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过年防疫的作文1000字
2022年春节为应对疫情防控形势,“就地过年”成了当今热门词汇,“今年过年你还回家吗?”也成了大家见面的流行问候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年防疫的作文1000字_就地过年暖心故事作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点击获取"过年"相关内容↓↓↓
★ 提倡就地过年倡议书范文 ★
过年防疫的作文1000字篇一
为就地过年的游子煮一碗“饺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回家过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结。但受疫情影响,就地过年成为许多游子将要面对的现实。不能与亲人团聚过年,他们的心中难免会有一些失落。我们不妨为这些游子煮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擀面皮、和好馅、下锅煮,让年味不打折,让“处处是家乡”。
捏紧疫情防控这张“皮”,让就地过年不“变味”。擀面皮是煮这碗“饺子”的第一步。只有捏紧疫情防控这张“饺子皮”,才能把“饺子馅”牢牢锁住,才能确保“饺子”久煮不破。游子选择留下就地过年的初衷,就是为了把疫情防控得更好。当前,境外新冠疫情流行加速,国内多地疫情散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尤其是春节期间,境外回国人员增多,境内人员流动性大,聚集性活动特别是室内活动多,进口冷链食品和货物物流量增大,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防控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继续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原则,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按照“人物同防、减少流动、减少聚集”的要求,落细落实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抓好节假日应急准备和应急值守,严防疫情输入和规模性反弹,让这碗“饺子”的味道不被改变。
调制服务保障这味“馅”,让就地过年有“滋味”。回家过年还是就地过年,和好“饺子馅”正是解题的题眼所在,也是真正打开味蕾的“钥匙”。只有调制出“荤素搭配”的“饺子馅”,才能“留住”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才能让就地过年的游子在这个“特殊之年”里感受到更多暖意。面对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出现的新挑战,全国各地纷纷出台鼓励企业春节留员工过年的举措。许多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通过以岗留工、以薪留工,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真心实意留住员工就地过年。更为重要的是,要落实好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调休等待遇保障,在年后尽量给员工安排一次带薪探亲休假,以弥补员工无法返乡过年的遗憾。只有打破“华而不实”“食之无味”的虚像,才能让这碗“饺子”干货满满,既美味又营养。
经历升温加热这顿“煮”,让就地过年更“入味”。下锅煮是这碗“饺子”由生到熟的最后一步,要掌握火候,持续升温,让“饺子”入味更入心。作为让游子就地过年的倡导者,我们要坚持物质激励和人文关怀并重,将服务保障的触角渗透到细化的层面。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送温暖”和集体过年活动,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让在外游子在当地留得安心、过得舒心。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要积极关心关照在家乡过年的留守老人与儿童,做好安抚工作,让他们在没有更多亲人陪伴的情况下也能过个好年。只有去了解游子的所诉所求,去倾听游子的迫切盼望,拿出实际行动为游子排忧解难,才能让他们通过这碗“饺子”感受到来自地方的关怀,即使是就地过年,也有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过年防疫的作文1000字篇二
让就地过年人员“舒心”又“暖心”
临近春节,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多点零星散发新冠疫情病例,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为了减少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各地纷纷采取行动“挽留”外地人员就地过年,一些地方针对就地过年人员给出的方方面面福利和一项项周到而务实的举措在网上传播后,更是让广大网友拍手叫好,也让就地过年人员感受到来自地方政府的真切关爱,既“舒心”又“暖心”。
要想让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地就地过年,只有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行动和诚意,才能“留住”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才能让就地过年的人们在这个“特殊之年”里感受到更多暖意,快快乐乐地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全力保障生活要素,让就地过年人员更加“舒心”。
