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一棵树现代文阅读答案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的有效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想念一棵树现代文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想念一棵树现代文阅读答案
⑴想念一棵树,一棵湘西天子山上的松树。
(2)那天,导游告诉我们,说是要带我们走一条常人不知道的小路,去看西海。所谓西海,其实是一处巨大的山谷。这就是张家界独具的奇特景观:看山,得攀上山顶,而山顶,大多是一马平川,无数如戟似戈的山峰却挤挤挨挨地排列在一个个巨大的山谷里,如同一支支静静等候征战的将士。即便是大晴天,山谷里也终日阴森肃杀,迷蒙着缥缈的雾气。
(3)西海,便是张家界峰林景观的代表作之一。千百座造型各异的砂岩岩峰绵亘数十里,深藏在天子山阔大的怀抱中。也只有在高高的天子山上,才能感受到那排山倒海般的峰林气势。
(4)我们跟着导游在密密匝匝的丛林里穿行,实在辨不清哪里是路。终于草木渐稀,待转过一方巨岩,眼前豁然一亮:一大片灰苍苍的峰林仿佛听到一个无声的召唤,已经森然列阵在我们面前。
(5)他们都是些谁家的将士?有的敛眉锁目,胸间隐隐含着一股不平之气;有的髭发俱张,似难耐这漫漫无期的等待;更多的则盔甲齐整,意态冷峻。也许如乡野传说的那样,他们是二千年前张良埋伏于此的精兵良将的化身?据说,刘邦击败项羽取得政权后,谋臣张良设计逃离咸阳,沿着汉水东下,最后隐居在这一片奇山秀水之间。由是,这里被唤作张家界。传说毕竟是传说,这万千奇异的岩峰,实在与张良无涉,而是大自然的杰作。三亿八千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地壳上升,海盆隆起,海底成为沙岩高原。于是,大自然微微一笑,以风霜雨雪和亿万年的耐心,精心雕刻出这独一无二的峰林作品。
(6)似乎再往前走几步,就能触摸到这宇宙间最伟大的艺术品了。这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走近些,再走近些,直到它们的身边。于是我接连跃下几块岩石平台。待听到导游和同伴们的呼叫,已经来不及收住脚步,惯性带着我沿着倾斜的石面直向悬崖冲去。就在一刹间,忽然看到悬崖边闪出一道松枝,我急忙一把抓住,如同抓住一位老朋友的手臂。此时惊魂稍定,看看身下,便是深不可测的谷底,不禁心旌摇摇。
(7)倚靠着这棵松树,我不但没了危险,而且可以无遮无碍地把整个西海纳入眼帘。我的身旁,就是一座座兀立的岩峰,似乎伸手可及。整个山谷的色调是蓝灰色的,而岩峰本身则略见赭红。每座岩峰都像斧劈刀削般垂直陡峭,几乎看不到一星土,自然,更不可能有涓涓泉水。但所有的山头上,无一例外,都有松树在安营扎寨。那莽莽苍苍笼罩了整个山谷的蓝灰,首先是它们的颜色。看看这些松树的生存环境,真让人为之喟叹。它们的根都深扎在石缝间,生生从坚硬的岩石上撕开一道口子,作为它们的立身之处。而后,便是从这里伸出枝叶,去承接大自然的阳光雨露。不仅仅是贫瘠,大概还由于地形的险恶吧,这些松树没有一棵能够高高地挺直身躯,它们只能偃伏着甚至弯弯曲曲地生长。但这些都没能阻止它们去寻求生命的欢乐。你看那一只只伸向蓝天的手臂,正无声地描绘着一个个美好的憧憬。它们本身并不美,但它们的生命形态却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
(8)此时我握住的就是这样一棵松树的手臂。鱼鳞状的粗糙树皮,首先让人想到的便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看不出它的年龄有多大,因为它偃伏的身子只有半人高,然而,却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它从我脚下悬崖的石缝中探出,十分艰难地来到世间。这是怎样的一些生命啊,从萌芽的那一天起,就置身于险恶的环境之中。它要用细弱的根须撕碎坚硬的岩石,使之成为赖以生存的土壤;它要以百倍的耐心,搜集每一缕阳光、每一点雨露以及每一片偶然被风带来的枯叶,作为自己的养料;它还要提防狂风暴雨来袭,经受严霜重雪的欺凌。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漫漫的苦难历程,它终于站在了蓝天和阳光之下,站在了西海的群峰之中。抚摸着这样一只手臂,这样一只从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伸出的援手,对生命的意义也因之多了一层理解。
(9)第二天,上午就要离开天子山了。清晨,我早早便起床,独自一人来到西海,为了再看看那棵松树,向它告别。太阳还未出来,整个天子山都还在睡梦中。经过那片丛林时,先是觉得出奇的寂静,随后便听到草丛间响起了一连串窸窸窣窣的声音,仿佛有一个信号在迅速地往前传递。
