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尊重历史的记叙文
中华文化不是唐诗宋词,不是书法京剧。传承文化,学习其它的东西都是次要的。我们最先要学习的,应该是尊重并敬畏不可侵犯的历史。因为,历史是一切文化的根源所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尊重历史的记叙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关于尊重历史的记叙文1
一说起蒋介石,人们心里总会对他产生一种抵触和蔑视,仿佛他就如同历史上那些卖国的奸臣,与王莽、杨国忠之辈同流。而在历史课本中,出现的他的事迹,都只是描述他“剿共”时的残忍,“不抵抗政策”时的懦弱。总而言之,从小学开始,在我心目中的蒋介石就是一个狠毒、狡猾、善变的阴险小人。
不过,当我读过《蒋介石传》后,才明白蒋介石并非彻头彻尾的大奸雄。
传记总是客观的。在书中,蒋介石有他十分优秀出众的一面:首先,他有超众的领导才能,他参加北伐战争时,可谓功绩显赫,是了不起的军事奇才。然而最让我意外的,是他的抗日立场如此的坚定。当汪精卫叛变成立新政权时,日本人利用这说要和蒋介石合作时,他的亲属和部将,其中包括和他是连襟关系的孔祥熙,都劝他与日本讲和时,蒋介石竟然凛然的给孔祥熙写下回信“国难当前,应共同抗日卫国。今后若再有言与日讲和者,杀无赦!”蒋介石带领国民党参与的武汉会战,大败日寇,是抗日战争中最大规模的战役,也成为了抗日的转折点。
对于蒋介石的个人修养,也可称得上是品行端正。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勇于承认错误和自我反省。他有时犯了错误,会写公开检讨,并用行动去改正。有一次他看见一位美貌女郎而动心,这或许对于以为普通男士不足为奇。然而蒋介石却在事后指责自己是“禽兽不如”。这种自我反省的态度,实在难能可贵。
不过,蒋介石有温和的一面,然而他的歹毒也不容质疑。毕竟他有过“剿共”的凶残事迹,也有私毁和约而袭击共军的卑鄙手段,还有发动内战的浪子野心。我描述出蒋介石的正直并非美化他,不过历史是客观的,我们不应主观地去判断历史人物正与邪。应该尊重历史,应为在史书上国民党抗日战绩立碑。实际上,不应否认:国民党比共产党在抗日上作出更大的贡献,国民党抗日的作用比共军的要更大。
日本不尊重历史,否认在二战中所做的侵略,因而受到全世界的唾弃。因为历史是客观的,所以我们应该用客观的心去尊重历史。
关于尊重历史的记叙文2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70多年前,日本侵国主义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在飞机、大炮和军舰的掩护下,日军对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发动了进攻。4月28日,日本的轰炸机又向上海南边的火车站投下了炸弹。顿时,无数的人群倒在了血泊之中。
热闹的上海车战的站台立刻变得安静无比,许多尸体横七竖八。车站间血流成河。在废墟中,只听见一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他只有4岁左右,穿着红肚兜。孩子的父母以被炸死在身旁,可怜的孩子一瞬间失去了父母,成为了一个孤儿。这个孩子将来会怎样呢?他会不会饿死,还是会被孤儿院收养?他当时多么孤独,多么寂寞,多么害怕。和平是宁静的,和平是美好的,和平是快乐的。只有在和平的世界里,国家才会继续发展,人民才会幸福安康,孩子才会开心快乐,我是多么向往和平!今天,正如我所愿,我们的国家变得发达了,我们享受着美好幸福的生活。可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日本军国主义对我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熄灭了70多年了,当年留在地上的战争痕迹已经消逝许久了,但战争时悲痛的时刻永远不会从我心中抹去!振兴中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国家变得强大了,我们才不会被异国欺负!我一定要好好读书,让中国变得更富强!
让我们不要忘记历史,让历史的鲜血永远渗透人们的灵魂,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让和平在人间能够永恒!
关于尊重历史的记叙文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正当希特勒如日中天时,欧洲不少知名城市纷纷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当希特勒覆灭后,各城市又纷纷取消了授予,只有捷克小城斯科隆市保留了对他的授予。市民们说,这能使人们不忘历史,尊重历史。
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的宣言,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也许是一些人对历史的看法。但我认为,历史是容不得打扮的,无论发生什么,都是历史的一部分,都是曾经的事实,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应当尊重历史,尊重事实。
尊重历史,首先要坚持对历史的反思。
德国二战失败后,总理格兰特在波兰遇难人民的墓地前跪下忏悔,这一跪表明了德国诚心诚意的认错,同时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原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是二战战败国的日本,不但不正视历史,深刻反省对全世界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还竟然篡改了本国历史教科书,一而再,再而三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华人以及东亚人民的强烈抗议。坚持对历史的反思,才能更好地创造新的历史,把握好未来。
尊重历史,也是坚持客观地对待历史。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可见,历史的客观性是应有其正能量的。秦始皇的长城,功过还须后人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说自己功与过是三七开。一代史学家司马迁,遭受汉武帝宫刑,但以一名史学家的深邃,客观、准确地留下了《史记》中关于汉武帝的描写。只有坚持客观地对待历史,才能给历史一个适实的回答,才能让历史昭示未来。
尊重历史,更要坚持不以历史作为愚弄人民的工具。
明太祖朱元璋掌权之后,在史书上抹去了自己早年残暴的记录,甚至连自己多少有些狰狞的容貌都变为慈眉善目了。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集权于皇帝,才篡改了历史,他这样做,不仅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反而会失信于人民,因为,人民不是愚民,不是可以被蒙蔽的,历史更不是可以被篡改的。
尊重历史,才能汲取精华,继往开来;尊重历史,才能汲取教训,明理自省。尊重历史,展望未来,同时也是坚持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坚持人民的梦!
