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毛姆的读后感
斯特里克兰抛弃所有,包括他认为那些无用的情感和道 德,那么他在寻找什么呢?是一片原始森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毛姆的读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亮与六便士毛姆的读后感1
读了两遍《月亮和六便士》,对毛姆的这个并不算很长的名作所知还是甚少,姑且聊一聊自己肤浅的看法。
之所以读毛姆的这篇名作,是因为之前不知在哪里看到一名篇介绍,略微知道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的原型是高更,抱着借读小说了解一些绘画艺术的功利目的,开始了阅读这部以前并不太在意的小说。通读后,发现自己这个功利想法落空了,自己对绘画的了解,并没有增加些许。或许,这是对我如此功利的一个嘲讽。
从我所涉猎不多的文学作品来看,窃认为小说要不因为情节曲折离奇取胜,要不因其擅长刻画人物见长,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却如同一个中间派,既谈不上情节的跌宕起伏,刻画人物较一些文学作品也无太多过人之处。但是,作为名篇,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对人性的剖析却是其极其出彩之处。
一般的人作为一个社会性群居动物,对周围人的看法极为在意,哪怕外在的事物,其实对内心并没有最终的伤害,但是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同,人就会屈从外部的影响,最终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成为浮萍,随波逐流。无论是在世俗眼光中看来,是平庸的普通人,还是所谓的成功人士,概莫能外。如果硬要说有区别,无外乎浮萍大小不同而已,最终也是流向同一个方向。这点,在斯特里克兰德太太身上表现的非常鲜明。
当得知她丈夫弃她和孩子而去追求绘画的梦想时候,她要求作者不要告知外人她丈夫弃她而去的具体原因,对外只称是丈夫携情人私奔。这个原因,在外人看来很容易理解,她也能得到其他人的同情和支持。如果外人知道她丈夫是为了追求绘画梦想而抛弃她,周围的人肯定难以理解,她肯定也会成为很多人的笑柄。
当斯特里克兰德死后名声显露,她又紧紧抓住自己是名画家遗孀的头衔,抓住世俗的功名。如此种种,在作者看来,极为讽刺。但是,站在世俗人的角度,她的做法也格外正常。所谓求仁得仁,世俗人只要表面上的功成名就,且早已把它作为信条,深深地扎根在心底深处,丝毫不能动摇。或许,这不值得推崇,但也无不可。
《月亮和六便士》中借斯特里克兰德的话,说了很多在现代社会看来对女性不敬的话,对女性做了很多在现在看来有失公允的判断,女性在看书过程中,心里难免有些膈应。但是,撇开本书成书的历史背景,某些说法,在现在看来,仍有普世意义。
女性,深窥其内心,真的感性多过于理性,对待爱情,较男人认真的多,也偏执的多。施略特夫太太对待斯特里克兰德的感情,就很好的体现了这点。
当施略特夫请求她照顾斯特里克兰德的时候,她极力反对,就是她女性的潜意识已经意识到,只要她与斯特里克兰德朝夕相处后,肯定就会发生不好的事情,她的贞洁和良心要求她对得起施略特夫。当施略特夫把斯特里克兰德接回后,她所担心的终于成为了事实。她对施略特夫的感情,原本就是建立在很不牢固的基础上,斯特里克兰德这个外力一介入,很快就冲毁了这个篱笆扎的并不深的感情小屋。
遗憾的是,斯特里克兰德本身都掌控不了的极端人性摧毁了她,女性对感情的偏执也摧毁了她,让她走上了不归路。其实细究起来,施略特夫太太对斯特里克兰德的感情,可能也不算爱情。然而,这肯定不是作者在本书中着重强调的,我也不敢啰嗦太多。
