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芳华》观后感范文1200字

若水分享 1147

在那样一个年代,爱不像现在这样说的那么随便,它会藏得很深,深的可能错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芳华观后感,希望你们可以喜欢哦。

《芳华》观后感篇一:

《芳华》展现的,是一种时代情怀,我们认识了那个年代的青春特有的情感与命运。

影片开头曼妙的革命舞蹈,随处可见的领袖头像、红色旗帜,十分有年代韵味,让人们深深感受到那个年代热血青年的革命理想。

片中以第二主角萧穗子的视角来叙述整个故事,作为旁观者,无法得知其他人物内心的具体想法,却能将他们的悲欢看得一清二楚。

何小萍第一幕出现在火车站,第一次跟刘峰敬礼的时候,就让人感到,在这个富有生命力的年轻人身上,还隐隐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悲伤。这种悲伤,从刘峰报出的她的家庭身世可知,从她后来不自然的微笑中可知。她在家庭中是受尽了冷漠和耻辱的,虽然影片中没有具体展现,但我们不难想象。她不得不冻病自己以换来妈妈的一个拥抱,她是受尽了多少委屈啊!她是多么渴望被爱啊!

她无比地珍惜进入文工团的机会,可是在这里,她依旧不得不忍受战友们的嘲笑、鄙夷她的自卑和过度敏感。所以她刻苦练习,渴望能够被重视,然而副政委却连这个机会也不给。当年,她因优异的舞蹈成绩、不可多得的人才身份被带入文工团,而后却一直处在B角默默无闻的位置,这大概是一种讽刺吧。

在文工团,遭遇同样悲惨的,还有刘峰。他善良,在这个集体做尽了好事,被称作“活雷峰”,以至于让人们都认为“他做好事是理所当然的”。可因为一次“触摸”事件,他受尽冤屈,身份变得一文不值。他上了战场,成了独手英雄,但却不幸被埋没于时代末梢。

“一个始终不被善良对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只有小萍一人,为刘峰送别,只有她一人,敢于大声承认刘峰是个值得被珍重的人。她对这个集体寒了心,彻底地对它厌恶起来。她又做了军医,拯救无数病人成了英雄。她被人当作英雄。是怎样的一种渴望被关注与突如其来的荣誉的落差导致了她的精神错乱?

小萍穿着病服,在月下独舞的那段,尤为动人。那一刻,她的眼神不再混浊,她的嘴角再次扬起微笑,她是动人的。以这段独舞,来纪念她已逝的青春芳华。

那些文工团的男女们,心里曾经的神圣和光荣被时代的更迭所击溃,芳华在那一刻落幕。

所有人,都不可阻挡地,被时代潮流裹挟着散去了,各人的命运各不相同。

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这,是一部有情怀的电影。

《芳华》观后感篇二:

当电影片尾镜头定格,响起韩红唱的《绒花》: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这一幕让影院的许多人泪目,包括我身边的一众年轻人,即使过了片尾,也久久不愿起身。

最灿烂的是青春,最灰暗的是战争,两者碰撞出的故事,唤起了那个年代那一辈人共有的记忆——美好却现实。

影片的男一是个活雷锋,几乎集中了那个年代纯真年轻人的所有优点。明明想上大学却让给别人;努力攒钱为没钱结婚的战友做了一对新沙发;文工团的脏话累活也全都是找他。无私谦让,勤俭节约,却奉献他人。本是芳华人生,却因爱情的冲动,被人强告一状,以至于被组织批评流放。而那些曾经接受过他帮助的人,为了划清界限免受牵连,都装作与他不相识。就连最后的送别,也只有何小萍一人前来,欲言又止的画面,看得我心酸,却让我看到了两个人的惺惺相惜。

两个人的故事就如这部影片的热门影评一样:或许因为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影片的女主何小萍也是经历悲惨之人,亲生父亲被打成右派,继父的家庭也没能给她带来安心与幸福,本以为进入文工团就可以重新开始,却不想她处处遭人嫌弃。因而自卑的种子萌了芽,以至于当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光鲜亮丽之时,羡慕而落寞的她一人偷偷离场,草坪上,月光下,病号服,音乐中,动人的芭蕾舞姿,脸上的享受还是会令我动容。

