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约翰王英文版读后感

若水分享 0

《约翰王:背叛、暴政与<大宪章>之路》是一部讲述金雀花王朝第4位君主——“坏国王”约翰的传记,真实还原了其统治下的金雀花王朝,再现了《大宪章》诞生的全部过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约翰王英文版读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约翰王英文版读后感1

说起中国的个人英雄史,有一位绕不开的人物,那就是曹操。有人说曹操嚣张跋扈,目中无人,有人说曹操足智多谋,雄才大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多数史学家在研究某位历史人物都带有主观情绪,并且影响到了客观事物的描写。就比如《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三国志》更接近于真实的历史,而《三国演义》则带了几分作者的主观感情,是历史故事的升华。

关于约翰王的历史书繁多,最出名的要属莎士比亚写的《约翰王》,莎士比亚的这篇剧本,显然更趋向于故事性,而且主观情绪较多,但也不失为一篇绝佳的作品。马克·莫里斯写的《约翰王》则更趋向于纪实,全篇几乎不带有作者的主观判断,偏学术,马克·莫里斯是一位广受欢迎的历史学家和播客、精通中世纪史,熟悉中世纪的君主和贵族体制,在伦敦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并教授课程。全书对历史的描写为插叙,并没有按照时间线来记录历史故事。一共有十四个篇章,每个篇章都攫取代表性的事件,通过某个时间段内的历史记载,烘托出约翰王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底层爬到拥有翻雨覆雨的权力的君王。

金雀花是亨利二世的父亲的绰号,金雀花王朝也称为安茹王朝,安茹家族是法国的贵族。亨利二世所创立的金雀花王朝是英格兰中世纪最为强大的王朝,亨利二世一直苦于找不到继承人,知道他迎娶了阿基坦的埃莉诺,他的老婆本是法国国王路易七世的妻子,路易七世因为从小就信奉基督,导致他对男欢女爱,颠鸾倒凤这类事情嗤之以鼻,埃莉诺受不了这个唯唯诺诺的老公,埃莉诺是有野心的,直到他离开了法国,嫁给了亨利二世,她的野心也逐渐显露了出来。埃莉诺多年来,一直想取得实权,却处处碰壁,他深得孩子们的欢喜,却一直被丈夫亨利二世防备着。

约翰是亨利二世的第五个孩子,亨利二世对小儿子并没有什么偏爱,他的父母将土地分封给了他的几位兄长,于是约翰被人戏称为“无地王。”一个身处王室却要屈居要所有人之下的“王室平民。”在英国历史上,他是最不受人待见的国王,许多史书,对他的评价都是贬义,就连莎士比亚对他的评价都趋向于贬低,以致于人们对他的印象颇为不客观,马克·莫里斯则不然,他还原出了一个最真实的约翰王,一个“宁教我负天下,不教天下人负我”的约翰王。约翰王在年轻的时候,一直屈居与贵族底层,他隐忍,将所有的怨气到埋藏在心中,他表面看起来人畜无害,内心确藏着一个嗜血如命的魔鬼。在他的政治道路上,他不断的倒戈叛变,他的父亲都没有想到,背叛他的那些人中,最为让他痛心就属约翰了,他万万没想到对他百般忠诚的约翰,竟然是他养了这么多年的野狼,约翰时刻匍匐着,等待着绝佳的时机,猎杀生他养他的亲人。他是踩着无数人的尸体上位的,亲人在他眼中不抵权力二字。他一生中的耻辱,对别人来说却是一生中的幸运,这份耻辱与幸运并存的事迹,便是《大宪章》的诞生。

约翰王有点像曹操,一个有野心,有头脑,敢于隐忍的大枭雄,他的成功源自于他的野心,他的失败更是源自于他的野心!