即便施略特夫太太的结尾让人伤感,仍需说明女性是这个世界上最坚韧的动物,或许只有斯特里克兰德这样被心中欲望牢牢掌控已忘却人情伦理的男人才能与之匹敌。当斯特里克兰德抛妻弃子后,斯特里克兰德太太马上自谋生计。斯特里克兰德太太或许虚荣,或许有点市侩,但女性的坚韧却从未抛弃她。同样,施略特夫太太走上不归路是个悲剧,却也可以看作女性坚韧的表现,幻想破灭了,她可以付出生命,这份决绝,这份悲壮,不也是女性坚韧的一种表现吗?爱塔不也是如此吗,即便斯特里克兰德深染重疾,她不离不弃,坚决执行斯特里克兰德的遗愿,其忠贞也着实让人动容。
通篇看来,作者探究最多的还是艺术家的人性。斯特里克兰德在抛妻弃子之前,对人际交往虽然不是很擅长,但是至少场面上稍微应付得过去。但是当他弃家出走后,他仿佛成为了一个天外来客,人情伦理对他不起一丝作用。他可以舍弃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抛妻弃子。他在得到施略特夫的帮助后,接受了施略特夫太太的弃夫跟随,完全就是忘恩负义的行为。他的身上有太多矛盾,或许正如书中其他人所言,作为一个天才,他也背负了太多负担。
他的欲望控制了他,让他离经叛道,做出了很多在世俗看来绝不能接受的举动。他控制不了自己,他也在苦苦挣扎,细思之后,这也成为作者同情他的理由。但或许就是这诸多矛盾,是一个天才所必须背负的,上天在给予他一个东西的时候,必然要拿走另外一个东西。
其实上天是公平的,对待天才如此,对待我们平凡人也是如此。正因为如此,天才虽然有不少为世人所不容,但世人应该宽宥他们,正因为他们的背负,才留给我们非常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突破了我们普通人的天花板,某些方面,让我们的文明前进了一大步。所以,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感谢天才的背负和付出。
除了以上人性的剖析,对女性的解读,此书最着重的应该就是人应该怎样度过这一生的灵魂拷问了。为了追求绘画的梦想,斯特里克兰德会在不惑之年,不顾世俗眼光,抛妻弃子,从头开始。亚伯拉罕放弃唾手可得的光明前程,成为一个检疫师,如此等等,无不体现了作者对人应该如何度过一生的诘问。或许借用《明朝的那些事儿》中的一句话可以说明这一问题,“以自己的方式,度过这一生。”
月亮与六便士毛姆的读后感2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毛姆的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前面一小半花了我快两星期的功夫,每天睡前看一段;后面一半却在两个晚上就看完了。毛姆确实是讲故事的高手,他罗嗦了小半本书,前面还写得跟论文似的,当你快没有兴趣的时候,突然来了个转变,发生了大事,于是你一路飞快地看了下去,还激动得不行。
读完全书,我也没发现哪里提到月亮,哪里又提到六便士,不知道他为什么起这么个名,也许只是个名吧。实际上我对毛姆基本是只知道名字,刚才Google了一下才看了他的生平。又有说法说这本小说是以画家高更的生平为基础的,于是我又Google了一下高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虽然高更确实落魄过,确实跑到过塔希提岛,也确实画了很多原始生活的画。但小说本身确实和高更关系不是很大,没有高更这个人也完全没有关系,倒是毛姆在那里自言自语,自得其乐。
先说一下大概的故事。作家先讲了番某画家如何如何优秀,他的画如何热卖,他的家人如何八卦等等。然后就讲“我”在伦敦,混一些文学类的日子过,认识一些人,其中一位是个证券经纪人的老婆,她自己不写,但热爱文学及文学男女青年,于是经常请他们吃饭。偶尔遇到她的丈夫,发现就是个标准的老实的职员类型的中年人,也不说话。然后他们去度假。这已经是小半本书了。
