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约伯记英文版读后感

若水分享 0

《约伯记》是《圣经》旧约的一卷书,本卷书共42章。记载了义人受苦、他的朋友们与他的辩论,以及上帝给他的回答等,最后约伯因回转而比受苦之前更加蒙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约伯记英文版读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约伯记英文版读后感1

约伯记中神怎么样还好说,关键这个不要问为什么的态度,一旦脱离纯神学的学术角度,而投入实践,哪怕是跟宗教有关的实践后,问题就会很大,很可怕。

从古至今有权力的人,以及觊觎权力,意图操控的人,都在用这个方法。

有权力的人,向你展示他操控的风雨雷电,万物民生的能力。

然后告诉你,啥都不要问,你没有发问的权力。

我想让你生你就生,想让你死你就死

中世纪教会干过这事

封建王朝的皇帝干过这事

某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治理目前仍在用这个方法

然后传销组织,自上而下用这个方法。

。。。

约伯记没什么神秘,就方法论而言,他很明确

他吊诡的原因在于,他的逻辑跟今天人文主义,自由意志时代的基本理念格格不入罢了

放在中世纪教会控制的欧洲,抑或封建时代的中国,那简直太顺其自然不过

今天的人们当然可以从约伯记中去学习对上帝的谦卑,对苦难的坚韧等等优秀品质。

但也请所有人明白——这个谦卑,坚韧与信靠,只是针对上帝的,针对绝对力量的。而绝对不能针对这个现实世界的任何一个真实的人或组织,不管这个人或组织,宣称他有多强大的力量,他有多么的公平公正,他能给你带来何等未来福祉。坚决不可把这种“不要问为什么”的态度,用在他身上。因为他不值得。

按照圣经的调调,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义人,可以担当和上帝一样的角色。

约伯记英文版读后感2

《约伯记》的主人公——约伯,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敬天爱神,信仰忠诚,并且热衷慈善事业,文中记载,神称赞约伯:“地上再没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

第一遍略读《约伯记》时,我最大的感想就是:这上帝也太草率了吧? 只因为撒旦的一句话,一句挑衅,约伯便承受了家业被毁,儿女尽亡的厄运。但约伯没有任何怨言,这让我感到他信仰的坚定,却无法消除我对于上帝“草率”“随意”的负面印象。

后来撒旦继续挑衅,上帝竟然同意让撒旦伤害约伯的肉体,只要不取他的性命,于是约伯从头到脚长满了毒疮,坐于炉灰之中,用瓦片刮自己的身体。这一部分,对于约伯承受的苦难,描述细致,画面感很强,令人对约伯升起无限的同情。后来就连约伯妻子也对他说:“你仍然持守你的纯正吗? 你弃掉神,死了吧 。”劝他放弃生命。 这从侧面反映了约伯的困境以及苦楚之深。

这时约伯的三个朋友出现了。他们分别是提幔人以利法,书亚人比勒达和拿玛人琐法。约伯记中,约伯的三个朋友,看到约伯的苦难,心中难过,便陪他一起一起坐了七天七夜。而后约伯终于开始说话,他诅咒自己的生日,只恨自己投生到这个世界。这三人就与约伯展开了激烈的论辩。三个朋友与约伯的辩论,是《约伯记》中的重头戏,也值得我们反复地阅读与深思

第一回合

在第一次辩论中,以法利说:“请你追想,无辜的人,有谁灭亡?正直的人,在何处剪除?”这其实是委婉地在要求约伯承认自己犯下了罪。可是约伯坚称自己并没有犯下罪孽——而是尖锐地回复说“现在你们正是这样。看见惊吓的事便惧怕……正直的言语,力量何其大。但你们责备,是责备什么呢?我的舌上,岂有不义么?我的口里,岂不辨奸恶么?

接着比勒达发起了“劝说”:“神岂能偏离公平。全能者岂能偏离公义……或者你的儿女得罪了他,他使他们受报应……凡忘记神的人,景况也是这样。不虔敬人的指望要灭没。”既然约伯嘴硬,说自己没有罪过,那么比勒达就“循循善诱”,帮助约伯“拓宽思路”,你没有犯罪,会不会是你的子女犯了罪?你没有实际的罪行,会不会是你不够虔敬?约伯依然予以反驳,但其中也包含了对神的质疑,“我虽有义,也不回答他 。只要 向那审判我的恳求。”

琐法一开始就非常严厉,火力全开:“这许多的言语岂不该回答吗?多嘴多舌的人岂可称为义吗?……我若呼吁,他应允我。我仍不信他真听我的声音……所以当知道神追讨你,比你罪孽该得的还少 。”这几乎是直白地在说,你现在祸到临头还如此嘴硬多话,看来神对你的这些惩罚还是轻的!约伯答曰:“我这求告神, 蒙他应允的人,竟成了朋友所讥笑的。公义完全人 ,竟受了人的讥笑 。”在极端的痛苦中,约伯仍然生出坚定的愿景:等我被释放的日子来到!

