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镇700字七年级作文
丽江古城坐落在神奇的玉龙雪山之下。到了这里旅游的客人似乎自己已经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古代的中国……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丽江古镇的700字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作文丽江古镇1
大研古城,这是丽江最具魅力的地方。我们从古城的出口进入,只见一幅独具民族风情的特大壁画扑面而来,壁画中心雕刻着三位美丽的纳西族少女,她们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自己美满的生活。壁画雕刻着反映纳西族人民劳动和生活的场景,生动而逼真地再现了纳西族人的生活,给游客一种非常震撼的感觉。
我们向前走去,就到了美丽的玉河边,玉河是古城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滋养着古城儿女。只见一条清亮亮的小河向古城深处奔去,像一条柔美的绸带缠绕着古城,为古城增添了几多的魅力。在玉河边伫立着两个巨大的水车,它们日夜守卫在玉河边,也成为玉河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随着熙熙攘攘的游客我们不觉走到了古城深处,惊奇地发现在古城道路两边长着高大而秀美的柳树,它们随着高原的风点头致意,欢迎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柳树是江南的代表树种,居然在丽江这个高原古城上随处可见,真是一大奇观,也是丽江的一大特色。丽江的民居也独具一格,基本上是木质结构为主,而且相当的精美别致,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它们和江南的许多民居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在家家户户门前,我们惊奇地发现了有小河在流淌,古城形成一个特有的水系经过每家每户,真是难以形容的奇观。因此,美丽的丽江有了“东方瑞士,高原姑苏”的美誉。
古城的人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而且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环保成为他们的习惯。在家家户户的院落里,你会发现人们种植了许多奇花异草,装点着自己生活,纳西族人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民族。古城的人民 还 发 明了神奇的“三眼井”,非常科学地利用了水资源,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发明!
古城的历史上经过了一次劫难,那就是发生在上个世纪的那次大地震。然而,仅仅经过十来年的时光,古城反而更加光彩照人的形象展现给世界,成为了旅游的热点城市,很多游客甚至是几到丽江来观光。
丽江,是一座拥有着传奇色彩的城市:丽江,是一个浪漫而温馨的地方;丽江,是高原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让我们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一睹丽江美丽的风采!
作文丽江古镇2
从大理出发,汽车在这个委婉盘曲的公路上飞驰了整整半天,才到达目的地丽江。
初来丽江,会觉得这个小城还保留着一份原始沧桑。这里的居民住宅很有特色,青砖青瓦,向上微翘的屋檐上还卧着一石貔,木门两旁的对联也都是用少数民族的象形文字书而成的。
这里的天空纯净的天空不含杂志,若隐若现的明星与地面上的灯红酒绿相呼应。落日的余辉眷恋着大地。向远处眺望,宁静的湖泊宛如一只明亮的眸子,荡漾着千死柔情。群山掩映着万物,仿佛一条巨龙,有似乎是投射一颗石子在水中,激起的千层浪花。当地人把终年不化,高深摸测的雪山尊为神。在古老的传说中,雪山更是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终于找到那宽敞的街道。
我休息了半天,有了精神。在附近兜了一圈,我终于知道了古城区。这时人并不多,不过越往里走越热闹。这里冈子很多,青繁华,各色各样的小商铺,经营着各种银饰、玉饰、小玩意儿,商品供不应求。路边偶有民间歌手在弹唱,曲风安静沉稳,为了也只将礼帽网络中央一放。不要喝也不撺掇。一条窄窄的河道串联了整个古城,诺在飘洒,几点烟雨。倒像极了江南水乡。
夜幕完完全全的降临了,中心的广场上又一次热闹起来。有民间艺人展示着传统的乐器,入口处飘荡着安详平和的民族歌。身着民族服装的老人孩子与同事面八方远道而来的游客们一起吃饭。
这就是美丽的古城丽江。
作文丽江古镇3
多少次,从电视上看到你那五光十色的夜景;多少次,从书上“听”到你那优美而动听的水流声;多少次,从电脑上了解到你那历史悠久的文化……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耳闻不如一赌!”这个暑假我终于如愿一偿,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丽江古城,一睹了她的风采!
一大清早,导游就带我们来到了丽江古城。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座古老的纳西族建筑。房子是有一块块黑色的砖头组砌成,有的还雕上几个图案,挂上几个灯笼;房顶是坡形的,上面盖着瓦片。可是令我奇怪的是在房子的侧方都挂着一个像“鱼”一样的东西,我问导游:“那是什么啊?”“哦!那是悬鱼,应为这些房子都是木头做的,他们最怕火灾了,所以人们就挂一条‘鱼’悬在上面,起镇宅作用。”哦!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我想,他们为什么要用木头盖房子呢?我想一定是因为那里以前发生过大地震,木头房子会更安全吧!了解了民居之后,我们继续向前走。这里到处都非常美,我真不知道往哪里看好。突然“哗哗”的流水声进了我的耳朵,我跑过去一看,那美丽的景色把我震住了。清澈见底的溪水正翻滚着向下涌去。溪水里,有几条金鱼在嬉戏,它们你追我赶可开心了。在小溪的一边,有一排柳树在“站岗”,他们挺起胸膛,在烈日下耸立着,微风吹过,柳枝轻轻摆动。潺潺溪水卷着浪花,拂着杨柳垂下水面的“秀发”,弹着“琴弦”,快乐地向远方流去。真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啊!
