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具体策略
若水分享
1147
摘要:文章立足黄河三角洲的发展之路,提出了构建该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和各产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效生态;黄河三角洲;策略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是共和国一块年轻的宝地,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山东省的规划中指出:“沿黄产业经济带”要依托黄河口和自然保护区等特点,重点发展优质粮棉、畜牧、林果等高效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结合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和依据,贯彻国家、省、市规划中对于黄河三角洲的产业规划,积极构建该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和各产业的发展策略。
一、发展多元化的现代工业
第一,发展现代石油加工业。黄河三角洲对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石油、天然气,东营市最发达的工业也是石油、天然气加工业,但是,就目前胜利油田石油加工业来说,污染严重、能源损耗量太大。这必须要求我们顺应时代的步伐,节能减排,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首先,要大力提倡企业创新。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其次,石油化工企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抓好胜利工业园和华泰集团、万达集团、利华益集团等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试点企业工作,提升主导产业循环经济水平。
第二,发展现代港口产业。黄河三角洲是以石油开采而兴起的,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已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恶化。必须转变观念,由“以油兴城”到“以港强城”,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东营港的扩建将给城市转型带来新的机遇。港口及其附属加工业基地将是黄河三角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为“黄三角”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第三,发展制造业。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基础,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延长产业链。一是工业生态链模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努力使每一生产链上游产出的废弃物用于下游生产的原料,实现循环经济。二是绿色农产品产加销一条龙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集农、工、贸、种、养、加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三是环保工业产品模式。以各类植物、废弃物等为原料,开发和引进先进生产工艺,生产绿色环保产品,改善生态环境。
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第一,发展高科技集约型现代农业模式。一是把农业发展定位在高科技上,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优良品种,建立技术高度密集的农业生产体系。二是通过精准化技术、大规模开发、网络化营销等,从事黄河三角洲饲草业、畜牧业和草食动物加工业,水土保持、城市绿化和观光农业等产业的现代化、高效益综合开发。
第二,“上农下渔”荒碱地开发模式。这是一种融蓄水、淡水养殖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一体的立体生态农业开发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旱、涝、碱三大难题,而且取得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实现了富民、富村、富财政的三大目标。该模式被誉为黄河三角洲上的“桑基渔塘”。
第三,生态经济林业模式。通过高起点规划、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大面积种植冬枣、蚕桑等生态经济林,推广林粮、林经间作,在大幅度提高区域林木覆盖、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农民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第四,生态草地畜牧模式。通过引进国外最优畜禽品种大面积改良本地畜禽,实行草畜结合、农牧结合,变种植普通作物为种植饲草饲料作物、变传统放牧为“围栏轮牧+舍饲精养”、变畜肥直接还田为用粪生产沼气后气肥还田发展畜禽养殖业,实现草食畜牧系统良性循环和增值高效,使黄河口呈现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光。
第五,生态渔业模式。从海洋到陆地依次发展海水、滩涂和淡水养殖业,形成分层次、立体化的发展格局,并分别创造浅海贝类护养、滩涂生态调控绿色养虾、盐碱地渗水养虾等模式,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三、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战略
第一,土地资源。应根据各地区土地资源特点,明确各地域的发展方向,发挥各区域的优势。根据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特点,今后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稳定现有耕地,大力发展草地,有选择地发展林地”的方针。为了建成高效的农-林-牧-渔复合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要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切入点,将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大农业结构转变为种植业与养殖业、林果业相结合的多元化现代型农业结构。
第二,水资源。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危机,应将水资源的节约使用置于优先地位。运用水费价格这一经济杠杆进行调控,从管理、工程和节水技术等方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包括提高灌溉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率,减少田间无效蒸发,推广抗早节水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第三,油气资源。今后应充分发挥该区油气资源丰富和优越的区位两大战略优势。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促进具有区际意义的、关联效应大的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部门的形成与发展,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和替代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和多样化的发展,使之成为新型沿海外向型经济开放区。
第四,盐卤资源。建立石油生产替代产业,大力发展多元经济。一方面要紧紧围绕油田这个广阔市场,大力发展面向油田服务油田的石油机械、石油化工、化纤纺织、建筑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另一方面要大规模开发盐卤资源,推动盐化工尽快形成规模。
第五,海洋资源。为确保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循环。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渔业资源加以保护。
参考文献:
1、石军.世纪抉择——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忠秀,田向平.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1).
