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电算化在基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若水分享
1147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控制财务风险,近年来,我们基层也实行了会计电算化,运用财会软件代替手工核算,以其高效、准确、方便等优点赢得了广大财会人员的欢迎。会计电算化在基层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发展。我在日常实际应用中积累了一些体会,因此,就基层供电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产生的背景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在经济领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就对基层财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实现了从记账凭证到会计报表编制过程的自动化。会计电算化取代传统会计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各单位要提供更为真实、可靠、及时的会计信息,以满足投资者等各方的需要。
二、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问题
(一)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一方面,虽然会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理论能够满足手工会计核算,但会计电算化工作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一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操作以及相关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知识。积极培养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的会计人员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一般会计人员有会计业务经验,但计算机专业知识却很匮乏,难以胜任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工作。
另一方面,缺乏对传统手工模式的改造,对会计信息系统设置和调整不够。手工模式下的突出弱点是管理效率低下、信息不能及时处理和反馈、处理流程重复等问题,这样就不便于减少中间环节和合并、调整简单重复的业务流程,无法按照计算机管理的特点重新规划业务流程。而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最佳的人机结合方式,即以最小的成本,重新确定业务的处理流程,哪些环节应完全由计算机代替,为适应计算机处理,又需增加哪些环节,基层会计尤为茫然。
(二)操作人员安全保密意识差。基层安全性问题无法保证,一旦软、硬件出现故障或病毒侵入,其他所数据的安全、可靠性都受到威胁;加之数据资料的存储介质发生变化,如果资料没有定期打印存档或随机备份不及时,一旦出现故障,则损失惨重,无法弥补。
另一方面,保密意识淡薄也易造成巨大损失,这主要表现为操作权限设置不当,操作管理不严。实际工作中未做到专机专人专用或者因为操作权限设置不当和口令密码不严而造成的会计责任事故时有发生。
(三)软、硬件更新换代慢。软件技术水平低由于数据库系统功能不足,导致会计软件无法满足多用户使用的需求。当时配备的会计软件选用了小型桌面数据库系统,如Access、Foxbase等。这些数据库系统功能薄弱,主要面向单用户,无法适应多用户并发使用,功能单一,因此越来越无法满足企业下属基层所站多户日常需求。另一方面,目前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更换或二次开发软件达到某些特殊要求,往往成本太高,而且难以与已有的会计系统配套衔接,反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其次,我们应用的会计软件为初期产品,计算机技术不断升级,而财务软件更新滞后,导致会计功能徘徊不前的尴尬局面。
(四)重视账务功能,忽视管理功能。一直以来,会计工作主要从事事后核算,事前的分析预测和事中的控制因计算复杂而很难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和发展可以极大地发挥电子计算机卓越的计算功能,将财会人员从繁重的算账、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然而,基层会计电算化却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采用核算内容功能较强,而具备管理型功能的成本核算、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以及资金供求预测等模块未被采纳。限制了其管理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加强财务管理的功能。
(五)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短,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经验,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从而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会计数据盘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应及时备份硬盘数据,并且每次备份不少于两套,分两地存放;按时清理磁盘备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除过期数据。但一些单位对会计数据备份管理未形成制度,随意性大,一旦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会计数据将无法恢复。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产生的背景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在经济领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就对基层财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实现了从记账凭证到会计报表编制过程的自动化。会计电算化取代传统会计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各单位要提供更为真实、可靠、及时的会计信息,以满足投资者等各方的需要。
二、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问题
(一)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一方面,虽然会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理论能够满足手工会计核算,但会计电算化工作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一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操作以及相关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知识。积极培养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的会计人员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一般会计人员有会计业务经验,但计算机专业知识却很匮乏,难以胜任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工作。
另一方面,缺乏对传统手工模式的改造,对会计信息系统设置和调整不够。手工模式下的突出弱点是管理效率低下、信息不能及时处理和反馈、处理流程重复等问题,这样就不便于减少中间环节和合并、调整简单重复的业务流程,无法按照计算机管理的特点重新规划业务流程。而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最佳的人机结合方式,即以最小的成本,重新确定业务的处理流程,哪些环节应完全由计算机代替,为适应计算机处理,又需增加哪些环节,基层会计尤为茫然。
(二)操作人员安全保密意识差。基层安全性问题无法保证,一旦软、硬件出现故障或病毒侵入,其他所数据的安全、可靠性都受到威胁;加之数据资料的存储介质发生变化,如果资料没有定期打印存档或随机备份不及时,一旦出现故障,则损失惨重,无法弥补。
另一方面,保密意识淡薄也易造成巨大损失,这主要表现为操作权限设置不当,操作管理不严。实际工作中未做到专机专人专用或者因为操作权限设置不当和口令密码不严而造成的会计责任事故时有发生。
(三)软、硬件更新换代慢。软件技术水平低由于数据库系统功能不足,导致会计软件无法满足多用户使用的需求。当时配备的会计软件选用了小型桌面数据库系统,如Access、Foxbase等。这些数据库系统功能薄弱,主要面向单用户,无法适应多用户并发使用,功能单一,因此越来越无法满足企业下属基层所站多户日常需求。另一方面,目前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更换或二次开发软件达到某些特殊要求,往往成本太高,而且难以与已有的会计系统配套衔接,反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其次,我们应用的会计软件为初期产品,计算机技术不断升级,而财务软件更新滞后,导致会计功能徘徊不前的尴尬局面。
(四)重视账务功能,忽视管理功能。一直以来,会计工作主要从事事后核算,事前的分析预测和事中的控制因计算复杂而很难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和发展可以极大地发挥电子计算机卓越的计算功能,将财会人员从繁重的算账、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然而,基层会计电算化却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采用核算内容功能较强,而具备管理型功能的成本核算、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以及资金供求预测等模块未被采纳。限制了其管理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加强财务管理的功能。
(五)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短,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经验,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从而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会计数据盘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应及时备份硬盘数据,并且每次备份不少于两套,分两地存放;按时清理磁盘备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除过期数据。但一些单位对会计数据备份管理未形成制度,随意性大,一旦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会计数据将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