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抗击疫情的战地日记_疫情期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疫情汹涌,勇者逆行,那些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战士在难得的休息时间里,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感人的“战地日记”,记录着他们对亲人的想念,对战友的深情,对病魔的痛恨,对患者的关爱,对胜利的信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疫情期间战地日记,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战地日记】高质量的报道是对共同战斗的人最好的感恩
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中国交通报社采编中心微信群对话框闪烁不停。除了欢乐的拜年信息,一则关于新冠疫情的通知引起大家的注意:疫情防控要加强宣传报道力度,在京各位做好值班准备……看到通知后,今年第一次在北京过年的编辑记者、报社第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马士茹立刻取消了假期安排,主动申请驻部值班。
媒体“新兵”的第一次
尽管自称是一名媒体“新兵”,马士茹其实已经在中国交通报社工作了3年。过去这几年中,她参与了全国两会、进博会等重大事件的现场采访,专访了国际道路运输联盟秘书长,登上过30万吨级超大型智能原油船,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数个“第一次”。
“这次在部里过年,又是一个‘第一次’。”农历大年初二早上7点多,马士茹戴上家里唯一一只口罩来到了部综合应急指挥中心。疫情牵动着亿万群众的心,第一时间将交通运输应急信息传递出去至关重要。马士茹在关注湖北疫情发展和行业动态的基础上,全面学习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交通运输部落实举措,加强和记者站的沟通联系。
驻部应急报道办公室不足10平方米,没有窗户,见不到阳光,裹着大衣也觉得冷。马士茹在这里不停敲击着键盘、拨打着电话,冷了就揉揉手或站起来走走,只为离部综合应急指挥中心更近一点,让消息的报道更及时。为了采访交通运输综合应急指挥中心联合党支部,马士茹顾不上吃饭,见缝插针地采访相关人员;紧急运输令事关物资保障,她就挨着电话一个一个打,采访运输保障举措和细节;行业通知关系重大,不论多晚她都坚持当天文件当天编发,晚上回家都已经十一二点了……
驻部应急报道期间,马士茹圆满完成了《公布各省应急运输电话 简化办理流程》《湖北确定5个进鄂应急物资道路运输中转站》《勇担急难险重任务 擦亮“交通应急”党建品牌》《物资来得顺畅 司机回得安心》《邮政专机运送188箱防护服抵鄂》等多篇消息、通讯。
“无知无畏”跑新闻发布会
作为一名记者,践行脚力、眼力、笔力、脑力“四力”至关重要。新冠疫情发生后,马士茹身在北京一刻也没闲着。
1月30日,马士茹背着相机、笔记本电脑来到了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厅,准备报道当天召开的新冠疫情交通运输专场新闻发布会。彼时,发布厅内外已聚满了记者,人挨人一座难求。“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你当时不担心吗?”马士茹坦言,当时的自己没想那么多,可谓是“无知无畏”。“虽然知道聚集在一起不好,但那时候只想着把照片拍好,把报道写好,其他的还真没多想。”她说。与其他媒体的“壮汉”摄影记者相比,马士茹显得单薄了很多。为了拍照,马士茹不停地找角度,将近1个小时的发布会结束时,扛着相机的她汗流浃背。
阴冷的办公室、写不完的稿子、打不完的电话、跑不完的新闻发布会,让马士茹还是病倒了。“立刻休息!密切观察!”领导很是担心这员“爱将”,马士茹自己却是闲不住,稍稍恢复一些就继续在家坚持编辑稿件。元宵节当天,身体刚刚有所好转的她,立刻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列采访提纲、收集素材、联系前方记者、梳理文章结构、要图要视频……返回岗位后她又开足马力,同事们完全看不出来,她春节假期没有休息一天,甚至刚刚生了一场病。
“虽然不在一线战场,但疫情期间特殊的值班,让我对行业有了更多的认识。作为一名记者,认认真真做好每次采访,及时高质量写出满意的稿件,就是对共同战斗的人最好的支持与感恩。”马士茹说。
【战地日记】外汇青年:做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防疫“卫士”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外汇青年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牢记使命,冲锋在前,甘于奉献,为打赢防控阻击战、做好金融服务保障贡献智慧力量。
青年理论学习“跟得上”“不断线”
战“疫”不停歇,理论学习不间断。返岗上班后,国家外汇管理局机关51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所属500余名青年坚持开展理论学习,通过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视频电话、腾讯会议等线上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团中央有关通知要求,并开展讨论交流,为战“疫”胜利打下坚实思想和理论基础。
进口防疫物资外汇业务特事特办、刻不容缓
疫情爆发后,防疫物资立刻成为紧缺商品,境内物资不够用,境外物资进不来。危难关头,时间就是生命,防疫物资进口耽误不得!在外汇局党组的统一指挥下,相关业务单位青年迅速行动起来,春节期间加班加点,紧急开通外汇政策绿色通道,简化疫情防控所需物资的进口付汇、捐款收汇、资本项目收入支付、跨境融资等业务办理要求。包括湖北在内的全国外汇分支局指导银行特事特办、急事速办。