约翰王英文版读后感2

在英国历史上,国王们的“重名率”极高,叫亨利、爱德华、詹姆斯、查理、爱德华的国王……都有好几位,但是,叫“约翰”的却只有一个。

这位“约翰王”又称约翰一世,是金雀花王朝的第三位国王,人们送给他的称号有“无地王”“失地王”“软剑”,寓意似乎都不怎么好。事实上,约翰王在位期间的口碑极差,无论是个人品行,还是统治手段,都被时人所诟病,称得上是恶名昭彰。

然而,正是这位堪称英国史上“最糟糕”的国王,给英国历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制度财富:《大宪章》。时间回溯到1215年6月15日的兰尼米德,约翰王在25位贵族的胁迫下,不情不愿地在《大宪章》文件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同意那些限制国王权力的条款,之后它的副本又被分发到英格兰各地。

身为一国君主,约翰王是怎样一步步沦落到如此境地的?他究竟做了哪些令贵族忍无可忍的事情?贵族们为什么不选择换一个国王,而是“逼”他签订协议呢?1215年之后,《大宪章》真的如贵族们所愿,起到预期的制衡效果了吗?

关于这些问题,英国资深作家、记者、《泰晤士报》《卫报》《伦敦周刊》等一线媒体杂志等长期撰稿人埃德·韦斯特,在他的《1215:约翰王、贵族战争与〈大宪章〉》一书中,逐一给出了解答。

这本书是“一小时英格兰史”系列丛书的第三册,作者为我们细致地梳理了金雀花王朝时期,约翰王与亨利二世、亨利三世、理查一世、阿基坦的埃莉诺、路易七世、腓力二世等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生动讲述了英国国王与贵族、教会的利益斗争,将《大宪章》诞生的始末清晰呈现在读者面前。01 “最糟糕的国王”:四面树敌的约翰王约翰王是金雀花王朝开创者亨利二世的第四子,他的兄长“狮心王”理查一世没有后嗣,这时约翰和他的侄子亚瑟,就成了最有希望继承王位的人选。

理查一世去世后,约翰抢占先机,在威斯敏斯特加冕成为国王,不久后,伦敦人便在塞纳河上发现了亚瑟的尸体。至于亚瑟的死因,究竟是被约翰王亲自用石头砸死,还是被约翰王下令处死,人们众说纷纭,但约翰王的冷血残酷一面显露无疑。

在中世纪的英格兰,一位新国王要想获得认可,通常要得到三方力量的支持:民众、教会和贵族。然而,约翰继位前后的一系列做法,把三方势力得罪了个精光。

对于民众来说,亚瑟浮尸河上的悲惨结局,让他们对约翰王的“正统性”的疑虑更深一层。事实上,早在约翰继位之前,人们就对他的许多行为心有不满。

在理查一世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期间,约翰曾联合法国的腓力二世反对自己的兄长,把诺曼底的大部分土地拱手让给法兰西等事宜,让英格兰民众不禁怀疑,一旦约翰成了国王,他们的日子可能不大好过。

后来,当理查一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六世的俘虏,并向英格兰索要10万马克(约相当于四年政府开支)的高额赎金时,英格兰民众的选择竟然是,他们宁可缴纳更多的税款,也不想眼睁睁看着约翰王取代理查一世,成为他们的国王。

英格兰民众的担忧很快变成了现实:成为国王的约翰是个狂热的“战争爱好者”,但军事能力着实一般,他在与法国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先后丢掉了安茹、曼恩、都兰等地,“失地王”的称号就由此而来。

长期对外战争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为了筹措资金,约翰王不断增加税收名目,如“兵役免除税”“盾牌税”,到1209年时,英格兰的税收整整上涨了300%,民众苦不堪言。

约翰王的坏名声,还来自于他在宗教信仰上的不虔诚态度。在宗教仪式上,他经常表现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在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人选问题上,他又与教皇英诺森三世发生分歧。当英诺森三世任命斯蒂芬·兰顿,而非约翰的亲信约翰·德·格雷为大主教后,约翰立马就宣称教皇为“英格兰的公敌”。

