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火种》个人观后感
1926年冬,中共地下党员刘雨心将一本意义非凡的书带到广饶,这本书就是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刘雨心携带此书前来广饶的途中,风声鹤唳,危机四伏,广饶警察局长胡传山等反动派费尽心机搜查《宣言》,广饶地下党人刘忠良、刘石厚等同志为接应刘雨心、保护《宣言》与敌人斗智斗勇,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电影《大火种》个人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电影《大火种》个人观后感1
2017年3月17日在机关党办的组织下参加观看了优秀党员电影教育片《大火种》,观后让享受着现在美好生活的我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第一篇观后感;3月22日在中心党员大会上,中心全体党员就电影《大火种》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与感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家的观点也给了我更多的触动,经过几次的修改,最后形成了这一稿。
从电影拍摄手法上来看,这部向建党95周年献礼的电影与模式化、商业化的影片注重夸张的戏剧效果、震撼的战争场面有很大的不同。全片以复古的色调、朴实的画面和平静的叙事方式真实的还原了1962年中国农村贫困的社会现状,再现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对旧制度的痛恨和对新世界的渴盼;随着情节的自然推进,女主角刘雨心,一位早期的共产党员带着新进的思想出现在了人们面前,使得疾苦的农民们看到了改变的希望,找到了科学的革命理论,最终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使得共产主义思想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整个故事水到渠成,又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中国特色。
电影的'表现手法只是一些外在的辅助,最为打动人心的还是电影所传递的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影片中描述的上世界二十年代底层的穷苦百姓,在那样艰难的处境下,仍然选择和坚持共产主义不动摇尤其让人敬佩。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刘忠良,一个旧时代典型的中国老百姓,忠厚,有手艺,但是生活贫困,一年到头辛苦的工作,自己和孩子还要挨饿,想挣点小钱还要受气。他虽然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乡亲的命运,但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就在这时,《共产党宣言》被带到了他的面前,《宣言》露骨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无耻罪行,揭露了社会上压迫与被压迫的现象及其不合理性,并且提出了合理的斗争方法,《宣言》中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并且发出了伟大的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拿到《宣言》的刘忠良迫不及待的学习消化共产主义思想的本质,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况,将马克思主义本地化,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在明知革命不会很快成功、革命需要流血牺牲的前提下,仍然坚定不移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这种精神如今仍然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学习,做事不能只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自己的利益,要有集体意识、大局意识。
另外一个让我感到惊讶的人物就是姜玉兰,她是一个不识字、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村妇女,当她接触到《共产党宣言》时,充满着很多看起来很傻的疑问“什么是马克思?为什么他的书里会有馍?”,然而正是这些最原始的本能驱使着她,踩着裹着的小脚在村子里奔走相告,成为共产主义在基层传播的主要力量之一,我想这也正是共产主义思想的魅力所在,它旨在带领最底层人民消除贫困、追求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共产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是民心所向,也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全局来看,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共产党人的付出都是革命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共产党宣言》的指引,底层人民就不会想到团结起来,革命就不会成功;如果只有理论,没有共产党员的不忘初心,也就没有今天共产主义的欣欣向荣了。
最后我们应该时刻铭记,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应该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增强党性锻炼,加强个人修养,才能不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电影《大火种》个人观后感2
大型史诗故事片《大火种》正于全国各大院线热映。影片作为建党95周年献礼之作,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由苗月执导,白威、陈瑾、王柠、孙敏等众实力派明星联袂奉献。有"最帅军装男星"之称的白威,此番大胆突破,颠覆出演蓬头垢面的老农民。粉丝看后纷纷表示"完全认不出来",大呼"还我男神"。
《大火种》是首部正面描写《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传播的影片。影片区别于大开大合的历史正剧,以平凡的故事,展现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讴歌齐鲁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白威突破以往荧屏上"军装男神"和"荧屏硬汉"的军人形象,挑大梁出演男主角刘忠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大火种》观后感600字《大火种》观后感600字。不仅造型大玩颠覆,为还原真实的历史面貌,全程地区方言对白。影片拍摄时条件非常艰苦,白威更是被折腾的完全认不出。他坦言,以往的角色大都以军人形象为主,出演老农民还是第一次尝试,对我而言,这个角色不论从心理上还是造型上,都有很大挑战,但现在觉得很值得。
白威凭借《火蓝刀锋》中战神向羽一角火爆荧屏,之后与吴宇森合作《太平轮》献出大银幕首秀,再度出演军中硬汉。此次出演老农民受到导演苗月力邀,白威大学毕业的第一部戏便与苗月合作,苗月不仅是白威的伯乐,更是白威演艺事业的`见证者此番再度携手,苗月导演信心十足,她对白威真实动人的演技赞许有加。白威表示,此次与导演合作更加默契,希望观众走进影院支持这部呕心之作
电影《大火种》个人观后感3
临近七一,公司总部组织党员同志集体观看了电影《大火种》,观后让人无限感慨!感慨于水深火热的过去,感慨于美好生活的现在,感慨于要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未来。
