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写作指导 >

2022答卷主题中学征文作文

若水分享 1147

翻开泛黄的书页,浏览着那一幕幕辛酸的历史,今天繁荣昌盛饱含了多少战士的血泪和亿万民众百余年生生不息的艰苦拼搏,才赢取了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安康与伟大复兴。这是党的答卷,我们也应该担起时代重任。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2021答卷主题中学征文作文5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答卷主题中学征文作文1

小康社会蓝图绘就。从先辈的憧憬描绘,到今天的渐入佳境,再到明天的梦想成真,既是一个民族的矢志追求,也是一个国家的铿锵宣言。追梦路上,富裕、健康、文明,始终是不变的主题词。

社会发展不断赋予小康社会更为丰富的内涵

“国运清明,民无饥馑,谓之小康”,追溯“小康”一词,最早出自中国古代典籍《礼记》,原意指在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国家比较安宁清明,百姓丰衣足食的社会状态。反映出在生产力极其低下时期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小康”成为众多仁人志士寻求社会变革的奋斗目标,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将“小康”概念作为自己的革命理想。他在《三民主义》中说,民有、民治、民享,就是所追求的大同小康世界。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对小康社会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1979年年末,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他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即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从此成为中国人迈向物质文明社会耳熟能详的代名词。党的十二大则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任务和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更具明确的目标,要在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运会召开之际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民强则国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让我们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康”应该蕴含有健康的内涵。全民身心健康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

没有全民身心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在人们不断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现实语境下,小康社会不应该被误读为仅仅是对GDP的单纯追求,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将成为描绘全面小康社会蓝图的浓墨重彩,其中对全民健康的期冀正成为全面小康社会时代内涵的新注脚。而这个健康应该是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实际上,对于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在其公布的新十大健康标准中,有两项明确涉及人的心理健康。一项是“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指向人的情绪健康;另一项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指人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代表着人类社会对健康的更深入的认识。这个认识,与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民健康的关注方向是一致的。这因此也带来一个问题,在21世纪全面小康社会中,衡量全民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不言而喻,除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还有一个更不能忽视的概念,那就是心理健康以及道德精神层面的健康。

应该看到,我国的健康调查结果仍然令人堪忧。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还非常高,高血压的发病率和糖尿病的发病率都在10%左右;只有6.48%的公众具备基本的健康素养。同时,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情况也不容乐观,国家卫计委曾公布了一项对30座城市、50家全国500强企业的中青年员工的健康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在心理方面,78.9%的员工有过“烦躁”情绪,59.4%的人感受过“焦虑”,38.6%的人觉得“抑郁”,仅有5.8%的员工称自己没有压力。

很难想象,如果全民身心健康水平低下,因病致贫、因病致困,国民的幸福感从何而来?一个缺失全民健康积弱积病的社会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

让全民健康与全面小康“同频共振”

目前,从GDP衡量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和改善。当温饱已不再成为问题的今天,对身心健康的追求自然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焦点。

从国家层面讲,党和政府对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促进人民身心健康。

从制度层面讲,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推向深入,一张维护全民身心健康的安全网正在不断完善。

从个体层面讲,“健康即福”逐渐成为全民共识,健康被看作是否幸福的衡量标准,健康被当成家庭生活的价值取向,健康被视为是否达到小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全面促进全民身心健康依然任重道远。全民身心健康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健康水平参差不齐,青少年身体素质堪忧,部分疾病呈低龄化发展趋势,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各种心理疾病呈现高发态势,国民健康教育和未病先防意识较为薄弱,重意识轻行动、重身体轻心理,对健康概念理解肤浅片面,医患矛盾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有时还较为尖锐激烈。

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促进全民身心健康,事关民生大计,事关以人为本。如何让全民健康与全面小康“同频共振”,理应成为我们的奋斗方向。为此,尽快制定出台全民健康指导纲要,使之成为促进全民身心健康的行动指南;全面深化医疗事业改革,使之成为维护全民身心健康的有力保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之成为改善全民身心健康的优美环境;科学开展健康知识教育,使之成为推动全民身心健康的自觉意识;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使之成为增强全民身心健康的坚实基础。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全民身心健康,亦是立国之本。

答卷主题中学征文作文2

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1)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3)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4)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5)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答卷主题中学征文作文3

隆重庆祝了新中国70华诞,走过了极不平凡的2019年,岁月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对近14亿行进在民族复兴金光大道上的中国人民来说,这一次的跨年钟声,格外激荡人心;这一刻,寓意非同一般。2020年,这将是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实现之年。这一年,必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光辉一笔!