约翰王英文版读后感3

安茹王朝的约翰王(1166-1216)恐怕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恶名昭彰的国王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内,不断地将领土拱手让给他的劲敌、法国国王腓力二世,最终导致了安茹王朝的崩溃;因为他的政府实行高压政策,并未能按照承诺收复诺曼底,招致封建贵族们的不满,贵族们迫使他在1215年被迫签署《大宪章》。

但是《约翰王》中值得一读的,除了他在政治上的无所作为、作为君王的反复无常以外,还有许多关于他婚姻中的八卦。很多编年史学家将约翰描述为一位荒淫无度、不知廉耻的国王。过去,人们总认为约翰王在卧室内的问题并无大碍,毕竟当时王公贵族蓄养情妇十分普遍,但约翰所猎色的目标都是大贵族的妻女。仅在他与第一任妻子,格洛斯特的伊莎贝拉的婚姻里,他就有至少两名贵族情妇,并生下五个私生子。约翰王的第二段婚姻生活,这是影响他统治的一项重大错误,也给一对佳偶带来离别。

约翰王的第二任妻子是昂古莱姆的伊莎贝拉(与第一任妻子重名……)据说,约翰迎娶年轻的伊莎贝拉并非出于政治因素,而是被她的美貌所吸引。而约翰“迎娶”这名少女的方式近乎于绑架,生生拆散了伊莎贝拉与她的未婚夫休·德·吕西尼昂。伊莎贝拉结婚时的确切年龄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但最多不超过十五岁,即使以当时的标准来看,她也实在太过年轻。而且,年纪相差二十余岁的国王与王后之间能有什么相同的兴趣?

在伊莎贝拉于1200年加冕为王后之后,约翰对待她的方式也非常匪夷所思,就像对待一个孩子。多数时间,约翰将王后如金丝雀一样安置在王室城堡中(很长一段时间让她和他的前妻住在同一个城堡里!),并根据自己的所需,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但不会给她任何的政治权力,也不给她领地。这意味着,伊莎贝拉将完全依赖于约翰的施舍生活。

在他统治的最后几年里,伊莎贝拉也一直处在他的紧密看守之下,虽然可能是出于保护她的原因。有些编年史作者认为,国王受到了她的迷惑,整日与她寻欢作乐,才导致了安茹帝国的灭亡。

昂古莱姆的伊莎贝拉究竟是直男眼中的红颜祸水,还是王朝战争中不幸婚姻的牺牲品?

实际上,约翰王当年横刀夺爱的行为给他日后的作战确实埋下了隐患。1215年约翰准备大举进攻腓力二世之时,遭到了吕西尼昂家族的全力阻挡。其中一部分原因正是因为休·德·吕西尼昂无法释怀夺妻之恨。约翰不得不向这个古老的骑士家族家族承诺大面积的领土,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休的儿子为妻——虽然这种慷慨的补偿最终奏效,但早在十四年前他迎娶伊莎贝拉时就该提出了。

而王后伊莎贝拉对于她原本的婚约人的态度,从历史的断片中可见一斑。有一次,约翰对伊莎贝拉说:“听着,我的女士,为了你,我失去了太多东西,你都知道吗?”对此,她回答说:“吾主,为了你,我失去了今世最优秀的骑士。”很显然,所谓今世最优秀的骑士,正是她念念不忘的休·德·吕西尼昂。

这种感情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伊莎贝拉在约翰死后的行为了。1217年,为了嫁给休·德·吕西尼昂同名的儿子,她抛弃了自己的四个儿子,回到了昂古莱姆。在那里,她组成了新的家庭,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又持续了29年在这期间,对于自己的命运和财产,她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控制权,也因此颁布了众多的宪章。但在这些宪章之中,没有一个涉及约翰,更没有为他的灵魂祈福……真是令人拍手称快。