(10)转过一方巨石,偌大的西海展露于眼前。在淡淡的晨曦中,群峰静默肃立,好像正等待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其实,它们一生都在等待。而对于某些事物来说,有的,等待就是结果。此时,有风自峡间来,于是,那弥漫了整座山谷的蓝灰便出现波浪般的起伏,而且,由远至近,正向我身边推进。我知道,那是松树的海洋在荡漾。它们才是这片山谷里真正的生命。这时,我看到一根熟悉的松枝,不,是一只老朋友的手臂也在风中轻轻地摇动。
(11)就在这一片手臂的轻轻摇动中,天子山新的一天开始了。
1.文章中描述的西海具有哪些特点?作者详尽地介绍西海有何用意?(4分)
2.阅读全文,思考作者为什么想念一棵树?(4分)
3请赏析文章第(8)段画线语句。(5分)
4.文中第(7)段,作者说它们本身并不美,但它们的生命形态却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请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见闻或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6分)
参考答案:
1.特点:(1)西海是一处巨大的山谷,景观奇特。(2)山峰陡峭险峻,峰林森然列阵。(3)山谷深不可测,阴森蓝灰萧杀,雾气缭绕。(每点1分,2点即可)
作用:突出了张家界景色的奇特魅力,为下文写自己被深深吸引忘情欣赏而出现险情,幸亏一棵松树伸出援手而幸免于难作铺垫。(2分)
2.(1)幸亏这棵松树,作者得以避难,作者分外感谢。
(2)倚靠这棵松树,作者不但没第有了危险,而且可以无遮无碍地观赏到整个西海的美景。
(3)这棵松树不惧地形恶劣而努力追求生命快乐的乐观精神感染了作者。
(4)作者为这棵松树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坚强地生活,还能向自己伸出援手而分外感动,对生命的意义多了一层理解。(1点1分、2点3分、3点4分)
3本句群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赋予松树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松树生长条件的贫瘠和环境的恶劣,凸显了松树生长的艰难,语势强烈,表达了作者对松树顽强生命力的高度赞美之情。(修辞2分,其他3分)
4文中义:因为生活条件贫瘠和生活环境恶劣,这些松树身躯低矮,只能偃伏弯曲地生长。但这些都没能阻止它们去寻求生命的欢乐。松树的外形并不美丽,但它的顽强的生命力却使它全身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感悟:不管条件怎样,要敢于面对生活的挑战顽强进取,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可结合自己的见闻,言之成理即可)(文中义3分,感悟3分)
比喻知识点
(一)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砖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四)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
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
①本体和喻体是并歹、关系。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洋,(“花”修饰“海洋”)
②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元豪杰怕熊罴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说明一个本体。例如:
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五)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阅读如何悟文意
我们平时写文章,很多时候在文初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东西作了交代,或者是在文章结束的时候,使文章升华。这些都是文章的题眼。同样,别人写文章也会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表情达意。因此在阅读理解题中往往有对文章的理解的问题。这一类问题的回答就要着重看开头和结尾,或者是一个段落的开头和收尾。能利用原句的答上原句,不能写出原句的,学会概括和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答的点就会全面深入。这一点非常重要,过江龙常常犯这样的毛病。