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消费及其类型经济生活教案优秀范文汇总
《消费及其类型》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中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框有两部分内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和消费类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喜欢,
高中政治消费及其类型经济生活教案优秀范文汇总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的:识记消费的基本类型,贷款消费的含义及适用情况;理解我们的日常消费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
能力目的:深化对消费的认识,提高理解日常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从生活中归纳出经济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看待我国的消费水平的现状以及变化。
二.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三.教学难点:贷款消费与传统的消费方式相比,是不是一种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方式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贷款消费存在的背景(安排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常州市场消费现象面面观(DV)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常州市场消费现象面面观(DV)导入(包括火爆的常州市场食品消费,服装消费,旅游消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引出话题:消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新课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与消费息息相关,请同学们从身边的事看起,看看我们都有哪些消费行为,哪些消费现象。
生:围绕日常消费行为举例。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日常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现象,有吃,穿,住,行各个方面,接下来我们就来给这些消费现象以及消费行为分分类,请同学们结合课文P21—P22三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我们刚刚所例举的现象进行不同的分类。
生:根据课文的三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教师在同学们分类的基础上,查缺补漏,进行有选择的指导)
师:在我们的消费中,有两种比较时髦的消费方式,分别是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一下贷款消费。请看课文P21漫画,请问,在生活中,你会采用哪一种消费方式,并说明理由。
生:在已经课前预习准备的基础上,开展一次小辩论。时间控制为8—10分钟。
师: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无论是传统的消费方式,还是贷款消费都有其使用的前提,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是我们采用不同消费方式的原则。
师:(课堂活动)消费现象纷繁复杂,消费水平也参差不齐,同学们的消费水平也是有高有低,我这里有一个你心仪已久的MP3,你会选择买还是不买?为什么?在买与不买中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呢?根据这个课堂活动,引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1)收入水平,包括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这是影响消费的基础和前提(2)物价水平;(3)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并指出在不同类型的商品消费中这些主要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4)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最根本因素。
师:在讲到消费水平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个名词:恩格尔系数。什么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与我们的消费存在怎样的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些内容:
(1)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答:1857年,世界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2)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答: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2)国际上关于恩格尔系数的统一规定:
答: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师:解放前,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估计可能要达到80%--90%。歌剧《白毛女》中有这样一段:杨白劳出外躲债七天(有歌词为证:“漫天风雪一片白,躲债七天回家来”),却把二斤白面总带在身上。杨白劳唱道:“卖豆腐挣下了几个钱,集上称回了二斤面,怕叫东家看见了,揣在怀里四五天。”如此珍惜二斤面,说明杨白劳家真是太穷了。解放后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情况有所好转,但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是居高不下的。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和67.7%,也就是说城镇居民只属于勉强温饱,农村居民则仍属于绝对贫困。然而到1995年,这个比值发生了较大变化: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至50%以下,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降至58.6%。更大的变化,出现在1995年以后的这短短的六七年。到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降至47.8%,而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则降至37.9%!到2004年我国城乡的恩格尔系数更下降至37.7%和47.2%。
这是一种历史性的巨变!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能够感受到人民生活的这种巨变。谁谁家买新房了,谁谁家买汽车了,谁谁家孩子自费出国留学了,谁谁家两口子到哪儿旅游去了。这样的消息,在十几年前对中国老百姓来说还是十分遥远的新闻,如今在许多地方都已是身边的家常话题了。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到那时,中国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还会下降!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将不断提高。
3.课堂练习:
单项:1、近年来,随着居民家庭收入增加,假日经济火爆。这主要是因为()
A、家庭消费从根本上说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B、家庭收入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的影响
C、我国旅游业服务水平提高,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D、消费者有一种从众心理
2.信贷消费在江苏火热,与江苏居民收入水平和对未来的经济状况抱有信心有关。2007年,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5100元、无锡和常州约为14400元。材料说明,信贷消费在江苏火热()
A.主要由居民的消费信心决定B.主要由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C.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影响D.主要由物价水平决定
不定项选择:3.居民生活消费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等B.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C.消费品价格D.过去和现实的收入、未来的收入与支出
论述题:材料一:我国近年来的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人均收入情况
表1
1:
表2:
材料二:由于食品价格上涨,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类消费支出达2710元,增长12.1%,比2003年高7个多百分点。据测算,受粮食、油、肉、禽、蛋、鱼、鲜菜等价格上涨的影响,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购买这7类食品人均支出需增加144元,户均支出需增加484元(平均每月增加40元),占全部食品类支出的10.2%,给低收入户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表1、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表1、表2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表1和表2有什么内在联系?
(3)结合材料二,分析2004年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为什么均有所上升?
高中政治消费及其类型经济生活教案优秀范文汇总二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两种划分方式;恩格尔系数。
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收入的高低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钱货两清、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
联系的实际问题: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初步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本框的重难点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环节一:生活导入,设疑引思。
教师活动: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消费,再以设问方式导入该节课的内容,带出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人,同学们的日常消费活动包括哪些项目?
