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化企业发展的创新策略
若水分享
1147
【论文关键词】 文化企业 创新 策略
【论文摘要】 文化产业是未来最有潜力的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文化企业自身都存在许多不足。本文在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基础上,从创新的角度提出改革举措。
文化产业作为中国未来最有潜力的产业,是党和政府若干年内要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居于更加突出的地位。在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潮中,文化资源、文化消费、文化市场日趋国际化,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愈加重要。尽管我们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面临很多挑战。我国文化企业与国外的文化企业相比,不仅规模小,而且竞争力弱。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我国的文化产业势必要日益开放,这也给文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和挑战。开发、整合、包装文化资源,形成、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刻不容缓。
1. 文化企业存在的问题
1.1 体制改革滞后,资源配置机制混乱。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配套政策不完善,改革难度大,导致民营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文化经济的平稳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文化产业传统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资源配置机制混乱、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
1.2 政府定位、职能不清:一些地方以党代政,对文化市场微观主体经营活动干预过多的问题仍然比较普遍。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职能交叉、行政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不仅导致了市场微观主体的交易成本过高,而且依靠以行政资金为主要手段和行政推进为主要方式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配置资源的传统体制,导致了管办不分、资助覆盖面窄、监管缺失等一系列弊端。
1.3 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整:由于受传统体制束缚,我国文化企事业单位普遍对文化市场的重视和调研不够,市场开拓意识不强,营销能力普遍较低,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导致文化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即使是优质产品也难以形成产业链,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
1.4 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缺乏体制保障: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地区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还存在一定障碍,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缺乏体制保障,投资主体单一,各级政府财政紧张,加之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筹资渠道单一,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
2.文化企业的改革策略
2.1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1)政府职能的转变。推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促进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改进文化管理模式,创新文化管理手段。鼓励文化企业进行经营方式的转变,公有经济向私有、股份制方向发展,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投资集资引资,发展多种渠道,鼓励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参加各种活动,扩大影响力。
(2)加快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文化体制,对文化企业的运行方式、机制进行创新。不断修改完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加快文化市场发展步伐,坚持文化企业发展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模式。通过政企改制建立规范的公司制文化企业,确立市场主体地位;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努力打造一批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文化企业。
2.2拓宽渠道,开拓市场:文化产业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是阻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如公益文化事业它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整个社会的事业,却存在“等、靠、要”,国家不拨款,我就不建设现象。应广开渠道,多方筹集经费,努力做到社会事业社会办。在经营方面,过去多数企业都有“守株待兔”、“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观念,这种观念已经过时。现在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提高文化企业的影响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向消费者或其他企业推销自己,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在保持原有内涵和底蕴的同时增添新鲜感,做好市场调研,及时调整产品方向,以满足不同人的喜好与需求。
2.3创造个性鲜明的产品,打造文化品牌:在进行产品的前期设计时,必须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进行选择定位、设计,要将自身的文化特色、最能吸引人的地方展现出来。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充分理解它们真谛的基础上,做好产品的定位,创造出新的具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
文化企业想要拥有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能有所收获,就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让大家去熟悉它、认可它。发展既具有我国特色又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站在文化企业的顶峰,与知名的文化企业多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主动地将新想法、新观念引进来。通过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进而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打破行业、部门等所属界限,整合文化资源,培育有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创新是文化资源开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创意化、特色化制胜,才能扩大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4重视人才培养和管理: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使之保持一定的后劲,必须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文化产业专门人才。同时,特别注重培养造就和引进创新人才、策划人才、外向型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占领文化产业的人才高地。
文化产业是高智力、高科技的产业,因此,文化产业的竞争,也就集中在创新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上。通过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文化人才;完善用人机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加强培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等手段,充分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人力资源管理,尽快培养具备文化产业的相关知识,掌握现代科技、懂经营、会管理、能创新的专业人才。
2.5明确社会责任,提高服务质量:作为文化企业,其产品不单是供人们使用那么简单,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低俗文化造成的精神污染,比环境污染的危害还要大。因此,文化企业在注重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的同时,也要肩负起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优秀文化的责任。
3.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整个世界的文化正在向着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因此,我国文化企业发展是必然趋势。文化企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把握好机遇,并且将各种资源有效的充分利用起来共同发展我国文化企业。
参考文献
[1]葛安娜.中小文化企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1(5)258
[2]常莉.论文化企业促销策划与控制.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6):80-81
[3]周延召.文化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探析.学术交流,2008,170(5):173-176
[4]杨春丽,史萌.浅谈文化企业的特性和发展对策.山东经济,2009,152(3):140-144
