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教案模板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民间美术》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下册《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一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堂欣赏评述课。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京剧脸谱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它的各种色彩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课时为1课时。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通过几年的学习积累,已经有了很好的构图基础,但我上课的是农村中学的学生,他们大部分性格淳朴、单纯,喜欢上美术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脸谱,了解脸谱的四个行当及其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脸谱图片的欣赏,初步掌握脸谱的各种色彩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脸谱的学习和绘画,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热爱。
四、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脸谱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画法。
难点:培养学生对脸谱的热爱,激发学生创作思维。
五、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采用演示法、谈话法、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中国民间美术的悠久和深厚的。
在学法上,主要通过欣赏、比较、谈话、动手画画等方法相结合。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并归纳,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六、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脸谱》;水彩笔、油性笔、彩色铅笔等各种绘画工具。
学具:水彩笔、油性笔、彩色铅笔等各种绘画工具。
七、教学过程
1. 感受情境 揭示主题
在《唱脸谱》的音乐中,通过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各种脸谱,在教师的引导下畅谈感受,为后面创作做好铺垫。
师问:刚刚展示的是哪种民间美术?它有些什么特点?从而归纳出脸谱的基本特征。
2.归纳知识 化解难点
展示生、旦、净、丑图片,了解戏剧中的四个行当,并及时反馈。
生:男性演员 旦:女性演员 净:大花脸 丑:喜剧演员
师问:诸葛亮属于生、旦、净、丑四个行当里面的哪个行当?
教师现场演唱《说唱脸谱》片段,让学生听出各种色彩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
师问:脸谱中的各种色彩在脸谱中代表什么含义?
引导学生分析各种色彩在脸谱中所表示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红:忠贞 英勇的人物形象
黑:正直 无私 刚正不阿的人物形象
白:阴险 疑诈的人物形象......
师问:它采用了哪些工具材料?
了解工具材料,用笔用色。
3.教师示范 板演步骤显示重点
教师现场示范画脸谱步骤,并及时提醒同学们在作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更加直接地了解到如何去画脸谱,同时在作画过程中感受中国民间美术的魅力。
4.大胆创作 尽情发挥创造美丽
为了给学生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调动同学的大胆创作热情,邀请学生上台进行添画。播放音乐《粉墨人生》,限时完成添画,并及时简评。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造型活动带来的乐趣。
课件展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欣赏 互相评价感受美丽
在学生绘画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构图、线条、色彩等各个方面尽情感受学生创造的美。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6.课堂小结
教师根据同学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展示、分析、表扬画的扎实的同学,最后设计一小段结束语:本课主要是对中国民间美术(脸谱)的学习,通过老师的查看,同学们运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了不同的人物,我相信只要你们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周围更多的你更喜欢的中国民间美术。脸谱艺术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与戏曲艺术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的精品,我们应该好好的继承和发扬。
戏曲欣赏
八、教学评价
这节课通过欣赏中国民间美术脸谱,认识脸谱独特的美感和表现特点,了解脸谱中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并且能够辨别,通过对脸谱图片的欣赏,知道脸谱中各种色彩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课堂上营造了非常浓厚的艺术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共鸣。脸谱只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一种,希望在课后能够了解更多的民间美术。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下册《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二
教学目标:
1 教学目标: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
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本章节的内容,较深,相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应从民间美术的入手,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主要的表现形式、象征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民俗文化的关系,认识到民间美术所具有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今年的春节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大家还记得过年时,过年除了贴窗花之外,还会给家里做哪些装饰?(贴对联,贴年画,风筝等)如果天气好的话,我么还可以和家人结伴一起踏青放风筝去。它们属于美术里面的哪个门类?——民间艺术。引出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艺术。
二、讲授新课
民间艺术的概念
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创造者是劳动人民,并非是达官贵人)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民间艺术的分类
大家都知道哪几种民间艺术的分类呢?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身边最常见到的年画。
(1)年画
年画又称喜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看图,朱仙镇木板年画)朱仙镇在河南省开封市城南10公里,虽然他只是一个小镇,但是这里的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朱仙镇木版年画有四大特点:
一是构图饱满,左右对称
二是形象夸张,头大身小(绘画领域有立七坐五蹲三的说法)
三是线条流畅,粗细相间
四是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2) 剪纸:
又称刻纸,窗花或剪画。这是一种传统的装饰艺术。
(引导:剪纸大家都见过,而且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大家一定都上过剪纸手工课,但是大家对剪纸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聊一聊。)剪纸是陕西民间最广泛、最普及的民间艺术活动。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名字呢,又有什么区别的呢?)区别在于创作时,有的用剪刀,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不同,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所以人们统称为剪纸。
这种传统的装饰艺术,早在汉代,民间农夫女子就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一种图案,贴在鬓角以作美丽的装饰,后来逐步发展,发展到近现代,陕西各地农村,上至老年妇女,下至青少年女子,几乎家家都有剪贴窗花的习俗,多数人都会剪出个“花鸟虫鱼”来,许多家户,均保存有“窗花底样”,逢年过节,前后窗格、墙头,都贴有各种人物、戏曲、山水、花鸟虫鱼、家禽、兽物等剪纸和窗花。每逢红(喜庆)白(丧葬)事、喜庆、节日,都要剪贴各种剪纸等,把房间、堂屋布置得有条有理,美观鲜沽。这种习俗,代代相传,有增无减,日渐兴盛。甚至在许多农户,窗花剪纸成为择婚的条件之一,比如谁家的姑娘“能描(绘)、能剪(窗花、衣服样式、款式)、能扎(绣工)”,就被农家竞相择婚。这些都充分反映了陕西民间各族人民的共同心理。
(3)刺绣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刺绣的工艺要求很高,他有五点,分别是:顺,齐,平,匀,洁。顺是指直线挺直,曲线圆顺;齐是指针迹整齐,边缘无参差现象;平是指手势准确,绣面平服,丝缕不歪斜;匀是指针距一致,不露底,不重叠;洁是指绣面光洁,无墨迹等污渍。
(4)泥塑
泥塑是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 造型独特,比例夸张。(如图:)泥塑的泥土要求比较高,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蜂蜜等。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出原型、翻模、脱胎、着色。制出原型首先要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用水胶调匀,为了使颜色有更强的附着力。
除了年画,剪纸,刺绣,泥塑,还有皮影,编织,狮子舞,秧歌等等,这些呢,由于时间关系,希望大家课下可以对你感兴趣艺术形式进行了解)
总结:
民间美术的特点——1.造型夸张、2.色彩艳丽,3.并富有象征寓意。
三、互动探究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目前,很多民间艺术由于民俗活动的消退而逐渐消失,有人认为传统的民间美术已经逐渐脱离了我们现代生活的需要。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四、作业:
我们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现在面临一个很严峻的现象,有许多已经不能够很好的传承下来了,面对民间艺术的逐渐消失的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下节课,我们一起讨论。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中国民间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关注传统,传承发展。
六、课后反思
1、引导学生体验、思考、判断,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课件的展示,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形成一种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自主发现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美术教育能够为民族民间艺术培养新的土壤和新的支持者,使全社会共同关注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以促进民族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感受民族民间艺术的文化。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可以登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官方网站,那里有更多值得我们骄傲的民间艺术,我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主人,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及传承,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你们手中,让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辉映这个世界吧!
七、课后反思:
本章节的内容,较深,相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只就色彩谈色彩,应从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入手,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再探讨民间色彩搭配的规律。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加深理解民间美术的与民俗的依存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