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小学作文 >

舞狮传统文化小学生作文优质5篇集

若水分享 1147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生作文舞狮传统文化优质5篇集,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生作文舞狮传统文化优质篇一

  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藏,里面有风筝、书法、围棋……其中一颗闪亮的珍珠就是舞狮,我今天就来介绍舞狮吧!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很多地方都以舞狮来助兴。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狮子是用彩布做成的,每头狮子都有两个人来表演,一人狮头,一人狮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

  舞狮是在佛山起源的。据说古时候,广东南海郡佛山镇忠义乡出现奇兽,身长八尺,头大身小,眼如铜铃、青面獠牙、头生一独角。这头奇作文http://Www.zUoWEn8.coM/兽于除夕晚出现,专门破坏民间农作物。因为它每逢过年时就出现,所以人们把它称呼为“年兽”。乡民们决定消灭年兽。有智者献计,用竹篾及纸,扎成奇兽的样子,再集齐勇士数十人,手持锅等打得响的器具埋伏在一桥下,该处为年兽必经之地。等年兽出现时,击打乐器发出“咚咚”“蹡蹡”等声音,如雷贯耳。年兽见了,觉得很惊骇,立刻落荒而逃,从此销声匿迹。

  为了庆祝纸扎兽头及驱赶年兽的功劳,人们便在春节的时候将它拿出来舞动,并把它命名为舞狮。这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而且越传越广,成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文化之一。

  小学生作文舞狮传统文化优质篇二

  正月初五,我随家人去了河上镇魏塔村的太姨婆家拜年。正巧,这天是她们村一年一度的舞狮等会开排。太姨婆的孙子(我叫表舅),他是被安排舞狮子头,我一听,心想:这可是个好机会,老师刚好有作业布置要写一篇实践活动感受。就非吵着要跟去看热闹。外婆不放心,就让表舅看护好我。我兴高采烈地来到舞狮场,里面已经是人山人海,表舅把我安排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自己就快速加入舞狮队伍。

  舞狮的外形和真的狮子很像,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一个人舞狮头,一个人舞狮尾,舞狮者穿的是灯笼裤,上身穿着纽扣样式的中式灯笼袖,观众们可以看到表演者的全身,舞狮者想要在场上舞得好看,可得在平时训练时下大功夫。

  随着锣鼓声响起,舞狮开始了,一只只狮子都有一定的方位,一只只外表看上去都是极为相似,但是他们舞动时的套路各不相同。有的摆动狮头,好像在对我说新年好;有的对着我扭起了秧歌,犹如对你诉说心中的欢乐。有的几只大、小狮子一起舞动,仿佛似有千军万马向你飞奔而来。

  我兴致勃勃跟在队伍后面,无论周围多么拥挤,只要一听锣鼓响起,我就一定会往里面钻,直到妈妈费劲找到我,我才依依不舍地跟着回去。

  当地老百姓都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的本事,所以每逢春节,人们就敲锣打鼓,挨家挨户地舞狮拜年,意味着消灾除害,祈求吉祥。这个习俗在魏塔村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同时也构成了他们家乡的一道风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外地游客。

  小学生作文舞狮传统文化优质篇三

  我的家乡是新兴县车岗镇车头村。在我们村子里有一个醒狮队,每到过年或有什么喜事醒狮队就会为村民们舞狮。而这舞狮到底有什么意义或呢?它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那就让我来跟大家说说吧。

  舞狮有庆贺之意,过年时人们把生菜和“利是”放在门边上,让舞狮的人采走。因为“生菜”的“菜”和“财”的读音相近,所以“采青”寓意来年财源滚滚。

  舞狮需要大家分工合作,同心协力。一个人舞狮头,一个人舞狮尾,还有一个鼓手、一个铛手和两个锣手来敲锣打鼓。旁边是一部分后备狮队员,站得威风凛凛的。最让人捧腹大笑的是站在狮队最前面的“大头仔”。他一会儿扭腰,一会儿摆臀,一会儿把那扇子上下挥舞......滑稽极了!舞狮头的人需要身手敏捷、随机应变,舞狮尾的人就要强健有力、灵活配合,而鼓手和铛手就要跟着节奏变化速度。舞狮时,先敲起鼓点,“狮子”就“醒”起来,一开始懒洋洋的,接着四周观望,然后做出威武的动作,仿佛很得意的样子。舞狮的人就会做出高难度的动作,让人们拍手叫绝。采青是整个活动的高潮,“狮子”会借助梯子或凳子爬得高高的,然后立起狮头,左右观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那带着生菜的“利是”纳入腹中。这时,围观的人群不禁大声叫好,鞭炮声响起来时,“狮子”就会显得恐惧的样子,动也不敢动,烧鞭炮后它又迅速恢复威武的样子,十分骄傲。

  家乡的舞狮真有趣!希望每年都能看到。

  小学生作文舞狮传统文化优质篇四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小学生作文舞狮传统文化优质篇五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1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