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教学资源 > 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

若水分享 1147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高潮。一起看看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欢迎查阅!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1

【学习目标】

1.能够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联系背景资料,能够恰当演绎剧本。

3.能够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欣赏影片,初步了解屈原的生平。)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

相关介绍——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汩罗而死。

“橘颂”

“受诬”

全剧分为五幕“招魂”

“被囚”

“雷电颂”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

三.写作背景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高潮。郭沫若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四.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雷霆(tíng)污秽(huì)犀利(xī)鞭挞(tà)

罪孽(niè)鞺鞳(tāngtà)徘徊(páihuái)稽首(qǐ)

睥睨(pì)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2.划分层次并简要概括。

第一部分(第1-8段):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部分(第9-13段):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五.细读感悟

1.阅读课文前面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舞台说明为舞台上的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作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自然景象是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这个典型环境意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的严重伤害,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2.本文有众多意象,请找到它们,说说它们象征着什么。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形象(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3.品读下列句子内涵。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这几句是对风的呼喊,流露出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3)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这几句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表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4.文中的屈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是民族灵魂的化身。

【写作特点】

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

2.运用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

4.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会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郭沫若及其创作情况。

2.认识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屈原的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屈原深沉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屈原鲜明的人物形象。

难点

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分角色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力求从读、演、评三个方面培养戏剧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剧《屈原》,注意与课文有关的情节内容。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历史剧的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

三、文本链接

1.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汨罗而死。

2.《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高潮。郭沫若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四、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感知剧本内容。

2.《屈原》全剧分五幕,虽然只写屈原一天的生活经历,却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

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含冤被屈,悲愤填膺,在雷电风雨交加的夜晚作风、雷、电的颂歌。婵娟逃脱囚禁来见屈原,误饮靳尚暗害屈原的毒酒而身亡。屈原与前来救助他的卫士一起出走,潜往汉北。全剧在悼婵娟的《礼魂》歌声中结束。

五、课文精读

1.阅读课文中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2.课文一开始,靳尚和郑詹尹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的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推到了顶点。

3.文中作者将很多的事物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谈戏剧的创作主旨。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这是象征手法。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4.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品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其所用的修辞方法,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这几句运用了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

(2)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运用呼告、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

(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运用了呼告、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4)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他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通过反问、反复、比喻等手法的使用,深刻指出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昏庸无能的统治集团,欺民惑众,压迫人民。表达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5.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2)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4)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现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6.作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作者以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歌颂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歌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

六、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的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雷电颂。共分两层。

第一层: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激愤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层: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七、文章主旨

这篇戏剧(历史剧)以奇特的想象、宏伟的气魄、火一般炽烈的语言和雷霆万钧的气势,塑造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八、写作特点

1.想象瑰丽奇特,意境雄浑壮阔。

文中的独白想象奇特,气势恢宏,体现了革命浪漫主义的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展开神奇的想象,上天入地,呼风唤雷,运用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让屈原同宇宙间伟大的自然力——疾风、怒雷、闪电结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使主人公具有了摧毁一切黑暗的力量。

2.运用象征手法。

作者赋予一些物象以具体的象征义:①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②洞庭湖、长、东海:象征人民群众。③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祈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⑤“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象征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句的气势。

本文通篇运用拟人、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整个独白的抒情效果,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3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对作文进行润色修改的常用方法。(难点) 

2.能对作文进行恰当的润色和修改,能把作文写得更具体、更生动。(难点)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你们写过很多作文。只觉得写作是自己的事,而修改是我们老师的事情。其实不然。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再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修改是写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作文修改,从哪里入手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修改润色。 

二、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修改作文主要从语言、构思、中心三方面进行。

1.修改语言 

材料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电脑已不在陌生,电脑使用率逞上升趋势。等我们这一代人步入社会时,如果不会使用电脑,就会被视为文盲。可是,电脑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修改指导:第一句话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逞上升趋势”中的“逞”,应改为“呈”;还有一个是“已不在陌生”中的“在”,应改为“再”。修改语言首先看有没有错别字,再看有没有用词不当的,最后读一读句子有没有重复啰唆的语病。 

2.修改构思 

材料二:池塘美景

池塘的四面围着一些花草树木。树是各种各样的,一片郁郁葱葱。花也是各种各样的,五彩缤纷。

修改指导:这段描写就显得有些空泛。有哪些树,树有何特征,有哪些花,这些花的形态和色彩如何,都未能描述出来。不仅如此,它还未能扣住“美”字。这都是由于观察不细致,构思不精确。修改时可以把“各种各样”具体化,把树的特征、花的形态写得详细而生动,再给它设置一个月光下的背景,这个池塘周围的景色就一定很美了。

3.修改中心 

材料三:银杏赞 

暑假里,我在伯伯家做客。听说离他家十多里路的老河村有棵几百年的银杏树,就吵着要去看。第二天早上,堂哥就用摩托送我去。路上车子很多,摩托在车流中穿行,我真佩服堂哥的技术。不一会儿就到了。一下车,就觉得热得不行,我们在村头吃了个西瓜,喝了点汽水,才进村看树。

在一所小学门前,那棵老树屹立着,只见它古老苍劲,大得惊人。学校并不大,但校舍整齐美观,窗明几净。

一个锄草回来的农民路过这里,堂哥便和他攀谈起来。那农民很和气,他告诉我们,这棵银杏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它遭过两次大灾:一次是被雷击;一次是被鬼子用刀劈,用火烧。然而,老树依然挺立在大地上。

听完介绍,仰望老树,我觉得它格外高大了。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它有力地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我们是九点多钟回去的,路上车子少了些,堂哥开得更快了。坐在疾驰的摩托上,我暗暗地对自己说,一定要学习老树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与困难的斗争中锻炼并成长。 

修改指导:没有很具体的事例来突出中心,写银杏的句子很少。一共只有8句写到了银杏,其他都与银杏没有多大的关系,甚至毫无关系。对表现中心思想没有关系的材料,应当割舍干净。与文章中心有关的也并非都要大写特写,那些离中心比较远的就不能详写。绘树、赞树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应当详写。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评讲作文: 

1.批改

2.佳作推荐

3.美文共赏  

4.小结

四、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这节课我学会了:

2.还存在的疑惑是: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教案模板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下册九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模板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模板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

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教案模板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学指导汇编【5篇】

初中九年级语文关于歌剧之夜教案范文总汇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59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