当我正要看不下去的时候,突然间,这位老实的事业小成的职业中年突然跑掉了,抛弃了家庭,金钱,职业,什么都不要,跑去了巴黎。然后这位妻子就讲作家帮忙去巴黎找他。这位中年男子已经变了个人,完全不讲情理,对家庭社会这一套完全失去了兴趣,也完全不认为自己所为有什么不妥。他全部身心都在画画上,自称感受到了召唤,整个人受到某种力量的支使,而不再是他自己了。
虽然“我”不认为他画得如何,另外一位二流画家却认为他画得很好,不世之作,于是老是借他钱,帮助他,他快病死了还请他到家里去养病。此人养病期间勾搭上人家二流画家的老婆,二流画家自己只好离家出走。三个月过去,突然间,二流画家的老婆自杀了,而他仍然没有任何表示,只是留下了一幅以这位可怜的女子为模特的画,二流画家深为拜服。他还明说,这位女子他根本不爱,只是需要一位模特,画完了,就没用了。
后来他请“我”去看了三十来张画,“我”感受到他在其中的挣扎。然后数年间没有消息。后来他就成了名,死在塔希提岛上了。于是“我”就到这个地方,采访了一些人,了解到他在这个岛上的生活。他同土著女子结婚,生了孩子,住在茂密的丛林里,一直画画,后来生了病,于是死掉了。
从这位画家,书里叫斯德里克兰德的,出走巴黎并以一幅毫无人性的态度出现开始,毛姆实际上已经取代了传说的高更,不管高更自己是否真的经历过这个心灵历程,我想毛姆是经历过的,他把这些想法全写了出来。
一开始的思路是人生没有意义,你必须尽可能活得有意义些。为此故,你可以牺牲你自己,这许多人可以做到,你可以牺牲其他人,这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做到。书中画家表现得对这个问题完全没有概念,他已经根本不想这个问题,他自己的身体没有关系,别人的身体也一样没有关系,一切只为了他的画画。
其次这个意义到底是什么,一个人怎么去探究它,如果能有所感悟又如何表现它?上面提到的“我”看出他在挣扎,便是在此处挣扎。这位斯德里克兰德已经有所感悟,并且在他的画上有所表现,但画风仍然不统一,没有一个完善的思路,也就是他还不知道如何精确地表达这种突破,以及他是否可能去表达这些,以及是否他根本就没有能力去表达。
到后来在塔希岛上,毛姆开始转向思考如何生活去达成这个意义,以及是否一定要走这种六亲不认的道路。他举了一位正要获得提升的外科医生的例子,他在亚历山大城突然觉得像回了家,于是放弃一切,住在埃及当一名低下的海关检疫员,但也从来不后悔,感觉自己活得很好;又有一位农民,他在太平洋小岛上开辟了自己的农场,盖了自己的房子,生了孩子,只等着自己儿子长大接班,他也很快乐。
在前面,毛姆讲究的是突破人性的枷锁,似乎只要突破这些后天的束缚,人就得获得生活的自由;但我感觉到在后面毛姆自己突然对这个结论变得不自信起来,转而描述了其他一些只是听从内心召唤但并不反驳人性的例子。而在此之前的巴黎段落里,作家甚至借画家之口说了许多对女性甚为不恭的话,似乎女性都是在把杰出的男人往人性的火坑里拉,甚至于二流画家的老婆也是在此举毫无成功希望的情况下才自杀的。
实际上毛姆在靠戏剧成名后的第一部小说就叫《人生的枷锁》,这似乎成了他一贯的主题。单就这本小说而言,我不认为他对这个问题解析得很成功,但这仍旧是一本很好的书。
毛姆确实是讲故事的好手,其实挺无聊简单的事也被他讲得高潮迭起,没有什么曲折的情节也显得很有内容。说起来大段的内容是他自己在说,既不是故事,也不是背景,夹杂了各种心理哲学社会的描写,但仍然不失有趣。毛姆生前就极受欢迎,但似乎也因为这个原因,他不受评论家的喜欢,就好像伟大就不能畅销一样,而毛姆卖书的钱可以在法国买别墅并住到纳粹入侵。但毛姆自己说他是二流作家里的一等人物,也真是谦虚了,他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说是一流应该没有问题。
月亮与六便士毛姆的读后感3
梦想从来就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同样好书也不是。但是如果我们能从书中获取积极的力量,那这又何尝不为一本好书呢?