那时,我想到的东西有很多,想到自己曾经也多年跳舞,对舞蹈的渴望与享受与何小萍的眼神无异,也顿时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角梦,但现实于每个人而言却也同样不公平,即使是小小的文工团。

时光流转,你依然是我念着的人。多年后,何小萍离开文工团成为战地护士,凭着坚韧的性子成了许多人眼中的英雄,当她再遇刘峰,他不再年轻,拖着残疾的身子,可善良的模样,一样是何小萍心里的样子。那时我才知道原来何小萍如此喜欢刘峰,可因为自卑,便只能错过。以至于当何小萍给刘峰说:其实十几年前我就想给你说的那句话:我想让你抱我一下。当刘峰抱过来的那一刻,自认泪点高的我一瞬间眼泪就掉了下来。这是我喜欢的爱情结局,何小萍爱刘峰,即使刘峰不爱何小萍,却给了最无微不至的照顾,而何小萍用爱陪伴,这样的感情是值得倾佩的。

或许因为年纪尚轻,对军人,文工团,那个特殊的年代我都没有倾向,没有感觉,因而在看这部影片时我看到的并不是情怀与记忆,我看到的只是不多的几个人物的一生,或悲或喜,现实的生活却也折射了对于芳华人生美好追求的不同意义。或物质,或善良,或聪明……

看这部影片,或许便就是在看人生的过程,嬉笑怒骂,欢声笑语,苦涩酸楚都会有,但愿青春岁月永芳华。

《芳华》观后感篇三:

芳华,和好朋友一起看的,约好结束后交流观影心得,也未读原著,只看了影版。源于约定,从没有写过影评的我写下了这篇观后感,若格式或者内容有什么不对或冒昧之处,还望大家别计较,多包涵。

影片结束后,大家说的最多的是好人没好报,我想说好人处事也要活道,也要自护,也要争取,也要勇于反抗。生活中,对于爱情,现实和理想总有一墙之隔。

影片中,在刘锋表白抱着丁丁,被他人看到并对丁丁出言不逊时,刘锋呆了,丁丁怕了,可以看出人言的可怕。所以,刘锋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去澄清、解释、维护丁丁;人言可畏,丁丁恐慌之下做了下下策。

后面的故事,刘锋被发配到川滇,但即使到了战场,刘锋依然做到了连长,保家卫国。这证明好人,不论扔到哪里,都能发光发热。

生活,总是给我们无限的希望,但同时也会给我们些许伤痛。出现了伤痛,我们能做的不是在伤口上撒盐,而是去面对,去疗愈,以获得平和的心境、健康的'身体,快乐的生活状态。

故事的另外一位主角何小萍,从小生活多坎坷,父亲不在身边,母亲的重组家庭不接受自己,原以为到了部队,到了文工团,就会好起来,就会是一个新的开始,但理想和现实总有一墙之隔。她看着自己爱的人被欺负被下放,自己也伤心绝望,后来也被下放了,小萍做了战地护士,抢救革命战士,后来成了英雄,但突然聚集的关注度和心理落差太大,让她精神崩溃,住进了精神病院,好在天顺人愿,她好了起来。

影片的最后,何晓萍和刘锋一起生活,他们虽然没有结婚,但是依然携手伴余生。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公平不公平,但之于感情,有些等待总是值得的,时间会把你应得的带回给你。

其实,在现在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中,人言的力量依然强大,比如网络热搜、社会舆论导向、网络语言暴力等等,他们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于干扰一些人的精神状态,看到影评,我们发现不公,去指责去谩骂,但现实中可能我们自己也是不公的制造者、传播者,反观生活,反省自己,也给他人一个机会,给自己多一抹阳光。

其实,生活就是如此,简单平淡,亦复杂,亦令人羡慕。生活,之于我们,之于爱情,给了太多考验,但人生不就是如此吗,谁说我们不是痛并快乐着呢?

