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中考满分作文事例
每看一书,合卷之后,请闭眼再读,会觉得书如人生,人生如书。生命不息,读书不止。书是至交知己,是长辈是伴侣,值得一生相守。一生读,读一生。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读书的中考满分作文事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于读书的中考满分作文事例1
都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我们要用智慧的读法去读好一本书,在读的同时,要用心去感悟其中的道理,在感悟的过程中要慢慢地品出作者当时的心境,这样才算读好了一本书。
人类为什么要读书呢?因为读书可以让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读书使人增长知识,谈吐不凡;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绽放花蕾……所以我们人与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因人的精神食粮可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
现在先来说说这个“读”吧,如果说“读”,其实很简单、很容易。读有很多种读法,有的走马观花,意思是一本书东看一页,西看一篇,大概过目一下书中到底写了什么都不知道;有的读望天书,就是一本书,一篇文章,读的时候心不在焉,虽然书捧在手上,嘴在不停地读,但是读哪里了都找不到;有的细嚼慢咽,就是当他读完了一本书后,他能从头到尾的给叙述出来,只有这种读法才能感悟出其中的道理!
感悟中的这个“悟”字,大家看看,他是由一个“心”和一个“吾”组成的一个“悟”字。而其中的“吾”字可以代表“我”或者“自己”的意思,所以只有我们自己用心去读一本书,才能置身于其中,才能感悟出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书?写这样的书有什么教育意义?
比如我在读《钢铁识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时,我就会深深地融入到书中。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因为我拥有健康的身体,保尔虽然残废,但他那种不向命运低头,坚强的毅志和顽强的精神,深深地把我折服,让我佩服。使我我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希望,这就是我在读书时的感悟,但我们不光会感悟就行了,还要在感悟中慢慢地“品”出作者的心境。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大家再看看这个“品”字,他是由三个口组成的一个字,他韵藏着多种意思,意味着我们要多读多写。言下之意就是当我们读完一本书或者读了一个故事后,不光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悟,还有用嘴把他表达出来,用笔把他的主体意思写出来。也就是我们所写的心得体会,读后感。这样读书,才会置身于书中,才能“悟”出作者写书的本质性,“品”出作者的内心世界。
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读中悟。悟中品”。大家说是不是呀?
关于读书的中考满分作文事例2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坐在妈妈的膝头,一字一句地跟妈妈诵读,从三百千到唐诗宋词,那朗朗上口的字句时常萦绕在我的心头,回荡在我的耳畔。从此我的读书生涯就在这美好的韵律声中开始了。
我渐渐明白:这些白纸黑字就是一把把金钥匙,可以开启另外一个精彩的世界。每天清晨的的诵读和每晚睡觉前的故事让我着迷,让我陶醉。当我自己能识字了,我发现我成了一名能在书海里恣意遨游的游泳健将,时而上天入地,洞晓天文地理;时而穿古越今,感悟世间百态。足不出户,捧着书本,我已经踏上了长满青苔的石拱桥,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我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倚在槛栏旁,听哥特式教堂的浑厚钟声,看泰晤士河泛起的青色浪花;我在岩洞中穿梭,在密林中冒险,与危机四伏的环境抗争……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我会拾起不同的书本,去感受别样的精彩。
在周末恬静的午后,沐浴着阳光和花香,我坐在新树的绿荫下,耳旁是树叶窸窸窣窣的歌谣,我会拿起张晓风诗意的散文,和她一起在田间散步,看被太阳染成金黄的打谷场和日暮下孤独的稻草人的斜影……
青春的迷茫,和同学的分歧让我不知所措,我会翻开殷健灵的《致未来的你》,青春期的叛逆和青涩,成长的奥秘,隐秘曲折的心理世界都被她细微的笔探悉到了,终于我拨云见日,莞尔一笑后又轻装前进。
每一次考试完毕,我总是第一时间收拾完书桌上堆积的课本和练习卷,抱来一摞久违的小说给自己好好放松放松,舒展全身的每一个细胞,让它们都跟上我的心灵去赴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
苏东坡说他不可一日无竹,我是不可一日无书。有了书,寂寞便会多一份安慰;有了书,孤独便会长出欢声笑语的果实;有了书,冥冥的黑夜便会变得光明磊落;有了书,平淡的生活会开出绚烂的花朵,生活因读书变得更加精彩!
