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的建国70周年征文1000字优秀范文10篇精选
祖国是我们生活成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今年是建国70周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为祖国的复兴而努力,共同建设美好祖国。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建国70周年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2019建国70周年征文
衣食住行,人间四味。一个“行”字,牵系着多少旅人割舍不断的乡愁,羁绊过多少商贾壮志凌云的豪情。交通,盘活一个村镇,一个社会,甚至一个民族。“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回望人类直立行走、筚路蓝缕的历史,依稀可辨华夏儿女的茕茕身影和铿锵脚步。
行道难
“太行之路能摧车” “巫峡之水能覆舟”,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尤其是物质条件匮乏的古代。但历史的足迹告诉我们,先祖们开山拓水,留下了改造自然的印记,也留下了交通文化的记载:
相传黄帝是车辆的发明者,因此而号为“轩辕式。”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各地诸侯都尊奉轩辕为天子,是为黄帝。这大概是得交通者得天下的真实写照。
到了春秋时期,交通建设有了新的进步,太行山、秦岭都已经有车辆通行。在《左传》中记载,吴国邗沟的开通,是中国古代运河建设史上的创举,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同时也在水上交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秦王朝,交通建设最具有时代特色的成就,是驰道的修筑。西汉人曾这样记述:“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千百年来,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交通基础设施有所改良,但由于交通工具的单一,人们的出行还是有很多的障碍,那些文人墨客的送别诗“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愁绪,除了深挚的友情,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交通不便的羁绊吧。
铁道梦
有一条铁路见证了这样一段屈辱伤痛的历史,未来,它更将见证民族复兴梦想实现的光荣与辉煌。
20世纪初叶,那条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管理运营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让无数国人有了扬眉吐气的资本。
100多年前,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时候,骄傲的外国工程师说:“会修这条铁路的中国人还没出生!”10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已牢牢把握世界铁路修筑史上的制高点——京张高铁横空出世。
这是一条凝聚着几代中华儿女心血和梦想的铁路,更是一条见证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的强国路。京张铁路的智能动车组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以全世界最高的时速实现自动驾驶,一证通行、刷脸进站,自带数千个传感器随时自检的安全保障……
京张高铁将于2019年建成通车,届时,京张铁路也将迎来自己110岁生日。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中华民族实现百年梦想的步伐铿锵而坚定。
轨道情
作为宁波轨道交通订单班的学生,我对这个城市的交通发展前景充满了憧憬和向往。2010年前,宁波还未发展轨道交通,城市地铁在人们眼前只是个梦。那时候的我们,每天上学需要挤公交,有的时候因为错过公交而导致上学迟到,一到下雨天更有许多麻烦,要父母开私家车接送。因为没有地铁这一交通工具,那时候的宁波城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在公交车、私家车的大量行驶过程中,宁波的美丽环境受到污染,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2014年,轨道交通1号线的开通试运行,成了城市文化的靓丽名片。今天, 1号线2号线已经全面开通,时3、4、5号线也在规划和实施当中。轨道交通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我骄傲,我是地铁人!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行者无疆”,要为祖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贡献,更需要积累和奉献。正如中国高铁历史上的新型农民工巨晓林,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写下了80多本共计数十万字的工作笔记,创新了85项施工方法,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这个平凡又很不平凡的西北汉子,在我心中竖起了业界丰碑。
身边的偶像更让人动容。我校2014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戴波震,在行车值班员岗位上默默奉献,对技艺精雕细琢。2018年10月,他代表公司参加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职业技能大赛,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更激励作为学弟的我,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培养职业素养,成为优秀交通人。
在交通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的今天,人的素养将决定“行”的高度。“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虽美,但开放和包容才是这个时代的强音。目前,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以及港口万吨级泊位数量等均位居世界第一,机场数量和管道里程位居世界前列,“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高铁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
“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行!
2019建国70周年心得
“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的《酹江月》书写了以家国为己任的胸怀和豪情。56个民族凝结而成的伟大中国,历来是创新求变的楷模。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古代四大发明蜚声海内外,让我们在自豪的同时不禁思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该如何去沿承这样的精神和情怀?
