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范文五篇分享

若水分享 1147

《万历十五年》是1997年5月三联书店出版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作者是黄仁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

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又是一个长假,终于又拿起了读了一半的《万历十五年》,重新翻开读到孤单的将军——戚继光,读到首辅张居正,读到万历皇帝。

曾有人感叹道:“历史竟然可以这么写!”是的,在读本书时,我也有同感,这本书不是单纯的描述历史,而是生动的分析历史。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到英文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读到所在,我想本书说到的末端小结也许正是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结证。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由于为了写一个论文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长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

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但他应该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我终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读到张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

戚继光和张居正一样是很有作为的,戚继光发明的战法确实令人惊叹,这让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发明了各兵种协同作战,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将军炮,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应用,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这一年正值西欧历史上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

黄仁宇的历史著作《万历十五年》,原以为戚继光作为一代抗倭名将,功垂千古,在他为官领兵之时必也是风光无限的。但从作者的笔下可以看出,事实并非如此。他虽是本朝最有才能的将领,但他的军事思想不能见容于文官,政治立场不能见容于万历皇帝,最终因与张居亚关系过密而被弹劾罢官,直至临终再未起复。自宋朝赵医胤杯酒释兵权以后,重文轻式的趋势便在不断发展,直至本朝,文官已经把控了整个朝廷,再无武官立足之地。

而在战场上,文官指挥战斗的事例不胜枚举,这种风气使得武将的军事才能得不到发挥,文宫只勇动动嘴皮子便能占有军功,武将舍生忘死还要背负战争失败的责任。戚继光在这样的环境中,立志建立一支新型的军队。因为以一己之力无法对抗朝廷体制,他做自己可为之事,招募新兵,培养军队,整顿纪律,让这支军队具有强大的战争力。此时,这样的军队已经与他密不可分了,被百姓称为“戚家军”,这是对他们战斗力和纪律的认可。但这样的军队显然不能被文官集团容忍,异军突起,通背了常态和惯例,这使他们感到恐慌,表现在行动上,自然是不遗余力的打压。

戚继光拥有非凡的军事才能,这个王朝里,他孤军奋战,于战力低下的卫所军中建立起“戚家军”抵抗传寇,保卫沿海和平。他是一位孤独的英雄。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

不同于断代史或大事记的传统历史写作手法,黄仁宇先生所著的《万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选取了明朝万历年间一个普通的年份进行了社会和人文层面的分析,诚如开篇所言:“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万历十五年……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然而隐藏在平静的社会生活后面,潜伏着明朝由盛转衰的必然趋势。

有鉴于唐朝藩镇制造成的动乱和宋朝管理的松懈,明朝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甚至取消了丞相设置转而依靠原来仅为文学侍从的“大学士”作为统治中枢,组织机构的失衡日渐形成。文官的地位在明朝达到了历史的顶点,武将们出生入死、屡建奇功,但其社会影响,却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文章。明朝任用文官作为总督巡抚来指挥各级武官,在总督巡抚之下还有“兵备使”或“海防道”,名为监察,实际拥有调度攻防的权力,在军政方面,人事的任免以及补给、交通各项也统统由文官主持。这种军事组织,一方面打击了武官的积极性,更造成决策和军事行动的迟缓。在经济上明朝的财政、税收政策打击新兴的工商业,维持单一的农业经济;在文化上僵化科举制度,采用“八股取士”;而对外贸易上实行“海禁”,重回闭国锁关的政策。明朝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200万的军队,却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军事供给和作战能力,“土木之役”中一国之君竟被瓦刺俘虏,而后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景山,然后是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努尔哈赤率领清兵入关取而代之,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中国封建社会在唐宋达到顶峰,明朝的皇帝从太祖朱元璋起未尝不是雄心壮志,延续一个强盛的帝国梦想。从家教和制度约束的角度来讲,明朝的皇帝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如万历皇帝年青时一次与后宫歌女把酒言欢,慈圣太后得知后竟在宗庙祖先牌前痛哭流涕,自责未尽教导之职,并罚皇帝长跪,与朝臣商议差一点废了万历皇帝,虽贵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帝,但小日子也不好过。与其政治抱负不相称的是明朝单一、低效的国家管理机制。明朝强化封建的伦理道德和政治思想,万历年间的历史舞台上出现了一位封建社会模范官僚:海瑞,他的一席治国话语很有代表性:“两汉力田孝弟并科之意,隆礼相爱,惟上意向,唯民趋之,一归本业,力返真纯”,希望领导社会回复到历史上和理想中的单纯。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滚滚向前,生产技术和经济文化在明朝快速发展,复杂的社会发展挑战着政治管理层的智慧,然而明朝的统治者未与时俱进,死守着封建传统的治国理念,单一、低效的官僚管理制度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形成强烈的反差,虽然明朝经济发达,但当大敌当前竟无法组织有效的军事供给制度和作战战略。明朝的政治家们也未尝不在反思“土木之役”、正规军打不过倭寇此类现象的制度根源,张居正、戚继光等有识之士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终因触动既得利益者而遇到强大阻力而无力回天。传统史学家将明朝的灭亡与宋朝一样归于外族入侵这样的外部因素,然而《万历十五年》揭示的制度性缺陷说明明朝的衰败已是历史的必然,而这种衰败,也代表着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中国大历史的转折点,而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深远。