[5]胡燕.文化企业的营销创新策略之路.中国市场,2011,637(26):48-50
【论文摘要】 文化产业是未来最有潜力的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文化企业自身都存在许多不足。本文在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基础上,从创新的角度提出改革举措。
文化产业作为中国未来最有潜力的产业,是党和政府若干年内要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居于更加突出的地位。在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潮中,文化资源、文化消费、文化市场日趋国际化,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愈加重要。尽管我们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面临很多挑战。我国文化企业与国外的文化企业相比,不仅规模小,而且竞争力弱。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我国的文化产业势必要日益开放,这也给文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和挑战。开发、整合、包装文化资源,形成、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刻不容缓。
1. 文化企业存在的问题
1.1 体制改革滞后,资源配置机制混乱。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配套政策不完善,改革难度大,导致民营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文化经济的平稳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文化产业传统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资源配置机制混乱、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
1.2 政府定位、职能不清:一些地方以党代政,对文化市场微观主体经营活动干预过多的问题仍然比较普遍。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职能交叉、行政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不仅导致了市场微观主体的交易成本过高,而且依靠以行政资金为主要手段和行政推进为主要方式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配置资源的传统体制,导致了管办不分、资助覆盖面窄、监管缺失等一系列弊端。
1.3 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整:由于受传统体制束缚,我国文化企事业单位普遍对文化市场的重视和调研不够,市场开拓意识不强,营销能力普遍较低,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导致文化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即使是优质产品也难以形成产业链,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
1.4 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缺乏体制保障: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地区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还存在一定障碍,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缺乏体制保障,投资主体单一,各级政府财政紧张,加之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筹资渠道单一,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
2.文化企业的改革策略
2.1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1)政府职能的转变。推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促进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改进文化管理模式,创新文化管理手段。鼓励文化企业进行经营方式的转变,公有经济向私有、股份制方向发展,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投资集资引资,发展多种渠道,鼓励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参加各种活动,扩大影响力。
(2)加快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文化体制,对文化企业的运行方式、机制进行创新。不断修改完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加快文化市场发展步伐,坚持文化企业发展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模式。通过政企改制建立规范的公司制文化企业,确立市场主体地位;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努力打造一批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文化企业。
2.2拓宽渠道,开拓市场:文化产业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是阻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如公益文化事业它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整个社会的事业,却存在“等、靠、要”,国家不拨款,我就不建设现象。应广开渠道,多方筹集经费,努力做到社会事业社会办。在经营方面,过去多数企业都有“守株待兔”、“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观念,这种观念已经过时。现在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提高文化企业的影响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向消费者或其他企业推销自己,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在保持原有内涵和底蕴的同时增添新鲜感,做好市场调研,及时调整产品方向,以满足不同人的喜好与需求。
2.3创造个性鲜明的产品,打造文化品牌:在进行产品的前期设计时,必须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进行选择定位、设计,要将自身的文化特色、最能吸引人的地方展现出来。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充分理解它们真谛的基础上,做好产品的定位,创造出新的具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
文化企业想要拥有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能有所收获,就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让大家去熟悉它、认可它。发展既具有我国特色又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站在文化企业的顶峰,与知名的文化企业多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主动地将新想法、新观念引进来。通过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进而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打破行业、部门等所属界限,整合文化资源,培育有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创新是文化资源开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创意化、特色化制胜,才能扩大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4重视人才培养和管理: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使之保持一定的后劲,必须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文化产业专门人才。同时,特别注重培养造就和引进创新人才、策划人才、外向型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占领文化产业的人才高地。
文化产业是高智力、高科技的产业,因此,文化产业的竞争,也就集中在创新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上。通过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文化人才;完善用人机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加强培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等手段,充分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人力资源管理,尽快培养具备文化产业的相关知识,掌握现代科技、懂经营、会管理、能创新的专业人才。
2.5明确社会责任,提高服务质量:作为文化企业,其产品不单是供人们使用那么简单,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低俗文化造成的精神污染,比环境污染的危害还要大。因此,文化企业在注重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的同时,也要肩负起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优秀文化的责任。
3.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整个世界的文化正在向着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因此,我国文化企业发展是必然趋势。文化企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把握好机遇,并且将各种资源有效的充分利用起来共同发展我国文化企业。
参考文献
[1]葛安娜.中小文化企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1(5)258
[2]常莉.论文化企业促销策划与控制.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6):80-81
[3]周延召.文化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探析.学术交流,2008,170(5):173-176
[4]杨春丽,史萌.浅谈文化企业的特性和发展对策.山东经济,2009,152(3):140-144
[5]胡燕.文化企业的营销创新策略之路.中国市场,2011,637(26):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