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抒情作文1000字
时光匆匆,流年似水。是啊,在热闹的爆竹声中,送走了难忘的旧岁;多少温暖的春风,给满面笑容的人们送来了新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抒情作文1000字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抒情作文1000字篇一
【说“过年”】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外出务工的陆续回乡,求学异地的学子收拾好行囊,家家户户都准备好了腊肉香肠……
记得小时候,母亲告诉我一句话,大意是“愿过端午不过年,过了春节瓣瓣闲”。因为过了端午,基本上都是农忙的时候,会有好的收获。白居易不是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么?而过了春节,地里的农作物还未长成,收获也还需要时间的等待。
小孩子总是盼望着过年,除了好吃的,还有长辈给的压岁钱。小时候,春节前母亲总会带着我们去“赶场”,买上一套新衣服,父母却不舍得给自己买。这也成为我工作后,每年春节前都会给他们买一身新衣服的执念。
一直以来,父母都很忙,小时候更甚,他们总有干不完的事情。记得有一年家里修房子,除夕夜,我和父亲晚上八点过了都还在忙碌。在县城读书的哥哥正在叛逆期,找各种理由不回家。做好的鱼凉了又热、热了又凉。直到现在,父亲说起这件事还会情绪低落。好在哥哥及时“改邪归正”,如今踏实工作,孝顺父母,夫妻和睦。
成家后,春节和媳妇孩子一起回家,父母总是早早地期待,早早地准备好几桌饭菜。临走,少不得媳妇孩子的大红包,还有后备箱满满的爱。我将之形容为“鬼子进村式”回家。记得父亲和我说过:你以后对我们,有我们对你三分之一好我就知足了。仔细想想,我做的,不及他们对我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愧疚,总说不出口,只化作一大口烈酒,带着喉咙的灼热感下咽。
结婚后,五年没有回老家过除夕夜了。依然清晰地记得2016年,在岳父家过除夕,喝了很多酒。借着酒劲给父亲打电话,边哭边说自己想回家,还把自己锁在了车上,差点把媳妇急哭了。到现在,媳妇还拿这事打趣我。
现在,很多人说年味淡了。其实我想说,这未必全是坏事。一方面,各地在春节都组织了各类文娱活动,年轻人却喜欢自己的耍法,或呼朋唤友交流感情,或大快朵颐一醉方休,或征战牌坛大杀四方,或独坐一隅手机相伴。另一方面,交通发展、通讯进步,以前过年才能见一面的人,随时可见,相思不再无所寄托,减轻了过年的感情承载压力。再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以前过年才能吃的、玩的、用的,平时都能得到满足,春节不再是满足自我的唯一途径,年味自然淡了。
媳妇这里的“过年”,指的是除夕。而在我们老家,过年等于春节。每次媳妇问我在哪里过年,我都会说要回老家。她就会说:除夕早上回去还是除夕前一天回去。而我,每次都转不过弯。
提到过年,不得不说到年货。四川地区,腊肉香肠自然是过年必备的。不管是广味还是麻辣,不管是手工装还是机器代劳,颜色鲜艳的香肠一挂一挂的整齐排列,颇有些喜庆的味道。烟熏后的腊肉透着金黄的颜色,带着草木的味道,简单的蒸炒,吃一口,油脂在口腔里流转,香味在唇齿间肆意。
除了准备腊肉香肠,还有洒扫庭除、新衣美酒、肉类时蔬、瓜果甜点、春联灯笼、外出游玩……从曾经的留着好东西准备过年到置办年货等着过年,从回家过年到有的家庭旅游过年,变化的不仅是年货,更是生活水平的提高。
每逢佳节倍思亲。变化的年货、阅历、心境,不变的是内心那一份感恩。带着真情回家过年,或许就是最好的年货吧。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抒情作文1000字篇二
【工厂里的“年味”】
我出生在一个团结、和睦、充满正能量的大家庭。从我记事起,每年春节大家欢聚一堂,共同辞旧岁、迎新春是全家人最享受的一段时光、最难割舍的亲情记忆。其中,2020年的春节最为难忘,我们全家人齐聚在三叔高祖浩经营的工厂,参与、见证三叔和工人们不计报酬、无论得失的火速“跨界驰援”,一同感知家国同心、携手“过关”的中国年。
