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的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九八四的读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九八四的读后感1
乔治·奥威尔是英国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一九八四》为其最著名的传世作品之一,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作品的范畴,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本书甚至曾经遭到封杀,足以见其批判讽刺的意味。
书里的一九八四年,是一个极权主义达到顶峰的状态。表面上三个国家为了保持相对意义上的独立安全,连天战火永远无休无止。然而实际情况是,谁也不知道战争是否存在,谁都不清楚今天的盟友是谁,敌人又是谁。只是街道上每间隔一段时间总会落下一颗威力不小的火箭弹,让人相信战争的存在。新闻一直在报道胜利的战况,让人相信胜利的存在。一切都是真相,一切都是假象。
在这里,思想自由是死罪,独立自主的个人不复存在,每一个人的思想均受到全天候严密的监控,每一个个体都犹如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机械麻木,没有自我意识,如同行尸走肉。
等级分明的社会,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人们在属于自己的圈子和环境中生活,不论发生什么,似乎都是理所当然。掌握着权力的人们,终极目标便是无上的权力,掌握一切的权力,并对其顶礼膜拜。
这是一个畸形的社会。英社的三句口号:“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与老大哥的画像一样,无处不在,到哪里都有它们在盯着你。人们习惯了隐藏自己的表情和思想,效果或许比戴面具还要好上几分。你永远无法猜透对面那个人的所思所想,甚至连自己的思维也无法看透。因为就连自己都不自知自由的思维是否还存在于脑海中。
双重思想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历史和真相究竟为何,已无从知晓,也无人去探究。“很有可能,历史书中的几乎每一句话,甚至人们毫无置疑地相信的事情,都完全出之于虚构。一切都消失在迷雾之中了。过去给抹掉了,而抹掉本身又被遗忘了,谎言便成了真话。”读后感.温斯顿以为自己和裘莉亚是有着自由思想的人,却没料到最后的结局,与其他人并无二致。或许,从一开始,他们就已经落入了这个巨大的圈套,一个忍耐蛰伏多年才显出真实面目的圈套。所谓的自由,不过是他们的错觉,也可以说是这个社会刻意为他们营造的一种错觉。
失去自我意识自由思维的人,已不再是一个自由的人。二加二可以等于五,也可以等于一二三四。所有个人,皆成为了牵线木偶。
一九八四已经过去,我们当然知道书中描写的种种并没有成为事实。然而这样的极权主义思想,并没有彻底消灭。在我们看不见的某些地方,同样的事情极有可能正在发生。对于这些,或许我们感到鞭长莫及,但保持自己的思想自由,只要你想,便有可能。
“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承认这一点,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
为自由致敬。希望这样的一九八四永远不会存在。
一九八四的读后感2
小说讲述了名为温斯顿。史密斯的男人与当时的政权反抗斗争的过程,结局不尽人意,却使人深思。那个社会中没有人权,没有自由,没有思想。极端的独裁者“老大哥”泯灭人性,毁灭思想,把社会变得空虚无聊,但凡有人敢违抗,甚至只是在大脑中想想——对不起,他将通过一系列残酷的手段,被迫改造成“思想纯洁者”。
“思想纯洁者”概括地来讲,就是无条件地听从顺从服从“老大哥”的话,不许有自主的思考能力,不许对“老大哥”质疑。他就是信仰,他就是正义。
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第一次在书中看到这句话时,匕首一般,直直地刺向太阳穴。在书出版后的69年后重新翻读,英国的左翼作家,嘲讽似地写下掩盖在社会主义下的权权主义。
历朝历代,古来圣贤者皆如此。《山居笔记》中的一段话令我记忆犹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幸运的是,我们处于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的和平时期;不幸的是,即使在这种环境下,我们也在逐渐泯灭思想,麻木情感。
现代人似乎失去了对“真”的认知,社会上各种冷漠随大流的现象层出不穷,七旬老人摔倒在地到底扶不扶?校园欺凌是应该袖手旁观还是帮一把?事后诸葛谁都会,但真正敢在那一刻挺身而出的人却寥寥无几。
为什么所有人都认为它不对,宁愿手握真理不说话,漠视一切,也不愿站出来制止。所有人都在一瞬间选择了沉默,毫不犹豫地以最大可能限度趋避危害保护自己。
人在内心深处总是最爱自己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性的自私可以盖过仅存的真理。
那么我们所拥有的是谁的真理?我们什么也不说,即使社会的阴暗面被深度挖掘出来,表达我们态度的地方,仅仅只存在虚无的网络上。
我曾亲眼目睹一个年轻生命的消逝,给在楼底看热闹的群众只全举着手机,窃窃私语、指指点点,更有甚者,朝那位脸色苍白的姑娘大喊一句“要跳快点跳!不跳拉倒,做给谁看呐?”那一瞬间,你能发现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我作为在楼下仅仅是一名过客,我真的想劝阻她,好友拉住我耳语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家又不会把你当观音菩萨。”那又如何?难道所有人都愿意眼睁睁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香消玉陨吗?消防员的到来最终也无法挽回她。纵身一跃,留给家人的是悲痛,留给陌生人的却只换来埋怨与遗憾。
中国人经常在关键时刻选择缄口,如果大家都不说,那我也不说。恰恰与《一九八四》中被改造成“思想纯洁者”的温斯顿一样,举起四根手指头,党说这是五,温斯顿欣然认为这是五。
真的可悲的,无思想的人啊。究竟从何时起,中国人变得如此两面,甚至不敢在公开场合提出不一样的看法,这是在怕什么?我们这儿没有“老大哥”,也不会将人改造成“思想纯洁者”,我们究竟在怕什么?当真理就在自己手中,却不敢使用它的权利,为什么?