关于读书的中考满分作文事例3
读书的感觉是什么?是惊鸿,掠过诗意的流年;是翩然,划过碧落的雨燕;是纯美,散满墨香的书笺;是一群人,邂逅在青春的花田。
那个下午,暖阳斜照,我抱着书,等在图书室雕花木门的旁边,低垂眉眼,心中思绪万千。何为风雅来斯?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图书室里,芸香漫漫,木质温润。我缓步走进门里,那一册册的书脊,一本本卷帙,温柔地释放着明媚的光亮。
遽然间,浅浅淡淡的嗓音传来,我转头望去,李老师已经站在书架旁——一身绣着花蝶缠绵的旗袍,外罩一件简单的月白色上衣。那一眼,我的脑海中有几个词跳了出来——干净、典雅、温婉。她眼中有星,身上有光。没有香衣秀影,脂粉满面,却有一种动人的气质,好像灵魂都浸润在了书香里。
没有冗词赘句的开场,没有乱坠天花的介绍,李老师便带领我们走进了书中。老师的话语中,有渔舟唱晚,晓风残月,明月疏雨,青苔阑珊。严厉而不失温情的傅雷,娴静内敛的梅馥,严谨条理的傅聪。使味同嚼蜡的《傅雷家书》也字字含情、点点蘸意,让我慨叹且流连。时光痴缠,隙间白驹,那一刻,仿佛临风陌上,有夕阳醉翠柳,遍地泼茶香;那一刻,浸在书中的我感觉到,我在绽放,在和那一个个词句合二为一,融化在书里。
作为一个痴迷诗词的爱好者,我读书更侧重于偏古风的类型。但,凡是墨迹,是纸质的书,都能打动我的心,使我澄澈,使我珍惜。
苏轼说过:“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爱读书的人,就算低落到了尘埃里,也能在尘埃中不染纤尘,开出最美的花。
你可曾听闻散发弄扁舟的李白;静坐竹林深处奏琴的王维;抱着诗书涕泗横流的杜甫;漫步书画间的弘历;行走在灵隐中的张祜?你可曾听闻大漠孤烟,小桥流水,亭台飞瀑,红莲接天?你可曾见过杨万里的小泉,欧阳修的灯市,韩翃的轻烟,杜牧的杏花村?拾一阙清浅词句;读一首平仄诗行;挥一片沉香虎墨。最美的芳华,就是蓦然相遇在书的转角,披着满身夕阳,戴着一肩星光。
韶华易逝,烟雨人生。但只要有书,一个人就会干净通透,善解人意,心藏锦绣,口吐莲花。所调风雅,就是在最美的年华里,读到风流儒雅的书,遇到志趣相投的人。
牵一缕轻风,捻一指红尘,徜徉在文字中。既然人生如萍,聚散潋滟,那就去读一本本书吧,往后余生,让我们一起感受书的风雅。
有书的日子,刹那芳华。读书的人生,一世风雅。
关于读书的中考满分作文事例4
一看到书,我的脑海就会浮现出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刘向的一句话也令我印象深刻——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如果没有书,人们就不会有知识,不会有成就,更不会有修养。
其实在十岁之前,我并不喜欢读书,如果不是哥哥的榜样作用,也许我对书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有一天,爸爸妈妈不在家,我终于成了电视机的霸主,在客厅里尽情地享受电视剧带给我的愉悦,而哥哥却在卧室里津津有味地看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我不解地问哥哥:“书有什么好看的,与其在这里看枯燥无味的书,还不如看一会儿有趣的电视剧呢!”“书有什么好看的?书里的人物栩栩如生,并且满带着真情实感,相同的道理,如果没有剧本,电视剧该如何演绎呢?还不是得益于书?”哥哥反驳道。我半信半疑地随手找来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一看到书名就产生了探索的兴致,好奇地想知道,为什么作者只要三天光明呢?带着问题我进入了海伦?凯勒的世界。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主人公是一位听不到声音、看不到景物、说不出言语的残疾人,故事里的每一个情节都使我浮想联翩,为海伦?凯勒的喜而喜,为她的忧而忧,仿佛我与主人公在一起,与她同呼吸共命运。不知不觉读书四个小时,万万没想到我会沉迷其中,我的眼睛似乎有点吃不消,哥哥对我说:“书中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书里提到过,如果长时间看书眼睛疲劳,应该向远处眺望。”我按照这个方法试了一下,眼睛果然好多了,我心想:以后一定要多读书,以哥哥为榜样,不然连普通的常识都不知道。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坚持阅读,与书携手同行。读书不但使我得到了渊博的学问,而且也让我积累了大量的优美词句,通过日积月累,我已经写满了两个小本子了。
我认为书是一把金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向智慧的大门;书是一道彩虹,在我的成长之路上架起了一座美丽的桥梁;书更是一艘潜水艇,带我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遨游。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热爱读书吧!