1月27日–2月27日,全国通过绿色通道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3151笔,金额6亿美元,主要用于境外采购口罩、测温仪、防护服及其生产原材料等。同时,对于疫情相关的外汇捐赠资金,简化外汇捐款入账结汇手续,1月27日–2月27日,全国免于开立捐赠账户办理捐赠收入493笔,涉及金额3312万美元。
确保国家外汇储备经营管理24小时全球不间断
突如其来的疫情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金融市场敏感波动,储备经营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和严峻考验。中央外汇业务中心党委加强部署、前瞻安排,成立应急指挥小组,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号召,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全力保障储备经营管理稳定有序。
中心副首席运营官兼运营部副总监程昊负责协调落实中心运营管理和应急工作,自春节以来始终工作在一线,通过线上线下各种办公模式,全力以赴抓好应急方案落实。
信息技术部刘嘉的母亲身患重病,大年三十做手术后一直住院。虽然心中对母亲无比牵挂,但面对春节期间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刘嘉坚持以国家利益和中心工作大局为先,毅然选择坚守岗位,仅大年初一抽空看望母亲一次。
投资二部王颖慧,春节始终坚守一线,大年三十在办公室吃着加班餐,圆满完成了值班任务。当得知备份同事因隔离暂时无法到岗后,她主动申请取消休假计划,家人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她笑笑说:“储备经营管理一刻也不能停,岗位就是战位,我得顶上!”
奋斗在防控“疫”线的“冲锋者”
每天早上6:30,都会看到一个瘦弱的身躯顶着寒风站在局机关大院门口,为每一名上班职工测量体温。这就是机关服务中心医务室医生霍萍。
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局机关唯一一名医生,霍萍始终坚守防控一线。2020年1月下旬就开始到处找渠道,率先集中采购一万六千个口罩,第一时间发放到广大干部职工手中,下好疫情防控“先手棋”。今年的春节假期,当大部分人宅在家为疫情做“贡献”时,霍萍却每天奔走在北京市各个药店的采购现场。由于口罩、酒精等防控物资非常紧缺,她就发动所有的亲戚朋友、同学战友提供采购渠道。有一次听说大兴某工厂可以购买大桶散装酒精,她担心去晚了买不到,早上五六点就赶到现场,排了两个小时的队终于成功“扫货”。仅春节期间,霍萍同志牵头采购口罩共上万个,酒精500多公斤,以及消毒液、中草药、护目镜和抗病毒药品等,由于很多防疫物资不能赊账,自己垫付了4万多元。“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保障局机关400多名职工的健康安全”,有着20年党龄的她,总是抱着这样的信念。
返岗上班后,由于严格的疫情防控隔离等措施,医务室只有她自己上班,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负责常规门诊,统计、开药、发药,有时忙得半天都喝不上一口水。柔弱的身躯,爆发大大的能量!这就是一名普通的机关医务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无私付出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扶贫干部的战“疫”坚守
疫情期间,外汇局派驻河北省巨鹿县大留庄村的扶贫干部孟洋没有回家过年,而是选择在村坚守岗位。他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村内广播站、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进行宣传,确保全村的362户村民及时了解当地防疫形势政策,掌握防疫措施。按照县里统一要求封村后,孟洋组织留守村内的大学生志愿者和村干部轮流站岗值班,对村内的每个路口设岗立卡,切实做好人员进出登记、消毒和测量体温等工作。2月6日,孟洋协调外汇局捐赠的防疫物资飞速送达大留庄村,其中包括口罩2000个,防疫手套100箱,消毒液45箱,食品400箱,总价值4万余元,物资已全部运到防疫一线并建立台账,确保所有防疫物资都用在刀刃上。
当前,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呈现积极向好态势,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依旧复杂,广大外汇青年将坚定必胜信念、紧绷防控之弦,牢记政治机关职责使命,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防控疫情战斗中接受考验、经受锻炼,坚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共筑防疫青春长城。
【战地日记】国有难 虽远必应
2月3日临近中午时分,一位名叫古川繁美的日本大阪市民来到了中国驻大阪总领馆门前,说自己想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表达一片心意。我得知后马上将古川先生请入会客室,和同事共同接受了其以个人名义捐赠的10万日元。
古川先生说,自中国武汉等地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以来,无时无刻不心系着各地患者,倍感心痛与焦急。灾难面前无国界,虽然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希望能为中方抗击疫情略尽绵薄之力,祝愿中国人民尽快打赢这场战“疫”。