约翰王英文版读后感4

论一个混蛋君主对历史的贡献

大约没有比宋徽宗更会搞艺术的皇帝了,大约也没有比亡国后作词更具艺术感的李煜了,历史上总会优待某些人,让他文韬武略,留名千古,也会不按套路出牌,让艺术家做皇帝,也能让混蛋做君主,比如约翰王。

莎士比亚就以英国的约翰王为原型写过《约翰王》的剧本,这一个臭名远播的君主,令作家爱不释手,也令历史学家着急,更令当时的臣民和大臣们恨的咬牙切齿,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约翰王,就没有英国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宪章》。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么令人爱恨交加的君主,英国的历史学家,广播员马克•莫里斯(Marc Morris)还给他的一生如实的谱写出来,而且写的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就是这本《约翰王:背叛、暴政与<大宪章>之路》。顾名思义,这”是一部讲述金雀花王朝第4位君主——“坏国王”约翰的传记,真实还原了其统治下的金雀花王朝,再现了《大宪章》诞生的全部过程。”

观其一生,约翰王坎坷的童年,为了自保和夺权墙头草时期的青年,和成为国王后逐渐暴露本质的成年,客观一点讲,如果不看他后期变坏的话,还蛮狗血、满励志的。首先,他出生时候,很悲催,他父亲可能没料到自己的妻子这么能生,所有的封地都封给了大儿子、二儿子,等到约翰出生的时候,无地可拥有,成为徒有一个封号的“无地王”,而自幼父母也不在身边,无权无势,还被父母亲“无视”,周围人的态度,话语,以及强大的兄长们,对约翰幼小心灵也会构成不小的伤害。童年悲催了,等到他想为自己谋些福利,尤其日渐老去的父亲为了补偿这个小儿子做出的努力时候,他们的兄长们都能为了皇位自相残杀了。在父亲,大哥,二哥中间求生存,不易呀。于是到了圆滑和不要脸皮的青年事情了,为了能打败哥哥,可以暗中投靠腓力二世,战败的时候,也可以痛哭流涕的求原谅,等你原谅我,我可以东山再起啊,反正我年轻,于是,悲催的哥哥倒了,终于轮到约翰自己当家作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生为皇室中人,为了生存和自保,做一些滑稽、稍微过头的事情,原本也无可厚非,可惜,在稳坐中军帐的时候,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夺回自己的领土,一次又一次与法兰西交战,这拉锯战耗费了大量钱财,而约翰王又爱财如命,横征暴敛的同时,还要中饱私囊,臣民真是水深火热、苦不堪言呀,有道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约翰王终于作(zuo,一声)到头了,正所谓“官逼民反”。

他的所作所为,最终促成《大宪章》的诞生。在与自己的二哥争夺王位时期,约翰王就已经声名狼藉,后来,历史传言他谋杀了亚瑟,并饿死其亲随,这一次使他的声誉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哪怕终生“囚禁”,也好过弑杀。再加上在位期间,不停加赋税,激化与教会的矛盾,甚至英国被开除教籍,这一路作死到底,终于引发叛乱,《大宪章》诞生了。

纵观历史,历史上这么能作(zuo,一声)的君主,大约下场都不大好。宋徽宗客死他乡,他的花鸟艺术并没有给他带来生命的延长,反而加速了北宋的灭亡;李煜词赋做的好,却也抵不过赵匡胤的一杯毒酒,而约翰王在这么拼死的折腾下,还只有《大宪章》约束他,没有被愤恨的王宫大臣们“五马分尸”,也算幸运了。所以说,人无完人,依着约翰王的厚脸皮,还可能拍着胸脯对着历史学家说,“我是《大宪章》的头等功臣!”不知道历史学家是该哭还是该笑呢?