正是读完了《月亮与六便士》,才真正意识到了“正值年少轻狂,何必辜负时光”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查尔斯是一个经纪人,可他却义无反顾地在这那个本可以安安稳稳过一辈子的时候选择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读到此处,在我心中似乎有什么埋藏已久的东西鲜活了起来。我知道,那是我的梦想。对,我想成为一个作家。追梦从不是一个固定的名词,而是个鲜活的动词。无拘无束,像极了夏天的风。可是没有多少人在自己的青春有哪怕那么一点可以被称作热血的东西,没有哪怕那么一点追梦的勇气。我之前也是如此,一直渴望当个作家:不需要太多华丽累赘的东西,只想安静地在每一个日子里,留下属于自己的文字,与他人分享。可能生性胆小吧,一直不敢去追这个梦,便只能让它成为那一股不朽的风在我心中飘荡。现在,也许没有人能够理解我合上书那一刻对追求梦想的热烈,但就是如此。我被书中感动,甚至震撼了。查尔斯在40多岁的时候可以选择重生,那追梦对我来说又有何不可?如果你想重新开始,其实每一个微光乍起的早晨,都可以继续选择。即使在黑暗中行走,也应该心中有光才对。开始尝试在课余的时间练笔尝试写些属于自己的小说,改写一点自己喜欢的书。写过一篇小说,历时长达一年。虽仍未完结,但至少证明了自己做一件事坚持不会放弃。追着梦的人总是快乐的,每一步都行走在热爱中。
写作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的性格吧,曾经特别安静,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也从不主动开口,只喜欢自顾自地低着头,还时不时喃喃自语。直到开始写作,将情感注入笔尖后,似乎发现将情感大方的表达出来也并不是一件难事。于是便学会了演讲,表演,学会了在大家面前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过去的作文一塌糊涂,空白得只能用无数空虚的成语来填补。但是如今我开始尝试着用文字表达我的情感与感受,表达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作文也变得越来越来好。所以啊,你看,一本书,一个梦想的力量有多强大。
也正如开头所说的那样,梦想的定义从不是狭隘的,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梦想,如星辰歌唱。一本真正好书更应该用自己包容万物的丰富去点亮每个人的那片星空,让追梦的人拥有自己的力量。
梦想这个词太纯洁无暇了,像我们的前途。有时候晚上写题写累,看见窗外的星星,它便让我感觉到万事皆有可能。梦可以是妄想,想可以是空想,但梦想却是希望。
喜欢书中的查尔斯,因为他活成了所有人羡慕的样子。有多少人,把梦想卖了,换成了柴米油盐。追梦的人总是闪着光的,不是吗?而如此,《月亮与六便士》太美了,同时也美得有内涵。六便士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的必需品,那个为了维持生计必须追逐的名利;而月亮则是我们心中的梦想,那么闪耀,却又触不可及。但是我们需要抬头,努力去追寻月亮,因为即便掉落,也是掉进浩瀚星河。你我皆平凡,却因勇敢追梦而伟大。
顿悟了。开始追梦了。印象尤其深刻的是那一次投稿。那是开始写小说不久的某一个午后,朋友忽然将某杂志的通知放在我桌上,笑着问我:“要不要去试一试呀?”就是这张通知,让我寝食难安了很久。我知道,自己还差得远,可内心深处又渴望着一个机会去尝试。最后骚断青丝还是做了一个让我自己都惊讶的决定:我决定去尝试,无论结果如何,我想要一个锻炼的机会。这段时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了吧,看着题目逐字推敲,慢慢地想慢慢地写,修改一遍又一遍,不断征求同学老师和朋友的意见。也有过黑暗的时间,担心憋得满满的,想起可能得不到机会就会掉眼泪。但是最后想想,每一个梦想都是不断超越和挑战的过程,只要付出过,我便无悔自己。最后怀着释然的心情在文章发给了那家杂志。意料之中的,稿子没有被录用。那家报刊的名字是什么,写的是什么文章,这些早已淡忘了。但追逐梦想,锻炼自己的这个过程却刻骨铭心。心情并没有多大的起伏,尝试过了,无悔就好。
