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及解决策略探讨
若水分享
1147
摘要:融资问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企业只有巧妙运用融资策略,才能获得充裕的资金、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追求更高效的经营目标。目前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障碍重重,应从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国家政府三方面协调改革入手予以解决。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策略;财务管理
一、 民营企业的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在增长国民生产总值、活跃市场经济、增加国家税收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等内容。这表明,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扶持发展对象。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定会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二、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源泉、前进动力,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发展的基础。目前,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内部融资(如盘活内部存量资产、利用留存收益和应付税利等融资)和外部融资(如金融机构贷款、发行有价证券、吸引外商投资、租赁、商业信用、项目融资、杠杆购买融资等),可谓渠道广泛。然而在中国当前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资金筹集渠道不畅、筹集范围有限,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此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民营企业自身状况的限制
起步较晚的民营企业,自身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主要表现在经营规模较小,公司的经营运作主要依靠个人积累的有限资本;缺少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企业创新意识不够;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透明,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信用观念淡薄,缺乏信用基础,欠息、欠债、不良贷款现象较为普遍等。这些尚未完善的方面无疑使民营企业加大了筹资难度,缩小了融资范围。
(二)金融机构提供信贷的限制
企业融资渠道虽多,但民营企业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却有限,除靠内部融资外,主要是靠金融机构贷款。但目前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提供的信贷资金却又微不足道。其原因:
1.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贷款性质多为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的频率高、数量少,客观上增大了银行贷款的管理成本,因此在现行的金融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面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请求,往往不予支持。严格的贷款权限、繁多的信贷条件、烦琐的贷款审批程序,让民营企业对于贷款融资这一渠道望而却步。据有关资料统计,民营经济对国民生产总值(GNP)新增部分的贡献已达60%,但只获得30%的金融支持。
2.中小型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能力较小。虽然中小型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提供了相应的贷款服务,但因其自身规模小、资金少、资信实力不强、经营区域受限等特点,使其在面对民营企业的金融需求时,显得力不从心。
3.民营企业易受市场环境的影响,经营情况变数大,无法准确预测其未来经济形势,难以满足银行讲求资金“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要求。兼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信用质量问题,使得某些虽有为民营经济服务理念的国有商业银行宁愿贷款给有问题的国有企业,也不愿贷款给经营良好的民营企业,从而加大了民营企业同银行合作的困难性。
(三)国家政府政策扶持的限制
目前,中国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扶持程度不足,对民营企业融资的环境未能提供到位的配套服务:在立法方面,缺乏统一规范的民营企业立法,扶持政策出台后,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做保障;在管理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扶持措施的实施大打折扣;在宏观调控方面,缺乏有效手段来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和改进对民营企业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在监督方面,政府部门未能很好的履行监督职能,致使民营企业本身发展不规范。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策略;财务管理
一、 民营企业的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在增长国民生产总值、活跃市场经济、增加国家税收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等内容。这表明,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扶持发展对象。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定会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二、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源泉、前进动力,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发展的基础。目前,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内部融资(如盘活内部存量资产、利用留存收益和应付税利等融资)和外部融资(如金融机构贷款、发行有价证券、吸引外商投资、租赁、商业信用、项目融资、杠杆购买融资等),可谓渠道广泛。然而在中国当前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资金筹集渠道不畅、筹集范围有限,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此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民营企业自身状况的限制
起步较晚的民营企业,自身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主要表现在经营规模较小,公司的经营运作主要依靠个人积累的有限资本;缺少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企业创新意识不够;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透明,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信用观念淡薄,缺乏信用基础,欠息、欠债、不良贷款现象较为普遍等。这些尚未完善的方面无疑使民营企业加大了筹资难度,缩小了融资范围。
(二)金融机构提供信贷的限制
企业融资渠道虽多,但民营企业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却有限,除靠内部融资外,主要是靠金融机构贷款。但目前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提供的信贷资金却又微不足道。其原因:
1.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贷款性质多为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的频率高、数量少,客观上增大了银行贷款的管理成本,因此在现行的金融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面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请求,往往不予支持。严格的贷款权限、繁多的信贷条件、烦琐的贷款审批程序,让民营企业对于贷款融资这一渠道望而却步。据有关资料统计,民营经济对国民生产总值(GNP)新增部分的贡献已达60%,但只获得30%的金融支持。
2.中小型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能力较小。虽然中小型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提供了相应的贷款服务,但因其自身规模小、资金少、资信实力不强、经营区域受限等特点,使其在面对民营企业的金融需求时,显得力不从心。
3.民营企业易受市场环境的影响,经营情况变数大,无法准确预测其未来经济形势,难以满足银行讲求资金“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要求。兼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信用质量问题,使得某些虽有为民营经济服务理念的国有商业银行宁愿贷款给有问题的国有企业,也不愿贷款给经营良好的民营企业,从而加大了民营企业同银行合作的困难性。
(三)国家政府政策扶持的限制
目前,中国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扶持程度不足,对民营企业融资的环境未能提供到位的配套服务:在立法方面,缺乏统一规范的民营企业立法,扶持政策出台后,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做保障;在管理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扶持措施的实施大打折扣;在宏观调控方面,缺乏有效手段来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和改进对民营企业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在监督方面,政府部门未能很好的履行监督职能,致使民营企业本身发展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