我欲乘风归去
风从东方来。远古的东方人用自己的想象力不断探究着世界的变幻,“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的奇幻故事,寓意古代人早早就着力于探究天相,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智慧的东方人创造了阴历,四时农桑井然有序,人类文明春暖花开。
风从东方来。那盛唐的繁荣吸引了全世界的人们到此齐聚,源于西汉的陆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延伸,“海丝”的拓展,让分享、共赢、创新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经济和文化的融会贯通构建起中华民族强大昌盛的根基。
风从东方来。那是张衡“望星空”的罡风。孩提时代的大天文学家,经常在夜晚抬头望空,这个数星星的孩子,留给今人的“张衡环形山”和“张衡星”,是他探究与创新的印记。他创浑天学说,说明天象的运行原则;作精巧绝伦的浑天仪,又发明候风地动仪。“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探究、想象、创新、实践,成就了这个科学发明的大家。
风从东方来。那是牵引着航海家罗盘的季风。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从明朝开始的,“航海第一人”郑和,得益于指南针的发明创造方才顺利下得西洋;“大洋司令”哥伦布也是借助指南针才发现了新大陆;1519年的麦哲伦环球航行以至以后的诸多航海发现,让一个个“新大陆”呈现在人们面前。那是东方骄傲,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创新发明惠及后代乃至全球, 让今天的我们铭记:播种一颗创新的种子,长成一片文明的秀林!
忽如一夜春风来
创新如风。这“吹面不寒杨柳风”也激起了我的心头涟漪。
央视栏目《创新中国》近日火热播出,六集的纪录片总述了当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与创新精神。它将我国最前沿的科技突破,最新潮的科技热点一一展示在大众眼前:算盘?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这些在中国计算机领域都已过时了,光量子计算机的诞生,向全世界展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最快的计算机”;中国将于2022年左右建成宇宙空间站,多国欲参加,欧洲宇航员提前学中文;基因编辑技术的超前学说……这桩桩件件令人眼睛发亮的创举不单单是祖国的骄傲,更激励引领着国人不断开拓创新,当代中国的创新成果犹如傲雪寒梅在严冬盛情绽放,热烈而红艳!
但“一枝独放不是春”,创新不独是科研机构和发明家的事,它离我们很远又很近。两则新闻引人深思。一是几百位志愿者体验“天宫一号”六个月:漂浮在半空中宛如一只小鸟的轻盈感觉究竟如何?翻杯的水呈凝状,该怎么喝下去?新奇的外太空生活体验与普通人“接轨”了,多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啊。一是生活中的快递小哥学习无人驾驶技术!“科技创造美好生活”,连快递小哥都敢试敢行。他们用实际行动和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主动接受新鲜事物并且敢于创新勇于开拓,才能更加自信地面向未来。
创新东风拂面的今天,不能紧跟科技和时代步伐的人,终究要被淘汰!
等闲识得东风面
是的。东风来了。
今日中国,获取创新的能力以及重建自我的基因已被激活,纵观世界,中国正成为创新之路的领跑者。核弹的成功发射、自主研发的国产航母、具有军事意义的国机歼-20式战斗机、“嫦娥四号”软着陆成功,“北斗、悟空、墨子”等卫星挂满苍穹……创新中国的独特魅力令人折服。
更令人称叹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已居世界第二!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这振奋人心的数字背后,是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引领,中国计划到2030年成为世界人工智能中心,届时将建成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使一大批高新企业走向世界。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二维码触动便利的“快捷键”:地铁站,人们打开手机往检票口一照,“滴”通过;餐桌上,人们对着桌面的二维码一扫,“滴”付款成功;暂存柜前,人们把二维码票往柜口一照,“滴”打开取包……作为宁波信息技术学校的学生,我充分感知着智慧校园的便捷和畅达:移动终端取代课本、智能答题激发兴趣、多屏互动交换学习、和企业工程师实时对话解决疑难,课堂变得智慧高效。
说来好笑,初中时我曾对神奇的“二维码”产生浓厚的兴趣,它就如夜空中闪亮的星星吸引着我。我曾徒手用黑线条横竖杂齐整列地画在方纸上,希望能被识别,结果当然失败了,但我发现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来记录信息的。现在知道,没有二维码生成器这一软件,一切都是徒劳。虽然我现在所学的专业与软件程序及语言关系不大,但我心中的那创新的“小火苗”还在助燃着,学校的创新课堂、创新创意比赛都是我向往的舞台。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生活在这个富有创新意义的时代,一代代的中国人肩负起祖国繁荣昌盛的义务,去迎接属于自己也属于国家属于人民的温暖春天。心怀“创新的种子”,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荟萃。
创新,我们一直在路上;沿途,有凉风新发,蛟龙出池!