在观影后,大家可能会羡慕何小萍和刘锋最后的相守,想要拥有知己、知音、爱人般模样的人相伴,可现在我们为什么还是一个人呢?或者说,为什么我们还是一个孤独的灵魂?追根揭底,问题还是在自己身上。可能你不愿承认,可能你会抱怨现在的社会或者现在的人。但,冷静一想,自己是不是也和他人一样,不敢付出,不敢等待,亦或一样现实。就像大家已经习惯了吃快餐,便不想再自己起灶。

其实,婚姻,最终不过是一个人打包到另一个人的生活里。什么房啊车啊,够住就好,什么婚礼酒席,最终累的不过是自己。我们要的不过是一个人,一个家。诚然,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现实和理想总有一墙之隔。

最后,我想说:我在等一人,一世一双人,简简单单,相伴走一生。那么,此刻阅读的你,是不是也有这个新年愿望呢?

《芳华》观后感篇四:

曾经学生时代的我们,每当遇到学校组织的主旋律电影的活动后,一篇400字的观后感是经常的作业,特别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的情况下,那更是必然。这几天的冷空气终于把冬天的感受推到了我们的头上,而我却怀着等待满足的热情走向电影《芳华》的影院。 又有很久没有到影院观影了,进场后离开演还有5分钟,满场只有我一个人,让我人生中第一次享受到只有电影评审大员才能体验的礼遇,心中不禁窃喜。其实早在九月份就盼着能一睹芳华的风彩,但首映档期一直推到前天,人间本有世事无常,想必当时冯导心中也会用此言安慰自己。冯导的作品我一向每部必看,在我心中他是个北京“爷们”的类型之一,但这部影片的情节更是从内心深深的吸引着我。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更是一名资深军迷,对于在那场战争中因国家大环境问题而造成对千千万万个“刘峰”式人物发生的种.种不公,种.种漠视和遗忘更是心存愤恨。

而前天在网上偶然看到冯导在此片首映式上满含热泪的演唱了一首朴树的“那些花儿”,让我又一次感受到那些成功者,那些经历丰富的人必然在心底间都有深埋的寄托和痛点,非到全身心的`释怀是不会向外表达的那份情感。 从影片一开始,那熟悉的前画面和背景音乐,那熟悉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风格一下就把我领回到儿时的情景,那时候的天空如此湛蓝,那时候的时光如此舒缓,那时候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处在万物初放精彩的时代。小时候因为唱歌很好,也有五年练琴的经历,故偶然有机会在演出时或去少年宫上课的时机看到过这些翩翩舞者的漂亮阿姨和姐姐。那时的我们心无杂念,旁无非意,就是喜欢,喜欢听,喜欢看,应该是一种对“美”的好奇,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相信,他们和她们所演的人物在那时更是这般的人,有着这般的心。

整个情节非常紧凑,全片纯净,满怀情意,人物的变和情节的转都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从和平时期的万众一心,尽展英姿,到战争年代的无往无畏,视死如归,再到经济时代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无一不在诠释着另一种“活着”,那种平凡而不断的精神延续。为人一世,唯根唯本能不忘者顶天立地,值得我们去铭记。中国的词语其实大多都是含意组合式的,电影中的“刘峰”做到了根和本,而现在的人们大多都快遗忘,或者说是不求其本意了,所谓“根本”也是这类词汇的一个典型。他有着雷锋般的心怀,他有着战神般的意志,他同样有着凡人的情感,为了爱情宁愿去选择坚守,守望着他心中的那朵“小花”,无怨无悔。自古时事造英雄,只是历史给予他们的英雄时刻太过于短暂和残酷,也只有影片中的“小萍”才能真正的去懂他,爱到他的内心,能让他体会。他们就活在我们身边,也许他们已经老到自己去习惯性的沉默,默然于世,但这篇故事传递给我们一种精神,一次觉醒,我们必然还要为他们的当年而敬礼和鼓掌,因为他们也曾年轻过……