最后,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一书所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一个朝代的兴衰,在一个“四海升平”的年份里找到了体制根源,从平凡的事件中看出事物发展的机理,从风平浪静中洞察涌动的暗流,这不是一种睿智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4

首先介绍作者,黄仁宇,美籍华人作家。《万历十五年》主要讲的是明朝的一些制度与官僚集团中的一些事,就如书中所言,在万历十五年,对中国本土而言,没有发生格外显眼的事情,但就在这一年,中国步入衰亡。但这不是今天演讲的重点,下面我举几个例子说明为什么凡事不能看表面。

先说皇帝,在平常人眼里,皇帝是天之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天下之人,莫非皇臣”,但事实并非如此,明朝越往后期,皇帝的自由是越来越少,皇帝立储、提拔人才甚至出游统统要受到文官集团的管制,以至于万历皇帝立储之事就拖了十几年。

万历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朱常洛,一个叫朱常洵,常洛为长子,常洵为幼子,万历比较喜欢的是常洵,表面看来,立储之争完全是万历乱来,常洛既为长子,就理应为太子,若废常洛立常洵,谓之曰废长立幼,有悖伦常,亦易生乱。但凡事不能看表面,细想一下,常洛是否真的天生就有继位的权利呢?不一定。第一,明朝里皇帝儿子在受封之前均没有名义,第二,立长不立幼,只是习惯,不是法规,当年的永乐皇帝就是逾越了他的两位哥哥登极的,第三,朱元璋规定,嫡子有继位的优先权,由此引申,子凭母贵,常洵的母亲的头衔是比常洛的母亲的头衔要高的,从这个看来,似乎常洵更有资格继位,第四,万历大可废后重立,立常洵的母亲为后,那么常洵继位也就理所当然了,但万历没有这样做,究竟是他不想这样做还是不能这样做,尚是未知之数,如此看来,立储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选谁的问题,而是最高统治者与官僚之间的矛盾了。

再说首辅张居正。张居正我们不陌生,他是从万历小时候就作为首辅辅助皇帝的,至于首辅这个职位的权力来源,可参照本书或者《张居正传》。张居正在职期间可以说是大刀阔斧改革,其中有一个是大家很熟悉的——一条鞭法,还有土地丈量、官僚“年审”制度等。这些措施都牵涉到全国上下,但同时也触犯了文官集团,冒犯了明朝所推崇的“中庸”思想,从而导致了日后清算张居正运动。张居正究竟是好官还是坏官,怕且不好说,他的措施是适合当时还是违反潮流,也很难讲。古人对张居正褒贬不一,而现在的人对他也是众说纷纭。

最后,说说海瑞。海瑞是一个清得不能再清的官僚,但他到哪里也不受欢迎,我想,他犯了一个与张居正相似的错误:从表面看王朝。其实明朝从朱元璋开国到万历皇帝继位,已经210多年了,很多问题是从以前、从帝国的底层盘缠而起的,众多问题不是一两个人的努力就能改变。海瑞之所以不受欢迎,是因为他不和谐,他不知道怎么处理与其他官僚的关系。所以说,世界上最值钱的还是和谐两字。

未知事实,不能下判断;既知事实,也不能轻易下判断,不是局中人,无法看见局中关键,但若是局中人,就难免当局者迷。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

这是一本比较出名的书,出于对明朝的兴趣,我认真的将它读完。文笔很好,史论也不错,值得一品。从中也能发现许多问题:一个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这个国家居然相安无事。一群言官竟然能各种哭诉,弄得皇帝头大。皇帝居然对一位首辅如此客气,但他死后却那样的清算。一个皇帝居然亲自带兵打战还封自己为大将军王,居然忙得没空延续香火,这是何其的可笑!我觉得这明朝真的是一个神奇的朝代,言论是那么的自由,皇帝是那么的有个性。

首先觉得明朝中期的这几位皇帝真的非常独具特色,下面三位尤其突出。一个正德皇帝就令人捧腹至极,我真怀疑他是不是童年过得不好,没玩够,怎么会那么爱玩。带兵亲征也就算了,那可以是显示一下自己的威严,可堂堂一个皇帝给自己封个大将军王,这就是个奇葩。他还专门修建了自己的一个游乐园——豹房,不分白天黑夜的在里面玩,也不是和妃子们玩,而是和太监们玩,好多现代的游戏也是他发明的呢。他还不好美色,连延续香火的大事也放一边不管了,就只顾着玩了。最后还是出去玩,落水了差点被淹死,救上来不久就死了,真的是玩死的。他那么爱玩,当然没空上朝了,还好手下人务实,卖力,不然江山都要断送了。

