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筝的作文三篇
人生就如一只风筝,在线的束搏与自己的意愿之间挣扎与拉扯,加上风的外力,推波助澜一下,风筝的一生就是在飘摇中慢慢度过。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风筝的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风筝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大家一定熟悉这句诗吧!对,这就是清朝诗人高鼎写的《村居》中的诗句。今天,我就要向大家介绍我喜欢的中华传统文化——风筝。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中国古代风筝,因用木头制作叫木鸢。后来用纸糊做称纸鸢,后五代定名风筝,至今民间仍有鸢、鹞的称呼。在北方叫纸鸢,在南方称鹞子,因此有南鹞、北鸢的说法。
风筝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大约在五代时期,风筝就进入了民间,成为人们娱乐游戏的玩具。中国北方风筝艺人通常称风筝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飞行器,这个体现了风筝的娱乐性。同时,它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运动。到了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就成为了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
在我国到处都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它们风格各异,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活泼精巧,有的色彩绚丽。我家就有硬骨架的美人鱼风筝。每当春风轻拂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带我到市政府广场放风筝。风筝给我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关于风筝的说明文
今天是星期四,天气正好,又有风,我的小主人把我从卖主的摊里买了来,高高兴兴的提着我往市民广场走去。我心想:今天又得被累垮了!我刚想完,小主人便迫不及待地打开我,放好支架,头一昂,身一抖,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好像不把我放高就不罢休似的。她找准了风向,拿起线就是一阵狂奔,累得我是上气不接下气,直到我在半空中荡起了秋千,她才停止了猛烈的奔跑,来了一个解放式的绝招那就是:将系在我身上的线一会拉紧一会放松的方法。我原以为这下应该不累了吧!可是话刚说完,我便感觉到一阵摇头晃脑,真是没有想到,原来这种方法比奔跑还要累,我又被累得“汗流满面”,“气喘吁吁”。可怜我那美丽的“小蛮腰”啊,现在已经变成了丑陋的“水桶腰”了。
“唉!谁叫我命苦了,偏偏是一只风筝,如果我是一个人那该有多好啊,还可以放风筝,就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了。”
说完我便忍不住抽泣起来,一边还哽咽着说:“我的命好苦啊!”但这还不算什么,小主人因为拉线用力过猛,把线给拉断了,害得我开始了一场漫无目的的旅行……
这一下,我被挂在了一棵树上,还好,一位好心的工人经过这儿,把我从树上拿了下来,再一次地放飞了我。就这样我飞啊飞啊,无拘无束地飞啊飞啊,飞过一个地方是一个地方,飞来飞去,到了最后,也被弄得残破不堪。
这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风筝不能飞得太高,更不能因为飞得高就沾沾自喜,傲视一切,飞在高处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
人也一样,不可以因为自己有一个好环境和优越的生活便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应该努力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更不能好高骛远,还没有起飞就跌到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必须积蓄更多的能量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风筝与风
我爱放风筝,但不希望给人看见,看见了就如同梦裸给别人看了。
“一根细细的线,牵引着我的梦想”那是我一首诗里的句子,简单但却真实。刚开始学放风筝时,是坐在地上等着风吹过,风把风筝卷起,我只是一个拉线的人,而别人说我懂得把握时机。正当窃笑之际,一转身,飞得好高的风筝重重地栽了下来,上得快,跌得重,是风在作祟。
后来学会慢慢地倒退,手臂一上一下地拉线,和着点微风让风筝平稳的升到一定的高度。但慢慢发现我要的不止是这个高度,于是开始加线,1500米、2000米、2500米……风筝从大变小,最后变成一个点,而手被线勒出道道红条,那是“高”的代价,然后又开始担心它会断线吗?
渐渐知道那是很空的东西,那么高有意思吗?于是我开始在没有风的时候小跑,让风筝真正地从手中飞起来,线也只用200米左右,找块石头压着线盘,自己静静倾听天空里的大蝴蝶和云朵的呢喃,想着天后面的另一个世界。
最终我选择在春天放风筝,在没有风的日子里放风筝,穿上一件单薄的衬衫,在绿荫下任风灌满衣袖,鼓鼓囊囊。全靠自己的双脚跑出一阵风,带着我的梦,飞,飞,飞……奔跑的汗液中,酝酿着真实的自己。
后来的后来,我不再去放风筝了,只是当我在那些稚气的脸上看到我似曾相似表情,我会想,有一天他们又会站到我的位置上,看着另一些被我称做的“他们”。
其实这只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渐渐明白那些天外来风不足以承载起心的重量,风筝只是从我的视线里暂时消失了,被我把它藏到了心里。我怕梦因为待在心里的时间太长,翅膀退化,无力再飞,亦被或虚荣或浮华的东西压得透不过气来,成了姥姥的木头箱底的嫁妆,美丽而无力。
茫然之际,看见一个霜扑两鬓的老人拉着一根短短的线在天空中细数青春的纹路,大脑拼命地捡起那些梦的断壁残痕,凭着记忆想恢复一张时光的地图。老人突然抬起头来,轻轻地问我;“小姑娘,你是来放风筝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