而我们作为这个时代的创立者,面对的是同样的时代变迁,虽然不再有血肉混糊的杀戮,不再有转瞬即逝的惊恐,可是同样需要坚守,同样需要去完成属于我们的任务。我们也在用我们的才能和精神去完成我们的“芳华”。芳华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件事,而是一种经历,一个时代。每个年代的人都有属于他们的芳华,不管你有视或者无视,它就在你身边不停的流动着,你可以浑然不知,也可以无比珍惜。

昨天看到网红韩寒在微博中评价到“冯导的非喜剧片其实比喜剧片拍的更好”,在我一直以来的感受中,同样如此。本以为全片会以朴树的“那些花儿”作为结尾曲,没想听到的却是韩红的“绒花”。但当那些剪辑画面再次浮现眼前,听到歌词中的含意,不由泪水再次流下,流得怅然,“世上有朵美丽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那些花儿”的歌词不免让人会局限于爱情,而“绒花”才是对那些人们的敬意,对那个时代的演绎。 不觉中写了这么多,如果语文老师有知的话,一定是很满意了。最后配上几张影照,为了保护正版,我只拍了片头和片尾的几张,以表达我再一次的心意。可能让那些想看到美女们大长腿的朋友们失望了,那就到影院中一睹《芳华》的风姿吧,希望大家都能观有所感,也提醒大家别忘记带上纸巾。

《芳华》观后感篇五:

只是听说《芳华》电影下架了,才找来小说的。也刚刚知道,《芳华》和《陆犯焉识》的作者是同一人——严歌苓。读她的文字,伴着一种隐隐的疼痛,如读萧红,伴随的是无边无际的寒冷。

《芳华》讲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群文工团的少男少女青春的故事,以及以后人生的故事,有快乐也有烦恼,有幼稚有成熟,有光明磊落也有阴险狡猾……或许,谁的人生都如此,人生百味都会尝遍。

作者是以潇穗子的口吻,重点讲述了刘峰和四个女文艺兵的故事,作者慢慢道来,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是有令人震撼的心理活动描写,入木三分地对人性的剖析,读之,会浮想联翩。读这部小说,让我想到张爱玲写的《小团圆》,字字句句真真实实地刻画了辛酸往事,对自己,毫不“怜惜”。同样,在《芳华》中,作者对几个年轻人也是毫不留情的,对社会的一些怪状,人性的诸多弱点都是一针见血地刻画。

故事的主角是刘峰,又名雷又锋,这个名也昭示着刘峰和雷锋的相似之处——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因此,在部队他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荣誉,这些荣誉,都是他的“雷锋精神”换来的,并不是本职工作干得多么好。作者也调侃了,要想获得嘉奖,不用本职工作干得如何出色,而是在本职工作外干一些有“奉献”意义的小事,会更讨巧。刘峰就是这样一个人,团里上上下下的事都是他的忙碌,不管谁有了困难,他都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因此,当时团里的人都用高标准来要求看待刘峰,只因他是“圣人”。

刘峰爱上了林丁丁,一个会唱歌的女孩子,但是林丁丁不爱他。刘峰和丁丁独处的时候,受不了“诱惑”,摸了丁丁的后背,结果,丁丁大喊“救命”。顿时,刘峰头上所有美好的光环消失了,一个英雄,一个楷模怎么能随便“猥亵”女孩子呢?刘峰有了各种各样的罪名,被下放,开始了他“惨淡”的人生。

刘峰其实不是个名义上的“雷锋”,而的的确确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这是潇穗子多年后才明白的。

当时有个强主任专门占女兵的便宜,大家给他取了个外号“q奸副主任”,这话被传到了强主任的耳朵里,然后就开始追查,这个缺德名到底是谁取的。查到刘峰这里,刘峰宁可自己挨骂,宁可自己得罪上司,也不供出战友。做这样的好事,是不会得到嘉奖的,刘峰也做了。

文工团里,大家都歧视何小曼,男文艺兵都拒绝跟她合作,刘峰自告奋勇地跟何小曼合作。也就从那时起,何小曼爱上了刘峰。刘峰不爱何小曼,他只是想给当时孤苦无依的小曼最纯真的帮助,仅此而已。但是,刘峰好比一道阳光,照亮了何小曼灰暗的时光,所以,她爱上了刘峰。