关于读书的中考满分作文事例5
窗外有风透过湘帘,拂散书页间扑动的一阙光芒。稚拙的笔触在书页上一笔一划地涂鸦,印下了清朗与明亮,点点渗入心房。
幼时床头总压着一本《学前600字》,这是家中长辈授我文字的启蒙书目之一。祖父沧桑的声音与我稚气的念诵融合在清晨的风、正午的光、夜里的月中。
幼时的我不知哪来的自信,觉得认字这种小事儿着实不在话下,便装模作样抓一本大部头书来读。那时读书是并不看标题是否吸引人的,只是看看封面是否让人着迷,或是插图是否令人兴趣盎然,把读书这件事当成敷衍长辈的头等大事来做,那自然是浮游于书外了。
犹记得,无意间翻开一本无注解无拼音的《诗经》。对于我来说,那些曼妙轻盈美奂绝伦的短句,不过是有韵律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只读来玩玩而已,许多不认识的字便是连字典也懒得查的,大抵都是据心情一通乱读,从不管其含义与美感,也由此闹出了众多笑话。
就像是“柳丝曾舞,雪絮迷霏”这句话,我单知祖父教过我“霏”字,却未解其意,又因“霏"和"飞”同音,便想当然认为意思应该也差不多。晚饭时长辈们抽查功课:"今天背的那句诗是什么意思呀?“我懵懂地回道:"就是说一个人走的时候有柳树在跳舞,回来时雪被柳树的舞蹈迷得飞起来。"这样前后不搭的解释使我又成了大家饭后的笑柄和谈资。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曾经那个懵懂的小孩子已成为一名初中生,那本无解的《诗经》已然不知去向,虽然读书已成习惯,可那“柳丝曾舞,雪絮迷霏”之景,再也没有去深究过。
那年雪很大,但月光明亮得晃眼,这种寒意有力地反射在书桌上,书桌上顿时白蒙蒙地,窗外纷迷的雪在月影里舞动。我从旧物箱里找到了那本落尘的《诗经》,怀着复杂的情愫一页页展开,时隔多年此时再读竟别有一种感觉。此时的我在家人的启蒙下已然爱上了散着墨香的中华文化。当我读到《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时,窗外那抹银色的清冷渗在书页中,史书与诗书在我的血管里融合了,我忽然顿悟了,那霏霏的雪,是迷蒙的哀,是纷纷的愁,是无绪的悲;哀的是物渐人非;愁的是春无青柳,悲的是冬雪纷霏。恍若看见,一人、一马、一枪、一愁、徘徊了多少个明月如银,雪寒刺骨的冬,荡漾在诗经中万点清露,冷香氤氳,迷人……
我渐悟,读书是一种在血管和灵魂里厚植思想的过程,从起初的不懂书到后来的沉迷于书,这种文化熏陶的过程于我来说是幸运的,而用书启蒙我的导师们于我必将铭记是一生的。
风止,清冷的月辉仍扑在书中,闪烁着瑰丽的笔触,驱走的是点点的懵懂和迷惘。执一卷书,任书香牵动那些年与书相关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