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大学生励志 >

大学生的青春励志文章,献给毕业的你

若水分享 1147

  凡事不论成败,只要经历。这一生,本就是为了不输给自己而已。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大学生的青春励志文章,希望能够帮助你们!

  励志文章1:一生学习,成就一生

  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当一个有学问的人信赖书本、知识和权威,借着它们而了解自己,那么他便是愚蠢的。了解是由自我认识而来,而自我认识乃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因此,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因为整个生活是汇聚于我们每个人的身心的最高“机密”。

  目前我们所谓的教育,只是由书本聚集见闻、知识,这是任何懂得阅读的人都办得到的。这种教育提供了一条巧妙的逃避自我之途,如同其他所有的逃避方式一样,它无可避免地制造出有增无减的苦难。冲突和混乱是由于我们和他人、事物、概念之间差错的关系而产生,除非我们了解此项关系而改变它,否则,知识的学习和堆砌,各种技能的获取,都只会将我们导向更深的混乱和毁灭。

  我们将子女送入学校,学习一些技能,并希望借此来带动整个家庭的长久繁荣,至少在家长们年老的时候有养老保险,有稳定的照顾。我们对孩子最急切的渴望,就是将他塑造成一个能在一个领域中出类拔萃之人,希望给予他一个安全的经济地位。物质的获得有时候并不难,然而,技术的训练能使我们了解自己吗?

  虽然,懂得念书写字、学习土木工程或其他某种职业,是必需的,然而技术能给予我们了解生活的能力吗?技术,无疑是次要的;如果技术是我们惟一奋力以求的东西,那么我们就摒弃了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了。

  一生学习,成就一生

  生活,是痛苦、喜悦、美、丑、爱等多种感受的综合,一旦我们将它整体地加以了解,那么这项了解在各方面都会创出它应有的技术。不过,相反的说法就不是真的了:技术永远无法产生创造性的了解。

  如果过分强调技术,我们便毁灭了人。磨练技能和效率,然而对生活却不了解,对思想、欲望的行踪不能领悟,只会使我们变得日益残暴无情,以致于触发战争,危害了我们肉体上的安全。由于我们的教育过重于单单培养技术,已经制造出许多科学家、数学家、造桥工程师、征服太空的人,但这些人了解生活的整体过程吗?一个专家能把生活本身完整地体验感受表达出来吗?或者他真的体验到生活了吗?有时候,当他不是专家时,反而更能直指生活的本质。

  一颗能够给予人辉煌一生的企图心,首先应当是一颗敏感的善良的热情的心,让我们对周围的一切保持孩童一样旺盛的好奇心。我们应当渴望了解新奇的事物,渴望探索未知的领域。只有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我们才能不断地、孜孜以求地、乐此不疲地提升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改善自我,从而更接近成功的巅峰。

  励志文章2:玫瑰、事业孰重孰轻

  既然双方或者一方选择了放弃这份感情,那至少说明你们的感情还是有相对脆弱的一面。相信,暂时的痛苦之后,彼此都会拥有新的机会。

  拿大学毕业生来讲,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非常多,比如是继续拿学历,还是去找工作;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乡;是去公司应聘,还是自主创业。在众多的选择当中,恋爱与择业的冲突,以及坚持自己的选择还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成了令很多毕业生困惑的事情。

  由于大学生的年龄以及所处的环境,发展成恋爱关系的同学很多。男女学生在谈恋爱时通常很少考虑毕业以后的去向问题。但是,随着毕业的临近,有不少恋人,因为自己中意的工作和对方不在一个地方,想到将因此暂时甚至永远和自己亲密的人分开,心中都会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这是可以理解的。

  玫瑰、事业孰重孰轻

  这个时候,就更需要大学生朋友理智地进行全面的思考,进行合理的选择。可以仔细考虑双方间的爱是否成熟;彼此在一起是否愉快;双方的性格是否合得来;必要时,彼此是否愿为对方牺牲自己的利益。当你坚定地认为,彼此是深爱对方的,那最好能及早地商讨双方的择业问题。可以选择在同一个城市应聘工作;也可以选择两人共同创业;还可以选择暂时的分离,然后双方计划为了以后的重逢,眼下应该做什么。