2020年1月24日,除夕之夜,一向爱热闹的三叔一直在紧皱着眉头打电话,家里的氛围就像电视里滚动播出的新冠疫情信息一样令人焦虑不安。第二天是农历大年初一,三叔宣布了他的决定:工厂要运转起来做医用隔离衣,并无偿捐赠给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
乍听消息,我们全家人都很惊讶。三叔经营的服装公司主要生产童装,虽然也为国外客户代工过医用隔离衣,但没有国内医用隔离衣的生产资质。加之工厂的工人大多在休年假,想要快速做到满负荷运转,实现“跨界驰援”谈何容易。短暂的沉寂之后,全家人决定跟着三叔一起“过难关”。“看着拿命去救人的医生急缺医用隔离衣,我又能生产,真是在家一刻也待不住,一家人一条心,咱家都是好样的。”三叔激动地说。
来到工厂,我们全家人分头忙碌起来,连续多天吃住在厂房里。三叔压力最大,既要联系紧缺的原材料,还要与国外客户协商订单延迟问题,一连多天,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堂哥、堂嫂则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工厂的日常管理,负责联系在平度市过年的设计师和工人,每天要打上百个电话;我的爸爸、妈妈及婶子们四处奔走购置消毒液、口罩等开工必备的防疫物资;而我更是被委以重任,负责对接生产证照的办理及受捐助医疗机构的需求。当听到多家湖北省的医院急需医用隔离衣的消息,当看到平度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开通“绿色通道”,不到一天就办好了原本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的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我深切感受到了大家的期待与支持,体会到小家与国家、个人与城市的同频共振、命运与共。
经过10多天的努力,“跨界驰援”变成了可能。2020年2月9日,三叔将第一批下线的600件医用隔离衣无偿捐给武汉市的战“疫”一线。此后一个多月,三叔先后将15000余套医用隔离衣和近6000双防护鞋套无偿捐赠给湖北省、四川省、重庆市等地的医疗机构,捐赠的防疫物资估算价值近300万元。在每一笔捐赠物资上,我们全家人都会轮流写上相同的话语,“都是捐赠的,不用还”,每每写这几个字,我们都为三叔的决定而骄傲,更为全家人别样的“新春团聚”而自豪。
三叔的事迹经过朋友、工人们口口相传,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2020年2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播出了三叔的故事,我们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和鼓励。而每次有领导走访或媒体来访,问起有什么困难,三叔都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很好,没有困难。”一直到2020年6月,工厂开始慢慢恢复正常业务时我们才知道,三叔当初为了尽快生产出医用隔离衣,不仅高价购入了原材料,还推掉了300多万美元的国外订单。“做事做人都得知恩图报,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把企业做大做强,国家有困难,我们报恩哪能谈条件。”三叔总是这么说。
2020年的国庆节恰逢中秋节,我们全家人回到工厂,挂上过年才有的红灯笼、中国结和福字,简直比过年还热闹。轮到三叔敬酒时,他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国家好了,什么时候都是春节,一家人团结一心,什么时候都有过年般的幸福。”
是呀,只要家国安好,每时每地都能过上团圆、美满的中国年。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抒情作文1000字篇三
“噼啪噼啪”的声音把我从美梦中惊醒,我一瞧,哦,原来今天是过大年,一大早就有人放鞭炮了,妈妈也早早地就起来赶做团圆饭呢!哎,这么重要的日子,我竟然给睡过头了。于是,我美滋滋的一骨碌地跳下床来。
还不到上午十点钟,就看见各家各户的烟囱里直冒着烟儿,洒肉的香味弥漫在空气里,闻着这么诱人的香味就会让人直流口水,有的孩子跑到厨房围着炉灶团 团转,一会儿,问妈妈饭做好了没有,过会儿又来问一遍……还有时趁大人没注意时,悄悄地用手挟一点菜急忙塞进自己嘴里,都不停的赞叹:“太美味了”,妈妈 来了,孩子们却装作没事发生似的。
