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教案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同桌、小组、全班交流等形式,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一起看看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教案!欢迎查阅!
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联系课文理解“羞愧”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环境的美和莉达爱护环境的行为美,懂得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教学重点
生字的学习,“津津有味”、“羞愧”、“美妙”等词的理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莉达为什么“面对夜莺感到羞愧”。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标出段落,勾出生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小朋友在树林中玩过吗?你印象中的小树林是什么样的?现在跟老师一起到小树林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课件展示画面:幽幽的树林,柔和的阳光,绿色草地,蝴蝶飞舞,露珠闪光,鸟语花香,溪水淙淙)
多好的小树林啊!闭上眼,做做深呼吸,你感受到什么?
2有两个小姑娘,也到树林里来了,她们是怎么玩的呢?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板书:面对夜莺感到羞愧]
3齐读课题,读好“莺”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注意听准每个音,勾出生词。
2自由读课文(可以是两遍、三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把勾画的字、词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师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
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互读课文。
4检查识字情况
(1)点击课件开火车读(可以同桌为单位、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
(2)有没有你以前认识的字?怎么认识的?
(3)哪些字容易记错,给大伙儿提个醒。(指名说、小组说。重点指导“扔”、“剩”、“津”、“醉”、“沉”的读音,提醒“羞”与“着”下面部分的区别。)
(4)小老师教读。
5现在把这些字娃娃送回课文中,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还认不认识它们。
三、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生字大家都认识了,相信课文也一定能读好。
1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也可分段读)其他孩子当小评委,仔细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帮助。(指名读→师生评议)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读课文,一会儿来一次比赛,看哪些小组读得好。
3朗读比赛(可以小组为单位分段读),师生评价。
4整体感知:两个小姑娘在小树林里做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理解积累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会以下内容。
1夜莺的歌声很美,从“美妙”、“沉醉”可看出(相机指导理解“美妙”、“沉醉”)。
教师相机引导:
(1)看到可爱的夜莺在唱歌,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说吗?(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提问,如:夜莺怎样唱歌?夜莺唱的什么?教师相机引导孩子体会夜莺美妙的歌声)
(2)相机播放课件,再现小树林的美。
(3)两个小姑娘也被这美景吸引了,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为什么?(津津有味、沉醉)指导理解“津津有味”、“沉醉”。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段。(课件显示小树林画面做背景)
2莉达爱护环境行为美,从第5段可看出。
教师相机引导:(1)吃完饭她俩怎样做的?勾出写她们不同做法的词。
(2)你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指导朗读,可以加上动作)
(3)奥莉娅怎么想的?(指导朗读,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4)莉达怎么说的?读一读(指导朗读)。听了她的话你怎么想?
(5)假如你是那只夜莺,看到她们的做法,听到她们说的话,你想对谁说点什么?
(6)指名分角色朗读、表演。
3拓展:地球上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情感。想想看,树林里还有哪些事物会对她们的做法、想法发表意见?(还有小鸟、小花、小草、小溪……问题用课件显示。学生先在小组讨论,再汇报。)
4齐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
5指导积累。现在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课余摘抄到积累本上。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课文有8个生字要求我们会写(课件出示8个生字)。你最有信心记住哪个字?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2哪些孩子能用其中的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漂漂亮亮的?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扔:左窄右宽,右边“乃”是两画,“乃”不能超过“扌”。
沉:左窄右宽,左边的“氵”要匀称,“冖”不能太宽,“冗”与“氵”同高度。
觉:上面三点要写匀称,不能写成“⺌”,中间的“冖”稍宽;“见”的“ 乚”和“冖”同宽。
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教案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旷、蠢、灶、蘑菇、岔。
2.新词:空旷、蠢东西、蘑菇、分岔、垂头丧气、轻蔑。
3.理解重点句:
(1)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2)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3.指导朗读,培养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祖国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为祖国献出一切。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的相互照应。
(二)难点
“小夜莺”的机智来自思维敏捷,敏捷的思维来自热爱祖国的感情,这一点难于理解。
(三)解决办法
采用教学时先以理清故事的内容入手,再了解时代背景,深化的读加以理解。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回答课文中设计的问题,勾画重点词句。
(二)听录音,朗读训练。
(三)前后位、同位讨论。
(四)几名同学上前表演。
(五)质疑问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加强朗读。
(二)整体感知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外国作品,反映前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各族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着重对小游击队员“夜莺”进行了详细描写。教师要引导出这种精神源于对祖国的热爱。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正音:削xiāo空kòng塞sāi
解词:轻蔑:轻视,看不起人。
沉寂:静得连一点声音也没有。
宛转:形容声音优美、动听。
搭拉:向下垂。
2.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学生自悟。
(2)简介时代背景。
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战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3.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按照“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的顺序分段或以歌声为线索也可。
第一段(从开头到“听懂了吗?”)小孩学夜莺叫,用歌声引诱德国兵。
第二段(从“队伍出发了”到“就不再问了”)写小孩给敌人带路。
第三段(从“树林深处”到“新鲜的意思了”)写小孩发出情报做好消灭敌人的准备。
第四段(从“德国兵”——全文结束)写小孩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机智摆脱了敌人。
4.教师总结,学生质疑。
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以歌声为线索,掌握这种分段方法并理解所学字词。
5.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课后生词。
第二课时
(一)阅读第一段,讨论问题
1.文首为什么要写“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烧焦的树木”?