  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在择业和恋爱发生矛盾时,经过衡量比较,放弃了爱情。虽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但是,毕竟是失恋,难免陷入痛苦之中。

  如果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避免的是内疚心理。既然双方或者一方选择了放弃这份感情,那至少说明你们的感情还是有相对脆弱的一面。相信,暂时的痛苦之后,彼此都会拥有新的机会。

  励志文章3:努力做一个卓越的人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做事的各种能力上;自信心都占据着基石般的支持地位。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缺乏探索事物的主动性、积极性,其能力自然要得到约束。

  自己是宝石,你才会成为宝石。

  一位面临毕业的学生向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现代工商业社会是标准的学历社会,一个人往往会因为自己所读的大学不怎样,而整个将来也就这样被决定了。”

  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已深植在一般人的脑海之中。这实在是件无可奈何的事,常令人感到忿忿不平。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老师答道:“如果你真的相信是这样的话,你很可能就会变成那样。你如果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毕业生,你就注定要一辈子过着三流的人生。相反地,如果你你心中认为:我虽然只是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的学生,可是我才不甘愿成为一个三流的人,更不愿意一辈子过着三流的生活。果真能这么想,你就可以过着一流的生活了。”

  这位学生歪斜着脑袋,显然不太理解老师话中的意思,老师也仿佛看到他的脸上写着:“真的是这样简单吗?”老师您的想法未免太天真了吧!于是,老师接着说:“社会并不是如想像中的那么简单。不见得一流大学的第一名毕业生,就一定有光明璀璨的前途在等待着他。在人生的旅途上,也绝不会有特快车可将你尽早送达目的地;同样反过来说,也不会有特慢车的存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常有著名的明星大学毕业的人,一辈子庸庸碌碌,过着平淡的人生;也有小学毕业的人,虽然只是个小工厂的老板,却也能做一个成功的经营者;每天过着充实而富有活力的生活。这些例子,不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吗?”

  努力做一个卓越的人

  可是,这位学生还不是非常地心悦诚服,他说:“我常常听到人家都这么劝我、勉励我。可是,我觉得这些都是十分例外的例子。像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他不是大学毕业,可是仍然当上了首相,甚至还被称为庶民宰相。可是,在你说话的口气中,不是也暗示着,大部分的首相还是一流大学毕业的;大部分工厂的经营者,也还是一流大学毕业的。不是吗?”

  老师点点头说:“对,你说的没错,问题也就在这里。”的确,在我们的社会中,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的确都很活跃,也很吃香,原因在哪里?差别又在哪里呢?在参加大学考试时,往往只是一分之差的成绩,便被分配到二流学校的人很多,然而这并不能证明他们之间能力的差别就会很大。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曾经说过:普通大学毕业的人,是很好管理的人。言下之意,仿佛对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大有敬而远之之意。老实说,关键就在于此。

  “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很早就在无意中研究过思考的方法,他们都拥有‘天真的想法’,也就是认为‘自己是一流大学毕业的,所以将来一定会有光辉的前途’。正因为有这种意识的存在,反而可以使自己成为真正活跃、有能力的人。”

  学生又问:“什么是思考方法?”