没过多长时间,妈妈们终于可以把可口、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了。
孩子们一看见大人们把菜端上桌时,就开心的不得了了,又蹦又跳的,像吃了蜜一样的甜,孩子们急急忙忙的把买好的饮料,大人们把鞭炮搬了出来,一时间 鞭炮响了起来,随着鞭炮的声响,大人们把纸钱点燃了放在饭桌下祭祖宗。鞭炮还没放完,孩子们早以坐在椅子上了,只等大人们说“开饭”了,鞭炮放完了,大人们都坐上了——吃团圆饭。孩子们这时候可乐了,因为有好吃好喝的在等着他们呢!我一瞧,咦,这里有丰富的鸡鸭鱼肉,美味佳肴,俗话说:“年年有余”怎么少得了鱼呢?孩子们用筷子吃不上嘴,就干脆用手去抓着吃,开心极了,他们尽管弄得满嘴都是油,但他们一点儿也不在乎,只是大口大口的吃着,像是一匹匹饿狼, 逗得满桌的大人们也乐呵呵的笑了。
吃完饭后,孩子们的肚皮都胀的鼓鼓的,但那些男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去玩鞭炮去了。吃完团圆饭后的残局都交给妈妈来收拾了。
时间在我们的不经意中就过去了,孩子们玩着玩着就到了晚上了,对孩子们来说,这段时间是过得最快的,但也是最开心的,最快乐的。到了晚上九点时,孩子们困得实在受不了了,他们眼皮都要“打架”了,但他们一想到十二点那壮丽的景象,就不得不精神充沛了。
他们熬着熬着,他们没等到十二点,还差那两秒钟的时间,孩子们帮大人搬出鞭炮烟花,孩子们自己当然就是拿出他们早已准备好的最爱——烟花了!在人们还没放之前,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放起来。这时的天空比那绚丽多彩的画还要美丽,一个一个烟花腾空而起,那一个个烟花都代表着孩子们的心愿,天上的景象,漂亮得无法形容。但这也算是给那些守岁的孩子们的奖励吧!孩子们在人们的身边穿梭时,我看到了他们的快乐,看到了他们那幼小的童心是那么纯真。
“啪啪啪”鞭炮声不断地响着,孩子们也过足了瘾,过年太热闹了,太有趣了,我爱过年,我期盼着下一年的除夕。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抒情作文1000字篇四
【回家 过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千年前,王安石的一首《元日》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新年元日热闹欢快、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时光荏苒,一千年后,春节——这个被称为全球最大盛典的节日则是所有华夏儿女心中最期盼的日子,而回家过年便是春节最温暖的写照。
“没有一种感情比亲情更浓烈,没有一种温暖比得上过年回家”,当年节的脚步一步步临近,过年的气氛一天天浓厚,回家过年成为了在外打拼漂泊的游子最自然也最奢侈的念想,而这个念想也让中国人衍生出了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人类迁徙——春运。无论人潮多拥挤、路途多艰辛、旅途多劳累,为了回到温暖的“家”,路上辛苦点又算得了什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异乡人,不论你是求学、是创业、是打工,不论这一年你是成功还是失落,一年到头最期盼、最温暖、最渴求的就是回到家、见到亲人、吃到家乡菜。
小时候还不那么清楚的了解过年到底是什么,只是单纯的期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有好吃的、好玩的,过年有新衣服、新鞋子,甚至连犯错都不会得到过多苛责。记得那个时候一到过年,爸爸总是背着大包小包,扶着晕车的妈妈,抱着同样晕晕乎乎的我去爷爷奶奶家。在村门口一下车,远远地就能看到攥着一把糖、满是笑脸的爷爷,还有在100多米外的家门口等着、望着、守着的小小身影的奶奶,每当这个时候,旅途的劳累、身体的不适、行李的沉重仿佛一下子都消散了。慢慢地,我长大了,去了外地求学、结交了新朋友、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生下了可爱的宝宝,回老家的次数慢慢变得少了,但是不论我走得多远,只要过年回去,爷爷依然会攥着一把糖在村口迎接我,奶奶也依然会“傻傻”地在家门口守候,一如小时候一样,那个时候我真正的体会到了为什么“过年”要“回家”。