有了好书才会让人有梦想,书的意义也许早已不再是那个简单的“认识世界”了,它是来照亮世界的。不止《月亮与六便士》,所有的好书都能让人获取积极的情感。像《哈利波特》中的韦斯莱兄弟愿意抛弃魔法部的高薪工作去开笑话商店;《光与辰星一意孤行》中的陈星星慢慢写属于自己的小说,不顾他人的排挤嘲笑:《如果你也期待那烟火》中棠琳淼抛弃去天空之城宁静生活的机会也要在小村子里救死扶伤。希望自己在某种意义上也像陈星星。大胆地追梦,真的很快乐。很多时候其实不需要太伟大的事情去改变一个人,一本书也许就足够了吧。一定要为自己憧憬的那些事物努力一下,哪怕这力量微不足道,哪怕岁月迢迢。可能只是一行文字,甚至可能只是一句诗。但是那可以让每一个人想起自己的归途,找到笃定于世的力量。只需要一本好书,一个梦想就会被悄悄埋入柔软的心脏,然后生根发芽,形成那个坚不可摧,一直为其努力奋斗拼搏的梦想。书可以帮人获取知识,也同样也可以帮我们追梦。为什么有时看完书之后会荡气回肠,也许就是找到了那份共鸣吧。好书也正是带来了这样一份共鸣,我们需要一个开始,我们需要火光去点亮我们心中那个最初的起点。而且啊,就算星星碎掉了,溢出来的光也很好看。星辰和大海都需要门票,诗和远方的路费都很贵。好书会告诉我们,来人间一次,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一本真正好书的力量可以成就一个人,可以塑造一个人,可以让人去追寻那个最初的美好。当风景略过脸庞,当时间走过情长,每个人心中剩下的永远只有好书带来的那一份感动。
小的时候只看到有趣的故事情节,长大后却发现我们慢慢弄明白的道理其实早早就被作者嵌入在故事里面,不仅感叹“大道至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光亮中可以看见这些经典的书,夜晩梦见里面的故事,白天的时候也必然会想起和流连。
我想,这就是一本好书吧。
能够让我们从中获取积极的力量来按时长大,然后头也不回的向着光亮走下去。
月亮与六便士毛姆的读后感4
记得还是那个夜晚,我捧着《月亮与六便士》,望向窗口外,那是一轮明亮的圆月,我心想,追求这样一轮明月有价值吗?
《月亮与六便士》讲述的是一个在常人眼里看来近乎于疯狂的故事。一个中年事业有成的银行家,竟然抛妻弃女,去追求自己的画家梦。但是他当画家并不是想要出名,他仅仅只是想画画而已,他最后把他的画全都烧了。
为什么他要这样子?他明明可以过的很好很好,依靠六便士也可以过活,这是因为他心中的月亮,一直在指引着他前行,月亮应该是皎洁无暇的,她也想成为一像月亮一样的人,于是他抬起了头。他开始追求自己的画家梦,被负骂名,抛妻弃儿,他不管也不理。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但是现实中很少人能够像这位银行家那样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梦想,就如同那皎洁的月亮一般遥不可及,有人想飞上太空,但是当他看到宇航员繁琐的训练时,他低头捡起了六便士;有的人想金榜题名,当他看到书里枯燥而难的知识时,他低头捡起了六便士;有人想要成为医生,但是刚刚看到医生的辛苦时,他低头捡起了六便士……我认为六便是指的是人的平凡和庸俗,那些人看到了月亮,却又望而却步,心里想做个庸俗的人又如何?他们就这样平凡的过活,但是,没有梦想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吗?