  “就是相信自己必定会成功。也就是说即使是没有学历的人,只要学会了这种思考的方法,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一流大学毕业的人,在社会上如此活跃,可以证明这种思想是正确的。”

  这种“思考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自信心。

  励志文章4:付诸行动

  成功不是等待。如果我迟疑,它会投入别人的怀抱,永远弃我而去。

  我的幻想毫无价值,我的计划渺如尘埃,我的目标不可能达到。

  一切的一切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诸行动。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一张地图,不论多么详尽,比例多么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论多么公正,永远不可能防止罪恶的发生。任何宝典,即使我手中的羊皮卷,永远不可能创造财富。只有行动才能使地图、法律、宝典、梦想、计划、目标具有现实意义。行动像食物和水一样,能滋润我,使我成功。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拖延使我裹足不前,它来自恐俱。现在我从所有勇敢的心灵深处,体会到这一秘密。我知道,要想克服恐惧,必须毫不迟疑,起而行动,惟其如此,心中的慌乱方得以平定。现在我知道,行动会使猛狮般的恐惧减缓为蚂蚁般的平静。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从此我要记住萤火虫的启迪:只有在振翅的时候,才能发出光芒。我要成为一只萤火虫,即使在艳阳高照的白天,我也要发出光芒。让别人像蝴蝶一样,舞动翅膀,靠花朵的施舍生活;我要做萤火虫,照亮大地。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我不把今天的事情留给明天,因为我知道明天是永远不会来临的。现在就去行动吧!即使我的行动不会带来快乐与成功,但是动而失败总比坐以待毙好。行动也许不会结出快乐的果实,但是没有行动,所有的果实都无法收获。

  付诸行动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立刻行动!立刻行动!立刻行动!从今往后,我要一遍又一遍,每时每刻重复这句话;直到成为习惯,好比呼吸一般,成为本能,好比眨眼一样。有了这句话,我就能调整自己的情绪,迎接失败者避而远之的每一次挑战。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现在是我的所有。明日是为懒汉保留的工作日,我并不懒惰;明日是弃恶从善的日子,我并不恶;明日是弱者变为强者的日子,我并不软弱;明日是失败者借口成功的日子,我并不是失致者。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我渴望成功、快乐、心灵的平静。除非行动,否则我将在失败、不幸、夜不成眠的日子中死亡。

  成功不是等待。如果我迟疑,她会投入别人的怀抱,永远弃我而去。

  此时。此地。此人。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励志文章5:毕业后,大学才真正属于你

  小余毕业经年。

  有时,她会想起她的大学,比如路过某单位,正赶上食堂开饭;比如在很小的服装店淘来淘去,再毫不留情地讨价还价;她总会跟身边人说,“我们学校”的如何,或“我们学校”附近的咋样。眼前事仿佛是按钮,一切类比都被拉回至“我们学校”,她自嘲,就像人生只有那么一段取之不尽的记忆场所。

  小江毕业经年。

  毕业时,他发誓“这辈子都不会回去了!”事实上,他有次办事路过学校,回来后,把MSN签名改成“过×大而不入”,言若有憾;单位有新人入职,他只是略点下头就算打招呼,但一听对方报出×大,便大笑起来,以后再碰到,就直呼师弟或师妹了。

  小梁毕业一年。

  毕业后,大学才真正属于你

  一日,她刚参加同学聚会归来,情绪有些激动。“哎呀呀,我还是适合当学生,我舍不得我的大学!”小梁向女友倾诉着。女友却说,“人终归要毕业的,不能一辈子待在学校”,“其实,我觉得,毕业了,你毕业的大学才真正属于你”。小梁满头问号。

  “读书时,学校只是一个活动场所。你说你是某大的,我也是某大的,他也是某大的,某大又有什么特殊意义?只有毕业了,同学们像蒲公英一样吹散到不同的角落,毕业院校写在你的履历里,成为你经历、记忆的一部分,你一辈子走到哪儿,填任何一张表,都无法将它删除,甚至它成为记号;一个你素不相识的人和你一样拥有它,你便觉得亲近,就像一张心理名片……”女友又举熟识的小余、小江为例。

  小梁咂摸一会儿,开始嘲笑女友的说理兼抒情状态,谁知女友说:“我过去当过老师,讲道理讲惯了。”但小梁知道,女友改行已经五六年。

  哎,恐怕不只是毕业院校吧。学校也好,单位也好,人生的各段经历,所有你挥挥手以为告别的,都在告别的那一刻真正属于你,以不同方式,不同记号。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5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