学生活动:就日常生活的体验得出相应的回应,例如:买文具、食堂吃饭、买零食、买衣服、电话费等日常消费活动。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于学生可能并有实际经验的消费内容。
教师:同时导出课堂主体内容:日常消费多种多样,家庭作为消费的主体单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内容,那影响它消费的因素有哪些?这些消费活动有什么区别?我们消费活动的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所以我们这节课就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消费的类型做相关讨论
★ 【本环节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的生活场景出发,引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列举自己及家庭的消费行为,拉近了学生与课程的距离。为讲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消费的类型做好铺垫。
★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一) 情景分析:
探究活动一第一部:小刘的纠结
小刘在滕州一家私营企业工作,月收入3000元。他的妻子是银座超市的营业员,月收入1500元。看着许多同事都成了“有车一族”,小刘的心也热了。但数数口袋里的钱,小刘又有些犹豫了。
小刘为什么纠结?
学生活动: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收入。
教师讲解: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少,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小。
探究活动一第二部:小刘的忐忑
面对现实,小刘有些忐忑,“现在把钱都花在车上,企业发展又不稳定,父母年龄增大,孩子马上要上学,将来花钱的地方多,还是暂时别买吧。”
小刘忐忑又为哪般?
学生活动: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教师讲解:当前收入直接影响消费,预期消费则影响消费信心,当预期消费乐观时,消费信心就强;预期消费较低时,消费信心就弱。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探究活动一第三部:小刘的困惑
假如小刘所在的滕州市大多家庭的月收入在5000到6000元之间;而B市只有少数家庭月收入上万元,其它家庭月收入都还只有1000-2000元。
如果小刘是汽车销售商,会选择到哪个城市开店?为什么?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活动和下面一组比较,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教师讲解: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小,会使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在讲完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后播放视频
学生讨论:面对小刘的纠结,忐忑,困惑,我们能给小刘提出哪些建议呢?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小刘的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及结合图片和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对这一重点的认识。
探究活动二:考查自己家里的消费水平与恩格尔系数的关系
教师活动:每个家庭的消费活动各不相同,那如何衡量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书本阅读了解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并讨论得出结论家庭消费的不同内容体现了不同的消费水平
要了解家庭消费水平先要知道一个概念就是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教师提出:恩格尔系数和消费水平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用公式表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费用/各项消费总支出费用×100%。一般恩格尔系数越大,越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因此生活水平就越低,相反恩格尔系数减小,生活水平就提高,消费结构会逐步改善。
★【本环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了解恩格尔系数,以及恩格尔系数高低的含义。
教师:虽然我们是用同学们的消费活动做的说明,但要明白家庭消费的影响因素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考察了总体消费状况的前提下,接着来讨论一个具体的消费案例:
探究活动三:赵老师的家庭账单
自主探究:对该家庭的消费支出,可从哪些方面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1、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教师活动:钱货两清的消费,是人们最常用的交易方式。交易一旦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发生了转移,商品如何使用一般由买主自己支配,不再受卖者的限制;
租赁消费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费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使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的使用权。
贷款消费是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主要用于购买大宗耐用消费品及服务。因为这些消费品超出消费者当前的支付能力,因而预支自己未来的收入,来满足当前的需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明天的钱,园今天的梦”。贷款消费的交易方式,其消费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没有完全转移。在消费者按照约定按时还贷的前提下,消费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逐渐发生转移,直至还完贷款为止,其所有权与使用权才彻底转移到消费者手里。
贷款消费的作用
1、对消费者个人来讲,它能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_
2、对社会来讲,贷款消费能促进生产,推动经济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对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法制观念有积极的作用。
3、对银行来讲,贷款可以增加银行的贷款利息,增加银行的收益。
贷款消费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转变传统消费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贷款消费,在理智消费的指导下,通过贷款消费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2、选择贷款消费时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应该把贷款的数额控制在自己的还贷能力之内。
3、要讲究信用、按时还贷。
学生活动:2、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怎样理解消费类型的转变?
