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乡愁800字
乡愁是剪不断的丝绸,砍不断的水流。世间最揪心的事莫过于离乡,最伤感的事莫过于念想着家乡,却又走上离它更远的路……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乡愁初三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乡愁初三作文1
我迷恋家乡的油菜花。三月油菜南方开,这里也不例外。倘若从远处望去,无疑是一片金色的海洋。阵阵清风袭来,它们摇曳着那纤细的腰肢,一闪一闪的,比金子还璀璨,恰似我念乡的心情,怀想着哪一天我又能回去了。粉蝶儿忘却所有,只为把那“花上芭蕾”演绎的更加淋漓尽致,大概它们是知道的,知道如果这时再不享受这花儿的美好,就将永远的失去了吧!我喜欢在这花海中捉迷藏,但那已经是留在记忆深处的怀想。
我流连家乡的橘树。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橘树的。它们总是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家园周围,似要把心爱之物给严严实实的保卫起来,就像我同样爱恋家乡的心。待到秋季,树上都挂满了橙色的小灯笼,在树林间闪闪烁烁,实在惹人喜爱。每每这时,我就会挽裤角,捞衣袖,爬上溜下,像个男孩子般疯狂和粗野。我不知道自己今后还能不能这般的自由而快乐。即使能,恐怕也很难有这种机会了吧!抬眼望,那一脸嘚瑟的柑橘,似也在嘲笑我的天真。
我回味家乡的折耳根。它是一种野菜,却独领家乡一地的风骚。冬天的折耳根是最好吃的,它最常长在那田坎儿上,叶子正面绿的似翡翠,背面红的像小姑娘脸上的一坨绯红。根则是被埋没在地下,一直延伸着,同我心中抹不去的乡愁一般。它的根却最有价值,可以拌菜,可以泡茶,也可以入药。其味道的话,有点涩涩的,但又有一股让人回味无穷的清香,就好像我为未来乡愁的情感:为我还在这里而欣喜,有为我早晚都得离去而苦涩。
我陶醉家乡凉粉,它算的上咱家乡的土特产了。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它的踪影,其实无非就是用蕉藕磨成的粉末,再用开水拌匀,冷却;之后的话,用蒜末、葱末、酱油、醋、花椒、香油拌上。还别说,真的挺好吃,酸辣交错在胃里,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别重逢的心酸。因此,他也特别受欢迎,去外地的本乡人多半都会带几袋出去,同祥,回归的游子也第一时间去体验那种熟悉的滋味。既是品尝那凉粉的味道,或许更是回味那一段生活经历的味道吧。
乡愁,是一杯浓郁的酒,让人沉醉;乡愁,是一段温馨的梦,让人怀想;乡愁,是一首淡淡的歌,让人轻轻哼唱,永远回味。
怀念家乡,那一遍山山水水,那一抹风土人情,那一段流金岁月,伴着我,走向远方,走遍天涯。
乡愁初三作文2
余光中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从他移居台湾与祖国大陆两地分隔后,他创作了不少怀乡诗。
例如《乡愁》一诗就描写了自己从小到大在大陆时的经历,从儿时的一张邮票、长大后的一张船票、后来的一方坟墓、现在的一湾海峡,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不尽思念。余光中虽不定居在大陆,但是他把自己的爱国热情以及对中国统一的热切期盼融合在了诗作中,他把自己的思念寄托在了那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上,依靠这些在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惆怅、悲伤和无奈,盼望祖国早日统一、与亲人相聚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乡愁四韵》中余光中选用的意象都带有浓浓的中国特色,例如“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余光中先生选用这些意象,代表了祖国的传统文化,表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与热爱,其中“长江水”是作者故乡的母亲河,作者在此处提起,也正是表达了将祖国看做母亲、与祖国大陆血肉相连的深情以及耿耿难忘的乡愁情结。
余光中先生在很多诗歌中提到了“厦门”与“厦门街”,例如在《听听那冷雨》中“不是金门街与厦门街,而是金门道厦门”金门街与金门,厦门街与厦门,虽然只一字之差,却远隔了海峡,甚至相隔了两岸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思想。作者曾居住于台湾的厦门街,也曾自嘲“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而是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身为一个厦门人却无法居住在厦门,只能居住在台湾岛上的厦门街来给于自己一丝安慰,来缓解自己的思乡痛苦,这在嘲弄、在这安慰中,又包含了作者多少无法返回家乡的无奈?