第二回合

第二轮辩论,以法利再次扣帽子,“智慧人岂可用虚空的知识回答,用东风充满肚腹呢?他岂可用无益的话和无济于事的言语理论呢?”这翻译成我们熟悉的话语,就成了“嘴尖皮厚腹中空,头重脚轻根底浅”。可谓是360度全方位地否定了约伯的话。

约伯说“我也能说你们那样的话 。你们若处在我的境遇, 我也会联络言语攻击你们,又能向你们摇头 。”你们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们知道我的日子有多难,境遇有多苦么?接着用了排比和列举,历数了自己的困境,并直言“你们中间,我找不着一个智慧人。”我只指望下到阴间的门闩,和你们进行这种无休止无意义的辩论,我宁愿go die。

这显然激怒了他的另外两个朋友。比勒达警告说约伯会自陷网罗而成为别人的鉴戒,最终必无处容身,断子绝孙。约伯表示,老子已经不怕了,因为“我只剩牙皮逃脱了 。”琐法也表示不虔敬上帝的人,必将受到惩罚,含沙射影地说约伯贪而无厌,欺压穷人,约伯的产业必将离去,这一切都是他应得的惩罚。

这样的指控令约伯感到愤怒。如果说第一回合的辩论,只是三位友人对约伯有罪的推测与诱导,这一回合中,三位友人几乎都在给约伯扣帽子,甚至有诬陷的嫌疑。约伯则反唇相讥,为什么他所见的恶人并没有得到恶报?他们的儿女多如牛羊,粮食财产充沛,且寿数绵长,三位友人的论调全是错谬,有什么资格来“安慰”约伯呢?

第三回合

以利法第三次发言猛烈抨击约伯,讥笑他自称在全能者面前无可指摘。实际全不是如此。他诬陷约伯,指控他占有兄弟之物,苛待穷人,并且虐待孤儿寡妇。这正好解释何以他现在落得如此收场。以利法教训道:“你要认识神,就得平安 。福气也必临到你 。”

约伯在此处的回答显示,他已不愿意再与这三位友人争辩。他的回击不再针锋相对,而是说:“惟愿我能知道在哪里可以寻见神,能到他的台前 。我就在他面前将我的案件陈明,满口辩白 。”

在三次语锋犀利的辩论中,约伯从头到尾都坚称自己是无辜的。我想这也是除开上帝的考验之外,约伯经历的另一场考验——无法见信于人,朋友家人都无法抚慰他,无法为他提供一条肉体或道德上的“出路”。所以约伯感慨道:“你们是编造谎言的,都是无用的医生。惟愿你们全然不作声 。这就算为你们的智慧 。”这种情况下,约伯的咬牙切齿也是可以理解的:“我断不以你们为是;我至死必不以自己为不正!我持定我的义,必不放松;在世的日子,我心必不责备我。愿我的仇敌如恶人一样;愿那起来攻击我的,如不义之人一般。”

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场辩论再继续下去就只剩诬陷与诅咒了。一个年轻人以利户跳出来对上述三个友人的说辞做了一个总结,发言并无新意,但他也是赞同三人的有罪推定的,并且认为:约伯在罪上又加悖逆,用许多言语轻慢了神。

高潮

如果不是此时上帝的显灵,约伯大概还会陷于与亲朋和友人的无休止争辩中。于是耶和华于旋风之中现身!他向约伯展示了神力的伟大,让约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之前对神的质疑、怨怼是多么的可笑渺小。

约伯对于耶和华心悦诚服道:"我知道,你万事都能做;你的旨意不能拦阻。谁用无知的言语使你的旨意隐藏呢?我所说的是我不明白的;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求你听我,我要说话;我问你,求你指示我。"——我并不是不信您的神力,而是希望您听到我的话语,求您指示我方向。

耶和华便转向以利法说:我的怒气向你和你两个朋友发作,因为你们议论我不如我的仆人约伯说的是。

至此《约伯记》出现了“神转折”。原来引起耶和华怒火的竟然不是口有怨言的约伯,而是约伯的三个友人。因为他们妄揣神的心思,曲解了上帝的意图。只有约伯愿意替他们祈祷,上帝才可以原谅他们,免于处罚。

故事的结尾,约伯失去的,上帝皆加倍赐予他。他的家业比从前更大,子女比从前更多更优秀,并且又活了140年,年纪老迈,满足而死。

约伯记英文版读后感3

《约伯记》的主人公——约伯,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敬天爱神,信仰忠诚,并且热衷慈善事业,文中记载,神称赞约伯:“地上再没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