同样牵挂着中国人民、武汉人民的还有他们。1月30日,京都府日中友协会长·日中友协关西片区代表田中彰寿、大阪府日中友协副理事长大薮二朗也专程来馆,他们对我说,去年8月曾到访武汉,得到湖北武汉人民的热情款待,和湖北共同发表了“友好宣言”,留下了数不尽的美好记忆。两人代表关西片区日中友协表达了对中国疫情形势的高度关心,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中国速度”无比钦佩。当他们得知武汉缺乏防护用品等物资时,第一时间去超市采购,所到之处却均已售罄。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激励着他们一定要为武汉人民做些什么,他们拟于近期召开片区会,商讨对武汉提供支持与帮助,为日中友好续献爱心。
面对这一份份友情,面对一名名普通日本市民,看着他们为邻国朋友担忧的表情,接过饱含情意的捐赠款和物资,打赢这场“阻击战”的信心从未如此坚定,对祖国能战胜一切艰难的骄傲之情从未如此沸腾。
我向日本友人们介绍,当前中国政府和人民正在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科学、有序、精准推进。我们馆也为妥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做好了内外防控工作,请他们放心,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最终战胜疫情。我向他们承诺,一定会把这笔沉甸甸的钱、这份温暖的心意传递给武汉人民。相信在党和政府强有力领导下,在日本人民及国际社会的帮助下,中国人民一定会渡过难关。
北兵库日中友协的会员们也纷纷寄来明信片,上书“湖北加油!武汉加油!患者加油!”去年访问北京并和北大学生结下友谊的大阪大学等校日本学生传来祝福视频;兵库县、广岛县、鸟取县、滋贺县、岛根县、爱媛县等我领区内各县纷纷捐献类医疗物资;华侨华人团体、个人不断筹集国内急需用品和款项;中国企业联合会、留学生学友会、大阪商工会议所、日本企业亦开展募捐活动;物品源源不断运往国内一线,还有物资和款项正紧锣密鼓地汇集……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和中日友好的中坚力量相交辉映,正能量在日本关西地区上空不断扩大、传递。我们连夜制作祝福视频,得到人民日报快手号等公众号迅速传播。
亲身经历着这些,每时每日见证着这些,我深深感到中国人民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正悄无声息浸入日本友人内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有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就没有不能攻克的难关。1月24日,在大阪府知事、大阪市长和各国驻关西总领事出席的领团交流会上,我积极宣介党和政府抗击疫情有力举措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故事,展现我国战必胜、攻必取的自信与决心。与会嘉宾纷纷认同,大阪府知事和大阪市长致辞表示中国采取的行动体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效率。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用“中国体制之有力和中国举措之有效世所罕见”表达对中国战胜疫情充满信心。是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采取如此规模和力度的措施,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样的执行力,只有党的领导才让这成为可能,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必将夺取“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能确保方向明、步伐稳、意志坚。面对疫情,我馆馆员没有丝毫犹豫,主动放弃春节假期,放弃与远道来探亲家人的团聚,从大年三十到现在,加班加点,尽职尽责,跟踪领区舆情,引导舆论,宣介中国举措,做好领事保护,争取各方支援,赢得了日本民众对我抗疫工作的理解和认同,得到了领区各地广泛的捐赠与支持。馆员们说,只要是国家呼唤,只要是人民需要,我们就义不容辞。作为一名文装解放军,同样“召必来,来能战,战必胜”。
道虽远,行必至。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程证明,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们就能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就能团结一心矢志不渝地奋斗,化险为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年,我们有信心,百折不挠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匆匆就此搁笔,明天我和我的战友同事们将赴机场确保滞留在大阪的200多名湖北籍游客安全返故里。战“疫”还未结束,但冬将尽,春可期,愿我的祖国山河无恙,人民皆安。坚信,历经战“疫”的祖国将更强盛,将以崭新的大国风貌屹立于世界东方。
【战地日记】同心同行 协力战“疫”
此时此刻,中科院心理所副所长陈雪峰正带队在武汉开展疫情心理援助。
3月7日,陈雪峰与中科院心理所两位同事刘正奎、吴坎坎一行三人登上了奔赴武汉的列车。此行,她们有两个任务:开展疫情心理援助的全面协调和专业实施工作,同时负责与中科院武汉分院共建心理援助武汉工作站。
就在陈雪峰奔赴武汉前的两天,有记者曾问过她一个问题:对这次疫情感触最深的一个字是什么?