我们在怕自己,怕他人异样的眼光,怕提出不同见解后他人的耻笑,所以把自己的思想藏起来,越深越好,只需要跟着大流一起点头摇头,做一个和他人一模一样的瓷娃娃。害怕异样,害怕被耻笑,害怕失败,此乃人之常情,在所难免。但也正因为摆脱不了这固执想法的枷锁,我们永远只能淹没于大众,被限制在囚笼中。
仿佛你手中握着钥匙,只要转动门把便会有新的世界。可是所有人都呆在囚笼中,于是你也对自己说,这样挺好,我就呆着吧。然后你放下钥匙,重新回到人群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囚笼中的人只增不减,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人拿着钥匙打开了门,并走了出来,囚笼中的所有人都或怀疑或惊异,很快地另一个人也出去了,陆陆续续,许多人都出去了。你环顾四周,也跟着出去了。出去后你发现,囚笼外的世界十分精彩,大部分人都对第一个离开囚笼的人表示了赞赏,你突然想起,如果当初你迈出那一步,那么结局可能就不同了。于是你便和大家一起,说着些羡慕的话语,也和大家一样,暗自后悔。
希望所有人都能记住,谁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打开囚笼,只要你手中握着那把名为真理的钥匙。
一九八四的读后感3
小说讲述了名为温斯顿。史密斯的男人与当时的政权反抗斗争的过程,结局不尽人意,却使人深思。那个社会中没有人权,没有自由,没有思想。极端的独裁者“老大哥”泯灭人性,毁灭思想,把社会变得空虚无聊,但凡有人敢违抗,甚至只是在大脑中想想——对不起,他将通过一系列残酷的手段,被迫改造成“思想纯洁者”。
“思想纯洁者”概括地来讲,就是无条件地听从顺从服从“老大哥”的话,不许有自主的思考能力,不许对“老大哥”质疑。他就是信仰,他就是正义。
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第一次在书中看到这句话时,匕首一般,直直地刺向太阳穴。在书出版后的69年后重新翻读,英国的左翼作家,嘲讽似地写下掩盖在社会主义下的权权主义。
历朝历代,古来圣贤者皆如此。《山居笔记》中的一段话令我记忆犹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幸运的是,我们处于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的和平时期;不幸的是,即使在这种环境下,我们也在逐渐泯灭思想,麻木情感。
现代人似乎失去了对“真”的认知,社会上各种冷漠随大流的现象层出不穷,七旬老人摔倒在地到底扶不扶?校园欺凌是应该袖手旁观还是帮一把?事后诸葛谁都会,但真正敢在那一刻挺身而出的人却寥寥无几。他们(孩子)崇拜Party和Party有关的一切。打着旗帜唱歌游行、远足郊游、用玩具步枪操演、狂呼口号、膜拜老大哥——这都是他们快乐光荣的玩意儿。他们心中的暴戾之气,就冲着一下对象发泄:国家公敌、外国人、叛徒、阴谋破坏分子和思想犯。为人父母的,年过三十就害怕自己的孩子,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这也难怪,差不多每一星期你总可以在《泰晤士报》看到一段这类消息:一个窃听父母谈话的小鬼,抓到了一切足以构成罪行的言谈,然后就向思想警察告发。当然,《泰晤士报》的新闻不会称他们为“窃听小鬼”,通常是美其名为“英雄小将”的。
是不是似曾相识?张艺谋导演的《归来》讲述的就是一个类似的故事。
这本书的预言真的让人不寒而栗。在一个个人行为被电幕无孔不入地监视、甚至连思想都必须保持高度忠诚的国家,物质是配给的,语言是新创造的,自由呢,自由在哪里?作者通过奥布赖恩的口告诉我们:“人类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自由,二是幸福。对大对数人来讲,幸福比自由重要。”这就是陷阱的开始。“Party是弱者的永远的监护人,牺牲自己的幸福成全他人,背负做坏事的名声,为的就是日后给大家带来好日子。”这是个谎言。身处其中的人知道,无知的群众只会点头称颂。“Party追求权力,完全是为了权力本身。权力是目的,不是手段。没有人会为了捍卫革命而去成立独裁政权,革命的目标就是为了成立独裁政权。”
有三个转折很让我震撼。
第一个是主人公温斯顿恋爱了。
一个压抑着自己思想的貌似服从于Party的人,遇到了另一个爱着他的却更加叛逆的人。那种危险、隐秘而又心意相通的爱恋真是太美好了。来一段我最喜欢的:
他们手捏着手的时间,顶多不过十秒钟,感觉却似永恒。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已熟悉了她手掌的细节——修长的手指,整齐的指甲,因干粗活而磨出来的掌心硬皮,还有手腕部位的细嫩皮肤。他虽然没看到,但这么抚摸了一下,已感觉到好像亲眼看到过一样。就在这时他想起了一件事:他不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褐色吧?但黑发的人的眼睛通常是蓝色的。他不敢转头去望她,太危险了。在人肉屏障内,他们紧握着手,直视前方。他看到的 不是女郎的眼睛,而是须发斑白的那个老俘虏神伤的眼睛。
这段描写太美了。
第二个转折是温斯顿和朱丽亚通过奥布赖恩加入“兄弟会”。
找到组织的感觉真是太棒了。温斯顿一直相信奥布赖恩是能真正理解他的想法的,是懂他的。当温斯顿和朱丽亚手牵着手宣誓的时候,应该是最开心的吧。终于能不再压抑自己的想法,做着不能苟同的事情。那个时候,“士为知己者死”大抵就是他的心情吧。
第三个转折,真是惊出了我一身冷汗——奥布赖恩居然是Party的人!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毁灭也抵不上一个最信任的人的背叛吧。书是奥布赖恩写的,人也是奥布赖恩抓的,他那么懂他,原来是要毁了他。无处不在的监控,身边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翻脸成为你的敌人,这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世界,在大洋邦的土地上绝不容许异端!那段关于殉道者的评价真是精彩:
在这个地方是没有烈士和殉道者的。你一定读过历史上有关宗教迫害异端分子的记载吧,譬如说天主教在中世纪的大审判。那种行动注定要失败。目的在于铲除异端,结果正好相反,异端不但没有消灭,反因此连绵不绝。他们在刑架上烧死一个异教徒,成千上万的同类继之而起。为什么?因为宗教法庭公开杀害它的敌人,在他们没有悔过前就烧死。正确地说,正因为他们不肯悔过,不肯放弃他们真正的信仰,才会被烧死。自然,所以荣耀属于牺牲者,而恶名则由施刑者担当……不能制造殉道者……我们不让死者有起来反抗我们的机会……我们不会摧毁一个抗拒我们的异端分子。他抗拒一天,我们就让他活一天。我们要转变他的信仰,控制他的思想,改造他。我们把他心中的毒素和幻想洗涤干净,把他诱导到我们这边来:不但表面属于我们,整个心灵也得认同我们。在我们杀他前,先把他变成我们自己的人。我们不能忍受世上任何一个角落有错误思想的存在,即使它是隐秘的、不会惹起问题的……
一九八四的读后感4
从下午五点钟开始看,但晚上九点半,把剩下的两百来页读完了。读起来非常顺畅,时不时就有闪光点吸引着我。读完,不得不说这真是本奇书,1949年完成的作品,把苏联、朝鲜、中国、越南、古巴发生的恐怖事情揭示或预言了出来。
初读完,感觉信息量很大。简单回味一下,讲自己看到的东西记录在这里。核心是思想自由,四个小点分别是什么是可怕的可发展为极权的组织;极权组织如何控制民众;个人是如何被洗脑控制思想的;当今条件下个人该如何发展。
1. 企图以某种思想或信念让所有民众都信服崇拜的组织是可怕的。特别是他们享有一定的公共权力时。近代残暴的某些红色政府、中世纪的宗教教廷就是代表。更可怕的是,当他们品尝到权力的滋味时,甚至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淡忘无视自己曾经的信念,贪婪的享受着权力的快感。他们的当权,将会极大的压制自由,控制思想。
2. 一个政权控制百姓思想的手段可以有几种:(1)物质上,不能让民众得到极大自由,防止“仓廪实而知礼节”,但有不能让他们一无所有以防他们活不下去而揭竿造反,所以,让他们半饥半饱最好。(2)控制思想,控制舆论。具体来说,是开动宣传机器不停地灌输官方的政治正确的思想、禁绝或纵容人的某些欲望、创造或毁灭一些概念词汇等。
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即人的语言与思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语言受限,思维自然就鄙俗了。所以人要发展,就要多接触一些语言或概念。具体途径有二,一是自己多总结,二是广泛涉猎。
3. 一个人被摧毁,被作践被粉碎,可以通过肉体的折磨,多种歪曲真理与价值观的挫折。
可怜的是,不仅是惨无人道的监狱虐待,生活的困苦也会做贱人粉碎人。很多人就在坎坷的生活中受了这刑罚,扭曲了人格而成了一个怪胎。
富有爱的环境,才能够让人的人格健全。
4. 庆幸,我们的时代不再有老大哥,不再有如此的极权主义政府。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该如何保证自己的自由,保证自己的发展呢?