教师活动: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满足较低层次的衣食住用行的需要;发展资料消费主要指满足人们发展德育、智育等方面需要的消费;享受资料消费满足人们享受的需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收入越高,就会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这时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对生存资料的消费比重将大大减少,食品支出比重应该越低。
★【本环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明确消费类型的两种划分引导学生,并引导把自己的家庭消费内容按两种划分标准归类。在贷款消费的问题上再设置情景,引发学生探究,以突破难点。
课后小结
本课分为两目,知识点较多,课堂容量大,但理论难度不大,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为了讲清每个知识点,往往创设多个教学情景,学生思维在多个教学情景中进行转化,教学过程稍显庞杂。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精心设计了“小刘三步曲活动”这一教学情景,结合我们日常生活的消费为背景案例贯穿全课,把知识点有机联系在一起,逐层深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化知识。
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身边的经济现象。在讲解“恩格尔系数”这一目时,采用了非常直观的我国近几年恩格尔系数变化图,使抽象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在课的难点部分对贷款消费进行讨论,通过图片、探究、表格更好理解贷款消费和其它消费的不同。在更好理解重难点的基础上加强德育教育。
高中政治消费及其类型经济生活教案优秀范文汇总三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1)含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价值。
2、货币:(1)产生过程:简单的物物交换→复杂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贵金属金银固定的充当了一般等价物,标志着货币的产生。由此可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含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
(3)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①含义:是指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③价格的含义: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
流通手段:①含义: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的含义: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
(注:流通手段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商品如何交换。)
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④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4)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3、 纸币:(1)产生原因: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2)含义: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3)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过少,就会引发通货紧缩)
第二框:信用工具与外汇
1、信用卡:(1)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功能和优点: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 外汇和汇率
(1)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①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②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①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②有利于对外投资,不利于招商引资;③由①②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①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①"稳定"的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的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1、 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还有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
②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间接因素通过改变供求关系对价格起作用)
③根本因素:价值决定价格;
④其他因素: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宏观政策等
2、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格↓。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正确理解"等价交换":①等价,是指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前,等价交换要求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后,等价交换要求价格和价值相符。②等价交换并非指商品交换的个别场合,而是从商品交换的总过程来讲的,指的是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符。)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若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同向变动);若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则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向变动)。
2、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少,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反之亦然。)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极其类型
1、 影响消费的因素:★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①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越多,则消费量越大。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如果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就会减少。
③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收入差距缩小,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3)其他因素: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2、恩格尔系数含义及意义:①含义: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
②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消费
3、区分不同的消费类型?
(1)按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①钱货两清消费:买卖之后,商品使用权和所有权当即发生转移。
②贷款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贷款消费,并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一种适度消费。
贷款消费适用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人。
③租赁消费:商品的所有权没有变更,只是转移了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
(2)按消费目的不同,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满足较底层次衣食住行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消费;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人们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各种消费心理的分析)
(1)从众心理:表现为"人有我有".从众往往引发流行趋势,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商品。
态度:非一概不对,要作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2)求异心理:表现为"标新立异".求异心理意在展示个性,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发展,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认可,还要考虑代价。
态度: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态度: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根据需要,讲究实惠。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2、理解理智消费的四大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既要反对超前消费,又要反对抑制消费;
注:所谓超前消费,是指超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或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①避免盲目跟风;②避免情绪化消费;③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含义和核心——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为什么必须坚持?)
①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②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单元综合探究:
如何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第二单元 投资与创业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1、理解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②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④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与动力
2、把握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1)再生产的含义: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叫作再生产。
(2)再生产过程包括四个环节: 生产→(决定环节)——分配、交换→(桥梁、纽带)——消费→(目的和动力) .
3、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未来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怎样发展生产力?★
①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③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④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P32★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些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3、明确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各自的含义、地位作用(P31-32):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及各自的含义、地位作用(P33-34):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
5、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①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①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②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③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
1、企业:①含义: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②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③所有制类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并存,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④按组织形式: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而公司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组织形式。
⑤企业责任:必须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实守信;承担社会责任,讲究社会效益。
2、公司:
①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②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对比(P38的一张表)★
③组织机构:①决策机构(权力机构):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
②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③监督机构: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3、企业经营成败取决于哪些因素?(重要)★
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3、企业兼并、企业联合(强强联合)、企业破产的含义和意义:
含义 作用(意义)
兼并 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联合 主要是大企业的联合。 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
破产 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1、劳动的重要性:①劳动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②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为什么要扩大就业(就业的意义+我国的就业现状)
2、就业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①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②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③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党和政府的角度:①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要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②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经济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2)劳动者个人的角度:A、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B、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树立竞争就业观;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
4、为什么要依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
②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③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
5、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哪些?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休息、休假的权利;(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6)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8)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6、怎样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①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②将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③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④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必须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 储蓄存款:
(1)储蓄存款的唯一收益——利息,利息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
利息计算公式:存款利息=本金_利息率_存款期限
(2)种类:这里主要比较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种类 含义 特点
活期储蓄 随时可以存入和提取、不规定存期、存款的金额和次数不受限制的储蓄方式。流动性强、灵活方便,但收益比定期储蓄低。
定期储蓄 事先约定好期限、存入后不到期一般不得提前支取的储蓄方式。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
共同点 收益低,风险小(与其他三种投资理财方式比)
2、商业银行主要业务:
①存款业务(基础业务)
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贷款的分类:按用途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
③结算业务。(收取服务费用)
3、利率相关:
(1)我国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2)贷款利率总是高于存款利率,银行利润=贷款利息+服务费用-存款利息-银行费用。
(3)利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之一,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了解)
①如何调节:调整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调节存款量、贷款量→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②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下,提高存、贷款利率,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通货紧缩则反之。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1、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
(1)含义: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2)特点:①股票代表其持有者(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是一种综合权利,包括: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和红利等;②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但可以流通买卖;③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
(3)股票投资的收入:①股息和红利收入(与公司的经营状况有关);②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公司的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价格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企业有可能亏损甚至破产倒闭,股东不但没有收入,反而要赔本)
(4)股票价格的计算公式: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这是股票的发行价格)
2、稳健的投资——债券
(1)含义: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的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2)种类:债券按其发行者不同,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其区别如下。
种类 发行者 收益 风险 流通性 国债发行目的
国 债 国家(中央政府) 小 小 强弥补财政赤字,或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