约翰王英文版读后感5

众所周知,莎士比亚一向只用英文写作,但他的作品经常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畅销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在莎士比亚众多戏剧名作里,并不是所有剧本都尽如人意,其中《约翰王》是根据约翰王生平主要经历所创作的。尽管剧中人物形象鲜明,场景动人,感情真挚,可这部剧作却是莎士比亚最不如意的剧本之一,搬上舞台的次数也是最少的。究其原因,还是约翰王太过臭名昭著,只要对中世纪的历史有所耳闻,必会对其充满抗拒。

作为英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国王,约翰王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他又做了些什么才让后人如此待他?为了让读者抛开偏见,了解一个真实的约翰王,英国历史学家马克·莫里斯,根据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翻阅了官方记载的大量史料,梳理整合后写作了这本《约翰王:背叛、暴政与<大宪章>之路》。因此,有关约翰王的所有好奇都能从中找到答案,可以说是专为约翰王而写的个人传记,真实还原了金雀花王朝在其统治下的衰败过程,生动再现了一份伟大文件——《大宪章》诞生的来龙去脉。 由于作者是以1203年为分隔线,将全书分成两个部分,故书中先讲述了约翰王继位后的所作所为,再反过来介绍他继位前的生活经历。两条主线齐头并进,互不影响,却交织成一条完整的发展脉络。约翰王所处的金雀花王朝是统治英格兰时间最长的王朝,经过几代君主多年来的努力,等到他接手的时候,金雀花王朝的发展已经达到巅峰期,其领土面积一直从苏格兰延伸到耶路撒冷。有意思的是,明明土地面积如此之辽阔,却偏偏没有领地能分给约翰,只怪他是亨利二世最小的儿子,按照长幼顺序,领地早已被他的几位兄长瓜分干净,于是可怜的约翰一度被人们笑称为“无地王”。

正是因为有这一层原因所在,一向对约翰毫不关心的亨利二世,竟然感觉自己对小儿子多了一丝亏欠,相当后悔没有分他哪怕一丁点的土地。为了补偿约翰,亨利二世随即做主,为他娶了一位家世显赫的妻子,再加上他的三个哥哥接连离家出走,投靠法王腓力,其中大哥和二哥还不幸早死。这让本来继承王位希望渺茫的约翰,在岳父的帮衬和父亲的偏爱之下,未来的前途瞬间一片大好,随着他在父亲心中地位的水涨船高,约翰登上王位,岂不指日可待? 话虽如此,别忘了约翰还有个相当厉害的三哥,把他父亲的军队打得毫无招架之力,直接从亨利二世手上强势夺过王位继承权。憋屈的约翰又怎会无动于衷,一直在暗地里谋划着如何篡位,静待时机。原本中间有一次很好的机会,很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直到1199年他才正式登上王座。忍耐已久的约翰终于可以不再压抑自己,尽情释放自己如魔鬼般的真面目:针对法国,连年派兵征战,却屡战屡败,几乎失去在诺曼底的全部领土。为了维持前线的战事,约翰王加紧了对平民和贵族的剥削,他不断上涨税率和开征新税,暂且不说平民,贵族都已不堪重负,忍无可忍之下,愤怒的贵族们只能集结起来,武装讨伐约翰,经过四天的交锋和妥协,迫使他签下了限制君主专权、体现公民权利和法律尊严的重要文件——《大宪章》。

毫无疑问,《大宪章》的签署代表着英国宪政体系的起源,并成为日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石。这份写在羊皮纸卷上的文件第一次限制了封建君主的权力,时至今日,《大宪章》中仍有三个条款具有法律效力。可以说约翰王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难怪莎士比亚会把他搬上舞台,早年的他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乖孩子,成年后却变成受父亲偏爱的熊孩子。或许正是儿时的不曾拥有,才让他越发渴望权利,一心想着铲除异己,充满野心却带着金雀花王朝走向衰败。不过俗话说“坏到极致便是极好”,因压迫而生的《大宪章》,预示着人类文明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109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