [3]王正平、周中之:现代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24-134.
  [4]罗国杰等: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应用伦理学卷[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12.
  [5](美)迈克尔·G·泽依:改变人类命运的科技力量[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32-135.
  [6]雍兰利、范玉凤:化解生态环境危机:从科技理性到生态伦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49-52.
  [7]朱忠发:当代科技与伦理道德互动发展的新趋势[J].广西社会科学,2004,(3).
  [8]范虹:一柄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7,(5):34-35.
  [9]张二勋、秦耀辰:可持续发展时代的环境观[J].城市问题,2004,(1).
  [10]牛庆燕:必要的生态转向:从“科技理性”到“生态理性”[J].天府新论,2010,(3).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