在诗作《中国结》与《香港结》中,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绪比作肚子里的一个“结”,那这个结要怎样了断?“用凛冽的海峡做手术刀,一挥两断吗?痛,是够痛了/只怕未必是痛快,而伤口/未必能干脆的收口/据说记忆有多长,肠就有多长/一结未了又长出新结/这种恶性肿瘤怕很难消灭”在这部分诗歌里,患病的似乎是中国,而台湾就是中国肚子里的一个“恶性肿瘤”,无法割舍却又无法将其变得完好,这是我国的一个民族伤痕,也是作者心中的一个结,因祖国不能统一,两岸人民不能团聚而生出的一个“每到清明或是中秋就会隐隐作痛”的结,一个牵挂着祖国内地、盼望着两岸统一、担心着祖国大事充满浓浓乡愁的“中国结”。
吟唱对中国的爱是余光中诗歌的一个恒定主题,而乡愁也是作者诗歌中一个解不开的“结”,或许只有等到祖国真正统一的那天,才是诗人心中的结解开的那天吧。
乡愁初三作文3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谁不思念自己的故乡?中国人的乡土情结特别浓厚。上下几千年,从屈原的“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到余光中的悠悠“乡愁”,思乡始终是中国诗歌的一大主题。到了南朝隋唐时代,诗歌形式日臻完善,思乡诗更层出不穷。其中,南朝江总的微山亭赋韵,唐代王维的杂诗和岑参的逢入京使特别有代表性。
微山亭赋韵中写道:“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这首诗的特色是“大中融小”而又“以小见大”。作者首先展开一片宏大的秋日清朗的天空来:但见南天一抹白云经不住带着丝丝凉意的北风的撩拨,悄然北逝;而一群北雁却为避寒秋而翩然南来。睹物生情,作者联想到自己。自己的故乡在辽远的北方,却为躲避战乱,寄居南朝,正如这南飞之雁;然游子思乡之情却因此而愈笃,如同北逝之云,可谓“身在南朝心在北”矣。一个“逐”字,说明思乡之切,欲逐南云而飞去,是主观上强烈的愿望,与下句“随”字相对照:“随”有被动无奈之意,写出他避乱南方的无可奈何。作者写的是秋景,南云飞逝,北雁南飞,都暗示北风已起,是“不写之写”,更写不尽凄凉。接着,笔锋一转,由大入小,写故乡篱下之菊,暗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写出对故乡闲适生活的眷恋。民间又有“重阳把酒就菊花”之俗,而今诗人却只能寄身天涯,两相对照,好不凄凉。“今日几花开?”一问将思恋情结发挥至极,将意象浓缩到极小,着意于花,实是于极小中见极大。一问之中饱含不尽情思,使小诗戛然而止,但余韵无穷。
王维的《杂诗》也是一首五言:“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这是一个精致的小品,与此类似的还有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等,都是借一事一景的生活片断抒发深沉的情怀。诗人截取了这样一个情景:故人从家乡来,诗人得知,喜不自禁,料他当知故乡之事,却不问家人,不问亲人,独独问起那窗下寒梅。看似不通,实则正是诗歌艺术剪裁的妙笔。所问琐事,读者自了,惟寒梅着花一事,说尽了诗人的细致,连这样的小事都问到了,可见他思乡之切。而寒梅一枝,暗香浮动,既添小诗之情趣,又表诗人之高洁。可以说“问梅”是一个十分别致的典型情节,成为了这首诗的点睛之笔。“绮窗前”、“着花未”更充满了生活情趣,衬出对故乡的不尽思念,“诗中蕴味,尽在其中”。