两侧的酒吧里,载歌载舞,不时传出动听的歌声,连绵不断,以最热烈的方式,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不知不觉我就来到了古城的心脏——四方街。在那里我品尝到了云南特色小吃:鲜香的牦牛肉、白嫩的饵块和奶味的乳扇,还有世界著名的哈根达斯冰欺凌,让我大饱口福、十分美味。不同的地方总能有不同的特产,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渐渐的,天色已晚,古城里更是一番美丽的景色。房屋上,串串灯笼在闪耀着红色的光芒,小溪倒映着整个美丽的古城。没有地方能让游客的视觉、听觉、味觉达到同时享受的状态,而我在丽江古城就有了这种感觉,真想大喊一声:“丽江,你真是太美了!”我回去一定要让更多人知道丽江,分享丽江的美,丽江的快乐。我要把它铭刻在心里!
虽然在丽江只玩了两天,但是纳西族人的智慧和东巴文化的魅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少数民族感染我的不仅仅是美丽的服装,更是那朴实的生活、友善的为人!真不愧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之“花”啊!
作文丽江古镇4
这个五一小长假,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彩云之南---云南。
初到云南,我们来到了丽江古城。
刚到古城,这里古色古香的优美风景立刻吸引了我的眼球:这里的游客并不多,只有三三两两的几人,建筑和大城市的现代化建筑一点也不一样,虽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没有富丽堂皇的大厦,但这里的景色却更吸引人。在这里有着狭窄的小巷,石板铺成的小径和木屋客栈,木板窗门上还刻满了许多镂空的花纹,异常精美。街道的墙壁旁摆着、挂着许多花盆,里面种满了茂盛的花草,美丽极了。在街道的旁边还有叮叮咚咚的泉水,和着小店老板朴实的吆喝声,真是“小桥流水人家”!让人满满的感受到了这里的朴素、宁静、和谐、典雅。漫步在小径里,令人心旷神怡,恍如隔世。
不仅古街的风景令人难忘,古街小店的东西更是让人爱不忍释。
还没进店,我就被那一个个的招牌牌匾吸引住了,什么“子荣披肩”啊,“双胞胎手鼓”啊,“老班长青年旅舍”啊,“梁祝酒吧”啊,个个都很有特色。走进店里,各种各样的民族特色的小纪念品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各式各样的手鼓、尤克里里、首饰、服装、工艺品,每个都非常精美,花花绿绿的民族图案,令人爱不释手,非要带回去几样。
逛完古街,我们来到了酒店,也就是这里所谓的客栈。我们住的客栈叫“漫步私语”,是一个设计很典雅的建筑,还可以看到外面的老街。老板也非常的热情,令我们很高兴。
这一天的古城生活就这样过去了,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作文丽江古镇5
我的家乡——丽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丽江古城里有一个黑龙潭公园。从雄伟的大门走进去,你眼前就是一条光滑的石板路,顺着石板路往前走,你就会看到一眼清泉叫“珍珠泉”。“珍珠泉”是一潭冰爽清凉的泉水。这潭清泉的四周还有几棵高大的翠柳,就像是保护在公主身边的卫兵。“珍珠泉”周围有一些零星的小草,草丛中一朵孤独的小花悄然开放,就像女王皇冠上一颗璀璨的宝石。
这潭清泉,清得像一面镜子。清得能看见潭底五颜六色的石子和细细的沙粒,还有一群群活蹦乱跳的小鱼儿。最有特点的当然是漂亮的“小珍珠”了,每当你冲着珍珠泉拍手、喊叫的时候,一串接一串的“小珍珠”就会从石头缝里钻出来。“小珍珠”由小渐渐变大,慢慢上升,又在一眨眼的功夫间破裂成一朵小水花。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照射在“小珍珠”上,“小珍珠”立刻发出紫、黄、蓝……七彩光芒。“珍珠泉”真美啊!
玉龙雪山是动植物的宝库,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衡动物有滇金丝猴、云豹、金猫、雪豹、藏马鸡等;有藻类、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等、是云南省著名的园艺类观赏植物的主要产地,有报春花、杜鹃花、兰花等。玉龙雪山是纳西族及丽江各族人民心目中的一座神圣之山,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每年农历二月八日,丽江人民和旅居外地的纳西族同胞都要举行盛大活动,欢度三朵节,表达对玉龙雪山和三朵大神的敬仰。
玉龙雪山还是一座人类尚未征服的处女峰,近半个世纪以来,虽然有中国登山队以及国外一些登山队前来攀登,但均在主峰扇子陡下望峰兴叹,知难而退。
丽江古城坐落在神奇的玉龙雪山之下。到了这里旅游的客人似乎自己已经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古代的中国。这里的房屋全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它们古色古香,不仅全是由木头搭起来的,而且每一个连接处都没有使用一颗钉子,真是太神奇了。这些房屋一间连着一间,连绵不断,并且屋与屋之间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的小巷。而几乎每一条小巷都有一条小溪流过。小溪里流着从玉龙雪山上融化的雪水,它清澈见底,溪里有一群群锦鲤,在游来游往,好不安闲。当然你也别小看了这些小巷,它们可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现在,在古城中心的广场上还立着有“爬山涉水”的雕像呢!
丽江古城不仅房屋建筑奇异、壮观,而且在这里居住的民族也很多。其中最为神秘的就是纳西族了。他们很多的东西都透出神秘的色彩。比如纳西古乐就是其中的一种。手工制造布匹上面的神秘图案和文字,都记录着纳西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丽江。
丽江古镇700字七年级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