选择就地过年,意味着不能与家人团聚,内心总免不了有些许失落。这时候,要让就地过年人员过上一个祥和安宁的春节,地方政府良好的服务保障是关键。要在出行、就医、水电气供给等基本需求方面为就地过年人员提供充分保障,在春节期间为就地过年人员免收停车费、免费乘坐公交车;也可以通过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及设施,让就地过年人员的生活更多充实。
既然是过年,节日的喜庆和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活动也能让就地过年人员的春节更加欢乐。在春节到来之际,各地可以结合本地的过年风俗,让就地过年人员融入到本地过年的节日氛围中,一同赏花灯、猜灯谜、看烟花、看联欢晚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过上一个开心年,舒适年。
组织开展慰问活动,让就地过年人员更加“暖心”。
春节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与家人欢聚一堂的时候,做出留在工作地就地过年的决定实属不易,各地一定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扎实开展好就地过年人员春节慰问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线上“送福利”的方式,为就地过年人员发放新年“消费红包”“流量红包”等,让他们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也要积极组织线下慰问活动,组织本地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同就地过年人员一起吃年夜饭,一起迎接新年,为他们送上更多贴心的服务,让他们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对于在生活上存在困难的就地过年人员,各地要主动关心,主动帮助,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困难人员慰问活动,去了解他们的所诉所求,去倾听他们的迫切盼望,拿出实际行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在新春佳节里深切感受到来自地方的关怀,内心更加温暖。
倡议就地过年,是“特殊之年”的特殊之举,那些做出就地过年决定的每一个游子、父亲、母亲,是伟大的,是值得尊敬的。各地一定要拿出应有的行动,让这些为抗击疫情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之人在这个新春佳节里既“舒心”又“暖心”。
过年防疫的作文1000字篇三
倡导“就地过年”关键在“留心”
1月2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倡议“就地过年”对于减少人员流动,助力疫情防控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需要更加暖心的服务保障。全国多地第一时间响应,纷纷向就地过年人员派发“红包”,推出多项政策福利礼包,让网友大呼“难逃这样的‘诱惑’,想不留都舍不得”。
“就地过年”的暖心举措,是对疫情防控要求的坚决执行和不折不扣落实,是各级政府把“人民至上”融入血脉化作具体行动的生动实践;既牢牢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兼顾了华夏儿女的“家国情怀”,这样的“用心、用情、用力”,值得各地广泛推广,让为民服务“不打烊”。
对标防控要求,提升服务“精准度”。当前,国内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临近春节,面对人员流动聚集高峰,疫情防控的压力也更加严峻复杂。倡导“就地过年”,还需慎终如始,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毫不放松地强化预警监测、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抓实人员密集重点场所管控,织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网。还需做好深入的宣传,引导其认识疫情防控与就地过年的联系,坚决守住春节期间疫情防线,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确保“就地过年”人员安心、放心。
突出求真务实,提升服务“有效度”。全国多地摒弃“喊口号”,天津、上海通过发放补贴、大礼包、生活困难补对象一次性补助不断线就业服务,切实增强“就地过年”人员的归属感;更有“教科书”级别的义乌市,通过组织包饺子、共吃年夜饭,发放消费券、举办“冬令营”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留“人”更留“心”。倡导就地过年,还需摒弃“喊口号”“花架子”,结合实际,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在实打实、惠民便民上下功夫,展现城市服务的温度与温情,让就地过年人员暖意融融。
兼济家国情怀,提升服务“满意度”。春节承载了中华儿女的身之所向,心之所往,是身处异乡的游子内心的热切期盼;在忙碌一年后,最期待的就是举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温情时光。倡导“就地过年”,还需在兼济家国情怀上持续用力,在一些普惠服务、文娱活动、医疗保障、交通便利上提供不间断保障服务,通过政策、补贴、福利等方式,让“就地过年”人员在衣食住行、休闲娱乐、交通出行、购物消费等方面多一些暖心;还需通过视频连线、寄托家书、组织座谈等方式,感受家乡新变化,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确保“就地过年”人员暖心、舒心。
过年防疫的作文1000字篇四