影片真实再现了1926年发生在广饶县大王镇的一个故事。一名青年知识分子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在当时的境况下,劳苦大众把"能吃上馍馍、能吃上饺子"就定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如此朴实简单的`愿望,在我们这一代人看来是如此的容易满足,但背后却又隐藏着深深的悲剧色彩,让人心隐隐作痛。然而,他们就是在这样一个悲苦的年代坚持着这样朴实的信念与剥削阶级斗争着,即便被残酷镇压和血腥屠杀,他们仍然坚定不移,不管是不识字的农村妇女还是不韵世事的小女孩……他们心里始终都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影片中有一段在青岛海边的画面,一架飞机从天而过,那是2015年的某一天,同样是在这个海边,1927年,革命者鲁真被残忍的杀害!强烈的今昔对比为我们展开了一幅鲜活、悲壮的生命画卷。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精神文明的新时代,自由的选择着自己喜欢的工作。看过影片之后,深深的感觉到这种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不断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强不屈、矢志不渝的优良传统。在工作中,立足岗位,时刻怀揣一颗敬畏之心,眼到、手到、心到,看清每一组数据,做好每一件产品,想好每一件事情。兢兢业业,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真正做到在哪里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不仅要为实现自身的价值,也为实现公司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
如今的我们,饱含着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这一切得益于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卓绝的斗争,得益于公司的广阔发展平台。一天忙完,常常静下来问自己:今天的事情都做了没有?都做好了没有?是不是还有做的更好空间?不为超越别人,只为超越自己以求更好的前行。
面对未来,踏上"十三五"新的征程,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共产主义事业接下来、传下去,为实现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电影《大火种》个人观后感4
6月29日下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观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故事片《大火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申长友,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郑建军,市委常委,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市直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观看。观影前,申长友作了讲话。
申长友指出,集中观看电影《大火种》,是我市庆祝建党95周年的活动之一,也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利用这部影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学生集中观看,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观看,扩大影片的社会影响,充分发挥影片的社会效益。
申长友要求,要汲取精神力量,坚定信仰信念。把影片《大火种》作为开展党员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把握“火种”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精髓要义,排除思想干扰,坚定理想信念。要对标革命先辈,争做合格党员。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学习先辈们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革命意志和舍生取义、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加强党性修养和品行锻炼,不断反省自己、提高自己,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标准和“四讲四有”要求,树立良好形象。要敢于担当作为,推动事业发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弘扬光荣传统,改进作风,干好工作,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幸福新东营凝聚起强大力量。
申长友强调,各级党组织要以庆祝建党95周年为契机,加强调度,强化措施,从严从实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学”上改进学习方法,确保学习质量。在“做”上聚焦突出问题,狠抓整改落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认真抓好问题整改,做合格党员、建过硬支部,以此为契机,全面提高管党治党水平,为东营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电影《大火种》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单位与我市联合拍摄,已列入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建党95周年重点献礼影片。影片主要讲述了《共产党宣言》在我市传播扎根的故事,再现了那段弥足珍贵和催人警醒的历史记忆,表现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畏牺牲、追求进步的革命精神。影片6月19日在北京举行了全国首映式,27日在全国公映。
电影《大火种》个人观后感5
狂风,烈日,险峻的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被铁链束缚在峭壁,头顶盘旋着鹫鹰,起伏的胸口上钉着一颗金刚石钉,而他坚定地面对苦难,从来不在宙斯面前丧失勇气。
西风,残阳,枯黄的芦苇荡中,共产党人刘忠良被竖直地捆绑在柱子上,一根粗大的钢钎钉穿胸膛,行刑的铁锤敲打钢钎,听到的没有恐惧,只有不屈的斗志。
电影《大火种》震撼心灵的一幕,竟像极了古希腊神话中盗火种造福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受难的场景。不同的是,普罗米修斯是不朽的神,而刘忠良是血肉之躯的共产党人;普罗米修斯保护的是温暖人身的物质火种,而刘忠良守护的是照亮人心的信仰大火种;普罗米修斯只有一个,而刘忠良这样的共产党人有千千万万。
芦苇荡之于高加索,“泥汉”(长工)党员刘忠良之于普罗米修斯,这样的类比似乎对比过于强烈,甚至有些格格不入,但这样的碰撞贯穿于观影始终,却不让人觉察有半点突兀。让碰撞化为激荡的正是影片的主题——信仰。
信仰的传播需要种子和土壤,故事设定的鲁北村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容易扎根的土壤。黄沙,枯树,泥坯房。白色恐怖时期,这里被束缚的'不仅仅是妇女的小脚,还有人们反抗压迫的意志,这里贫瘠的不仅仅是盐碱土地,还有人们的文化知识。贫乏、饥饿、荒凉,黑暗是这里的主色调。
从“济南府”归来的共产党员涉险带回的《共产党宣言》,为村民们在黑暗中燃起一点亮光,但环境险恶,如果白色恐怖的邪风吹灭火种,一切重归黑暗。在先进与落后,光明与黑暗的碰撞中,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信念在村民中传播信仰的种子,从“炕头学习会”到“枣木棒子”宣传戏,人们的目光逐渐从向“马大胡子”要馍馍变为共产主义向往。“种子扎根需要土壤,能成为土壤,好!”烈士的鲜血化为信仰成长的土壤,火种终于燎原,带领人们走向了光明。
《大火种》是一场关于信仰与坚持的洗礼,无论是高加索山,还是芦苇荡,都需要“普罗米修斯”般的信念。95年后的今天,无论角色、岗位,每一名党员都是共产主义火炬的接力者。火种,代表着光明与温暖,是全人类的福祉;信仰,是方向与力量,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石。“有梦就有蓝天,相信就能看见”,作为公司一名普通党员,我将怀着坚定的信念,立足本职,脚踏实地,融入、成长、贡献,与全体天府新区电网人一起,送出光明,传播温暖!
电影《大火种》个人观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