关于尊重历史的记叙文4
近年来,关于重重视中华文化精髓之类的话题不断被人提起。于是,有人提出应逐步恢复繁体字的使用。而浙江横店提出再造一个圆明园以重现这一历史奇景。诸如此类的话题是屡见不鲜,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对此,我要提出疑问,究竟该如何对待中华优秀的文化精髓呢?
不能否认,提出这些想法的人的初衷是好的,至少他在为现今中华文化在人们心中漫漫缺失而担忧。但是这样的想法却也未免太流于形式了吧?难道恢复使用繁体字就真的能让人们了解、感受到汉字的造字法吗?如果,他不曾读过《说文解字》,他连汉字七体都不了解,那么再多的繁体字也只不过是一个写在纸上的字。因为他不可能明白汉字背后鲜活的魅力,更不能够明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这种只流于形式,却不曾真正有相关的一套文化体系与之配套的想法只能说是一种海市蜃楼的幻想。
因此,真正发扬重视中华精髓就应当尊重历史的遗憾。遗憾之所以为遗憾,便在于其中给人们心灵留下了震撼,也留下了一片空白。面对这一片空白,我们更应该去反思为何会留有遗憾,而不是想着去把空白添满就好了。遗憾是一种美,美在其后留有的想象和空间,美在那一段历史的心酸,因而遗憾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所以与其复制历史,不如就沿着历史的却陷去探究更深的东西,因为在这样探索和求知中,学到的精髓才是真正深入骨髓的。
看过圆名园3D复原图的人们一定会为这壮丽的奇景叹为观止。然而,我们却不曾想过为何我们如此惊叹,是因为这是一切都已烟消云散,物是人非。埋藏于其背后的耻辱与爱交杂在一起,才会催生我们对文化的保护与热爱。我相信,当你用指尖抚摸着断壁残垣的哀伤与悲痛与看到其原貌的波澜壮阔时的叹为观止,前者更能震撼你的灵魂。
历史的遗憾其魅力是在于它能扣响一个人的灵魂,那样的爱恨交织才是去探索、去护卫、去发扬中华文化的力量的源泉。
然而,我们终究是不能停留在遗憾之中,但不是去复制,而是去应用我们的精髓去创造,去激发灵感。我们应该鼓励去建造更多诸如“东方之冠”的杰作,为后代积累更多的财富。而不是让我们的后代看到的与前人所拥有的无所差别或是相差甚少。
关于尊重历史的记叙文5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电视剧也有了不少新颖的题材,在中国最普遍的便是抗日战争的题材了。
众所周知,日本对华侵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巨大的耻辱。新中国成立后,便有不少抗日题材的影视剧出现,目的在于警示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但随着媒体的各种需求,拍摄技术的不断提高,此类电视剧走向了娱乐化。虽然同以往的作品一样,目的在于突出抗日英雄的勇猛与侵华日军的丑恶,但这些“英雄”被不停地强化,日军也似乎越来越弱小,以至于出现了所谓的抗日神剧。
在抗日神剧里,手雷炸飞机几乎是中国士兵的必学技能,但真正“神”的还在下面。在《抗日奇侠》中,这些武侠动不动就以一打十,手撕鬼子,日军手里的枪就像火柴棍一样,响都不曾响。在《向着炮火前进》中,主角一身夹克皮裤,帅气逼人,总是骑着一辆炫酷的黑色摩托车,把日军打得落花流水,更“神”的是,每次胜利后,主角还得在一个自备的沙发上摆足造型。以上两例只是抗日神剧中的一点皮毛,像什么“包子雷”、“手弹拐弯”、“高倍狙击枪”、“飞刀斗机枪”已经是神剧中很普通的内容了。
在我看来,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不该是这样的。历史剧的初衷在于使观看者了解历史和国家的耻辱,更是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要是还不停止对历史的亵渎,也许在那些不懂历史的人眼里,八年抗战不是中国军民的壮烈抗争史,而是日军花了八年离开中国的“逃亡史”。更恐怖的是,这种对历史错误的解读,又会使不少人产生一种“地大物博”、“和平年代”的思想,想想腐败无能的清朝为何灭亡,难道不是一味的自以为是,轻视他国造成的吗?那为什么还不停下这对历史的亵渎呢?
关于尊重历史的记叙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