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励志故事 >

有关于现代成功人士励志故事

若水分享 1147

  别抱怨,当目标成了遗憾,命运才给你改变自己的机会。往事既已过去,就应该学着笑对眼前。人生一世,如浮云流水,过往是覆水难收的我们有的只是现在。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现代成功人士励志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故事1:人生总有取舍

  她早年在非洲生活,家境贫寒。为了生存,她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餐厅清洗工。一日所得,都不能养活自己,但为了理想,她毅然选择留了下来,积极投身于反对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联盟运动中,直到她的祖国解放。

  她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20岁那年,她才有幸在一所培训学校里读了两年中文,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对文学的热情。

  1949年,她和丈夫离婚,带着两岁大的儿子来到英国。此时,她囊中羞涩,为了支付租金,她不得不把仅有的家当---一本还 没完成的小说草稿拿来典当,被老板委婉谢绝了。为此,她不得不流落街头,最后才被一位好心人收留了一个月。然而就是这一个月的时间,让她得以能静下心来完成作品,最终以《青草在唱歌》的名字出版并一炮走红。从此她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完成了五部曲《的孩子们》,而且也完成了代表作《金色笔记》的创作。她的写作面特广,除了长篇小说以外,还 著有诗歌、散文、剧本和短篇小说。她每天都坚持写作,即使到了八十高龄,这一习惯不仅没有改变更有扩展的势头,上午三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

  她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并几次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的多丽丝·莱辛。2007年,她一举击败美国作家罗斯以色列希伯来语作家阿摩司·奥兹、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她的成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当听到中国很多作家在五六十岁就封了笔,她立刻惊讶得说不出来。“这简直不可思议”她不假思索地说,“过去我太忙,写的时间太少,现在退休了,我终于可以把未完成的心愿给完成。人生总有取舍,我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我必须加倍努力。”

  在外人看来,到了这种境地,莱辛的话多少有点让人感慨年华易逝的无奈,但她对成功和人生的感悟却是出自肺腑,毫无做作之意。

  “人总要学会取舍。只要能动,我就会毫不犹豫的坚持我的理想。”最后她说。

  莱辛说的这番话,让人感触颇多。记得卡耐基有一句名言:“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着手清楚的事。”但我想,当我们的生命遭受滑铁卢的时候,当我们在一次次努力都看不到回报的时候,我们是否还 有坚持的勇气呢?人要学会取舍,需要一种理性,更需要一种态度,一种昂首向上的态度,其中包含着自信和坚强,也涵盖着勇敢和自足。

  励志故事2:聆听错误

  人,难免会犯错误,而偏偏犯了错误的人却常常以为自己是冤枉的。为了辩解,他们常常会去寻找一些倾诉的对象,来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给他人听。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些犯了错误,并且把自己错误的观念表白出来的人,是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但作为一个倾听者,他却往往会很清楚对方究竟错在哪里。但是,有一些事情,明明是一个人在发表自己错误的言论,如果贸然地反驳对方,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能学会聆听错误,在对方错误的言论中找到对方的弱点,然后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很多本来看起来很僵的东西,也许就会迎刃而解。

  曾经的世界首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就是一个喜欢聆听错误的人。比尔·盖茨在一次会议上,信心十足地讲到如果能对小企业软件市场的开放,那全球的小企业软件市场每年将给微软带来的数十亿美元的价值。但是,他的这次言论,却受到了严厉指责,一名技术员指出公司开发网络浏览器滞后,根本就无暇顾及小企业软件市场的开放。盖茨略作沉吟,然后点头示意对方说下去。这个技术员虽然对小企业软件市场的开发列举了很多片面的观点,但是他对开发网络浏览器方面却列举了很多很有见地的观点。事后,比尔·盖茨在开发小企业软件方面依然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事实证明,小企业软件一推出,就受到了许多小企业的欢迎,为公司带来许多利润。但那个技术员对浏览器方面的建议,也宣告了“微软”经营方向的成功转型。