“最难是别离,难奈别离多。”中国人对于“家”总是比其他国家有更多的眷恋和感怀,它根植于华夏儿女骨子里的基因,那是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是杜甫的“月是故乡圆”,是张九龄的“切切故乡情”,是五千年的文明让“家”有了特殊归属感。而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快速飞驰的交通工具、方便快捷的通讯设施似乎让家的距离缩短了,但是又好像离得更远了。想想你有多久没有吃到妈妈的菜了、有多久没有陪爸爸下过棋了、有多久没有见过发小了、有多久没有和爷爷奶奶唠唠嗑了。长大之后,你总说忙,忙工作、忙社交、忙赚钱,忙到最后连过年都不能回家,但是你有发现妈妈的白发好像比之前更多了吗?你有发现爸爸的后背好像比之前更佝偻了吗?你有发现爷爷奶奶的饭量比之前更少了吗?你要知道,生活没有尽头,我们忙的速度是永远赶不上时光的脚步的,忙虽然无可厚非,但是过年回家比忙更重要。
每一次远行都因想念而启程,每一张车票都因想念而生成,每一趟列车都因想念而存在,春节将至,让我们整理行囊、收拾行装,一起回家,过年!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抒情作文1000字篇五
过惯了城市里的除夕,想去体验乡下独特的传统过年生活,于是我有幸和哥哥一起来到乡下过年。
下午到达目的地,看见几位舅舅在合作贴春联、挂灯笼。乡下人工作很辛苦,哪个人家不是工作到很晚回家,想必这几位舅舅又是赶早下班了。
走进两层楼的小房子,浑身的冷意就没有了。还是乡下地方热闹,人多暖和,喜气洋洋。屋里是新换的“福”字,新挂的神像;墙壁刷得白白的,窗户抹得雪亮;门擦得跟新的一样,桌子椅子整整齐齐;小茶几上是新炒好几天的瓜子花生和新到镇上买回的糖果;厨房里更不用说,两位婶婶忙里忙外,瓷砖台子上各种佐料、各种菜、各种肉摆得满满的;老式灶台后,小公公把刚从干塘里打来的茅草一捆一捆塞进灶膛,橘红色的火苗映在公公的脸上,显得格外兴奋……
看着大家都忙得脚不着地,我和哥哥也闲不住了。正好烧火用的茅草快没了,小公公和一位舅舅换了工作,提着镰刀和担子要去再打些茅草回来。看看天色还早得很,才下午四点多,于是我和哥哥也一人挑一个担子,拿把镰刀跟着小公公一块上田里。
小公公是种田能手,对于哪地的茅草耐烧,他是村上最清楚的。走了大概一里路便到了。我们也是常跟着婆婆学割青菜的,对于割草,那至少有点底蕴。抓上满满一把草,紧攥在手里,连割几下,再用一根捆好,堆起来,就可以挑回家了。
打完了草回到家中,舅舅们的事也做完了,厨房里的配料也准备就绪了,正式的晚餐就要开始了。家里所有的大厨都拥到狭小的厨房中,一盘一盘的菜肴陆续上桌,作为客人的我们,真有点满汉全席的感觉。除夕夜,长辈很忙。
终于等到了开饭的时间,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位佳肴,一边谈着一年来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一副热闹的非凡的景象。饭后,则是闲聊的时候了。一家人吃着花生,坐在门槛上,聊着各自的事儿。两位舅舅搬来家中的老式电视机,打开电视,全家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的节目常使我们连声叫好,搞笑的内容总能让全家笑翻天那一阵阵欢声笑语久久回荡在空中……
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十二点的钟声即将敲响!舅舅们拿出上午买的各种鞭炮摆在空旷的平台上,等待十二点的来临。不知是谁家放得快,只听“轰”的一声,绚丽的烟花飞到空中,给予我们无限的祝福,,于是礼炮盛典开始了。每家每户都沉浸在浓浓的喜悦之中,迎接着新年的到来,享受着大家的祝福。
乡下人与城里不一样。大年初一,是我们小孩要早起。这不,一大早,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正事了:“舅舅们新年快乐。祝你们……”每到大年初一的清晨,总少不了我们的稚语。接着大人们便会变戏法一样从身后拿来红包,这是我们一年的奖励。大年初一,我们很忙。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不同的除夕,不同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