关键词:高效生态;黄河三角洲;策略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是共和国一块年轻的宝地,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山东省的规划中指出:“沿黄产业经济带”要依托黄河口和自然保护区等特点,重点发展优质粮棉、畜牧、林果等高效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结合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和依据,贯彻国家、省、市规划中对于黄河三角洲的产业规划,积极构建该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和各产业的发展策略。
一、发展多元化的现代工业
第一,发展现代石油加工业。黄河三角洲对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石油、天然气,东营市最发达的工业也是石油、天然气加工业,但是,就目前胜利油田石油加工业来说,污染严重、能源损耗量太大。这必须要求我们顺应时代的步伐,节能减排,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首先,要大力提倡企业创新。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其次,石油化工企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抓好胜利工业园和华泰集团、万达集团、利华益集团等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试点企业工作,提升主导产业循环经济水平。
第二,发展现代港口产业。黄河三角洲是以石油开采而兴起的,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已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恶化。必须转变观念,由“以油兴城”到“以港强城”,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东营港的扩建将给城市转型带来新的机遇。港口及其附属加工业基地将是黄河三角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为“黄三角”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第三,发展制造业。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基础,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延长产业链。一是工业生态链模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努力使每一生产链上游产出的废弃物用于下游生产的原料,实现循环经济。二是绿色农产品产加销一条龙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集农、工、贸、种、养、加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三是环保工业产品模式。以各类植物、废弃物等为原料,开发和引进先进生产工艺,生产绿色环保产品,改善生态环境。
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第一,发展高科技集约型现代农业模式。一是把农业发展定位在高科技上,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优良品种,建立技术高度密集的农业生产体系。二是通过精准化技术、大规模开发、网络化营销等,从事黄河三角洲饲草业、畜牧业和草食动物加工业,水土保持、城市绿化和观光农业等产业的现代化、高效益综合开发。
第二,“上农下渔”荒碱地开发模式。这是一种融蓄水、淡水养殖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一体的立体生态农业开发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旱、涝、碱三大难题,而且取得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实现了富民、富村、富财政的三大目标。该模式被誉为黄河三角洲上的“桑基渔塘”。
第三,生态经济林业模式。通过高起点规划、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大面积种植冬枣、蚕桑等生态经济林,推广林粮、林经间作,在大幅度提高区域林木覆盖、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农民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第四,生态草地畜牧模式。通过引进国外最优畜禽品种大面积改良本地畜禽,实行草畜结合、农牧结合,变种植普通作物为种植饲草饲料作物、变传统放牧为“围栏轮牧+舍饲精养”、变畜肥直接还田为用粪生产沼气后气肥还田发展畜禽养殖业,实现草食畜牧系统良性循环和增值高效,使黄河口呈现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光。
第五,生态渔业模式。从海洋到陆地依次发展海水、滩涂和淡水养殖业,形成分层次、立体化的发展格局,并分别创造浅海贝类护养、滩涂生态调控绿色养虾、盐碱地渗水养虾等模式,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三、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战略
第一,土地资源。应根据各地区土地资源特点,明确各地域的发展方向,发挥各区域的优势。根据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特点,今后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稳定现有耕地,大力发展草地,有选择地发展林地”的方针。为了建成高效的农-林-牧-渔复合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要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切入点,将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大农业结构转变为种植业与养殖业、林果业相结合的多元化现代型农业结构。
第二,水资源。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危机,应将水资源的节约使用置于优先地位。运用水费价格这一经济杠杆进行调控,从管理、工程和节水技术等方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包括提高灌溉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率,减少田间无效蒸发,推广抗早节水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第三,油气资源。今后应充分发挥该区油气资源丰富和优越的区位两大战略优势。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促进具有区际意义的、关联效应大的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部门的形成与发展,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和替代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和多样化的发展,使之成为新型沿海外向型经济开放区。
第四,盐卤资源。建立石油生产替代产业,大力发展多元经济。一方面要紧紧围绕油田这个广阔市场,大力发展面向油田服务油田的石油机械、石油化工、化纤纺织、建筑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另一方面要大规模开发盐卤资源,推动盐化工尽快形成规模。
第五,海洋资源。为确保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循环。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渔业资源加以保护。
参考文献:
1、石军.世纪抉择——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忠秀,田向平.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