让我们热烈地拥抱2020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亲切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掷地有声地宣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人民亲切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憧憬满怀:“我们将努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将是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令人激动的重大时刻。”

……

2020年,全面小康将圆满收官,时光正在见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筚路蓝缕、胼手胝足创造的人间奇迹!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从2000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小康”作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代名词,就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和社会理想。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小康对于广大百姓只是镜花水月。进入近代,列强入侵、危机重重,民生凋敝、水深火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小康更成为中国人遥不可及的奢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定扛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大任,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确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与人民心心相印的中国共产党,最懂得人民站起来之后的所思所盼。

1955年,毛泽东同志信心满怀地宣告:“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社会主义新中国激情浩荡,亿万人民意气风发地投身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用自己的双手一砖一瓦“建设一个新世界”。

历史定格这一幕。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

“小康”这一古老而美好的概念,从此被创造性地用来诠释中国现代化坐标上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小康”,这一亿万人民日益耳熟能详的时代语词,以它特有的吸引力,激励与召唤着一个时代的进取精神,推动着中国大步迈向未来。正是怀着对这一美好愿景的真诚向往,党团结带领人民规划了奋斗目标,明确了发展战略,在拼搏苦干中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越走越宽广,小康梦想越来越清晰,现代化内涵越来越丰富。从温饱到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追求小康生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小康的宏伟蓝图壮美似锦。这是一个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环境生态更加友好的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谈何容易?改革开放伊始的1978年,中国还有数以亿计的绝对贫困人口。那时,“排队、凭票、缺货”是常见的场景,人们梦寐以求的是拥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三转一响”,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四大件”更是奢望。那时,成为“万元户”,是许多家庭奋斗的标杆。

治理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凝聚起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断刷新世界减贫的历史记录。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将近7个亿。

成绩无比巨大,但更难走的路还在后面。2012年,打开中国的国情版图,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9000多万贫困人口赫然入眼。这些地区绝大部分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生产生活条件差、自然灾害多发、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因病致贫、贫困代际传递、产业发展滞后问题突出……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让9000多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把这个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短板补齐,成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也注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作为这场战斗的总指挥,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更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始终走在访贫问苦的最前边,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2012年最后几天,刚刚就任一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冒着严寒驱车来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阜平不富,死不瞑目。”聂荣臻元帅生前的心愿,促使他一定要去看看。临行前,习近平总书记特意要求不许安排、不能导演,要看真贫、察真情。走进老乡的家中,他仔细询问,认真察看,语重心长地嘱托当地干部和随行负责同志: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要想方设法让乡亲们快点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州有名的贫困村十八洞村。在那里,他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一起,温情地拉家常、话发展,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办法。一位不识字也不会说“官话”的苗族大妈,把习近平总书记迎入家中,非常客气地问:“怎么称呼您?”习近平总书记含笑作答:“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以“人民的勤务员”自我定位的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历史担当,风雨无阻地奔波在一个又一个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用脚步丈量了所有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在一次又一次的考察调研中,他不断思考、谋划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先后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两不愁三保障”“打响脱贫攻坚战”等带有方向性、引领性的战略规划和部署,稳稳地构筑起脱贫攻坚的“四梁八柱”。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面小康,这是无数人用实干和奋斗,用汗水心血乃至生命铸就的现代化丰碑。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虽然没有战火硝烟、枪林弹雨,却同样气壮山河、感天动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党的十八大以来的8年间,特别是全面小康进入决胜阶段之后,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截至2019年底,全国95%以上的贫困人口可以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可以实现摘帽。这不仅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也是一份世界减贫史上从未有过的成绩单。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大攻坚战齐头并进,全面小康渐行渐近。