她的回答只有一个字:“难”。
难,既是因为这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潜在生命影响和心理压力无疑是一场灾难;也是因为心理服务工作大多数时候只能通过在线的方式开展,存在难度。
临危受命 义不容辞
疫情就是军情,责任就是命令。1月27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第一份关于疫情期间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的指南,随后紧接着又连发了三份相关指南。
陈雪峰参与起草了这几份文件,这些工作都是紧急任务,而且内容和措辞既要保证科学性,又要保证可行性。每次接到任务,陈雪峰都是马上投入工作,马不停蹄加紧找资料、理思路、改文字,竭力让指南更有利于操作和实施。
这几份国家政策文件的出台,让陈雪峰深切感受到国家对心理学的关注,以及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时的审慎,通过各种渠道征求专家的意见。“我们作为科技‘国家队’,在这方面义不容辞。”陈雪峰说。
疫情期间,陈雪峰还参加了2月3日和10日卫健委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工作中社会心理服务有关情况,并对网民关心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科普解答。
陈雪峰还记得刚接到通知时,既紧张,又激动。
让她激动的是,这很可能是我国第一次尝试通过新闻发布会如此权威的平台做社会心理疏导;紧张的是要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尽可能全面和准确地表达出有用的信息。
“当时,社会情绪比较集聚。说好了,你就把它疏导了;说不好,可能会把它引爆,对此很是担心。”陈雪峰回顾。
这两场发布会在央视多个频道及多家媒体进行了直播。陈雪峰的答记者问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第二场发布会上,针对网友提出的“总怀疑自己生病怎么办”,她发言的短视频在人民日报官微转发后,阅读量达到了5亿多人次,许多网友纷纷点赞、留言和转发。
心理健康 用心守护
在疫情爆发之初,判断公众可能需要大量科普文章疏解心理压力,陈雪峰和心理所的领导班子便向全所下发通知,呼吁大家行动起来。
自疫情发生以来,心理所的官网和微信公号上已经发表了数十篇科普文章,很多文章被各个媒体专访转发。
这些文章紧跟疫情防控的实际发展形势,第一阶段介绍了进行居家隔离时的自我心理压力调适;第二阶段在发表科普文章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特征提出疏导建议,如跟央视合作录制亲子关系的视频;第三阶段组织了复工复产的专栏。
随着近期国内确诊人数连续下降,陈雪峰和心理所的研究者们又在酝酿着开设第四阶段心理疗愈的专栏。
陈雪峰表示,科普文章一方面希望公众了解心理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家以更积极的心态、更科学的方法走出疫情带来的心理困扰。
她坦言,这个过程中也有挑战。“写科研论文和科普文章两码事,有一些科普文章让作者反复修改,改得我都有点心疼了。”陈雪峰笑言。不过从最终的阅读量和转载情况看,这些文章产生了很好的阅读效果。
“这对于我们科研人员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接地气,也是一个挺好的机会。”陈雪峰说。
陈雪峰与同事们还积极配合媒体,回答公众关心的问题。“科研人员的主业是科学研究,但公众有需要的时候,我们也要迎上去。”陈雪峰说,“这不见得会产生文章,但也是我们的责任。”
此外,心理所的科研人员还从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各个领域,以及微观、中观和宏观的不同层面,对疫情相关的心理行为规律开展了研究。
“走到现在,怎么能够在法律层面和应急预案的制度层面,让应急管理中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实现从学术界到社会力量的有序参与,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了。”陈雪峰说,“不能每经历一次灾害,都是以像现在这样自下而上的、自发的去提供服务。”
同心同行 协力战“疫”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让陈雪峰深有感触的是,我国人口规模、密度如此大,疫情发展又如此迅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采取措施并取得实效,在全世界也不多见。
“这就是我们发挥了制度优势,这次疫情也增加了大家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她说。
作为一名科学家、一名中共党员,陈雪峰看到过党员同事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危急时刻争抢着上一线。此次,在一线医护人员与疫情殊死搏斗的时刻,心理所的科研人员也在尽最大的努力在后方的岗位上为公众送去心理抚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科技“国家队”的力量。
事实上,此次疫情爆发后,心理所的多位科研人员都曾表示,如果要去一线,自己愿意去。
让陈雪峰感到自豪的是,不只是中科院心理所,全国心理学界在此次疫情中积极行动,在第一时间自发地采取行动,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心理服务,更让她深深感觉到这支队伍的凝聚力。
大年初一晚上,电视镜头里一组组前往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的画面深深触动了她。那晚,陈雪峰把入党誓词又背了一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