有勇气的追求是可贵的,所以成功人士少之又少。但是有勇气还不行,你还得拥有智慧,品德,还得有一双看穿世俗的眼睛。银行家就是这样的人,它就如同佛教里面说的空,只追求自己的梦想,将其他的杂念一一驱逐。世俗的诱惑很多很多,名声,金钱,在别人眼里的成功……这样将杂念和诱惑置之于脑后之人,更加少之又少。
因此,追求梦想的人是幸福的人;真心追求梦想的人是清欢的人;得到梦想的人是成功的人。
世间的人有不同的精神层次,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但愿世间所有人都能过上自己心中成功的生活。
月亮与六便士毛姆的读后感5
《月亮与六便士》,高高在上的月亮,是我们圣洁的理想,满地的六便士,就是我们世俗的生活。现实中的我们大都没办法洒脱到丢弃现有的生活,去追寻缥缈的理想。可为什么思特里克兰德非要去画画呢?他说:“我必须画画。我身不由己。一个人掉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没关系,反正他得挣扎,不然就得淹死。”他掉进了理想的河流里,溺水的人必须挣扎!这是本性、是欲望、是执着、是信念。
每个人对“月亮”的理解并不同,仅凭脑子和理性,人和人是无法互相理解的。我是无法理解当画家的魅力,但思特里克兰德有了“画画”这唯一关注点,对潦倒的处境、刻薄的蜚语、拮据的生活便能泰然处之。我对这本书的感悟最深的也是这点:做我想做的,我开心就好,管你怎么说。抛弃妻儿后,作者“奉命”追到巴黎,指责查尔斯:“简直太没人性了。”“你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查尔斯淡然的回应:“是不害臊。”“毫不在乎。”面对指责心安理得、无动于衷,最后还蹭人家一顿饭。为了理想,对所有的讨厌、鄙视、不理解都无所谓,还是会坚持画画。
可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够有这份“无所谓”呢?听到“这个专业前景不好”时,你还会坚持选自己向往的大学吗?听到“这工作赚不到什么钱,都养活不了自己”时,你还会继续自己热爱的职业吗?听到“你这个想法简直是可笑”时,你还会有激情去实现自己的一个创意想法吗?
又有多少人把自己禁锢了在别人定义的“功成名就”中呢?你没考上大学,人家说你读书不行,然后挑灯夜读去熬个博士出来,可有一技之长也是一种出路;你没买一二百平的房子,人家说你赚不到钱,然后日夜加班去挣个别墅出来,可有个温馨小家也很幸福;你没当上叱咤风云的领导,人家说你没才能,非得各种竞争当上CEO出任总裁才行,可一份安稳的工作也能品味生活……
假如查尔斯因为别人说:“证券经纪人挺好的,这个工作很稳定。”然后老老实实在银行上班;假如查尔斯因为别人说:“抛妻弃子,没有一点作为男人的责任心。”然后继续上班赚钱养家;假如查尔斯因为别人说:“你这个穷鬼,只能在昏暗的小阁楼里画画,连像样的画室都没有,还做梦当画家!”然后收起画笔,逃回老家重新过上体面的生活;假如查尔斯因为别人说:“你画的画值不了什么钱,你也出不了名。”然后自觉羞愧,躲在孤岛上浑浑噩噩了此一生。那么查尔斯也就只能是个证券经纪人,一个普通人家的男家长,一个平凡的人。可查尔斯·斯特里克兰那么地无动于衷,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评价、不计较得失回报、不介意境遇地位地去追求心中所想,最后才能在草屋里画出那幅巨作。
对于“建议”、“流言”、“眼光”,可能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查尔斯的豁达,完全不为所动,只希望能够学会屏蔽不良言论、过滤多余“建议”,做自己想做的,内心安宁快乐就好。
月亮与六便士毛姆的读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