《约伯记》是一篇让人看了会迷茫的智慧经卷,它让我想起了一个同样常使人迷茫的问题:你相信“好人有好报”吗?这个世上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佛教常说“因果报应”,种善得善,种恶得恶。但是天地之间的“因果”“好恶”,岂是凡人可以看全、看透的呢?一如梵高,才华横溢,死后那么多年才出名,你说这是“好报”还是“恶报”?又一如一小偷当街行窃,被别人抓住狂殴,围观者看着热血澎湃,但是如果他们知道这个小偷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所以才会铤而走险,他们又会作何感想?然后如果他们进一步了解到,这个小偷本来有个不错的家庭,还有美貌的妻子,只因他吃喝嫖赌,好吃懒做才走到今天这步田地,那么众人又会作何感想?然后再进一步,我们了解到,他本来也是积极向上的,只因他的妻子背叛他,他又割舍不下,痛苦中无奈自甘堕落,那么众人又会怎么想?……人世本是轮回,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更加无所谓好与恶。

我们应该承认自己的渺小和无知,不应该仅凭眼睛所见的,耳朵所听的就妄下结论,更加不能用自己的判断去冒然推断神的旨意。

无论平安或困苦时,都当坚信神,并充满感恩,人生在世,所得的所有,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经历的酸甜苦辣,才不枉人世走一遭,感受造物主给你的所有经历,正如经文里“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

虚怀若谷,接受一切可能和一切现实,并坦然包容。因为你不是神,你无法知道上帝的安排,你更没有资格对这种安排挑三拣四,这本是你的修行——这即是我从《约伯记》中学到的。

约伯记英文版读后感4

《约伯记》里说:海中的水绝尽,江河消散干涸。人也是如此,躺下不再起来,等到天没有了,仍不得复醒,也不得从睡中唤醒。这是关于死的一段描写。我看这本英国人写给少儿的书,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阳台里。眼前走过形形色色的成年人,最起码在外表上看来,他们都显得健康而强壮,而本书的主人公哈里,是一个被卡车撞死的小男孩。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会得到父母或者身边环境带给他的关于死亡的启蒙(至少我在看次书之前从未有过)。得到爱或其他知识的启蒙很重要也很容易,但死亡是大智慧,并且通常是忌讳的话题。

所以我觉得写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有他可被尊敬的地方。

哈里试图回到活者的世界,见到他的学校、家庭,他所曾经爱过和恨过的人。这一趟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但在小说里持续行进的旅途,对他来说,仿佛是抵达某个地方的必然进阶。他因此而循序渐进地发现生命的真相。包括获得所有她未曾来得及长大及成熟起来的心智。比如对生活细微感受的留恋和珍惜,对感情的谅解及宽恕,以及如何学会去爱与告别。

当我们活着的时候,享受季节轮回、食物、繁华似锦、各种气息及味道,与人的感情……细微之一阵突然扑到面庞上的风,青翠绿叶上跳动的明亮阳光,一杯午后咖啡的烘培清香,都会让心轻轻荡漾。

是,这就是我们的生。这所有的时间蔓延,幽微瞬间,带来的光亮,是我们有耐心在落漠的世间继续忍耐和行走。所有人都清楚,一旦离开这光亮,开始渡河,走到对岸,吞噬我们的讲只是沉寂黑暗。它剥夺人的一切意识,他没有归途,因为它就是归宿。

我所了解的死亡,是一个人肉体的彻底停顿。因为这停顿,她所有的爱恨、需索、贪恋、失望,以及苦心经营都失去意义。他曾经作过的任何事情,说过的任何话,似乎都只是在为这肉体服务。为这肉体的欲望和无助,与时间作抗衡。但在他死去的时候,他获得的平静使他身边的人与之一样得到超脱。常常,我们会因为见到最爱的人的死亡,而感受到他在内心深处与时间共存的意义。并且我们因此而蜕变。

死亡的真相,原是有巨大的力量可以震慑和控制我们。除非我们当它不存在,并且忽视和误解它。

但它是这样缓慢、寂静、或者突兀、直接和粗暴。我们与他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对等,无从探测,并只能接受支配。但死,不是生的一个对立面。它与生之间的关系,仿佛是彼此映照在一面镜子中的影像,没有差异,彼此包括,并且五十不可在互相观望和对峙。

读完这本关于蓝色彼岸的书,觉得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是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他们如何面对死亡的命题,决定了他们会如何选择对待生命的方式。

约伯记英文版读后感5

《约伯记》是圣经中最早写成的书,是一本讲苦难的书,藉着约伯的遭遇,最后的结局,让我们明白苦难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受苦有益”,透过苦难,我们认识了自己,藉着苦难治死“老我”,神就能在我们生命中显大,神就叫我们的生命更趋成熟。所以《约伯记》向我们显明,苦难不是目的,只是一个过程,目的是荣耀神,让我们更好地去认识神的旨意。

谢谢神把这卷书赐给我们,把约伯义人受苦的经历摆在我们面前,如今叫一切在苦难中的人看了得着安慰,明白苦难是暂时的,是在时间里的,是神允许的。读了这本书后我们要学习:不要通过苦难来看神,而是通过神来看苦难;不要在神面前问“为什么Why”,而是问神是让我们”得什么What”;不要处处自以为义,而是时时省察、谦卑、顺服;让神在我们身上得着被改变的生命,得着被改变的关系。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道路,他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愿我们每一个神的儿女被试练,都如一块精金,在各行各业荣耀神,为神发出馨香。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109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