上面那位是最具特色的,但接下来这位也很有个性。嘉靖皇帝,由于之前那位忙着玩了,没空延续香火,这位亲戚就被请来了,别看他小,他可是非常聪明的。一个小孩子刚登基就把手下那些年老的大臣给清理了一番,然后还把三朝元老首辅杨廷和给弄下台了,政治手腕非常之高。可惜此人比较迷信,特别相信道教,天天躲在后宫炼丹,要成仙呢。他也没空和妃子相处,不过还好还有两个儿子,但几乎没见面,也是听道人说两王不能见面,所以就把两儿子隔离到远方了。说他是昏庸吧,他又那么厉害的斗大臣,说他聪明吧,他又那么迷信,真是个怪人。不过别看他天天在那烟雾缭绕里享受,他晚上还是夜夜批阅奏折呢,而且经常只会见几个亲近大臣,一般人见不到他,他确实是个活着的祖宗,操控着一切。他虽不上朝,可是手下那帮精英锦衣卫随时向他打小报告,所以整个国家他都了若指掌,是挺精明的。

还有最后一位,前半生活得比较憋屈,后半生活得也不顺。万历皇帝,从小就活在张先生的光环之下,事事都听从张先生的教诲,张居正这个首辅确实很有魄力,大权在握,而且确实很有本事,皇帝尚且年幼,所以不得不听他的。张先生要回去守孝了,他还硬是来个夺情,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帮自己处理政事,就像个没断奶的孩子,自己还没玩够,要找个人帮自己处理事,自己才能好好去玩。后来张先生死了,他那么憋屈了几年的情绪终于爆发,差点把张先生的坟墓都给掘了。他自己掌权了,但是手下却不怕他,他很宠爱小儿子,可是自古惯例是要立嫡长子,于是他绞尽脑子和大臣们斗,可是斗了几年还是败了,于是他一生气,罢朝了,万历十五年后,皇帝从此不上朝。他还没有嘉靖那么聪明能干,他就只会赌气,不论大臣们说什么他都没反映,不说同意,也不说反对,最多逼急了说句:知道了!弄得手下一帮人负气而走,辞官不干了,觉得自己话没份量。幸好有个申时行帮他打理这个国家。他也想效仿他那奇葩祖宗,带兵出去玩,可是群臣反对,他怕了,从此没踏出过宫门,连他母后病逝了也没出去。

明朝的这几位皇帝真是有个性的,动不动就罢工,一罢就是几十年不上朝,有的顾着玩,有的顾着成仙,有的赌气。更神奇的是罢了几十年的工,这国家还相安无事,我真佩服明代的这些大臣了,真的是非常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能把国家管理得那么好。明朝的的大臣真不是白拿俸禄的,真的是拿钱办事的。不过皇帝对他们也非常忍让的,即使很过分也不会杀他们,最多一顿毒打。明朝官吏基本都是科举出身,大多都有为国效忠之心,个人的基本修养素质也比较高,所以在皇帝长期不上朝或者无能的情况下,还是可以正常维系国家。由于大臣们的地位都比较高,说的话份量也比较重,皇帝还是采纳的,所以他们也很拼命。由于明朝广开言路,所以大臣们毫不忌讳的各种弹劾,以下犯上的也很多。海瑞真是了不起,直接就批斗皇上,气得皇上想把他给剁了,可是他居然还奇迹般的生存了下来,新朝的时候还升官了,这真是个奇迹。我觉得明朝的皇帝应该很烦大臣们的,天天那么多人来告状,总是有那么多要说,你如果不管,他还天天念叨着。大臣们在明朝还是不好混的,首辅经常更换,还没有好下场。首先要参加过科举,然后要各种勾心斗角,忍辱负重,才能混到高位,到了高位通常都不年轻了,但是还要处处留心,哪天谁把你给告了,你就白奋斗那么久了,还要学会了解皇上,一不小心得罪了,这官位也不保了。工资也挺低的,贪多了就会被逮了。告老回家了,还有可能被告,抓回去。不过一旦得到权力了,也可以呼风唤雨。生前最成功的就是张居正,那真是个厉害人物,改革也比较成功,可惜死后被清算了。大礼议时,言官们可是天天到皇帝那么哭闹,一闹就是几年,皇帝也意志非常坚定,硬是把他们给打压了一番,最后以皇帝的胜利而告终。到了正国本的时候,又是一大闹,最后把皇帝都给闹得没兴趣上朝了,索性躲在宫里不出来,任由大臣们闹去,以大臣们的胜利而告终,可是明朝也基本走向衰亡。大臣们还要留心锦衣卫,那可是历史上有名的特务机构,大多活着进去,死着出来了,也无处申冤。

所以我对明朝这种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关系觉得很奇怪,有恭维,也有互骂,那么懒的皇帝,更能培养出那么优秀,那么勤劳的大臣,明朝能维系那么久,我觉得也是个奇迹了!有时候放手让大臣们去做,也是很能培养他们能力的。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31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