岑参的《逢入京使》是首七言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与前两首相比,岑参的这首诗显得悲戚而沉重。诗人已年届风烛,却还得驻守边关,他不再能有问菊问梅的闲情雅致。在一片苍茫的边塞风光下回望故园,但见长路漫漫无尽头,诗人老泪纵横,在泪眼蒙眬中看见京中来使,情不自禁,悲从中来,千言万语,亟须表达,却“马上相逢无纸笔”。“马上相逢”可见相逢之匆匆,“无纸笔”写出不尽的无奈之情,最后只能“传语报平安”。从古至今有多少分离与思念,却也有“鸿雁传书”、“鱼腹报信”之说,然而我们的诗人却为情势所迫,只得言语相传。“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离乡多年,有千言万语,而今却只能报一声平安,显得十分凄楚无奈。岑参是着名的边塞诗人,他将边塞诗的悲凉融入到悠悠乡愁之中,更加感人。
纵观这三首诗,以王维《杂诗》生活情趣最浓,浓浓的乡思中有一种乐观情绪。《微山亭赋韵》写秋意,略显凄凉,然而这两首又有一个共同点,即以花作结,以设问完篇。司马迁曾称赞屈原说: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此处“称物芳”更是为了表现思乡之情的纯洁。最后用设问,更延续了诗的意境神韵于言外,将绝句短小的不足弥补了起来。岑参的《逢入京使》则极写悲戚,以苍凉之泪浇胸中块垒,以平安之语体现思乡之切,一改前两首的含蓄,感情外露而深沉。然而,尽管这三首诗各具特色,却都以思乡这根红线一以贯之,动人心弦,感人肺腑,这是作者们不矫情,不造作,而以真情实意倾心投入的结果。
乡愁初三作文4
一碗温酒下肚,草垛间明亮清香亦沾濡了这盅酒气,乡愁伴着折柳笛声婉转前来,温一壶乡愁下酒,酒不醉人人自醉。我仿佛又看到了故乡温柔的四季和山水。
春意盎然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飞燕双归,在软泥倚附的青枝间呢喃,一冠桃花正开得欢喜,满目殷红粉嫩的讨喜颜色仿佛是那春神足下绯红的轻云;快瞧呀,那纤细的树枝托不住那满树粉红,酔倚在篱山墙里。连春天的风也要淘气一些,拂过那树梢,跟它说再见,拂过那桃花,惹的行人满肩落红。游人愈加欢喜热闹,也真是应了“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乐景。那软泥上的青荇,游游地在水里招摇,如西方最奢美的颜料,浓厚地涂抹在画布上,绿得像深潭的水像小姑娘在跳舞。这就是家乡的春天,也是天堂的盛景。
夏日可畏
知了在树上叫得倦了,盛夏的蜀地在一片懒倦的闲适安静中透出特有的清爽。溪行之处,无不适满眼葱茏绿意。阳光铺满大地,热却不躁,金闪闪地融近山涧的甘泉里,路过的老伯便有意的盛了一碗。溪水的粼粼动人,远眺像是掩藏在草涧里的站住河,用手捧一把在脸上,顿时神清气爽,暑气全消。这边是家乡的夏日,比神仙都快活几分呢!
落叶知秋
当盛夏最后一只知了消逝在大地里,满世界的金黄铺开秋天的脚步。枝头缀满红得能流出蜜汁的甜果,引得那孩童比蜜蜂更勤快,各个垫脚盼摘。秋风扫落叶,满地被枯叶铺得吼吼的,像一床栗色的毛毯,真想在上面睡个大觉,更像是贵妇的裘裙。秋天的风仿佛都是金黄,吹拂着家乡这块如羊脂玉般温润的宝地。
寒冬腊月
秋天的最后一片落叶被扫去,又到了一年中最难熬的时候了。寒风刺骨,北风呼啸,大街上冷冷清清,光秃秃的小树苗可怜巴巴地立在道路旁,曾经生机勃勃的小草也扑倒在地,好像害怕着突如其来的寒风。今年终于在家乡的故土上见了一场雪,那雪花洁白如玉,它是天宫派下来的小天将,还是月宫桂树上落下的玉叶呢?家乡的雪很冷,可我头一次见着感到温馨、快乐与满足。偶尔下着雪,树林荫间透过一束阳光打在脸上,顿时像抹了金粉似的光芒四射。我头一次看见家乡的雪,像小蝴蝶一样调皮。
一碗温酒下肚,伴着浅浅的乡愁,酒不醉人人自醉,隐约的,我又看到了故乡诗画般的山水。
乡愁初三作文5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选自余光中的《乡愁》,每读及此,感触颇多......