人的语言与思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语言受限,思维自然就鄙俗了。所以人要发展,就要多接触一些语言或概念。具体途径有二,一是自己多总结,二是广泛涉猎。
一九八四的读后感5
《NineteenEighty-Four》
作者:乔治·奥威尔
故事很乱,我不知道用什么形式告诉你这故事很精彩,用“精彩”涵盖其的内涵仿佛又含有点局限性,磨磨唧唧几天了都码不出几个字。有时候真想拿着整本书伸到你面前,给:“你看”,有这样一个分享此刻我的感受,一同相互梳理情节的你一直是我愿等待并邂逅另一个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我的影子。
本故事背景限定于一个战乱年代,没有自由,没有民主,形单影只的底层民众全权受到党的控制,无论是物质上还是思想上,24小时不间断的监视你一举一动,一旦发觉你企图背叛党,就如同觉察到你与其他玩偶不一样时变可让你消失于世。借用书中作者翻译的话来说:跟今天的独裁政权相比,以往的独裁者实在幼稚得像玩票。
温斯顿就是存活在这一个社会体系中,从刚开始的唯唯诺诺到思绪渐变的觉醒,然后因茱莉亚一句“我爱你”,继而敢于听从自我内心,以及排弃周遭为真理作贡献,最终,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状态下以肉体上的死亡精神上的延续来结束这一切。
无知是力量
自新石器时代结束以来,世界上可分为三类人:上等,中等和下等人(千禧年代的我们称为国家管理人、资本家、中产阶级劳动者)。这三类人个别还有各种分类,称谓也各不相同,人数和一种人对另一种人的看法虽然各代不同,但社会上的基本结构却从来没有改变过。这里你要明白的是上等人要维持现状,中等人要抢上等人的位置,下等人如果还有目标的话,就是要消除等级的分别,创造人人平等的社会(但下等人有一特色:他们被劳役所缠,偶尔才会注意到自己日常生活以外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时刻要求自己要生活不要谋生的原因之一。上等人为了权力而争抢权力,并引起一连串战争(无论上是真枪实弹伤及皮肉的战争还是引发金融海啸致使数千万人失业的战争都可归为一类)。中等人为了夺权,人人平等这观念不再是要追求的理想,而是需要避免的危机和威胁,只有在动乱中才能抢占更多的可能。下等人的生活环境已被上、中等人搅得翻天覆地,连温饱还没能解决的情况下也毫无缚鸡之力反抗,只能任由随之堕落下去,生活日渐艰难。温斯顿就是下等人,反抗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那么的徒劳无功却又那么叫人心疼。
战争是和平
党提倡禁欲思想的理由:党千方百计要消灭性的本能,倒单不是因为性行为自成天地,难受控制,最大的理由倒是性压抑有利于引导歇斯底里情绪的发生,而这种情绪稍一刺激,就可变成好战心态与领袖崇拜的狂热。不断引发的战争使得的生产过剩的产品以另一种方式被消耗掉,他们都知道,生产的东西都消耗在战争上,而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要争取更多的人力物力,以作下一场战争的准备。现代战争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在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原则下,尽量消耗机器制造的成品,一切都是为了控制下等人并且创造可供利用的心理状态,因为一个等级社会的根基,除了经济外还有情绪。此时,战争的目的不是防止侵略或侵略别人,而是保持现存的社会结构一成不变。
解释一下:这里所指的“党”,也可称为老大哥,黑发黑髭,神情出奇的镇静,透发着无边的全能与威力。只在电屏里出现,现实生活中谁也没见过。
自由是奴役
书中提到一个“双重思想”。双重思想就是让两种矛盾的思想并存于脑中的逻辑。党内的知识分子既然知道自己的记忆中哪一部分需要调整,当然也明白自己在瞎改事实。党的目的就是需要人来帮其修改历史,要让所有文字记录符合当时的正统思想,渐渐地大家学会了:瞪着眼睛说鬼话,自己却相信这是真话,谎话永远比真理走前一步。总是被磨灭自己的心应该是件及其痛苦的事吧~
看完书又看到现实的情况,哇塞,这世界真好玩~
一九八四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