(说明战争破坏严重,昔日美丽的村庄,如今已破烂不堪,作者利用这一段环境描写来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行为。)
2.德国军官和士兵是怎样发现小孩的?
(无声——夜莺叫——小孩叫——注意听——发现)
3.相互讨论,体会句子含义,幻灯出示。
(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沉着、机智。)
(2)“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这句话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
4.小结本段内容,指导朗读。
(二)阅读第二段
1.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何要做出天真贪玩的样子?
(孩子机智灵活,既向游击队传递了情报,又进一步取得了敌人的信任。)
2.当问孩子有无游击队时,孩子怎样回答的?画在书上。
3.讨论: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怕吗?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呢?
(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进行不屈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三)指读第三段,讨论
1.游击队潜伏在哪里?他们怎么知道德国兵来了?
(通过小夜莺的歌声传送的情报得知德国兵来了。)
2.由此可见,小夜莺是第一次传递情报吗?
(不是,小夜莺显得老练,看来在战争期间,他已是一位出色的游击队员了。)
(四)默读第四段,思考
1.游击队是怎样把敌人消灭的?
2.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
(小孩子完成这次任务后,又坐在原来的地方,执行新的任务,小孩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和警惕性。)
3.最后一节起什么作用?(照应了开头并点了题,这歌声……有什么区别,这句赞扬了小夜莺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情报员。)
(五)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1.浏览课文,找一找有几处环境描写?
2.以歌声的地方有几处?(可见这篇文章思路清楚,以歌声为线索,另外准确的环境描写也起到了烘托中心的作用。)
(六)总结扩展
1.这篇文章读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2.你觉得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热爱自己的祖国。)
六、布置作业
1.造句即便……也……
2.学习写人物动态的句子,画在书上。
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教案3
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读课题,说说你想从文中知道些什么。请带着疑问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 听课文录音或范读,勾画出你不认识的字。
2.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把勾画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3. 用生字卡检查全班认读生字的情况。(齐读、抽读。)
4. 分小组读课文,组内互相帮助,纠正字音。
5. 组内交流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解之处。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 分组提出读不懂的问题。简单的问题立即由学生相互解决。教师梳理紧扣课文重点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
2. “羞愧”是什么意思?做了什么事会让人觉得羞愧?指导学生联系下文仔细体会。
3. 为什么她们吃得津津有味?
抓住“津津有味”、“沉醉”,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想象有树林、草坪及夜莺歌声的画面,体会环境的美好。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 奥莉娅和莉达的行为有什么不同?她们是怎么想的?
读文,画出相关动词,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朗读时注意表现出奥莉娅的不在乎和莉达严肃认真的态度。
5. 讨论: 要是人人都像奥莉娅这样做,树林、草坪将变成什么样子?小朋友在那样的环境里吃东西还能津津有味吗?
6. 全班讨论: 在“谁也看不见”的情况下,你会怎样做?你想帮助奥莉娅吗?你会对她说点儿什么呢?
7. 拓展: 听了莉达的话,奥莉娅会怎样想?怎样做?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五、完成课后练习
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精选教案及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