眼前的景物,熟悉又陌生。匆匆的岁月抹去了她曾在我记忆里的足迹,但我分明记得曾经的她是那么得真切、和蔼,像是一位母亲,我们吮吸着她的甘乳成长,在她的怀里肆意玩闹,感受着她独特的清新,独有的魅力:
春天,肆意扑倒在她身上,贪婪得吮吸着她独有的芳香;夏天,躲在她的臂弯下,惬意得享受她打下的那一道阴凉;秋天,徜徉在丰果累累的世界,品尝她辛勤的成果;冬天,她似乎累了,乏了,如深宫美人,常常叹着幽怨,不经意见也将我们带人她与冬天这位冷皇的恩恩怨怨中......
曾经的记忆中,她是那么可人,我素未一睹西施、貂蝉之倾城之姿,也更为有幸赏得玉环、昭君之绝色容貌,但在我心中她是最美貌的!无可替代!
可是,岁月啊!“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不知何时开始,她的皮肤开始变得蜡黄,调皮的孩子把水洒向她,却贪婪得吸收一切水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冰肌莹彻的肌肤上出现一道道狰狞的伤痕,已经发炎浮肿,幸亏春天是那么得善解人意,给她寻来灵药,但却留下一条条黑色的印记,我曾试过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
容貌被毁,她变得日趋烦躁、暴虐,冬天也不再眷顾她。天凉了,不再体贴得为她盖上薄被,下雨了,没有嘘寒问暖......内外双重煎熬下,她变得日趋丑陋,每一天血管边,成片成片的是污秽,白色的污染,无形的恶臭,让她愈发自卑。终于,血液也变得污浊,她不甘心,去求得那夏天降下连番骤雨,盼得将自己洗濯干净。
可是,终是太傻,太傻了!
她终日以泪洗面,闻者心痛,见着垂怜。
当我走出家门,看到的一切是那么得陌生,一棵棵行道树在水色的水泥地里十分突兀,设计师精心打造的娇花衬着黑色的柏油路,真当是应景啊!一幢幢
高耸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却被成片的树木所包围。
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可是你看到她在哭泣了吗,我的家乡!她在夜深人静之时,在默默得哭泣!血液里沉积溶解了多少垃圾、化学品?肌肤里埋藏多少肮脏的白色垃圾?我知道,应该被谴责的也包括我自己,为了贪图方便,即便垃圾桶只有几步之遥,却因不想打开盖子而随手一扔,真是潇洒!优美的弧度划过天空,重重打在她的心上......
不论外表多么光鲜亮丽,都改变不了已经脏了的内在,人总是在意外表,难道真的那么重要吗,潜藏在美艳外皮下的真的不去在意了吗?
我依旧陪在她身边,即便她已经陌生了,空洞的眼睛里流下血泪,泪已经流干,只有血可以流.....她是幸运的,人类起码为她精心装扮了,但是罗布泊呢,塔里木呢......她们不管再怎么去弥补,都恢复不了了。发生的已经发生了,再说多少句对不起也没用了!
封建社会下的妇女,随着历史的进程,终于站起来反抗了!她们,虽然还不统一,但总有一天会达成共识,高举“反破坏”的旗帜,去像人类报复,但那时的她们已经疯了!曾经她疼爱的孩子,也成了敌人,成为人类的陪葬品。
我的乡愁,为你而愁!
愿你,释怀,放下仇恨的包袱,给我们宽容,也给自己宽容。
将,竭吾能力所在,去守候你!
初三作文乡愁8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