全面小康,对千千万万中国人来说,蕴含着千钧的力量、无穷的意义,它是一个个家庭梦想成真、笑颜绽放的鲜活故事。这一点,阜平县今日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以作证,十八洞村今天的幸福生活可以作证,梁家河旧貌换新颜的巨变可以作证,寿宁县下党乡越过越红火的日子可以作证;绿水青山、碧草蓝天可以作证,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以作证,快捷的高铁、便利的网络支付可以作证,欢快的广场舞、遍及世界的中国游客可以作证,无处不在的“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动人旋律可以作证……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被压抑的创造激情如江河奔涌的释放,这是新中国70年无惧风雨、高歌猛进、大踏步跟上时代的传奇,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比正确,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无比优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响鼓重锤、一鼓作气!要看到,当前国内外风险挑战日益增多,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尤需增强定力、坚定信心、砥砺奋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同时也是通向下一个更加伟大胜利的新起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征程即将开启,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全党必须团结一致、勠力同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紧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奋勇向前,走稳走好三大攻坚战的每一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继续前行、接续奋斗。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展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今朝梦圆。告别贫困,走向富足,我们正向全面小康大步走去。我们必定会以无比的自豪、坚定的自信、永不懈怠的奋斗,决胜全面小康,迎接这“人生之大幸”!

过去已去,未来已来。2020年,欢迎你!

答卷主题中学征文作文4

梦想是什么?在懵懂小孩的眼里,梦想是美味的糖果,是妈妈温暖的怀抱;在成年人的眼里,梦想是身心快乐,是事业辉煌,是功成名就;在我的眼里,梦想是能够为学生们送去关心和爱护,为他们传授知识,让他们健康成长,让祖国的花朵绚丽开放,逐步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现在“小康梦”、“ 强国梦”、“ 复兴梦”,个人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构成了我的“中国梦”。

通过“十二字方针”的学习,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首先,我无私地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维护自己的学生,以自己高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起榜样。面对成绩不好、纪律差学生,不是采用暴力或体罚等行为,而是应该用加倍的爱去帮助他们进步。教育不仅是教,更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只是一个教书匠的水平。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中国梦简单而又宏大,它存在于我们的脚下,存在于我们的心间。中国梦应该是一种信念,就是为了孩子而付出更多的努力。用心浇灌纯真的花朵,动员更多社会的力量去帮助需要我们关爱的人,实实在在做实事、做好事。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既是保持个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更是对学生负责,对事业负责。我以好的精神状态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热爱学生,尽职尽责,为中国培养更多的‘栋梁’。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也是我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民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我的梦既是中国梦,中国梦也是我的梦。实现中华您组民族的梦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成为圆梦的中流砥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只有拿出实干精神,以实干为荣,以实干为贵,“实”才能在复兴之路上昂首前进,“干”才能让中国梦变成现实。

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创辉煌的梦。教师要做的事帮孩子实现他们的梦,他们的梦实现也是我们梦的实现。借助教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作为教师,我觉得上好每一节课,教育好我们的学生,让他们真正能够健康茁壮的成才,就是每一位教师的中国梦。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先完成自己教书育人的梦想,从而用实际行动支持我们的中国梦。我看到孩子们每天有进步,每天快乐,既听话又活泼,非常高兴。教育他们怎么做人,做一个有用的人、乐观的人、勇敢的人。让学生自立、自强、自尊,掌握一技之长,成为中国的复兴栋梁。

答卷主题中学征文作文5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绝不会将自己的命运任人摆布,更不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而无动于衷。在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入侵下随之而兴的,是中华民族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唤醒,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提出。

中华民族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屡踣屡起,不懈探索奋斗。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以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惨痛的失败;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以实现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梦想,换来的却是封建统治者的无情镇压;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换来的依旧是四分五裂、战乱频仍、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旧中国。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20__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在整个中国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梦牺牲了数百万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牺牲了上千万英雄儿女,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对于这段历史、对于为这段历史而献身的先烈,我们要永远铭记。

世上本来没有路,走路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每当我看到鲁迅先生文中这句话时,我是深有体会的。僻如小区草坪上被早上买菜的大妈踩出来的捷径,披云山上茅草丛中被晨练的阿姨闯出来的小路。延伸开去,我们解数学难题,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求索,找到解题的路径才能豁然开朗,这又如陆游《游山西村》诗中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描绘的意境。路,是需要有人不断探索,开辟,闯出来的。


2021答卷主题中学征文作文相关文章:

2021答卷主题活动优秀征文满分作文5篇

你好2021主题征文

2021成功主题初中作文5篇

迎接2021主题作文五篇

以民主为主题的2021高考作文5篇

2021答卷感恩热爱征文满分范文参考最新

你好2021优秀主题作文6篇

2021第二十三届语文报杯主题征文5篇最新

有关迎接2021主题作文五篇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792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