  盖茨后来谈起这件事时说:“我不想在面子问题上浪费时间,那是没有意义的。特权会使人腐化,但我想保持前进的动力。”从当年的毛头小伙一跃而为世界首富,这样的成功并没有塞住的盖茨耳朵,学会聆听,更重要的是,学会聆听错误的观点,无疑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真正的成功者善于聆听,他们的谦虚来自高度的自信。自信是睿智的果实,睿智将因聆听而更睿智。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就是一个很会聆听错误观点的人。在联合国的大会上,常常有一些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抛出一些只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大多数国家利益的观点,这时的安南,却从不去反驳对方,而是认真倾听对方的言论。但是会后,他总是按符合大多数国家利益的准则进行办事。而他的这一种作风,自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尊重。

  聆听错误,为我们的判断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我们不光要学会去聆听,还 要有足够的能力学会判断和处理。只有通过不断的聆听,包括聆听错误的言论,我们的判断才会建立在充分思考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才有依据把一件事情真正的做对做好。也只有这样,我们对错误的聆听才更有价值。

  励志故事3:给自己一个假想敌

  拳王阿里出生在美国的路易斯维尔市,12岁时,他开始练习拳击。

  有一年,他闯入一家餐馆,挑战餐馆的老板加斯。加斯是一位业余拳手,在路易斯维尔,也小有名气。阿里说:“我们来赌一把,你胜了,我马上离开,而且从此不再进入你的餐馆,我胜了,要在你这儿风光地大吃一顿。”当时,美国的种族歧视现象非常严重,像阿里这样的黑人,是不能进入白人餐馆的。加斯接受了挑战,他根本没有把一个孩子放在眼里。但是,加斯没有想到,只一个回合,他就被阿里击倒了。后来,加斯买通了一位教练,把阿里带到郊外的村子里,既不陪他练拳,也不给他提供器械,只是一日三餐地供应着。加斯是想用环境软化阿里骨子里的斗志,因为半年后,他要参加路易斯维尔市的业余拳手争霸赛。他要战胜阿里。

  一晃,到了争霸赛的日子,加斯和阿里在擂台上相遇了。加斯以为阿里的拳头肯定弱了不少,谁想,比赛中,阿里步伐灵活,出拳犀利,不到三回合,加斯就被击倒在地。

  失败后,加斯问阿里:“这段日子以来,你离开了训练馆,每天养尊处优,为什么拳技不退反进?”阿里说:“因为,我每天都假想敌人的存在,从来没有松懈。”

  从此,阿里逐渐受到拳击界的关注。1860年,18岁的阿里代表美国参加在罗马举行的奥运会,比赛中四战四胜,获得了冠军。

  每个人都应有一个假想敌,只有随时感觉到对手的存在,感受到可能存在的威胁,你才不会放松自己,不会被对手击倒。

  励志故事4:不要与成功擦肩而过

  在一所拖车房屋中,住着一位以熨衣为生计的青年工人。他的周薪只有六十元。他的妻子上夜 班,不过即使夫妻俩拼命工作,赚到的钱也只能勉强糊口。由于他们的孩子耳朵发炎,他们只好连电话也拆掉,以省下钱去买抗生素为孩子治病。

  这位熨衣工人希望成为作家,所以他在夜 间和周末不停地写作,拖车房中打字机的噼啪声经常不绝于耳。他的余钱几乎全部用来支付了邮费,人们时常看到他将厚厚的原稿寄给出版商或图书经纪人。

  然而,他的作品一部又一部被退回了。退稿信往往很简短,非常公式化,这使他很愤怒,甚至怀疑出版商和经纪人究竟有没有真的看过他的作品。

  有一天,他读到一部不错的小说,令他记起了自己的某件作品。于是,他把自己一部作品的原稿寄给那部小说的出版商。这位出版商很负责,他把原稿交给了著名出版人皮尔·汤姆森。