2019建国70周年写作
1949年10月1日,七十年前的那一天,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按下电钮,代表中国重新站起来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全场千千万万人的注视下冉冉升起,在庄严的国歌声中迎风飘扬。
龙腾虎跃七十年,日新月异中国梦。似水流年中,那如歌的岁月谱写的一帧帧彩笺,如盛放的花朵,在时光的角落,绽放暗香……
燎原星火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满哟映山红”——如泣如诉的《映山红》,照亮那段风起云涌的岁月。
第一次战争后,中国陷入四分五裂、内忧外患的黑暗前夜,帝国主义入侵、军阀混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断上演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的不只是全新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触手可及的希望,如同星星之火那般很快燃遍了整个中华大地。不再恪守陈旧的进步青年们意识到只有实行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于是,1921年7月,一个全新的政党诞生在了南湖的红船上,她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带领民众抗击日本侵略者,倡导民族统一战线,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把中国引向光明的道路,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无数人仁人志士为建立民主的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鲜血,凝聚成了现在民主的红色中国。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红船精神”正引领着中国人民坚定理想,积极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克服一个个困难,创造一项项奇迹。点赞赤色中华情!
深情家园绿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也是中国对故土家园、对地球母亲的深情厚谊。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调查显示,全球的绿化程度比二十年前提升了百分之五,相当于多出了一个亚马逊热带雨林,中国,一个曾在环境问题被西方指指点点的国家,成为了绿化地球家园的主力军。塞罕坝奇迹震惊着世界,从一个高寒地带的荒芜之地变成了为身后的北京防御风沙的“绿色长城”,中国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得到国际上一致好评,被授予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这不只是对塞罕坝三代人的努力付出和辛勤劳动的肯定,还折射着中国对环保这项绿色事业的巨大决心和坚定毅力。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一群职教“河小二”着眼身边母亲河,关注社会大课题——“五水共治”。他们走进街道社区调研,收录问卷调查,采集市民焦点问题,通过采集水样、肉眼观测、专业水样检测、巡河观水等活动,对宁波的水环境进行现状调研,并通过数据分析,制作“五水共治”宣传册500份,在宁波各大地铁站宣传,同期制作宣传片,上传腾讯视频,还成立“VEC河小二,魅力寻宁波”宣讲团,在社区及中小学宣讲。不久前,这群职教青年荣获201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点赞浓厚家园绿!
如莲创新蓝
“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 幽蓝赋予莲花的独特气质,褪去了妖娆,留存满乾坤的清气。
那沉郁的幽蓝,不仅是浩渺的蓝色大海,更是中国在工业创新不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工装蓝”。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的上空弥漫起蘑菇云,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拥有核武的国家,紧随其后的氢弹成功引爆,更是令世界叹为观止,直到现在,中国依然在创新工业上散发着传奇的光辉: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成功发射、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的诞生、还原患者健全关节的3D打印、代表着我国成为世界中微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实验站的建成无一不宣告着我国正在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近年来,中国每年申请的国际专利超两万件。在我们的周围,也有一群“校园爱迪生”,他们沿承创新气质,致力于小发明小创造,连续五次获得浙江省中职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创新成就梦想,智慧点亮未来”,让我们为创新中国蓝点赞!
飘香翰墨紫
“你抱着紫色的梦,选择等待”——那是怎样的《花香》,沉郁数千年,依然历久弥新,吐露芳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的长河不断涌现着优秀的文人墨客,不断诞生出美丽的文学作品,感情丰富而善于想象的华夏民族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浪漫主义的鼻祖《楚辞》,璀璨的隋唐诗歌,绮丽的宋词元曲,历经千年波折,它们依然散发着经久不衰的耀眼光辉。文化是经济的折射和映照,正如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京城汴梁当年繁盛的见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获得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因创造性地发现提取抗疟药物青蒿素获得2015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科学家屠呦呦,是百年诺奖的中国丰碑,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文和科技见证。紫气东来翰墨香,让我们为这抹东方紫点赞!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回首流年,唏嘘感叹。“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肩承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亲爱的祖国“更将翦彩发春荣”点赞!
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