“就地过年”当以人为本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巩固来之不易的新冠疫情防控成果,人社部等七部门印发通知,于1月21日至3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鼓励引导农民工等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安心过年,为重点企业和其他春节期间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提供用工保障,组织农村劳动力春节后有序外出务工,确保员工健康安全、企业生产有序、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面对“回家过年”还是“就地过年”的选择题,各级党委政府应转变角色定位,从被选择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在安置留守人员方面担起主体责任,考虑实际困难,关心基本需求,用以人为本的核心思路,让外地务工人员从内心深处“能留、肯留、想留”,扎实做好“就地过年”的服务工作。
坚持以“薪”留人,完善制度保障,让务工人员“能留”。外地务工人员返乡除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之情,还有因为工程结束、团队撤离等原因而导致“身无立锥之地”的“不能留”情景。因此,完善制度保障,做好外地务工人员的基本保障至关重要。要主动搭建沟通渠道,深入基层了解外地人员的实际诉求和实际困难。同时,要根据反馈问题,持续完善“就地过年”的配套制度,压实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为外地人员提供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便利,为“能留”提供基础条件,比如,江苏省涟水县对省外员工留下过节,县财政将按500元/人发放一次性补贴,让外地务工人员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实惠。
坚持以“情”留人,提升服务质量,让务工人员“肯留”。各级党委政府既是外来人员“就地过年”的倡导者,必须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让外地务工人员毫不犹豫地“肯留”。要主动表彰坚守岗位的先进个人,让外地员工有荣誉感和归属感,鼓励他们为本地发展继续贡献力量。要引导企业探索春节职工活动,为“就地过年”员工准备“弹性休假”“免费当地游”“公司春晚”等各类福利和文娱活动,让外地务工人员在外工作之余能够体验同样的春节和不一样的“年味”,让他们度过一个意义非凡又干货满满的新年。
坚持以“心”留人,积极宣传教育,让务工人员“想留”。制度落实离不开群众支持,群众支持离不开宣传教育。外地务工人员就地过年,离不开内心细致的宣传教育,要让群众知道政策,避免“口惠而实不至”的尴尬,让外地务工人员从内心深处“想留”。要活用宣传标语,通过简单实际的语言,将复杂的政策化为简单的俗语,持续推进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例如贵州省遵义市在各大厂区张贴“与其返乡隔离十四天,不如留遵多赚四五千!”“回家是冒险,钱包还会扁!”等暖心标语,将留住政策和返乡风险等信息说到了外地务工人员的心坎里,吸引了众多外地职工报名留厂。
过年防疫的作文1000字篇五
让“就地过年”火起来
近日,浙江省义乌市发布的一则春节防疫通告“火了”。在这则广受网友点赞、群众好评的通告中,义乌部署了17条20__年春节期间的有关事项,鼓励人们留在义乌过年,还给出了方方面面的福利。
腊月已至,年味渐浓。春节是一个充满文化和情感的节日,也是人员迁徙规模最大的时段。当前,仍有部分地区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能否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事关重大,各级各地要形成合力再添一把火,在特殊时期的年关让“就地过年”真正火起来。
给政策加把火,下好防疫抗疫一盘棋。对于疫情防控这道考题,可谓“全国一张卷”,每个人都事关大局,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一盘棋”思想,用心用力“答好题”。要清醒看到境外疫情呈现加速扩散蔓延态势和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层层落实疫情防控责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义乌通告”般的防疫抗疫政策,让外来者、他乡人、异国客安心就地过年。倡导“线上过年”,通过电话、视频方式与家人“云团聚”,彼此道道挂念、表表乡愁,进一步减轻属地和交通系统的防控压力,缩减交叉感染的风险概率。
给落实加把火,织密严防死守一张网。要坚决把住严防疫情输入关口,严格落实入境人员“14+7+7”隔离要求,加强重点地区人员管控和民俗活动管理,引导群众养成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习惯,咬紧防控到底目标不放松。将外乡人就地过年的痛点、堵点、难点作为精准施策的切入点、关键点和突破点,统筹协调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开通24小时帮服热线,有序开放超市、医院、银行等相关场所,确保城市的有序运行,为就地过年人员提供生活便利。同时,还要加强对医护、警察、消防、环卫和社区志愿者等抗疫一线人员的关心关爱,为他们消除后顾之忧。
给氛围加把火,拧成留人留心一股绳。就地过年,不是将就过年,不能用“加码隔离”的土政策让人员流动骤停,更不能把防疫简单当作“赶人”处置。要切实做到管人更管事,留人更留心。因地制宜,切实加强服务保障,鼓励以发放电子消费卷、流量包、企业补助和倡导减免房租等方式降低生活成本,以组织包饺子、共吃年夜饭等活动增添“年味”,将“尊重”“认可”具象化,服务无微不至、关怀无处不在,努力营造“亲情遍地在,哪里都是家”的良好氛围,让就地过年人员“留得好”“留得住”“愿意留”,齐心合力,共克时艰,共度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我们要以“暖政”“暖行”抚慰人心,用浓浓的年味抵消乡愁,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惯例按下“暂停键”,让“有事没事就地过年”真正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