在战场上,刘峰受伤,被一个护送给养的司机发现了,他发现刘峰危在旦夕,想以最快的速度送去救护站,但是,刘峰指路的时候却指向了接受给养的部队驻扎处,文中写不知刘峰是不是有意,但是,读者都知道,刘峰是故意的,他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那场战争在作者笔下只是轻描淡写地写了一写,但是管中窥豹,战争极其惨烈,刘峰他们的部队仅在一夜之间尸横遍野,除了刘峰幸免。

何小曼作为医务兵也上了战场,她背着一个受伤的战士徒步走了很远,成了英雄,到处演讲作报告,她却因此而患上了精神病。就是今天,我们身边也会出现这样的英雄,只因时间地点和事件都对了。她的新婚丈夫,也在这次战争中牺牲了。小说中,几乎没有提听到丈夫去世的'噩耗之后,何小曼的反映,看来,何小曼根本不爱这个丈夫。形成反差的是,小说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小曼在死人堆里找刘峰的情景。

刘峰,不只是个“好人”,还是个忠于爱情的人。他爱林丁丁,但是,林丁丁一心找一个高干的子弟。丁丁最后如愿以偿,嫁入“官家”,但是备受歧视,最后分道扬镳。看来,人生仅仅有目标还不够,还要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哪怕目标实现之后,还要不断提升自己。

刘峰被告发后,命运发生改变,但是,刘峰依然爱着林丁丁,没有因丁丁的告发而怀恨在心。

转业之后,刘峰找了个农村女人,结婚生子后离婚。生活窘迫,刘峰在海南做小生意,找了个风尘女子同居,那风尘女子跟着他走了几年正道,后来又重回风尘。他和风尘女子在一起,不是因为爱,或许也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能帮帮这个风尘女子走上正道。但是,现实的残酷,有时不是个人的渺小的力量能对抗的。

刘峰患了癌症,为了不给任何人增加麻烦,他守口如瓶。在他去世前的几天,潇穗子去看他,他还说自己的病没事,好多了,他只是不想让穗子为他担心。

最后的时光,他和何小曼在一起,他们之间不是恋人关系,因为刘峰认为自己的心不在小曼身上,不能对不起小曼。刘峰的心,自始至终没有变过,他爱丁丁。小曼呢?爱了刘峰一辈子,却没有得到刘峰的爱,但是她却得到了刘峰最无微不至的照顾,刘峰能想到的,能帮的,都在临死前帮小曼做好了,安排了。小曼大概也是幸福的,爱不是得到,爱是陪伴,她陪伴刘峰走完最后的时光。在《陆犯焉识》中,爱也是陪伴。我想,这大概也是作者所理解的爱吧。

这是我最喜欢的爱情结局。刘峰坚守爱情,小曼用爱陪伴,他们都是值得敬佩的。

最后说说潇穗子和郝淑雯吧,潇穗子和一个男文艺兵写情书,手都没拉过,这也不是真正的爱吧,是在那个压抑个性的时代,自我“解放”,或者说是“抗议”吧。但是,郝淑雯横刀夺爱不说,还怂恿男文艺兵将情书交上去,揭发潇穗子,结果潇穗子被批判。哎,多么荒诞的时代啊。郝淑雯最后跟一个比她小的“二流子”结婚,改革开放后,她的丈夫抓住机遇,家财万贯,但是,最后还是各走各的道。三观不同,还是难将就一辈子。

故事读完,我的心里依然隐隐作痛。或许,为刘峰,为小曼,也或许是为另外一些会唱歌会跳舞,充满了青春气息的文艺兵。命运多舛,且富有戏剧性。读小说,似乎就是读人生的过程。

小说中,那段当文艺兵的日子,真的是活色生香啊,有笑有泪,有动听的歌声,有曼妙的舞蹈,有嬉笑怒骂,有梦想和现实的激烈冲突,有真诚的友谊也有不堪的猜忌,不管经历多少年,都会永远焕发着清丽的芳香和明媚的华彩——青春岁月永芳华。


《芳华》观后感范文1200字相关文章:

芳华观后感高三作文5篇

芳华读后感500字范文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320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