  几个星期后,他收到了汤姆森的一封热诚亲切的回信,说原稿的瑕疵太多。不过汤姆森的确相信他有成为作家的希望,并鼓励他继续写下去。

  在此后的十八个月里,他又寄出去两部作品的原稿,但依然都被退还 了。

  一次次的打击,加之生活上的窘迫逼人,终于使他开始放弃希望。一天夜 里,他把倾注自己无数心血的一沓沓原稿扔进了垃圾桶。

  谁知在第二天,他的妻子把它们都捡了回来。“你不应该半途而废,”她告诉他,“特别在你快要成功的时候。”

  他瞪着那些稿纸发愣。也许他已不再相信自己,但他妻子却相信他会成功,还 有那位他从未见过面的纽约编辑汤姆森也相信他会成功。于是,他开始试写第四部书稿,每天坚持写一千五百字。

  将这部作品写完以后,他把小说原稿寄给了汤姆森。

  他以为这次又准会失败,可是他错了。汤姆森的出版公司预付了两千五百美元给他,史蒂芬·金的经典恐怖小说《卡丽》于是诞生了。这本小说后来销了五百万册,并摄制成电影,成为1976年最卖座的电影之一。

  这位出身贫寒又因工资菲薄走上写作之路的美国人在三十二岁时成为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亿万富翁。今天,他的每部作品的版税,均逾千万美金之巨,而根据他的小说改编成的《危情十日》、《闪灵》等优秀电影让更多的观众记住和喜欢上了他。

  励志故事5:穿越黑暗抓住那缕光

  1971年10月,他出生于重庆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高考落榜后,他当过搬运工人。1991年12月,在一家印刷厂,他成了一名印刷小工,瘦瘦的身子,黑黑的面庞。

  每周二早上8点钟上班,一直到周四晚上下班。连续三昼两夜,平均每分钟要从机器上取下1112张报纸。每10个小时,他才能休息一次,时间仅为1个小时。紧张得就跟打仗一样,只要手脚稍微慢一点,就会影响下一个环节,就会遭到一顿臭骂。

  一个月忙下来,他仅拿到了23元的工资。他在日记本中悲伤地写道:“我不能一辈子呆在这个地方,这是一个黑暗的地方。要想换个好工作,就得有知识。从头做起,一切都不太晚!”

  他报名参加了函授。一边打工一边上课,生活节奏猛然加快,休息时间少得可怜。他尽量压缩睡觉的时间,一有空就看书。实在熬不住了,就把头浸在冷水里泡一泡。仅仅2个月,原本就瘦的他,体重减轻了8公斤!

  1994年7月,他终于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文凭,这时,江苏电视台在招临时工。很多人不愿去,他去了。他说:“起点低,不怕!”

  他每天都透支体力拼命赶做节目,通宵熬夜更是常事。所有的片子,都是自己剪辑、自己写稿,甚至于自己配音。但他不怕累,每当看着做好的片子,他的心情就像秋日的蓝天一样,明朗极了!

  由于长期劳累,1998年春节后,他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有时候拔一下,就可以掉下一小撮。所有的人都说这是一场灾难。无奈之下,他索性剃成了光头。

  但是,他依然微笑。没想到,这光头配着他的笑脸,显得既聪明又精神。

  这种新颖别致的造型,一下就吸引了电视台领导的注意。他被选为新节目《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 在他的努力下,《南京零距离》收视率一路飙升,最高达到17.7%,超过了同时播放的《新闻联播》。2002年,《南京零距离》的广告收入竟然高达5000万元。

  他的名字叫孟非,江苏电视台现在最红的节目主持人。

  2004年初,孟非被评为“中国最新锐十大主持人”之一。这十大主持人中,除了他,全是央视名嘴!这足以证明,孟非,这个打工出身的主持人,已不输于他这个行业的任何人!

  如今,孟非主持的情感类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迅速在全国窜红,全国收视率达到3%,创下前所未有的收视奇迹,就连《人民日报》也在4月9日辟出专栏对此进行特别报道。

  人的一生当中,总会有一些黑暗的经历;而知识,就是黑暗中唯一的一缕明光。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黑暗中积蓄力量,抓住“知识”这缕明光,将人生走向辉煌。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9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